不管是過年過節,還是迎接貴客,雲南很多地方都會有擺上農家「八大碗」的習俗。上至滿漢全席中的下八珍,下至尋常百姓家中的八大碗,這八大碗可謂是酒席間的代名詞!
·
春
城
食
趣
·
-
【八大碗】
-
∨
在雲南,吃八大碗的習俗已經延續了數百年,「八大碗」主要有:紅燒肉、千張肉、拼盤、燉黃條(酥肉)、清燉(或黃燜)雞、粉蒸肉、煮魚、煮青菜。
做法不外乎煮、炒、蒸、炸、煎、醃,每個地方各有不同,但又都代表著這個地方獨特的民俗飲食文化。
﹏
昆明八大碗:這是昆明傳統的家宴或是迎客宴席,八大葷素搭配的菜餚香氣撲鼻,十分可口。
特點:如果在滇池開海捕魚的季節,「八大碗」則換上了新鮮的滇池魚和蝦,增添了許多「海味」「野菌八碗」:牛肝菌、見手青、雞油菌、虎掌菌、銅綠菌等野菌,煎炒烹炸奇香繞梁、叫人垂涎。
﹏
晉寧八大碗:無論是過紅白事還是過年過節,都講究吃「席」,用「八個碟子八個碗」待客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特點: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吃起來滿口留香,咽下去回味無窮。菜的內容一般八寶飯、千張肉、炸酥肉、大肉、清燉雞、長菜、滷煮豬內臟、蒜苗炒肉,還有一個特色的飯後甜品「甜白酒」。
﹏
石林八大碗:是當地彝族特色的飲食,也是與親朋好友交流感情的特殊紐帶。
特點:菜的內容一般有:清湯羊肉、黃燜土雞、原味土雞蛋、臘肉燉紅豆、椒香乳餅、酸菜洋芋湯、清煮老南瓜、水煮嫩豆腐再配上自家釀製的包穀酒,在歌聲中暢飲,在味道中傳情。
﹏
通海八大碗:在玉溪,「土八碗」是農村傳統待客的飲食禮數,也被稱為「豬八碗」、「八大碗」或「酥燒八大碗」等。之所以叫「土」,是因為舊時農村宴席都用「土大碗」來盛裝菜餚。這似乎已成了風情別致的地方口味及民俗文化。
特點:分別是:滷豬頭、汃豬腳、排骨燜茨菰、大小腸煮青菜蘿蔔、扣肉、紅燒肉、夾沙肉、酥肉煮香筍」。
﹏
瀘西八大碗:八道瀘西本地特色菜餚與味道,組成雲南瀘西八大碗。這是招待遠方來客的一道特色美食,菜品豐富,有葷有素,極為美味。
特點:採用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各道菜餚色、香、味俱全,展現濃厚的雲南美食文化。其中的幾道肉品,極為經典,扣肉和火腿拼盤,色澤鮮豔,味道醇厚,是招呼客人的主要「硬菜」。
﹏
無量山八大碗:只要有紅白兩事或宴請賓客時,都會讓村裡廚藝最好的來幫忙置辦宴席。
特點:過去,在桌上擺八大碗時,魚和雞要置於桌面正中間,接著,按逆時針方向依據根、杆、葉、莖這種順序擺放豆芽、粉絲、脆骨(或芹菜)、墩包肉、木耳、豆腐。
﹏
麗江八大碗:是納西族幾千年飲食文化的結晶,但歷史文獻中鮮有記載。俗稱納西八大碗。
特點:因就地取材,吃起來味道鮮美,肉質滑嫩。:大塊紅肉、酥肉、冷葷火腿鹹鴨蛋炸粉皮、燴丸子排骨百合、雞肉燉木耳豆腐塊、粉絲、紅燒酥肉藕片醃菜、豬肚或吹豬肝涼拌。
﹏
保山八大碗:在這裡如果有人請你吃八大碗,那就是最好的宴席,只有當家裡有大喜事的時候,才會這樣待客。
特點:保山八大碗裡有四樣菜是固定:酥肉、紅肉、丸子和肘子。寓意做人要和氣、遵守規矩,並有禮有節。凸顯一種內涵豐富的地方飲食文化。
﹏
梁河八大碗:每次家裡有大事小情,總是傾情所有,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傳統的八大碗就成為了梁河待客的標準。
特點:山間的竹筍,菜地裡的時令菜蔬,餵養的肥豬,雞鴨,淡水魚,香軟米,甜粽包……這些八大碗的原材料,絕對綠色生態,地道土產。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大白燉跟八寶飯是必不可少的。
﹏
大理八大碗:宴桌一般由8個人圍坐,菜餚上8個,俗稱「八大碗」。白族的土八碗葷素搭配合理,肥而不膩,素而不淡,涼拌、油炸、燉煮等,色香味俱全。
特點:第一輪上宴的是有聲望的老人,俗稱「開席」,開席後,客人會陸續趕來主人家做客。主菜一般有:拼盤(涼片)、東坡肉、酥肉、粉蒸肉、煮白扁豆、煮竹筍、雜碎湯、煮白菜。
﹏
永平杉陽土八碗 :杉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在民間仍流傳著許多傳說和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杉陽 土八碗就是其中之一。「土八碗」也稱「八大碗」,顧名思義就是一桌有八碗相對固定的菜品,是永平縣杉陽鎮流傳至今的待客之道。
特點: 杉陽土八碗一般為:紅肉、酥肉、粉蒸千張、粉蒸排骨、醃菜肉、豆腐丸子、滷肉、涼拌蘿蔔絲這八個菜,有時也會根據季節的時令蔬菜進行調配。這八碗菜,每碗都以豬肉為主要食材,只不過用的是不同部位的豬肉,分別以蒸、煮、汆、滷、炸等不同的烹飪方法製作出來,讓人從中品嘗到不同的豬肉味道。
隨著時代的變遷
八大碗也隨著環境有所改變
但骨子裡還留有著古老的傳統文化
這就是雲南八大碗
八碗的美味你喜歡哪一個?
▍來源:圖文綜合至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