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雲南丨雲南人年夜飯都吃這些……來看看你「躺」了幾「槍」?

2021-02-17 雲視新聞七彩雲

在雲南,每到臘月,村村寨寨殺年豬;進入年三十,家家戶戶做年飯,雲南各地做年飯各有高招,但都有一點相同:滇西、滇南、滇東北的年飯大都叫作「八大碗」

雲南「八大碗」主要有:紅燒肉、千張肉、燉黃條、回鍋肉、粉蒸肉、炸排骨、蒸百合(或芋頭)、清燉雞在雲南,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林林總總的美食各領風騷,美不勝收,但是「八大碗」中的主菜紅燒肉、千張肉、回鍋肉、燉黃條(酥肉)、清燉(或黃燜)雞卻是大致相同的。根據地域不同會增減幾個大碗:有的地方喜歡加八寶飯,有的地方則增加烤鴨、新鮮湖魚,有些地方則改為氣鍋雞,滇東北增加扣洋芋、扣百合,滇西一帶則增加江魚、高麗肉。 

這裡且給大家介紹「八大碗」中幾個菜品的做法:

用精五花肉煮六七成熟,晾冷。油鍋炒糖色,下五花肉方上色,起鍋,改刀切為極薄肉片(肉斷皮連),肉皮朝下,碼放於大缽頭中,剁細的冬菜或醃菜放紅糖、醬油、佐料調製,覆蓋於肉麵上。上籠蒸兩小時左右即可。食用時將另一大碗扣於蒸碗上,飛快翻過來,故有所謂「扣肉」之說,但云南正宗的叫法是「千張肉」。此菜鹹中透酸微甜,糯軟醇厚,肥而不膩,極為助酒下飯。 

用豬腿肉或五花肉切小條,掛蛋糊,下油鍋炸黃,酥脆噴香,可單吃,也可燉白菜、芋頭、蓮藕等(在紅河的蒙自地區則是炸「香酥」——其實做法大體相同,只是切肉時,把肉不要切為條狀,而是切為片狀,炸的時候火色老一點即可)。

粉蒸肉可以稱為「百年滇菜」。據說此菜在昆明已有百年歷史了,過去,在市民中流傳最廣的話:孫發的白肉,嶽小五(鼎興)的蒸肉,因為鼎興的蒸肉,具有經濟實惠而又有營養,粑豔不膩,味香鮮美,的特點。

將豬肉洗刮乾淨,切成兩寸長,一寸寬,二分厚,放進大盆待用。將紅糖末與精鹽、甜醬油、甜酒汁、茴香粉、草果八角粉與豬肉拌勻,再將炒米粉撒上並攪拌均勻,然後將肉碼在蒸碗裡。將茴香菜、白菜、泮芋、南瓜、蠶豆洗淨,切成方塊並拌入少量的炒米粉,放入蒸籠底層與肉同時用旺火蒸達4小時以上,臨吃時用小盤放上蒸肉底,把蒸肉翻扣在上面即成。用此法也可以派生出粉蒸排骨、粉蒸雞、粉蒸羊肉、粉蒸牛肉等,其蒸肉底可根據個人的喜愛進行創新。

凍魚是大理白族農家的一款著名的魚菜,獨步全滇。將洱海魚煎黃,加糟辣椒、泡姜、糖等佐料煮熟放冷,大缽頭裝魚放竹籃內吊下水井中凍一夜,第二天食用時,鮮美的魚肉和魚湯都凍成了膠質狀。舉箸挾之,那凍魚汁像一塊果凍,晃晃悠悠,急忙送進嘴裡,味道獨特,冷、酸、辣、嫩、鹹、香,令人拍案叫絕!

將豬肥肉煮熟晾冷切成3釐米長方條,掛蛋糊炸至金黃,撈出;另鍋下適量清水,下白糖炒至糖色漸濃,將炸好的肉條下入拌勻即可出鍋。此菜咬開,肉色晶亮,甜糯酥香,甘美無比。

雲南有26個民族,風俗習慣各異,各民族過年吃年飯也非常有各民族的特色:

年夜飯對於納西族的人十分重要,重要到只能在自己家吃,嫁出去的女兒都不能回娘家去吃的。納西族除夕有「燉豬頭」和宰雞的風俗,年夜飯一般都會有豬頭肉、公雞肉,納西話叫「布古挨排施」。

納西族過春節,除夕家家燉臘豬頭肉,燉時豬頭與豬尾同時燉,寓意有頭有尾。特別是經煙燻隔年的臘豬頭,燉製後色澤醬紅,皮軟糯,肉乾香,味更醇香。

當地人家在農曆過冬後,要殺一頭年豬過新年。吹肝是取新鮮豬肝,經過吹脹、醃製、天然風乾而成。其易於存放,可保存一年左右。吹肝經洗淨、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醬油、醋、蔥花和薑末等佐料涼拌吃,其味香鮮,食而不膩,涼爽開胃,是極好的涼菜。一口豬肝,一口白酒,生活的滋味盡在其中。

粽粑

壯族人年三十晚上沒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是吃粽粑。一個粽粑有兩三斤重,小一點的也有一斤,人稱「枕頭粽」、「駝背粽」。壯家姑娘在臘月二十九晚上就把粽粑包好。粽粑被墨綠的粽葉包裹得嚴嚴實實,再用金黃的稻稈一圈圈緊緊地綑紮起來,煮上整整一天,到三十晚上就可以開鍋了。

雲南白族主要居住在被蒼山洱海環繞的大理古城,依山傍水,物產豐富,白族的年夜飯可謂豐盛至極。

海水煮活魚又稱「活水煮活魚」或者叫「酸辣魚」。洱海邊的漁民煮魚時,特別是烹煮當地稱為「油魚」等肥美魚兒時,一般都不用油煎。他們舀來洱海之水,待鍋內水沸時,放入鮮魚,再擱上濃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鮮美麻辣,俗稱「海水煮海魚」。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餚。這是將整隻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餚。

油炸涼粉這道菜是西南地區較為有名的一道小吃,以豌豆、胡豆或扁豆(檳豆)為原料,浸入水中泡脹磨漿,去掉粗渣,經漂濾沉澱,摻入適量清水置鍋內燒火加熱,邊攪邊煮,呈漿糊狀時舀在盆裡,冷卻後就成涼粉。在年夜飯中一道油炸涼粉清爽可口,可隨酒入口,光滑鮮香,清爽可口,低脂,少熱量,是年夜飯中爽口入食的一道菜。

最後再來道飯後的甜點茶水。雕梅,洱海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並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在青梅成熟的季節,白族姑娘 都會約上三五閨蜜,一起坐在自家的院子裡,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拿著一粒青梅,飛快地轉動青梅,把青梅核剔除,而此時青梅也已經被雕得好像盛開的花朵一般。加上白糖蜂蜜,醃成雕梅蜜餞,吃起來軟糯而酸甜。在豐盛的年夜飯後,來一顆清爽的雕梅,順順腸胃,又能繼續吃更多美食了。

少數民族的年夜飯都有著自己民族的特點,因地域而不同,是民族文化的體現。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家的年夜飯有幾樣是小編剛才說的這些呢?什麼?一樣都沒有說中?——好吧,最後小編再來侃兩樣,這兩樣年菜你家年夜飯必須有!

雲南不少地方過年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叫「長菜」——肉湯加青白菜、青蒜煮,料都不切斷,意為「長長久久,青青白白」。滿滿一大鍋菜,接連加菜加料,從年三十吃到正月十五,越到後來,裡面的青菜煮的時間太長發酸了就加許多辣椒進去,味道就越正宗。長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裡面有豬骨頭、酥肉、蒜苗、青菜,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可以放在裡面煮,所有菜都要完整的煮。

每年臨近除夕夜的時候,家庭主婦們就到菜市場買回苦菜、白菜、青蒜苗、芹菜、火腿骨、五花肉等主料,把這些菜葉手撕下來,用大簸箕盛放,用大鐵盆洗菜。長菜裡面的菜葉是不能折斷或切碎的,必須保持一葉一葉下鍋煮,這樣家人吃下才能在來年平安吉祥。湯底的製作也很講究,長菜是一道清淡的菜餚,湯的要求頗高,一般選用五花肉切塊與火腿骨同煮,這樣整鍋菜既有火腿的骨油香又有五花肉的肉香,吃時澆上一點油辣椒,味道醇厚無比。大年初四之後的長菜尤為好吃,經過前五天的燉煮與發酵,此時的長菜已經入味並略帶微弱的酸味,這酸爽,夠味!


在年夜飯的菜品組成中,代表著雲南火鍋悠久文化的炊鍋也很受重視。老雲南人吃炊鍋對於湯底講究,雞、火腿骨、筒子骨熬製8小時以上,混合了這三種食材的湯底清爽、渾厚、濃鬱。一般家庭在用湯底之前還需過濾幾道湯汁,把湯裡的碎骨頭過濾掉,還可防止過多的油脂混到湯底裡,影響品食效果。

炊鍋在鋪放食材方面也很講究,可細分為三層,最底層一般擺放粉絲、粉條,這些教難入味的品種,經過湯汁的烹煮最後吃到鍋底時入味三分;中間層放一些人們喜愛的酥肉、火腿片、五花肉片、豆腐圓子等葷菜,這些肉類在烹煮同時也可以再次為整鍋湯添香、增味;最上一層放入「一燙就熟」的蔬菜品種,豌豆尖、青蒜苗、萵筍尖、草芽、甜筍等時蔬小菜,根據季節隨時隨意更換菜品。吃炊鍋離不開配置一碗爽口的蘸水作為金牌搭檔,滿鍋飄香。

炊鍋的做法簡單方便且味道鮮美,春節年飯時吃炊鍋更加溫暖祥和,暖暖的炊鍋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



相關焦點

  • 這些雲南野果,你吃過幾種?
    小編生在雲南山區,長在雲南山區,對野生果子,特意整理了20種雲南常見野果,你見過幾種?又吃過幾種?今日,小編帶你細細回味記憶中的味道。1棠梨果又名桑葚,普洱本地也叫蠶果,蠶果由綠色-->紅色-->黑色,變黑色後才為完全成熟,可直接吃(吃完不洗嘴不能見人,會嚇著人),未完全成熟的可拌鹽巴辣子吃,味道酸甜,越不成熟酸味越重。
  • 味道雲南丨快來雲南這個「花花世界」當個「花吃」
    「鮮花稱斤賣」、「鮮花四季開不敗」——這些都是雲南十八怪中的句子。由於低緯度高原氣候的影響,整個雲南境內全年花開不敗,雲南人對花的喜愛或許也正是因此而超乎尋常,讓花真的變得「秀色可餐」起來。提到在雲南吃花,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玫瑰:玫瑰鮮花餅、玫瑰糖、玫瑰花粥、玫瑰奶凍、玫瑰酥、玫瑰花茶、玫瑰花糕……大概雲南人自己都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種玫瑰花食品。
  • 雲南人很能吃「苦」,這些「苦」都被吃出花樣了!
    都說雲南人很能吃苦什麼,你不信?白果煮雞是雲南人非常喜歡的一道菜。辣木籽的營養豐富,味道有點苦,吃起來像也是軟糯。天麻刺身是雲南人獨創的菜。將鮮天麻切片薄片,蘸野生蜂蜜吃。吃起來的口感有點像生籮卜片,藥味非常大,如果不蘸蜂蜜,相當苦。不過小編對於這道菜還是很喜歡的,吃著口感好,對身體好。
  • 味道雲南丨天熱啦!雲南的水果都「瘋狂」啦!
    雲南有些地區特別喜歡吃酸辣的食物,醃製的東西更加在行。而這樣的口味,竟然也用到水果身上了!雲南水果種類豐富多樣,你絕對猜不到,他們的水果還可以這樣吃,果真是瘋狂的雲南人~    每年四五月份,當芒果的翠綠還未褪去時,它就要和辣椒粉相逢並展開奇幻的美食旅程了。青芒果又酸又澀,但在雲南人眼中,這才是真正的美味。
  • 雲南辣木籽的味道不同代表什麼含義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食用雲南滿澤辣木籽的口感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吃著這辣木籽很甜,有些吃著很苦,有些吃著很澀,有些吃著嘔,有一種噁心,想吐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吃辣木籽又是什麼味道,什麼口感的呢?雲南滿澤辣木籽根據眾多食用辣木籽的人群反應,辣木籽有甜、苦、酸、澀、嘔、腥六感,一樣的辣木籽,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體質,對食用辣木籽的感覺不一樣。為何有這些口感呢,這些口感,辣木籽的味道又代表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雲南人的「有毒」食品,不僅是菌兒
    雲南果蔬市場的正常類型丨Daderot / Wikimedia;羅德·沃丁頓/ Flickr野生蔬菜是雲南春季蔬菜市場的主力軍。雲南人喜歡吃酸辣的食物。一些帶有酸辣味的食物非常受歡迎。同時,一些地方少數民族尤其喜歡「苦味」,因此一些苦味食品在雲南蔬菜農場也很普遍。
  • 只有一種食物能快速「毀掉」雲南人的快樂
    吃苦菜湯》如果說大部分人春節的窒息時刻,是從七大姑八大姨密不透風的關心開始。那雲南人的窒息時刻就要來得更早一些:它是從定菜單,家族群裡那句「年三十別忘了煮鍋純純的苦菜湯」開始的。 「那鍋純純的苦菜湯。」多麼輕飄飄的一句話,卻是很多雲南小孩年夜飯的夢魘。
  • 雲南的九大超級宴席!昆蟲宴、鮮花宴、長街宴......有些連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不一定見過!
    昆蟲宴、百花宴、綠葉宴……有些飯菜可能連土生土長的雲南人都不知道而在外省人眼裡這些宴席更是新奇十足!當然這些宴席也不是一來雲南就能吃得到的千裡迢迢來一次雲南也得找對時機、來對地方才能參加這些宴席!以下雲南的九大超級宴席各色菜餚雲集你知道幾個?
  • 正宗雲南味,老昆明人都吃它
    不過橋的過橋米線①湯汁濃厚,鮮美②米線入口綿柔又不失彈性③配料豐富吃的不只是米線更是體驗一種地域文化丨30年老昆明人都愛吃的米線丨復古的裝修風格裡多了一些雲南風,木質桌椅搭配雲南特色扎染,不論是外地朋友來宴請還是小聚,亦或是逛街逛累了進來吃一碗米線都是絕佳選擇。
  • 雲南少數民族這些個藥膳美食,你吃過幾種?
    在雲南生活的白族、彝族、傣族、納西族等名族都有採摘菊花、杜鵑花、苦刺花、芭蕉花等花卉做菜的食俗。白族視杜鵑花為待客的佳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的山林原野中,分布著種類繁多,花色各異的杜鵑花,一般來說,當地人只採食白杜鵑花,他們認為顏色深的杜鵑有毒性,通常將摘好的杜鵑花採投入沸水中氽幾分鐘,取出泡在冷水中漂洗,漂去苦味和毒素後用來煮湯或與蠶豆、火腿等煮食或用酸醃菜炒食。
  • 雪小禪丨在雲南
    那空氣是甜膩的、蕩漾的,纏繞在身體每個細胞裡,都有了懶散, 也有了野性——在雲南,如果不躺在草地上發呆,如果不放歌,如果不喝醉了,如果不愛上一個人,那來雲南幹什麼呢? 鐵窗上還掛著我買的雲南刺繡,雲南女人背孩子用的布,還有一些銀飾。我夢見有人在我床前跳舞念咒,用刀劈來劈去。第二天我醒了才知並不是夢。當地人請了人來為我招魂,周雪松教授還讓我吞了一點點鴉片——我的命終於保住了。這是一次驚心動魄。雲南的血液裡是有鴉片的。它讓人醉,而且有想墮落的衝動。這是雲南, 天高地厚海闊雲低。有一種說不清的欲罷不能。
  • 哪裡人打架最狠?最新雲南打架排行,看看你算老幾
    雲南人一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惹到了,首先會警告你:我也是有民族脾氣呢,毛惹我,不然爆起來,自己都打!! 這不,為了證實雲南人的戰力值,小編搜集了雲南各地發打架能力排行榜,快看看你家鄉排第幾,有多少分?
  • 雲南這座洗腦全網的美食小城,吃翻了很多人
    圖一二/網絡;圖三/kokomi吃過雲南料理的人都知道,雲南菜的精髓,就在其中,如果想尋覓正宗傣味,去西雙版納就一定沒錯。圖/網絡吃起來不會油膩,反而清清爽爽的。但因為其他地方很少吃這樣的食物,酸肉的口感嘛,一般人吃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多夾幾塊來吃,你就會明白酸爽酸爽酸爽到最後,就是香呀!
  • 關注丨校園裡叫一聲「濤哥」有幾人回頭?雲南部分高校新生大數據...
    關注丨校園裡叫一聲「濤哥」有幾人回頭?學生都是從全國哪些地方來的,其中民族學生多少……這些數據中透露出很多有意思的信息,一起來看看吧~雲南大學01生源篇來自雲南、山東、湖南的新生們,在學校更容易遇到老鄉哦!
  • 舌尖上的滇味年夜飯,是什麼樣的呢?
    身為雲南人的洋芋君,想帶你們一起去瞅瞅,雲南人自己家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汽鍋雞 圖源:新華網首先出場的,是雲南待客名菜汽鍋雞。吃貨汪曾棋先生對雲南汽鍋雞有著高度的認可。在其《昆明的吃食》裡寫到:「中國人吃雞之法有多種,其最著者有廣州鹽雞、常熟叫花雞,而我以為應數昆明汽鍋雞為第一。
  • 雲南地名裡的秘密,雲南人祖籍是南京?雲南人都是充軍發配來的?
    那麼,雲南人為什麼都喜歡說自己祖籍南京呢?他們又是為什麼要來雲南?從雲南的一些地名裡,或許我們能窺探到一些蛛絲馬跡。雲南大理賓川有著這樣一幅地名聯:「所設一雙城設一座由官定,營有十八官有九姓為軍屯」。例如:金刀營、王旗營、鬼門關、豆沙關、左所這一類地名,聽起來很奇怪,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其實,這些地名是當年朱元璋在雲南實行「寓兵於農,屯民實邊」留下來的證據。
  • 雲南這些奇奇怪怪的食材,認識幾個?
    雲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在雲南人的生活中 各式特殊生態食材每年都隨著季節變換上到雲南人民的餐桌 昆明作為雲南的省會 各色各樣食材琳琅滿目充斥著昆明的街邊小攤點以及各大農貿市場
  • 雲南少數民族的特色小吃,快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領略雲南少數民族的美食↓↓↓1、彝族▲竹筒燒肉雲南的竹筒粽子大家都吃過吧,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售雲南特色竹筒粽子,只是外地的竹筒粽子絕對是不正宗的。在雲南本地竹筒粽子是不會重複使用,都是一次性。
  • 我們找了一個雲南土著,問她成都到底有沒有地道的雲南味道
    講真,我一個成都人,鮮少在吃麵、吃米線的時候嗦出聲音,雖然大家都說那樣才暢快。但是在那天,在那盞暖黃又熾熱的燈光下,我把這碗來自雲南的小鍋米線,嗦出了它該有的爽朗。一口米線一口湯,酸菜和肉末會隨著你嗦米線的節奏間或加入,口感也隨之堆疊。
  • 盤點雲南各地美食代表,數數你都吃過幾種?
    看看合不合你口味!今天在以旅遊為支柱產業的雲南,有典故有淵源的菜自然熱的快,而米食配酸湯爽口、開胃又益於消化,「大救駕」於是坐定了熱門兒菜的位置。在騰衝幾乎所有的餐館和夜市,都有這道菜,味道基本上都差不多。 傣人最愛—德宏酸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