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了一個雲南土著,問她成都到底有沒有地道的雲南味道

2021-01-19 成都Big榜

@貓耳朵 是大榜好吃群的粉絲,雲南蒙自人。在去年大榜嗝嗝局上,我們給她頒發的封號是:雲南推廣大使。

蒙自出米線,所以,碰到好吃的米線、石屏豆腐,她都會不遺餘力地挨個給我們發連結,安利,並且用圖片和文字,附上最詳盡的烹製教程。

調料、火候、什麼狀態該如何操作……貼心和細膩的程度,絲毫不亞於來你家敲門、進廚房,直接幫你做好的那種。

我問@貓耳朵 成都到底有沒有地道的雲南味道?她的回答是:我在成都,基本上沒有怎麼吃過雲南菜,因為看菜單就曉得正不正宗。

我想約她去鑑定一家,她反問我:該不會是xxx吧?我鬆了一口氣,因為不是。她也鬆了一口氣:主要是我怕我大肆批評xxx,你們不好寫。

我說我找的是小雲南,@貓耳朵 的第一評價是:可。成都的雲南菜不少,但像這種專賣雲南小吃的攤攤屈指可數。@貓耳朵 說她印象中也就三家:小雲南算一家,天回鎮有一家,還有一家在339,叫:來趁熱吃。

雲南小吃無非就是些土豆、豆腐、米線類的,咋個把這些簡單的食材做到精妙?我有點好奇。

於是,一個工作日,我們在這家名叫小雲南的鋪子,見了面。

跟我想像中不太一樣,小雲南算不上是一家店,只是貓在商場背後的一個攤點,因為統一規劃,才有了獨立的門面。

一到傍晚,屬於東三環的亮光次第亮起,平鋪在這條小道上的小攤賣得熱火朝天,也就有了些夜市美食的感覺。

老闆小郭,標標準準的雲南人,店裡的大部分食材,也都是他專程從那邊運來的。

有了這樣純正又厚重的雲南血統,加上@貓耳朵 這個雲南小機靈鬼看菜單的獨到審美,再加上她刁鑽的舌頭。小雲南出品的雲南小吃,不得拐。

剛抵達,小郭老闆就跟@貓耳朵 拉起了家常,用雲南話。

大概意思是說,上一次@貓耳朵 來小郭的攤上吃涼米線,出於一個蒙自人對米線的嚴格要求,她覺得小郭給的酸度不夠,於是就建議小郭,可以在涼米線裡放入一些蘋果醋。

這回,小郭給了一個熱情的反饋:就是要加蘋果醋,我咋記成檸檬汁了,嘿嘿。

@貓耳朵 客氣地問我吃什麼,我呢,還是按照老規矩——請這位當地人自行安排。她點了兩碗小鍋米線,一個小卷粉,方才坐下。

那邊,不到一米的距離,小郭已經把小鍋架上灶,放上湯,沒幾句話的功夫,湯就沸得咕嘟作響。然後他依次放入白菜、酸菜、米線、肉末,起鍋之後,問了吃不吃辣椒,遂又放入一勺熟油海椒。

我覺得好吃。湯底呈一種清爽的酸味,它既不會讓人的味覺在冬日裡感到蕭瑟,又會在一種層疊而上的包裹之下,讓人覺得溫暖。

喝一口,酸菜的香氣和濃鬱的暖意直上心頭,胃口像是見了一把萬能鑰匙的鎖扣,開了。

講真,我一個成都人,鮮少在吃麵、吃米線的時候嗦出聲音,雖然大家都說那樣才暢快。但是在那天,在那盞暖黃又熾熱的燈光下,我把這碗來自雲南的小鍋米線,嗦出了它該有的爽朗。

一口米線一口湯,酸菜和肉末會隨著你嗦米線的節奏間或加入,口感也隨之堆疊。米線沒有虛假的彈牙,只是會在你牙齒咬下的第一瞬間自覺爆破,浸泡著洶湧而來的湯汁,雖談不上是上上程的人間美味,但至少會讓成都市面上的絕大部分本地米線黯然失色。

@貓耳朵 在一旁安靜又鎮定,她大概是不知道,我這個成都人已經在心底,對她們雲南美食,有了幾分敬仰。作為一個標標準準的蒙自人,眼前這碗米線在她看來,也只是合格。

@貓耳朵 說,雲南人在這小鍋米線裡加入的酸菜,就是靈魂一般的存在。通常情況下,一個雲南人去當地菜市場購買酸菜,店家會發一個勺子給你,然後分別讓你嘗試各種不同味道的酸菜,試吃之後,你再進行選擇。

小鍋米線裡的酸菜,屬於酸中帶甜。它不似其他酸菜那般冶豔,倒是有些清水芙蓉之意。就是那種,在你反應過來此乃酸味之後的下一秒,馬上翻出一絲清甜,那種回口之甘,著實有些精妙。

正說著,小卷粉來了。小雲南家的小卷粉裹的是香菇餡,兌一個蘸水,蘸水裡的紅油和香菜,就是最完美的附加項。

小卷粉表面的米皮和內裡的香菇一起融化在唇齒之間,方才蘸取的紅油和香菜便開始散發香氣,然後相互交裹攀援而上,那是一種讓人捨不得就此囫圇吞下的味道。用成都話說:你吃完之後,打個飽嗝,都覺得是香的。

小郭老闆說,按照雲南人的習慣,這個米皮其實現攤現做的是最好的。取一口蒸鍋,上面鋪墊一層細密柔軟的紗布,然後倒入米湯,蓋上蓋子,不過幾秒鐘的時間,米皮就成了。

小郭說到這裡,自覺有些遺憾。一來,米皮的製作過程繁瑣,要把如此輕薄透光的米皮挑起來,也是一件難事;二來,他每天忙著備料開攤,實在沒有時間來現場製作。所以只能請來雲南老母親在家裡坐鎮,把米皮做成半成品,然後現場再加工。

@貓耳朵 也說,小郭家這個米皮略微有些厚了,入口不夠輕巧。她又現場交給了小郭一些訣竅,小郭頻頻點頭。

小郭一直說,他媽媽是個做菜很厲害的雲南人。媽媽是雲南紅河人,以前給村子裡的人做飯,就是我們這邊理解的「九大碗」。那麼大的陣仗,淬鍊出了媽媽老道又精絕的手藝。

我問小郭為什麼會開個雲南小吃攤,又為什麼賣得如此便宜?小郭只是撓頭笑笑,他說他就是想把雲南的美味,都推廣出去。

我嫌@貓耳朵 點得太少,於是又在她的指導之下,相繼點了燒洋芋、石屏小豆腐和餌塊。

最先上來的是餌塊。還在攤餅的時候,雪白的餅皮上熱氣升騰,醬料的鋪底,讓它看起來金燦燦的,再撒上花生、肉末和酸豆角,最後裹上一截油條,那種直面而來的誘惑,讓人坐立難安。

@貓耳朵 說,餌塊裡加入了雞樅,而且,在我們吃到的很多蘸水裡,小郭老闆都放了些雞樅油。她一邊嗔怪小郭捨得,一邊在雞樅香的懷繞下,露出滿意的表情。

和我在雲南當地吃到的不太一樣。小郭家的餌塊卷吃起來更具層次感。餌塊沒有米皮輕柔,但也不似麵餅一般笨拙。

很大程度上,它增加了咀嚼的力度,以及你在咀嚼的時候,挨個蹦出來的佐料,會讓這場咀嚼變得更加活色生香和有趣。

燒洋芋是我最期待的,用一種不太專業的解釋,我覺得它恐怕是「雲南版的鍋巴土豆」。

一整坨土豆,烤至金黃,表皮微微有些燒制後的虎皮,內裡翻細沙,看起來就軟綿。取出來之後,小郭才把它切成小塊,然後依次放入佐料,最後再撒兩顆嫣紅的水蘿蔔泡菜。

我是沒有想到,這樣複合性極強的味道會這麼順口。絲滑軟綿之中,還會有花生、雞樅和折耳根的香脆,最後,泡蘿蔔的酸甜盤旋而來,也算給了這道燒洋芋一個完美的收尾。

關鍵這哪裡像是收得住的尾巴,面對這樣的美味,你只能一筷子接著一筷子,直到……盤子裡再沒有東西可以供你伸筷子。

見石屏豆腐還不上桌,@貓耳朵 便站起來,對著烤爐伸出了手。我有點疑惑:你們雲南人都不怕燙的嗎?她一個一個把豆腐翻了面之後,才安心坐下,只說:不燙不燙。

此時,烤爐上的豆腐包已經鼓成幾個飽滿渾圓的泡泡,那種充盈的程度,我總覺得下一秒鐘就會:嘣!

@貓耳朵 說,真正在雲南,吃石屏豆腐都是自己圍著爐子烤。然後老闆會給你一些玉米粒和山楂核方便計數,你吃一塊豆腐,便往自己碗裡放一粒玉米粒或山楂核,最後,按照你碗裡的數量結帳。

圖-@貓耳朵

小郭烤出來的豆腐很是漂亮,他們管這叫臭豆腐,但直到它上桌,我都沒聞到哪怕一絲的臭味。豆腐的蘸碟裡,小郭放了些蒜油,把豆腐撕開來,用雪白柔軟的部分蘸一點,然後一口吃掉,蒜香和豆製品特有的香氣相得益彰。

我湊近聞了一下,感覺他們雲南人所說的「臭」,應該是一種豆腐發酵之後的幹香味。我覺得像豆腐乾一樣香,吃起來也確實是口口生香。

小郭抱怨說,這個豆腐太難捂了。@貓耳朵 倒是雲淡風輕地說,你就那樣捂嘛,捂之前,在豆腐上撒一把鹽,哪有什麼好難捂。在她這個蒙自人看來,捂豆腐也好,攤米皮也好,都不是事兒。

臨走,小郭和@貓耳朵 終於加上了微信。想必,這位雲南老闆和雲南推廣大使,在往後的對話框裡,會有更多業務上的切磋。

回程的路上,@貓耳朵 還一直在跟我講,她做紅三剁的故事。

做菜,特別是做雲南菜對她來說,左不過就是三言兩語和三下五除二的事。

圖-@貓耳朵

有了這位味覺審美和技術雙雙居高不下的雲南通的肯定和傾情指導,我想,小郭老闆的小雲南,制霸成都,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原來雲南有這麼多地道的家常菜!
    汽鍋雞一定要用雲南昆明南部建水出產的紫陶汽鍋,高溫燒制後汽鍋有自然調節的功能,也就是根據食物的甦醒自然補充缺乏的礦物元素。我們知道食物都有偏性,被汽鍋一蒸變成了中性,非常合適人食用。洋蔥是老百姓飯桌上再普通不過的蔬菜 許多喜愛洋蔥的人因為擔心吃完後口中的味道而對它望而卻步 其實沒有那麼麻煩,吃完有條件就刷個牙或者嚼口香糖 喝酸性飲料或牛奶,吃點花生、杏仁等也可有效去除口中的異味,今天用洋蔥做一道超級簡單的涼拌菜
  • 吃貨眼中的雲南——雲南味道彙編1
    雲南美譽甚多——「動物王國」、「植物王國」、「藥物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大部分人眼中的雲南應該是「騎著大象上學上班」、「孔雀遍地走」、「火車沒有汽車快」、「走婚」、「土著」.憨厚淳樸的雲南人坐不住了,開始用各種雲南獨有的奇特事物反駁著外界對我們的認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雲南這些地道的家常菜,看著口水就來!
    汽鍋雞一定要用雲南昆明南部建水出產的紫陶汽鍋,高溫燒制後汽鍋有自然調節的功能,也就是根據食物的甦醒自然補充缺乏的礦物元素。我們知道食物都有偏性,被汽鍋一蒸變成了中性,非常合適人食用。文山的三七汽鍋雞也是很有名氣的。
  • 吃貨眼中的雲南——雲南味道彙編(下)
    說到紅河的美食,有最為壯觀和聞名遐邇的有「世界上最長的宴席」的綠春哈尼族長街宴,堪稱是「王的盛宴」的蒙自過橋米線,雲南燒烤界的扛把子「建水燒烤」.一年一度的「玉溪米線文化節」更是使鱔魚米線名聲大震,有人驅車數百裡到玉溪只是為了吃一碗地道的玉溪鱔魚米線。
  • 【回家吃飯】雲南德宏最火的燒肉米線,招牌菜景頗鬼雞,地道做法教給你!
    雲南的美食,選料廣,風味多,偏酸辣微麻,講究本味。雲南人對米線真的是愛到極致,雲南米線千千萬,但是在德宏,有一道別處吃不到的燒肉米線!作為景頗族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鬼雞雖然叫法奇特,但味道卻異常鮮美。之所以叫鬼雞是因為這道菜在景頗族的美食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祭祀的時候,必做的一道菜。
  • 味道雲南丨天熱啦!雲南的水果都「瘋狂」啦!
    小編記得小時候好像吃過這個醃李子,味道酸賢爽口,魔力般的味道~吃了還想吃。        了解了以上雲南人的瘋狂水果吃法,大家有沒有被那酸甜爽脆的醃製水果誘惑到呢?有沒有忍不住條件反射地直咽口水呢?可能也有人對此表示,雲南人這樣吃感覺是「暴殄天物」,其實,每個區域的地理環境不同,吃東西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每個地方各有特色,嘗一嘗會有不一樣的風味呢,或許你還會愛上它們~轉自【世界匯鮮果】公眾號
  • 這家帶著神秘風味的店,讓你足不出大襄陽,就能體驗雲南最地道的山中野味!
    這裡擺上的雲南蘸水,更是多到每一種都有著它獨特的味道,如果一樣不來個遍,就好像沒有來過香草香草。南詔菌香風味醬,單山蘸水,石林腐乳,雲南韭菜花,香菇丁,菌王醬,全都是民族最出色的蘸水,在襄陽你很難找到第二家。
  • 年貨集 吃過會上癮的年味,地道雲南臘排骨
    點擊Fields甫田網↑↑ 立即關注訂閱號但凡去過麗江的必對臘排骨念念不忘醃製風乾的排骨滾煮成一鍋排骨入口酥軟,肉香濃鬱又溫暖沒有什麼比臘排骨更適合過年的味道了一個砂鍋,一煲濃湯,醃製得入味酥軟的排骨,一桌子親朋好友煮酒當歌,很多時候美食之所以令人愉悅,並不是這道菜本身,而是因為這道菜,勾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多時候,我們獨自吃飯,獨自忙碌,分秒必爭,卻忘了與別人一起分享美食的滋味,用一頓飯的時間,重新找回生活本味。
  • 雲南旅遊目前可以去嗎?雲南旅遊六日遊最佳路線要花多少錢?
    雲南在二月份時就開始逐漸開放旅遊景區了,現在疫情也快過去了,雲南的雨季也已接近尾聲,最美的雲南要來了,你可要準備出門遊玩了?你要問我最想去哪兒?我會告訴你雲南,那個神秘美麗的彩雲之南,因為「詩與遠方」的樣子,那裡都有。
  • 小鍋米線,雲南昆明的專屬味道
    雲南,一直是冷太太的心之所向,不僅因為風景優美,更是因為當地的特色美食,讓人印象深刻。在眾多的好味道中,米線可以說是雲南的代表之一,各個城市中,你總會看到「雲南過橋米線」的影子,而雲南本地的米線,味道更突出,也更加多樣化,不僅有經典過橋米線,還有廣受喜愛的「小鍋米線」。
  • 味道雲南丨快來雲南這個「花花世界」當個「花吃」
    提到在雲南吃花,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玫瑰:玫瑰鮮花餅、玫瑰糖、玫瑰花粥、玫瑰奶凍、玫瑰酥、玫瑰花茶、玫瑰花糕……大概雲南人自己都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種玫瑰花食品。在雲南,油菜花常常與羅平等同起來,可以說,油菜花就是羅平的符號。油菜花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衝菜」,味道刺激,不管是聞了還是吃了,都讓人想掉眼淚。
  • 京城 18 碗小鍋米線測評,今夜我們都是雲南人
    對很多雲南疆域以外的人來說,小鍋米線的名聲遠不及過橋米線,既沒有歷史故事的加持,也沒有輕奢華麗的顏值,賣相上並不討喜,可味道上就是那麼招人疼愛。 尤其對昆明人來說,小鍋米線的地位算是小吃圖略中地位最高的,多少離家在外的昆明人,最想念的吃食並不是菌子,而是小鍋米線。
  • 山東人來自何方,「小雲南」到底是那裡
    洪洞、棗強、小雲南這三個地方是官遷移民的主要來源,因為「小雲南」中的四川移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萊州,四川移民有時候被單列,這樣山東移民來源就變成了四個地方,洪洞、棗強、「小雲南」以及四川。對於洪洞、棗強等地的移民爭議比較小,但對「小雲南」的爭議卻非常大,「小雲南」到底是那裡?移民來的主要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眾說紛紜。
  • 2020年夏季能去雲南旅遊嗎?到雲南旅遊一定要知道的防坑秘訣
    雲南旅遊是真的多坑,我第一次去被坑得體無完膚,第一次去雲南旅遊也是很不愉快的,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對雲南的嚮往,所以我又去了一次,在今年夏天第二次去時找了親戚推薦的當地導遊阿夏安心遊帶著玩的,玩的超級愉快,住宿、交通、景點全都給安排妥當了,我和朋友只需要輕鬆的遊玩就可以了。
  • 風味雲南,一根米線串起鄉愁
    雲南很多地方都有吃火燒辣子的習慣。高原的長日照賦予了雲南青辣椒濃鬱的香氣,整個青辣椒放在炭火上烘烤,待青辣椒烤焦之時,其香氣被激發出來,十分誘人。這時趁熱把燒辣子剁碎放在米線裡,青椒的炭燒味和清香瞬間四溢開來。路南滷肉米線的吃法已在當地風靡了30多年。肉湯湯底加入一大勺滷汁,鹹、鮮、香、甜等味道層層疊疊交融,再加上肥瘦適當的滷肉,鮮香不疾不徐地溢滿口腔,讓人慾罷不能。
  • 雲南到底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圖/圖蟲·創意事實上,作為平民美食的代表,火鍋無疑是當地風物最好的載體,繽紛的食材交織著當地的歷史、習俗、風土、人情,各地美食之席上有這樣一鍋「大雜燴」,才顯得足夠豐富。若是要立一個人設,火鍋一定是個活色生香又平易近人的好姑娘。
  • 國慶雲南旅遊計劃六日怎麼玩?國慶雲南旅遊六日最佳路線
    海子說過:「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果不知從哪裡開始,那就先來雲南大理麗江吧。這裡有面朝海的房子,這裡可以體驗到最農村的生活,這裡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阿夏安心遊安排了一份雲南六日旅遊攻略,一起去旅遊吧。第一天:抵到昆明,因為太累,所以就在昆明附近逛逛,滇池是必去的,慵懶的滇池,漫天的海鷗。
  • 都說雲南導遊宰客,真相究竟是什麼?雲南旅遊還能不能去
    提起雲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祖國西南邊陲,風景秀麗,少數民族眾多,令人嚮往 。然而隨即畫風突變,「但那裡的導遊宰客很嚴重 」。如果筆者說麗江古城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人開的店,雲南的絕大多數旅遊團Boss都是外地人,你是否想知道為什麼雲南的導遊宰客嚴重,有沒有不宰客的導遊 ?
  • 雪小禪丨在雲南
    本文選自雪小禪《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頭》點擊上方綠標聆聽月光播讀在雲南,雲是低的、厚的、稠的、甜的。空氣中蕩漾著野性的芬芳, 每一寸空氣都是自由的、沒有分寸的。想起雲南,先想起雲南的雲,大朵大朵的,像去殉情的群羊。雲南有風花雪月,但云南沒有叫風南、花南、雪南、月南,雲南偏偏叫「雲」南,可見雲是有多麼重要。
  • 《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昆明首發 雲南100家老牌餐廳發布
    收錄餐廳均有10年以上歷史《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由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雲南美術出版社、都市時報聯合出品,寫作小組由雲南自媒體聯盟核心成員組成,協作組歷時1年半,在雲南行程16000多公裡,梳理出10年以上的老牌地方名店寫入該書,這也是雲南第一本囊括了16個州市的美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