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人生郭宇宸:青春期自卑居然是普遍心理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

2020-12-22 積極人生郭宇宸

青春期自我成長的關鍵

自卑心理的挑戰與應對

/

本文來源積極人生大學《青春期成長教練》父母訓練營課程,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回顧自己青春期時期寫下的一段話!

整個中學時期,那是一段深陷自卑泥潭而迫切想要證明自己厲害的時期,自卑,是來自骨子裡的,看著那些每天喝牛奶的同學,那些青春洋溢美麗大方的女孩,那些穿著名牌衣服帥氣的男生,真的很容易讓一個農村孩子信仰崩塌。

那種迫切想要讓自己變強大的心理,不知不覺就扭曲了,那時候,「成績優異」甚至變得不是一個正面詞彙,而吸菸、喝酒、打架、逃課錯誤地成為了我們所理解和追求的「強大」。

走入青春期,隨著自我意識的崛起,自卑心理是青春期成長繞不開的話題!

很多家長覺得:青春期孩子有什麼,還是個孩子,能有什麼問題,就是叛逆,就是不聽話,缺乏管教罷了。

所以家長看孩子的行為,覺得這樣不對,那樣不行,只看到孩子愛攀比,孤僻,不溝通,人際關係差,學習問題等等,然後把問題歸結為這個孩子不要好,不上進,不懂事,缺乏管教。家長陷入焦慮,親子衝突,變成了漩渦,兩敗俱傷,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家長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成長。

青春期孩子其實是需要父母的支持的。很多家長不重視,甚至錯誤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更加自卑,甚至沒有尊嚴,影響學業,甚至親子衝突,誤入歧途。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我也是一樣,我們在某個方面很自信,但是在某個方面還是有自卑的。

正如心理學大師說的,其實沒有人會比任何人都優越,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當然每個人都有優勢,也會有價值感。

但是孩子在青春期階段並不會這樣想,他們不知道如何平衡自我,他們的自我價值偏低,容易陷入自卑的痛苦中,所以才會出現一開始大家看到的知乎上的留言,他在尋求錯誤的方式去證明自己,結果讓問題變得更加糟糕。

01

孩子的自卑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方面來自於本身的差異。

形象上的差異,能力上的差異,條件上的差異。

比如有的同學眼睛小,其他同學眼睛大,有的身體瘦小,其他同學身材高大,有的同學英語不好,有的同學英語流利等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影響自己判定。

差異其實是正常的,成熟的人是這麼認知的,但是青春期孩子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往往會錯誤認知,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如其他人,最終導致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來自於重要他人的影響。

這裡的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包括老師,包括同學,還有他自己最親密的周圍的人。

當孩子還不知道如何分辨差異,認知自己的時候,重要他人對他的評價,就構成了孩子對自己的認知,認知自我價值感是高還是低的?是自信的還是自卑的?

02

孩子是如何認知自我的?

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鏡像自我

什麼是鏡像自我?周圍的人對待我的評價,評判和認知,影響了我對自己的評價。

比如我買了一件我自己認為很喜歡的衣服,但是當我穿這件衣服到了公司,有幾個同事都說我這件衣服不好看,我這時候就會產生懷疑,慢慢地我就不喜歡這件衣服,我也覺得它不太好看了。這就是受到周圍環境人的影響。

那不喜歡衣服還是小事情。但是如果周圍的人總是評判我、批評我,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否定自己,不認可自己,覺得我不夠好,我的能力不夠強,我不夠優秀,我不招人喜歡。慢慢地就會形成無能的自我概念,繼而產生極大的自卑感。

我們要意識到孩子的自卑很大程度上不是他自己的天然自卑,而是來自於周圍的重要他人對他的評價。

我曾經見到因為孩子犯錯了,一家人接二連三的去批判這個孩子,可能孩子剛剛走出學校,爸爸媽媽氣得要吼要打,爺爺奶奶也表示很失望。

當出現這種情形的時候,大家來覺察那個孩子的自卑感,無地自容,不被接納,不被信任,不被尊重,不被愛的感覺,讓孩子的自卑感極度下降。

所以這時候孩子能量是非常低的,他會很氣餒,他覺得我不是一個好孩子,如果他形成了這種自我概念,那他就會自暴自棄。

03

構建孩子的積極自我認知有多重要?

心理學的大師阿德勒講過他的故事,他在念書的時候有好幾年數學成績都很差,非常不好,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對他的評價也是這樣。於是他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是數學方面的天才,處於一個低能的狀態。

直到有一天,老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題,老師自己也無解,但是當阿德勒看到這道題時,他發現他會做,於是在那一天他就改變了對自己的認知,也改變了對數學的認知,之後成績就立刻快速提升。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一個孩子他怎麼看自己,他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我怎麼看自己,來自於爸爸媽媽,來自於我周圍人的評價,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如何幫助青春期孩子擺脫自卑心理,擺脫青春期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家長要給孩子積極的評價,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明天繼續更新:關鍵詞「青春期自信」。

END

相關焦點

  •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青春期教育無效,多少家長錯在了第一步!
    青春期心理打開孩子的心門,是青春期教育的第一步/本文內容來源積極人生大學「 父母訓練營 直播大課」,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為什麼到了青春期,家長的教育方式變得不再奏效?為什麼學了很多方法,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多少家長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第一步就錯了!
  •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影響孩子學習的第一動力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老師說,差生不一定是家庭的原因,但是家庭的關係不好,氛圍不好,父母缺乏教育理念,那麼孩子的學習絕對會受到很大的挑戰。這就是家庭動力的影響。我的女兒原來上 2 年級,有一個小男孩,經常去打同學,甚至打遍全校,出了名的是一個壞孩子,所以很多的家長都意見紛紛。我猜,這個孩子背後,他家庭一定會有一些情況。
  •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為什麼家長的關心,卻讓孩子感到厭煩?
    青春期心理變化孩子開始厭煩家長的關心怎麼辦?/本文內容來源積極人生大學「 父母訓練營 直播大課」,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為什麼要我理解他,他怎麼不能理解我的心呢?」01孩子開始厭煩家長的關心?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大家有沒有覺察,孩子開始厭煩家長的關心了。
  • 積極人生郭宇宸:父母常說這3句話,助力孩子走好未來人生路!
    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孩子走好人生路的關鍵/本文內容來源積極人生大學「 父母訓練營 直播大課」,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01孩子要獨立,父母的三種錯誤應對青春期孩子進入心理斷乳期,他們開始需要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而很多家長沒有很好的心理準備,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 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很多權威的研究就表明,一個人童年時期的陰影是需要用一生來修復,這種陰影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對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有直接的原因,所以當孩子心理出現自卑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重視。有一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都覺得性格對自己的命運影響很大,性格和一個人的選擇有很直接的關係,也和一個人說話的習慣和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會說性格決定命運。
  • 普遍處於月經初潮之前,家長一定要重視!
    上次我們聊了男娃生長突增高峰期的時機,今天我們和各位家長一起來關注,女娃身高突增高峰期在什麼時候呢?來了月經還能長高嗎?青春期開始有什麼標誌嗎?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女娃月經初潮是青春期來臨的重要標誌,月經初潮會帶來身高和體重的快速增長。
  • 女孩的青春期心理特徵
    1青春期的女孩心理特點:憂鬱自卑傾向走進青春期,也就漸漸走進了社會成長期,周圍的人、事、環境、氛圍都會影響和決定著1個女孩子的成長與成熟。這時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爛漫的小女孩, 無憂無慮的自然成長期已經漸漸過去。
  • 郭宇宸談:教育的七個缺失「一」
    教育改變命運,家庭影響人生。現在關注教育問題的時候,有一系列的矛盾問題出現在我們面前,從家長到學校到教育者到管理部門都意識到,教育體系需要完善。我們去關注現代教育的缺失,有7個現象值得每一個家長去深入理解。
  • 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成長發育,不同的是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方式而已。所以家長們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生理心理變化,避免孩子因好奇、無知、衝動走向歧途。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的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比如會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和好奇,會有接觸異性的衝動。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和控制,就容易發展成早戀。
  • 孩子眼神躲閃,不敢與人對視,離不開這3種心理,家長要積極引導
    其實,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眼神開始游離,不一定就是壞事,這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而作為家長,要對這種小細節進行正確的引導。 缺乏安全感與自卑心理 還有一些孩子不敢與人對視,是因為性格變化導致的,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 青春期孩子,「身體意象」要重視,別一味打擊「愛美」的孩子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愛美心理,青春期的孩子亦是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在意自己的身體形象,當別人說他們好看時,他們會變得十分開心激動。於是,孩子們會花很多時間來鼓弄自己的外形,很多父母都不理解孩子的這些行為。其實,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內心也很敏感,故而會對自己的外貌十分在意,這都是孩子"身體意象"的表現。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孩子在14歲時的叛逆期,家長是需要十分注意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多變,逆反心理最突出。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對父母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而是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不讓做的事,就越要做,一定要和大人「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
  • 「解碼青春期」煙臺北大青鳥教質部夏怡寧老師青春期父母情商課
    夏老師說青春期孩子的普遍心理特徵有:1、目標短暫,持續迷茫有的孩子表現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缺少明確的人生目標,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上學,只是按部就班重複著被安排好的生活。沒有夢想,說的最多的詞就是迷茫。
  • 6-18歲孩子的認知心理特徵和有效溝通方式,強烈建議老師、家長收藏!
    心理特徵: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 溝通重點: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
  • 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那麼青春期到底是什麼?青春期是孩子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一個時期,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心理、生理、性格等很多方面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科普解釋,不要讓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發育感到害怕。3. 性成熟「性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家長很羞於對孩子啟齒的一個問題,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階段劃分的話,18歲之內,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孩子會私下看書、看網絡、看手機了解這些事,這種結果經常會有一些隱性接觸,導致他們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是滿腦子都是這個事,最後就想實踐一把。 青春期性問題非常危險,孩子很容易被虛幻的東西吸進去,而且一旦吸進去就出不來。青春期性行為不要隨意發生,一旦發生再甩掉真的很難。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
  • 積極人生大學郭宇宸:父母方法,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力?
    如果你的孩子是7-18歲,你一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作為家長能做什麼呢?買學區房?擇校?上補習班?...這些都是「外科手術」。我們忙得不輕,但對孩子的學習助力甚微,為什麼?現在孩子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動力不足,補習輔導的效率太低。而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是「管」孩子,卻沒有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相反,很多家長的教養方式扼殺了孩子的學習動力。試問,我們家長在孩子動力方面做了多少呢?
  • 郭宇宸:到底什麼是家庭教育?
    今天,和一位做了12年教育平臺的朋友聊天……她說:「家長的盲目我們見得太多了,沒辦法!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不把精力金錢用在教育上怎麼辦?學習成績和素質教育是就是一個矛盾體!從國家到地方包括很多家長都看到了問題,但是沒辦法!」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無奈!做教育的人總是有些情懷的!同時,情懷這東西,有時候會被現實逼得傷感!
  • 兒子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會出現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要重視
    以前他做錯了事,有一些矛盾,我批評他,他都點頭聽話,表現出服從,但是進入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經歷了一些改變;變成叛逆的調皮鬼,開始跟我頂嘴,我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甚至開始有自己的秘密,我們的溝通也越來越少,不知道你是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