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會出現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要重視

2020-12-11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案例

我們家的老大是個男孩,小時候一直是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可一到青春期立馬變了樣。

以前他做錯了事,有一些矛盾,我批評他,他都點頭聽話,表現出服從,但是進入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經歷了一些改變

變成叛逆的調皮鬼,開始跟我頂嘴,我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甚至開始有自己的秘密,我們的溝通也越來越少,不知道你是否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據權威專家研究表明,男孩進入青春期,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

自尊會變得更強

進入青春期後,男孩開始關心他人,開始對他人眼中的自己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開始在意,開始對自己的地位頗為關心。

這個特殊時期如果他聽到一個不好的聲音,那麼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從而產生反叛心理。

我的孩子一樣,他過去批評他時他也很聽話乖巧,但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我再批評時,他就會變得極其敏感。

性心理的變化

在青春期初期,男孩對男女之間的界限特別敏感,會主動疏遠自己的女性朋友們,隨著性發育慢慢成熟,男孩會逐漸有自己喜歡的女孩,對男女差異逐漸感到好奇。

甚至在雄激素分泌的作用下,她們會想與自己的女孩深入交流、進一步親近甚至發生性接觸。就像男孩會產生遺精那樣,這個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這個時候父母要學會積極引導,不要讓孩子產生恐慌和疑慮,要讓孩子健康的度過青春期,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變化。

身體特性發生顯著變化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身體特徵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具體有以下幾點。

1、每個男孩都會經歷一個「變聲期」同時,他們的喉結也會成長的更大,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並且在孩子在變化的過程中保護他們的聲音,不要讓喉嚨太累,少吃辛辣,多運動

2、毛髮變得茂盛孩子們會開始長鬍子,體毛,腋毛,陰毛等都很有活力成長。這個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應該幫助孩子,不要讓他們害怕,以免他們不會以不正當的方式誤傷自己的身體。

3、男孩的胸部變大別以為只有女孩進入青春期胸部才會發育變大,男孩子們其實也可以有機率出現這種現象。

父母應該引導教育他們的孩子,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必須告訴父母,然後爸爸媽媽會領著你會去醫院檢查是否正常發育。

4、孩子們喜歡玩,對電子產品著迷愛玩是每個人的天性。

然而,青少年男孩比任何時候都更沉迷於遊戲和手機,父母這時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沉迷於網絡,以免造成近視,浪費學習,頹廢等

同時家長們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極端行為會引起兒童的不良反應,激發叛逆的心理,父母可以通過書籍、榜樣事跡等教育孩子。

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須經歷的途徑。

在這時候,孩子們會對未知的事物變化感到困惑和不安,一些父母卻不喜歡和孩子談論青春期應該注意的事情,這恰恰是害了孩子們。

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們來說學習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與其讓他們自己盲目的尋找答案,不如父母直接給出正確引導。

具體要怎麼做出正確的指導呢,其實可以通過書籍,從書中了解孩子們的變化,我給兒子買了一本《青春期男孩的秘密書》

這個簡直是10-18歲男孩的寶藏書籍,用來解決他們的難題,消除困惑,這個書中解讀了關於身體的秘密,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自我變化

正確處理與異性關係:讓孩子區分友誼和愛情,把握尺度通訊。那裡還有性困惑、陽光心態、學習問題、人際關係、自我保護、父母關係等等。

同時這本書對我幫助很大,它幫我說出了我想說但又不好意思說的話,回答了孩子想問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

孩子特別興奮地告訴我,讀這本書就像讀小說,這種新穎的文體,給他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享受。我看到孩子們在做完作業後讀了幾遍這本書,能感覺到他在發現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後比以前更放鬆了,而且我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少了。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反饋也很好。她說最重要的是說自己想說但又不好意思說的話,並回答了孩子想問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有很大的共鳴。

我兒子長大了,但是我不敢忽視我女兒的照顧,也從未停止過她的安全教育,《小公主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系列書籍是送給我女兒的禮物。

每本書都有幾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圍繞著一個自我保護的主題。通過小主人公的危險經歷和化解危機的方法,可以啟發孩子們提高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我女兒讀完了之後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提高了保護自己的意識。此外,本書色彩豔麗,畫風可愛,給孩子們不同的體驗;精美的印刷還原了原畫的細膩畫風。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樣的煩惱的話,可以試試這套書,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我是小柳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技巧,還有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小柳媽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幼兒潛能開發師,在幫助父母們正確培養寶寶的同時,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若你喜歡小柳媽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關注喲!有關於育兒方面的難題也可以私信我,我會進行回復的~小柳媽會一直在這裡等你!

相關焦點

  • 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說到教養孩子,那真的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不少父母提起教育孩子都會覺得頭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們費心的可以說就是孩子嬰兒期和青春期這個階段了。嬰兒期的時候其實還好,孩子那個時候還什麼都不懂,父母要操心的也就是孩子吃吃喝喝還有安全什麼的。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男孩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①生理變化: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理方面會發生一些比較明顯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
  • 青春期來臨,爸媽各要教會兒子和女兒一件事,未來男女交往更健康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生理以及心理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時候,正是他們從青澀邁向成熟的重要階段,這時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模式就會發生轉變,方可幫助孩子安然渡過這個最容易做錯事的「泥濘期」。
  •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11月25日下午,會同縣林城一完小「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在該校多媒體會議室順利進行,全校高年級男生近400人參加講座活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時間也越來越早,我們發現小學高年級即將步入青春期的男生非常需要生理和性教育方面的正面指導與幫助。為進一步提高一完小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和良好的性道德責任意識,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該校分別對高年級男、女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活動。
  • 積極人生郭宇宸:青春期自卑居然是普遍心理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
    青春期自我成長的關鍵自卑心理的挑戰與應對/本文來源積極人生大學《青春期成長教練》父母訓練營課程,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網友回顧自己青春期時期寫下的一段話!那種迫切想要讓自己變強大的心理,不知不覺就扭曲了,那時候,「成績優異」甚至變得不是一個正面詞彙,而吸菸、喝酒、打架、逃課錯誤地成為了我們所理解和追求的「強大」。走入青春期,隨著自我意識的崛起,自卑心理是青春期成長繞不開的話題!
  • 初中生心理//建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採用權威型的教養方式
    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觀念,包括心理健康的標準以及明確心理問題產生的必然性——身體會感冒,心理也會感冒,我們無法逃避心理不健康狀態的出現,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經歷某件事情,無法調整,消極情緒持續過長,就有可能導致身心失衡,出現心理不健康的狀態。
  • 麥家:兒子青春期三年緊關房門,拒絕交流,就像陪伴一頭老虎
    01青春期的憤怒到底從何而來青春期又被心理學家稱為「紅燈期」、「危險期」,生理上快速發育導致了心理上的巨大變化。人類的大腦中,負責認知和決策的是「前額葉皮質」,就是我們所說的「總裁腦」。這一部分是比較晚成熟的,女生到22歲,男生要到25歲。而感知和產生情緒的部位叫做「邊緣系統」,腦科學家認為,這部分在青春期前期就已經發育成熟。
  • 了解青春期心理發展三大階層,對孩子這樣說和做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漸漸發育成熟,對個別事物的喜歡也就越來越明顯。影視明星、籃球明星、運動員,把自己喜歡的海報貼了滿滿一屋子,自己的穿衣打扮也越來越「明星化」,這樣的追星無度的行為讓家長擔驚受怕。孩子作為學生,喜歡這些靠臉吃飯的明星,會不會導致成績下降?
  • 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從生活入手去改變1青春期孩子由於生理上的急劇變化,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衝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注意萬不可只重視學習,再加上許多父母付出了很多,對孩子的要求順勢拔高,出現比較持續和厲害的不滿情緒,影響與孩子的一切交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2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對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樣,牽著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路線走,自然就會引起孩子不滿,有意跟家長對著幹。
  • 女孩的青春期心理特徵
    尤其是當她們邁進了中學的大門,集體的生疏、環境的變化,學業的壓力,競爭的氛圍,都促使她們在未走入社會之前,就感 受到了獨自面對人生的體驗,這些都會在他們心裡掀起巨大的波瀾,這些因素在促其成長、成熟的同時,也會使有些女孩子產生憂鬱、自卑的傾向。尤其是那些含蓄 內斂的女孩子,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她們因缺少友伴而自卑,因學習不出色而自卑,因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而自卑,……。
  • 抽動症患兒為什麼到青春期,會出現比較複雜的心理問題?
    英國韓海兒童心理諮詢中心慧心來源許多家長來到慧心來源,就兒童青春期圖雷特病的一系列問題給出反饋,其中有些是關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沒有辦法交流,說什麼聽不見,抽搐症狀越來越嚴重有些是學習問題「孩子有抽動症,之前很聽話,開始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多,覺得上學很煩,不想寫作業」。
  • 「解碼青春期」煙臺北大青鳥教質部夏怡寧老師青春期父母情商課
    這種心理變化,常在感性和理性之間遊走,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比如焦慮症,抑鬱等,多愁善感心理很脆弱。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去幫孩子順利度過心理成長的關鍵期呢?夏老師給了以下幾點建議:1、欣然面對孩子的叛逆什麼是青春期?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時期越多意味著變化越多,也就意味著可塑性越強。那麼,18歲內,哪個階段變化最多呢?排在第一位的是6歲以前,第二位的是青春期。 身高變化帶來心理變化——對待父母從仰視到平視 身高不像性,性是內分泌的問題,身高是視覺。
  •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家長要重視,在這3方面需「使勁管」
    孩子青春期的「14歲」現象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管教,對父母的批評不再虛心接受,而是開始反駁、頂撞。越是父母不讓做的事,就越要做,一定要和大人「對著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14歲現象」。他們會經常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跟父母起爭執,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
  • 青春期孩子,「身體意象」要重視,別一味打擊「愛美」的孩子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愛美心理,青春期的孩子亦是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在意自己的身體形象,當別人說他們好看時,他們會變得十分開心激動。於是,孩子們會花很多時間來鼓弄自己的外形,很多父母都不理解孩子的這些行為。其實,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內心也很敏感,故而會對自己的外貌十分在意,這都是孩子"身體意象"的表現。
  • 青春期哪些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讓家長頭痛?
    此時面對性別差異的突然出現,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會不由自主地與他人進行對比,一旦出現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會產生體象煩惱。男孩更看重自己的身軀夠不夠高大,女生則擔心自己的形體不夠優美。進入初中的學生,隨著生理的變化,都漸漸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其中不少青少年甚至由於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而產生了嚴重的精神負擔,可以說體象煩惱在青少年各種心理煩惱中佔有很高的比例。
  • 青春期12~18歲孩子心理發展特點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生理特徵會發生一些變化,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出現一些第二性徵,他們逐漸在身體上開始向成人去過渡,逐漸發育成熟。那麼同樣地,他們在心理上也會逐漸的發育,同時他們會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了,所以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會非常渴望獨立的空間,自我意識加強,感覺自己長大了,對成年人說的東西開始質疑,不太相信。當然,畢竟他們因為生活經驗不足,所以會經常碰壁,他們又不得不從父母那裡尋找方法途徑或者幫助,再加上在青春期,經濟上也不能夠完全獨立於父母。
  • 青春期之後,女生會有這3個變化,第三個所有女生都想擁有
    當我們說起青春期時,大家最先想到的關鍵詞就是「變化」,沒錯,女生進入青春期後,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會有較大的變化,剛開始,很多女生對這一變化不是很適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女生開始享受這種變化,因為這是以後生活的一部分,就要選擇接受和適應,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青春期之後,女生會有哪些變化
  • 心理學從生理、心理角度為你解答
    不僅如此,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從出生到到離開這個世界,組建家庭和繁衍後代是絕大多數要經歷的人生。誠然,在這個社會壓力巨大的社會,兩口在互幫互助,也是個體進化需要經歷的必要階段。個體生活幸福,除了情感上的愉悅,生理上的滿足也是同樣需要的。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