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說:如果你的孩子放學回到家第一句話是:「媽,我餓了」,那就不是青春期;如果他一句話不說,回家就進到自己房間裡,「啪」地關上門,這才是青春期。
我們父母也許都發現了,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不像在爬一個坡,而像在翻一座山,突然從這面翻到那面,整個人仿佛都變了。
原本快樂積極的孩子突然變得憂鬱低沉,原本平和寬容的孩子突然變得暴躁易怒,原本恨不得整天粘在媽媽身上的孩子突然很抗拒跟你溝通……
就像麥家所說:「陪伴他(青春期的兒子),說難聽一點,就像陪伴一頭老虎一樣,你得小心翼翼。」
麥家是當代傑出的作家,曾獲茅盾文學獎,是繼魯迅、錢仲書、張愛玲後,唯一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中國當代作家。
他在《朗讀者》中說,兒子初二的時候,突然有一天關上了房門,而且這個房門一關就是三年,上千個日子,再也沒有打開過。
在說起這些時,這位風光無限的作家聲音顫抖、眼含熱淚。
那三年裡,兒子絕不允許父母用任何方式進入他的房間,否則肯定離家出走。而交流也幾乎沒有,只要交流就會發生語言衝突。
麥家說:「他內心的那種憤怒,你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01青春期的憤怒到底從何而來
青春期又被心理學家稱為「紅燈期」、「危險期」,生理上快速發育導致了心理上的巨大變化。
人類的大腦中,負責認知和決策的是「前額葉皮質」,就是我們所說的「總裁腦」。這一部分是比較晚成熟的,女生到22歲,男生要到25歲。
而感知和產生情緒的部位叫做「邊緣系統」,腦科學家認為,這部分在青春期前期就已經發育成熟。
這就產生了很大的問題,成熟的邊緣系統感知到外界的刺激,產生了憤怒的情緒,而不成熟的前額葉皮質卻很難控制這種情緒。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被激怒。
前額葉皮質的發育不足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比如缺乏預測風險的能力,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做事常常會不計後果;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他們則很難依靠理智抵擋外界的誘惑。
他們不成熟的大腦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所以總是闖禍也就不難理解了。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又害怕獨立;他們希望自己掌控人生,卻又依賴父母為他們兜底。
青春期的孩子深陷於各種矛盾中,他們的生理和心理上正在經歷前所未有過劇烈變化,這是他們人生中的巨大困境。
他們看似對父母冷漠疏離,用暴躁的姿態拒絕父母的親近,而實際上,他們無比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青少年勵志專家喬希·西普在他的書《解碼青春期》中做了這樣一個隱喻:有些過山車上面沒有安全帶,只有一個壓杆,拉過來壓在腿上。你可能不放心它的安全性,你會把那個壓杆推起來,壓下去,再推再壓。
父母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就是那根壓杆,在面對這些困難時,他們不太確定父母能不能幫到他,在反覆的「推壓」過程中,他會領悟到,他是非常需要那個壓杆的。
所以,很多青少年表現出來對父母的排斥,就像他們在推那個壓杆一樣,看起來是在推,實際上是想把它緊緊地摁在自己身上。
02我們應該怎麼做?
一、做最好的陪伴者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身體、情緒還有外界看待他們的眼光每天都在變化。他們意識到自己將要離開這個家,獨自支撐起自己的人生,這些未知讓他們時刻感到恐懼和不安。
而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出現了,你要告訴他:「我在意你,我願意為你擠出時間,無論你對我冷漠還是暴躁,我都會當那根壓杆,時刻支持你、保護你。」
你可以每個月在日曆上圈出一個專門的、固定的時間跟孩子單獨「約會」。
最好有點儀式感,你們分別列出一個清單,寫上各自最想做的事情,比如去看一場體育比賽、嘗試一家新的餐廳、玩一項很刺激的運動等,然後一起規划行程。
要記住,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是青春期問題最好的解藥。
二、用正確的方式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李玫瑾教授說:「到了青春期,父母,尤其是母親,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閉上,話多就沒有威嚴。少說話,多觀察他,關鍵時刻說幾句才有效。你把話說到了,他聽到了就行,但是要讓他認錯,在這個時期是很難的。」
兒童青少年教育專家陳默老師給出的建議是:
對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如果爸爸媽媽願意跟他聊所有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天文、遊戲、足球,他會與父母更加親近。
而對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說,如果媽媽能跟她聊一些自己青春期時的經歷、困惑,則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心中。
三、父母要保持學習的態度
喬希·西普說:當一個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看到他的父母正在通過讀書或上課的形式學習如何與他相處,他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好很多。
一方面,父母為了孩子而努力學習會帶給孩子一種「我很重要」的價值感,為他們彷徨不安的心帶來極大的安慰。
另一方面,孩子發現,父母並不是高高在上、無所不知的權威,他們跟自己一樣有困惑,一樣需要幫助,無意中就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青春期會產生太多令父母憂慮抓狂的問題,比如沉迷遊戲、校園霸凌、早戀、逃學,甚至離家出走。父母只有保持學習,不斷更新自我的認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找到應對的方法。
《解碼青春期》就是青少年勵志專家喬希·西普專門寫給帶青春期父母的實用手冊,曾被樊登強力推薦。
書中提出的問題都是青春期父母和家長困擾最多的問題,比如:
孩子壓力過大怎麼辦?
遊戲成癮怎麼辦?
如何幫助孩子對付欺凌者?
如何建立明確的家規?
如何幫孩子避免網絡上的有害內容?
如何應對一句不好的老師?
……
作者都一一給帶出了詳細具體的解決方案,父母照著做就好。
這本書翻譯流暢,側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過多的理論性知識。為了方便理解,作者列舉了豐富的實例進行說明,可讀性非常強。可以說是青春期父母必備的指導手冊。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非常叛逆的階段,還可以搭配這本《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教你如何用10天的時間,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為,也是一本實操性非常強的青春期指導手冊,暢銷10年,改變過無數的叛逆孩子。
《解碼青春期》單本只需45元,還不夠兩個漢堡錢。僅僅幾十元,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我認為十分划算。
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或即將面臨青春期,真的應該讀一讀這本書,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你會收穫一個更平和,更積極向上的孩子。
點擊下方「去看看」就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