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絕美詩篇的刻骨經歷

2020-12-18 每日微論

越了解李商隱越有感觸,越發覺得人生在世如履荊棘,人的命運一半在自己手中,一半在自己所處的環境手中。李商隱就是一個在現實的衝突和矛盾中透過自己的人格秉性才寫下流傳千古的精美詩篇的。

李商隱一生與四個女子相戀,最終與妻王氏共結連李。唐伯虎在樺府遇見秋香,從此發生一段浪漫情緣。說來巧合,李商隱也在令狐府遇見一奇女子,她的名字叫「錦瑟。」錦瑟的容貌是非常女子所能比的,令狐家的小姐大多不及她…李商隱為人謙虛卻不乏孤傲,低調而且靦腆,他的小情詩卻精緻,秀美,娓娓動人,一氣呵成。他的詩深深打動了錦瑟,而錦瑟也是李商隱敢於正視的幾個女子中的一個,兩人在府中進進出出,眼神碰撞收回,互相傾目之情時隱時現,兩人之間似乎只有一紙之隔,而在每個思念的夜卻又如相隔長河。終於兩天幽會了,在一個秋風瑟瑟的夜晚,兩人相視不言,唯有兩雙眼睛似有淚光閃動,秋風起處萬樹吟,情到深處轉無語。女子害羞地低頭,男子的輕輕觸到她的手,這時幾個老奴經過,錦瑟驚鴻般逃走,老奴看到李商隱問東問西,可憐的書生回答得吞吞吐吐…這夜李商隱徹底失眠了…

這時令狐楚要調往京城長安,李商隱得一同前去,李商隱是有志之人,為了前途只有先把情愛擱淺。可憐有情人還沒有十指緊叩,還沒有一攬美人腰,還沒有一嘗她的紅唇,甚至還沒有甜言蜜語就要分離。誰也不知道這一分就是永久的離!

錦瑟是李商隱感情的開端,對於他而言一切只落到了虛處,其實落到虛處亦是落到實處,甚至虛處更勝於實處。錦瑟就是李商隱情思的入門人。她身上寄託了李商隱對異性懵懵恫恫求索欲,此後錦瑟如完成使命一般在李商隱的世界消失了…

「錦瑟無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年再一次名落孫山的李商隱離開官場的明爭暗鬥,開始隱居學道了…其有兩個目的,一是借隱揚名,二是想結一段美好的姻緣。然而姻緣就來了。唐朝晚期道教盛行,皇室崇道之風靡濫,他和永昌公主的侍女宋道姑相戀了…永昌公主對李商隱的詩文頗為欣賞,又欽佩李商隱在道方面的學識,加之李商隱相貌英俊…永昌公主不時投來青睞的眼神。而李商隱則一直注意著公主旁邊的侍女宋道姑,宋道姑在公主面前怎敢強她的風頭,於是低頭不語,她這是在保護他…

一次公主設宴南山峰,準備了些佳餚以示皇足族排場,眾人在山峰上望月吟詩,把酒歡顏。李商隱卻只對宋道姑高談闊論。視公主如浮雲,那公主呢,論道不及李商隱廣博,論詩更沒有李商隱的才華橫溢,剩下的就只有高貴了。於是擺手說累了,於是正當眾人情致高昂時散席了。可憐李商隱還沒對宋道姑表白呢…

公主對宋道姑管理更嚴了。然而機會總是有的,公主要閉關36天修道,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寫詩託白道士送去了。不久白道士的道觀就成了兩個人幽會的場所…夜晚月色朦朧,情人相對,雙目望眼欲穿,兩人是秋天的原野只要一根火柴,烘的一下都燃燒起來了,甜言蜜語,海誓山盟.

好景不常,永昌公主知道他們的事了,於是棒打鴛鴦,宋華陽宋道姑軟弱了太多次,父母逼她進宮她軟弱了,一生侍奉她人她軟弱了,一生看人眼色行事她也軟弱了,但這次她不要軟弱她要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任憑她不吃不喝這樣無聲的抗議,還是難逃情劫,公主用她同樣是侍女的兩個妹妹要脅她,她最終還是妥協了跟公主走了…

詩人獨攔公主大架,懇求成全,此時兩人淚眼相望,被侍衛推開了,詩人呆立寒地,公主的隊伍消失在峰迴路轉中,馬上的宋華陽一步一回頭…淚水灑一路…

李商隱的第二個女子,宋華陽生有公主小姐不及之容貌,才情溢於眉宇間,氣質非同一般,她讓不得志的李商隱看到了愛情的美好絢麗,溫暖了他那顆晦澀的心,但不完美的結局,令李商隱痛徹心扉,鬱結迴蕩胸中,感情越發摯熱…繼續逼李商隱吧,繼續讓他飽嘗愛情的風霜吧,繼續讓他的愛情之路坎坷不平吧,這些必會成為他問鼎千古絕唱的利劍!

因為他是李商隱!最後欣賞一首李商隱的小詩吧.

雲母秋屏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晨。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相關焦點

  • 李商隱的無題詩,形式華麗,但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其實,在詩歌創作上,李商隱的詩風隨著年齡和經歷地變化而變化,他早期的詩歌主要是學那種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清倩流麗的詩體,也有意加以仿效而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但在走進官場後,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殺、宦官擅權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思想和創作都發生了轉變,寫下了不少批判黑暗現實的政治詩。雖然詩風變化明顯,但李商隱最大的詩歌成就就是大量的無題詩。
  • 16歲的李商隱高水平之作,僅20個字無一雨字,卻寫出一場絕美微雨
    與它們相比,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李商隱的《微雨》雖知名度不大,但卻是高水平之作。一場微雨後李商隱寫下了這首詩,短短20個字無一雨字卻句句是雨,流傳了千年。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微雨》唐.李商隱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寫此詩時,李商隱16歲,當時已小有名氣的他初入京城參加科考,卻意外落榜。
  • 李商隱最經典的五首五言律詩,意境唯美到極致,首首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是李杜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常以唯美的意境,精緻的語言折服世人。今天我推薦五首李商隱寫的五言律詩,這五首五律,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一、《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李商隱的愛情詩
    詠誦這些失意的愛情詩篇,恰好表現了詩人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抗議。例如: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無題》詩設計了四個層次:首聯點出相見機會極少,一分手時難捨難棄。頷聯以海誓山盟來表示對愛情的忠貞。
  • 關於落日的詩篇,這9首實在美出了天際,每一首均有千古名句
    古往今來,詩人們吟詠落日的詩篇無數,這其中,名篇甚多,佳句更甚。所以,在這裡精選了9首關於落日的精美詩詞,以供大家欣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是晚唐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這首簡單的小詩、簡單的句子,相信是寫落日的詩句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作品之一了。
  • 為何李商隱的愛情詩耐人尋味?
    但沒人可忽略李商隱的存在。李商隱是唐代乃至整個華夏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愛情詩方面的大家。他的詩構思新奇、對仗工整、風格穠麗、纏綿悱惻,耐人尋味,廣為傳誦。以他的《無題四首》其一為例: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燻微度繡芙蓉。
  • 李商隱最悲觀的一首詩,其中兩句千古流傳,世人卻說:滿滿負能量
    李商隱思想境界開闊,文筆比較獨特,愛情詩是他的拿手絕活,擅長用蒙太奇的手法創作《無題》,尤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最為知名。若把唐詩也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以李商隱寫詩的特點,肯定屬於婉約派。無論是寫景抒情,還是直抒胸臆,像李白這種大咖,都不會繞著彎子寫,即使不能讓人一目了然,讀幾遍後也就可以明白所言何意。
  • 朱詩向:在李商隱的詩裡找到隱藏的文字
    在李商隱的詩裡找到隱藏的文字一千一百多年前李商隱在鄭亞的幕府帶著詩卷行遊郊野秋風拂面而來大自然披著白色的輕紗古道的苔蘚印出了李商隱的情話城窄山將壓,像寺院僧人腦門上透著佛光多想隱居在佛門裡哪怕醉意淋漓放下雜想在詩意淋漓的南方溼熱之地秋分到涼風起李商隱拿起咳嗽的詩卷
  • 李商隱用錦瑟寫了一首詩,王安石大讚:要學杜甫,先從李商隱入門
    李商隱《錦瑟》一詩問世以來注家蜂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北宋至今,研究《錦瑟》的學者不下50家。王安石還說:要學杜甫,應當從李商隱入門。宋刊《義山詩集》把《錦瑟》置於卷首。——李商隱《錦瑟》李商隱,字義山,晚唐人。少時喪父。唐朝節度使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請他到幕府去做巡官並教他今體文,李商隱應考數次未中,過了一段隱居學道的生活。
  • 詩人展示丨小李杜之李商隱
    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託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盪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
  • 人的一生要至少要經歷三次戀愛!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終生!
    「其實你不是運氣太差 只是不對的時間 遇上對的人」據說每個人至少需要經歷三次戀愛,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終生越愛越成熟,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蛻變的過程。   「每個單身的人都應該有個不堪回首的回憶」刻骨說實話我沒到那個地步,因為刻骨的那場應該算是我在單相思,喜歡了一個有男朋友的女孩很久,那個時候像是著了魔一樣,張口閉口都是她 會因為她的一句話帶動一整天的情緒,她的開心或是不開心我都會陪著她
  • 李商隱:我的一生就是一首撲朔迷離的《無題》
    他,就是李商隱。在晚唐,詩歌像沒落的唐王朝一樣,日漸萎靡。是李商隱等人將唐詩推上了又一個高峰。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藝術特色鮮明。而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無題詩。這些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讀罷讓人陶醉,而在陶醉之餘又會心生疑惑:他寫得究竟是什麼?
  • 李商隱7首無題詩,道盡了世間愛情最美的模樣
    李商隱在東都洛陽結識了一位名喚柳枝的姑娘。 柳枝是商人之女,而按律商賈與士族不能通婚。在李商隱上京趕考後不久,柳枝便被東諸侯納為妾室,一生不得幸福。 一世相思,有緣無分。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文·幽蘭笑一笑李商隱是一位晚唐詩人,一生短暫坎坷,感情經歷卻絕非尋常。在仕途上,李商隱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牛黨的令狐楚賞識李商隱,讓他高中進士;而李商隱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因此牛黨認為他忘恩負義。牛黨掌權後,他在政治上一直備受排擠,潦倒終身,46歲時便去世了。
  • 李商隱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言淺而意深,人到中年才能讀懂
    人生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感受,年少時多愁善感,既惜春傷情,又見雨惆悵;中年時經歷多了,本該可以沉澱下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因為世間的悲歡離合都屬正常。可是若是一個人總是在痛苦中煎熬,估計到老也難以平靜。這位才子曾幽居空谷,也經常寄人籬下,嘗遍了人世間的悲苦與悽涼,雖然總是無法放下得失與榮辱,但其一生卻抒寫了大量的光輝詩篇,也讓無數讀者為之落淚。下面分享李商隱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言淺而意深,人到中年才能讀懂。留贈畏之唐代:李商隱清時無事奏明光,不遣當關報早霜。中禁詞臣尋引領,左川歸客自迴腸。郎君下筆驚鸚鵡,侍女吹笙弄鳳凰。
  • 李商隱《落花》:這首經典的詩,藏著詩人心中最美的情愫
    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落花》,便是其中的經典之作。落花李商隱(唐)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頓時,我想起了李商隱的這首詩。首聯,詩人就為我們製造了一種悽婉的氣氛。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花,而是寫散去的遊人,然後再寫落花,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了那悲涼的場景中。遊人的離去,讓李商隱想起了自己的坎坷身世,他一生掙扎在「牛李黨爭」中,鬱郁不得志。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包含一個數字,寫了女子成長經歷
    李商隱的無題詩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往往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憂愁,特別是描寫愛情,更是深入人心,寫得極為傷感,讀來讓人肝腸寸斷。而李商隱就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由於他一直處於這兩黨之間,始終是鬱郁不得志,這也使得他非常的傷感,為此寫下過很多感傷之作。
  • 李商隱為了誇別人家的孩子,還特意寫了兩首詩,其中一聯流傳千古
    不僅現在的人是這樣,就連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說起李商隱,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那些絕美的情詩,然而,他也毫不吝惜筆墨去誇別人家的孩子。大中五年,李義山離京赴梓州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當時不滿十歲的韓致堯就能夠在宴會之上即席賦詩,筆落以後,才驚滿座,五年之後,李商隱回到長安,重新誦讀了韓致堯當年寫的詩句,回憶起了往事,便作了這兩首詩。第一首詩說在那個殘燭成灰,充滿不舍的送別宴席上,十歲的韓致堯文思敏捷,走馬之間便能成詩。
  • 李商隱無題詩謎和創作心態,對文學有何意義?
    李商隱《無題》詩數量不多,僅有二十餘篇,詩篇大多有朦朧的意境, 婉轉的情思,精美的語言,和美的聲調,難解使其著名。無題詩所作時間 李商隱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毀滅的時期,當時潘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紛爭。吐蕃的不斷入 侵幹擾,使唐朝形勢岌岌可危,統治階級貪汙腐敗,肆無忌憚地對農民進行剝削,在這種嚴峻的形勢 下爆發了黃巢和王仙芝農民起義,唐王朝最終崩潰。
  • 李商隱《樂遊原》詩詞賞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我們語文課本裡面的常客。他被人成為「小李」,是區別於李白的存在,跟當時的杜牧並稱為「小李杜」。很多人會想,到底是杜牧的成就更高還是李商隱的成就更高,「李杜」,李排在前面,是不是說明李商隱的成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