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皇帝下詔賜死,臨終說了8字,流傳後世

2021-02-07 皇家歷史小說

歷史上有一些少年英雄,被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這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甘羅了,他只有12歲,就在呂不韋的門下當了官。


一次偶然的機會,12歲的甘羅出使趙國,並且通過自己的智慧讓趙國給秦國割讓了十幾個城池,被秦國封為上卿。史載甘羅對趙王說: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矣。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彊趙攻弱燕。」大概意思就是秦國現在和燕國結盟了,那麼它們聯合起來攻打趙國,國君您就危險了。趙王一聽是這麼個道理,就割讓城池給秦國,然後再攻打燕國,並把奪來的城池分了一部分給秦國。甘羅因此受到了秦國的特別重視。秦王嬴政更是對他讚許有加,大加封賞這個12歲的少年英雄。史載:「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為了顯示甘羅的年少聰明,後人甚至傳說甘羅十二拜相的故事。不過,歷史上卻另外有一人,五歲封王八歲拜相,十歲卻被皇帝下詔賜死,臨終8遺言流傳至今。但是他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只有他的那句話流傳了下來,讓後來許多人產生了共鳴。那麼,這個人是誰,他臨終前又說了一句什麼話呢?這個故事發生在中國一個比較混亂的時代——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東晉小朝廷度過了它最後的一年國運。宋公劉裕在這一年廢掉了晉恭帝,建立了劉宋政權,開始了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實事求是的是,劉裕是當時一個非常不錯的皇帝,他能徵善戰,又體恤百姓,在那個亂世給國家帶來了安定和富裕。但是劉裕的後代卻非常的不爭氣,尤其喜歡窩裡鬥。劉裕死後,他的兒子劉義符即位,卻在不久後被權臣殺死,接著劉松就開始了混亂的皇帝更迭。劉義符的弟弟劉義隆繼承皇位,天下稍安,卻被自己兒子劉劭所殺。他不久又被自己的弟弟劉駿打敗,劉駿做了皇帝,這才引出我們的主人公——劉駿的兒子劉子鸞。劉子鸞的誕生也是個意外。劉駿當皇帝倒還算可以,最終也是善終。但是他的一樁婚事卻引起了群臣的反對:他想要娶自己的表妹。胳膊擰不過大腿,群臣最終還是沒有阻攔住劉駿,劉駿的表妹還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劉子鸞。但是他表妹為他生了孩子不久之後就去世了,所以劉駿把自己對表妹的感情都轉移到了劉子鸞身上。5歲的時候劉駿就將他封為襄陽王,後來改封新安王,以此來表現他對自己的表妹的思念。5歲封王,本身就是已經很過分的封賞了。但是作為王族的劉子鸞被皇帝封王,其實大臣們也沒啥意見。但是劉駿越高越離譜,在劉子鸞8歲的時候又將他官拜司徒、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加封中書令。中書令,在當時就是宰相之一。這當然引起了群臣的反對,但是反對無效。不久,劉駿居然想廢掉自己的嫡長子,然後立劉子鸞為太子。這下大臣們不淡定了,開始了朝堂大爭論,最終劉駿還是沒幹成,他按照大臣的意思讓劉子鸞的哥哥劉子業繼承了劉駿的皇位。這位劉子業與劉子鸞相比,簡直就是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他自小就與父親分開,被當作人質放在了他的爺爺那裡——這一家人都混成這樣了,也可以看出當時劉子業心態有多麼糟糕。事實上,他做質子的時候過得非常不好,經常被人欺負,導致他的學業也落下了。後來劉駿做了皇帝,劉子業倒是回到了他的父親身邊,但是他既不通學問,字還寫得特難看,讓劉駿特別的討厭。也正是因為如此,讓劉子業的情緒和性格都有很大的問題。父親在時,他畏畏縮縮;等到劉駿去世之後,他就把自己心裡的各種陰暗面都發洩了出來。尤其是自己的弟弟劉子鸞,更是成了他發洩的重要對象。他即位後立馬下令處死了劉子鸞,因為劉子鸞讓他回想起那段被劉駿拋棄的痛苦時光。劉子鸞自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哥哥即位之後,他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下去了。當他哥哥的聖旨來到他面前的時候,他才僅僅10歲,卻淡定地說道:「願身不復生王家」。他的這句話也成了一句千古傳唱的名言,因為帝王家確實是最為冷酷和殘忍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竟成千古名言
    中國古代有不少的神童,比如12歲便在秦國拜相的甘羅、用船稱大象體重的曹衝、比曹衝還聰明的周不疑以及《傷仲永》裡的方仲永都是有名的神童。但是這些神童的結局都不太好,甘羅、曹衝都夭折了、周不疑被曹操猜忌賜死、方仲永則「泯然眾人矣」。但比起他們的遭遇,今天要說的這位神童更加不幸。雖然5歲封王、8歲拜相備受寵愛,但下場卻是最慘的!
  • 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被哥哥賜死,臨終冷冷說7字,流傳至今
    宰相是除去君王之外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不管是宰相還是丞相的地位都很高。一直以來知道的最小的宰相都是甘羅,甘羅是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當上宰相的。但在歷史上還有一個人比他還神奇,只是不是靠聰明才智。這個人五歲就被封王了,八歲成為宰相,只是在十歲的時候忽然被賜死,這位王爺被賜死的時候說了十四個字的遺言,流傳至今。
  • 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被賜死,臨終遺言成千古名言
    ,他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突然被賜死,臨死前一句遺言流傳至今! 除了後來母親去世外,劉子鸞可謂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孩子,在殷淑儀死後,劉駿加封劉子鸞為司徒,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後來又封為了中書令,年僅五歲便被封為了襄陽王,加封為新安王,後來為北中郎將
  • 古代最牛神童:5歲封王,8歲拜相,為何10歲時卻被下令賜死?
    1.項橐(tuó)七歲為聖人師。項橐是春秋時代魯國神童,學識淵遠,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為當世及後世之師,被尊為"聖公"。5.駱賓王七歲能詩。駱賓王也是「初唐四傑」之一,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他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流傳千古
    然而他們也令人感嘆彼此間親情淡薄,為了一些名利而爭得頭破血流,可以說,每一次的政權交接,都是一次流血事件。歷史上曾經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在5歲的時候就被封王,當宰相的時候才8歲,但剛滿10歲就被突然賜死了,而在他臨死時所說的話一直流傳至今。
  • 他5歲封王8歲做丞相,年僅10歲就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卻流傳至今
    他5歲封王8歲做丞相,年僅10歲就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卻流傳至今文/大千歷史之說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權力的渴望都是一樣的,在以前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中,帝王之家永遠都是人們仰慕的存在,因為只要是生在帝王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萬眾矚目,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雖然帝王之家衣食無憂
  • 母親死後被封進「抽屜」,5歲封王8歲拜相,為何9歲就被賜死?
    提起南北朝,想必多數人會想到一個字——亂。政權的分裂,根據南北方位,9國出現對峙,敵對的局面。其中的劉宋是南朝中存在時間最久的國家。開國皇帝出身武將,雖生前政風清廉開明,卻因他不重視後代教育,導致身後朝政巨變。皇室宗親間,多次出現骨肉相殘的慘劇。
  • 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願身不復生王家」的劉子鸞
    帝素疾子鸞有寵,既誅群公,乃遣使賜死,時年十歲。子鸞臨死,謂左右曰:『願身不復生王家。』同生弟妹並死,仍葬京口。」 前言 在中國一直就喜歡那種小時候就很聰明的孩子,老祖宗把這種孩子叫做神童,這樣的孩子在古代確實不少。
  • 皇帝最愛的孩子,5歲封王8歲做宰相,為何10歲被賜死了?
    在南北朝時期曾經有一個孩子叫做劉子鸞,他是皇上的第8個兒子。由於皇上對他極為的寵愛,所以對他也是特別的照顧,在他5歲那一年就被皇上冊封為了襄陽王。等到8歲的時候更是被冊封為了宰相,而他童年的路可以說走的非常的順暢,結果在他10歲的那一年就又被賜死了。
  • 此人五歲封王極其受寵,九歲拜相十歲卻被賜死,七字遺言流傳千年
    所有希望能被皇帝重視的人,都爭相前往劉子鸞的府邸,討好他,請求他替自己美言幾句。殷淑儀去世後,劉駿悲痛萬分,還模仿漢武帝寫《李夫人賦》的故事,親自為亡人寫下悼文。此後,劉駿便將自己對殷淑儀的寵愛全部轉移到劉子鸞的身上。
  • 他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突然被賜死,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雖然後宮充滿了美麗妃子,但他對表妹的感情卻難以抑制。他最終不顧倫理道德把表妹接入宮中,並寵她一生。而這位表妹便是劉子鸞的母親尹淑儀,尹淑儀深得皇帝的喜愛,尹淑儀在世的時候,皇帝愛屋及烏也對劉子鸞十分寵愛,在他的母親死後,皇帝更是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對劉子鸞更是傾盡所愛。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哥哥害死,留下一句話道出皇室真相
    或許是愛屋及烏的關係,劉子鸞深得劉駿的寵愛,特別是他的母親殷淑儀死後,劉駿更是對他呵護有加,5歲時就被封為襄陽王,8歲時就官拜中書令,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劉子鸞還沒成年,甚至還未懂事,就身兼數職,可以體現得出劉駿對他的寵愛。 那麼劉駿為何不把他立為太子呢?其實劉駿何嘗不想這樣幹,但是有著朝中大臣的反對,最終也沒有達成。但是這件事卻給劉子鸞後來悲慘的結局,埋下了隱患。
  • 五歲封王,八歲封宰相,十歲被賜死,臨死前說了7個字流傳至今!
    五歲封王,八歲封宰相,十歲被賜死,臨死前說了7個字流傳至今而有的人會和我們充滿交集。我們所經歷的人中。天秤座更會喜歡對方漂亮、嫵媚。既然很多時候。說明獅子座開始吃醋了。這時你要記住一點。然後問他們怎麼了。無比的老實敦厚。獅子座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卻顯得唯唯諾諾。展現「女神」氣質。3、橢圓唇唐嫣擁有最典型的橢圓唇。橢圓唇意在營造一種清秀乖巧的美感。它雖然沒有M形唇那樣擁有線條美。
  • 這個九歲皇子被兄長賜死,臨死前卻神態自若,說的八個字流傳千年
    成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就意味著擁有一切,可以為所欲為。同時,人性中的汙點因有了無限權力的支撐,得以無約束的膨脹。為了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各種手段層出不窮,骨肉相殘幾乎成為最基本的配置。成功則已,失敗可能則萬劫不復,對失敗者來說,丟掉性命成為了最常見的現象。古代中國對失敗者有了更多的同情之心,這些有資格成為皇帝的人失敗後,後人經常有一句話來形容他們,「願後身不復生王家。」
  • 五歲封王,八歲做宰相,九歲卻被哥哥處死,死前說的13字千古流傳
    雖然劉孝武帝在統治後期性情大變,使原本開創的大好局面又走向衰敗,但他在位期間,推行了諸多改革舉措,對後世的歷史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世贊為真正意義上開創了南朝的政治格局。 這樣一位在歷史上有著重大創舉的皇帝,他的私生活卻是更加的豐富。在一些史書上,甚至記載了他還將其表妹納為妃子;但不得不說,殷淑儀在劉宋朝廷的後宮是最為得寵的。
  • 五歲封王,八歲做宰相,九歲被哥哥處死,死前說的13字千古流傳
    雖然劉孝武帝在統治後期性情大變,使原本開創的大好局面又走向衰敗,但他在位期間,推行了諸多改革舉措,對後世的歷史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世贊為真正意義上開創了南朝的政治格局。這樣一位在歷史上有著重大創舉的皇帝,他的私生活卻是更加的豐富。在一些史書上,甚至記載了他還將其表妹納為妃子;但不得不說,殷淑儀在劉宋朝廷的後宮是最為得寵的。
  • 此人從小得父皇寵愛,5歲便被封王拜相,卻遭到兄長嫉妒被賜死
    我們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王朝,而皇帝無疑在當時最具權威的象徵,因為皇帝富有四海,整個天下也都是他的,他自然可以為所欲為,只不過自古以來皇家親情就很淡薄,父子、兄弟為了皇位之爭時常反目成仇,這些事情歷朝歷代的史書幾乎不絕於記載。
  • 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因太受寵被哥哥殺了,死前說了七個字淚如雨下
    小小年紀的他很得皇帝的喜愛,但是,他年紀小,上頭又還有哥哥,皇位與他是無緣的。他小小年紀當然也不會有這種爭權奪利的想法,可是,他的哥哥一登上皇位,對他卻也起了殺心,最終,他也沒能逃過這一劫,只留下了七個字的遺言就被賜死了,結束了年幼的生命。這七個字,也讓他的死更添了幾分辛酸。他生活在南朝宋,是孝武帝劉駿的第八個兒子,劉子鸞。
  • 史上最年輕的皇后,8歲下一道旨,15歲說一個字,都改變了歷史
    雖然說的很委婉,但意思還是很直白的,你只要讓皇帝娶我的女兒,我父子倆就保你封侯,好堂而皇之的迎娶長公主為妻,丁外人一聽還有這好事,那周陽氏之女算什麼,趕緊告訴鄂邑蓋長公主。很簡單,為了皇位,為了權勢,犧牲個小孫女算什麼,上官氏就這樣被他的親爺爺、親父親給拋棄了。三:8歲下一道旨,15歲說一個字上官桀的計劃很快被人告發,霍光迅速帶兵平叛,結果,上官桀一家被滅族,燕王劉旦、鄂邑蓋長公主、丁外人等先後自殺,一場即將發生的大亂就這樣被迅速平息。
  • 五歲封王,十歲被哥哥賜死,臨死前無奈說出七字,後成千古名句
    兄弟鬩於牆,也不是說說而已,在古代皇家之中,有真實發生事例的,就比方說三國時期的曹家兩兄弟中曹丕,曹植,曹丕因為害怕曹植想要自己的位置,命曹植作《七步詩》,想要賜死他。但是曹植此人極為聰明,他做出了七步詩,而且也看出了自己兄弟的用心,最主要的是曹植並無皇位的想法,他對於自己兄弟能夠做出這件事情,感到極其的寒心。同樣也有一個人被自己的哥哥賜死,而且死的時候才年僅十歲,他叫劉子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