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突然被賜死,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2020-12-26 騰訊網

有些人說,如果他們出生良好,他們可以奮鬥少十年。這句話現在是事實。在古代,這也是事實。只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權臣貴族中,卻不一定會發生在皇家,在古代,皇位一直受到公開和秘密的鬥爭。為了王位,有許多兄弟互相殘殺的例子,也有許多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殺親戚的。那是個吃人的地方。權利漩渦的中心,無人能倖免。

劉子鸞,是南朝劉駿的第八個兒子。劉駿是一個多情的人。雖然後宮充滿了美麗妃子,但他對表妹的感情卻難以抑制。他最終不顧倫理道德把表妹接入宮中,並寵她一生。而這位表妹便是劉子鸞的母親尹淑儀,尹淑儀深得皇帝的喜愛,尹淑儀在世的時候,皇帝愛屋及烏也對劉子鸞十分寵愛,在他的母親死後,皇帝更是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對劉子鸞更是傾盡所愛。

劉子鑾5歲時被封為襄陽之王,封為新安王,後來為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令琅琊太守,8歲的時候當上了宰相。成為一名年輕、多身份的高級官員。這表明皇帝的父親是多麼溺愛他。只是有時候過於被愛也並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王室中最看不見的事情是其他人受到青睞。當他的兄弟劉子業看到劉子鸞如此受青睞,並獲得如此多的福利時,他非常嫉妒她。後來,劉子業進行了報復。 劉子業原本是一個被廢除的皇帝,作為一個太子,皇帝對他的要求自然不會低,所以劉駿對劉子業非常嚴格,但略有失誤,便對他進行很嚴厲的責備,相比較而言,皇帝又很看重劉子鸞,多次想將皇位傳於劉子鸞,無奈大臣們不願意打破規矩,也由於皇帝和第一個長子的建立,劉軍不得不將王位傳給劉子業。只是這也給劉子鸞帶來了殺身之禍,致使一個少年早早便過世,還沒有看盡這世間的紅塵。

劉子業是一個歷史上聲名狼藉的著名暴君,劉子業從小就在父親的鞭打下長大,在他看到父親給了劉子鸞很多寵愛,心裡很羨慕,後來漸漸嫉妒成性。所以在他登上皇位的時候就立刻將劉子鸞處死,那時,劉子鸞才10歲。劉子鸞的同母兄弟劉子石,以及他的妹妹第十二任皇女也被殺害。

在面對哥哥的殺心下,劉子鸞死前說:願來世不會活在皇族。這句話也成了古往今來的一句名言,流傳至今。一個孩子經歷了這些痛苦,說出他的話是多麼的心酸。出生於王室被親戚殺害了,這令人不寒而慄。幸運的是,劉子業最終被徵服了。由於劉子業的殘忍,他最終被他的叔叔和其他人謀殺了。他那個時候十七歲。不管這是嫉妒,還是原始的性格,還是糟糕的教育。即使它是高尚的,如果它是壞的性格,它也會被家族成員拒絕和嫌棄,並受到後代的非議。

相關焦點

  • 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被賜死,臨終遺言成千古名言
    俗話說得好,「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古為了皇位,有多少兄弟手足相殘,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只要有人對自己的位置有威脅,不管是親人愛人,都必除之,而今天小編要說的便是一位深受權力之爭蠱害的神童,他5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竟成千古名言
    中國古代有不少的神童,比如12歲便在秦國拜相的甘羅、用船稱大象體重的曹衝、比曹衝還聰明的周不疑以及《傷仲永》裡的方仲永都是有名的神童。但是這些神童的結局都不太好,甘羅、曹衝都夭折了、周不疑被曹操猜忌賜死、方仲永則「泯然眾人矣」。但比起他們的遭遇,今天要說的這位神童更加不幸。雖然5歲封王、8歲拜相備受寵愛,但下場卻是最慘的!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流傳千古
    歷史上曾經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在5歲的時候就被封王,當宰相的時候才8歲,但剛滿10歲就被突然賜死了,而在他臨死時所說的話一直流傳至今。他就是劉子鸞,是南北朝劉宋時期宋孝武劉駿的兒子,身為皇子,他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從小就受到了周圍人的百般寵愛,集皇恩於一身。
  • 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被哥哥賜死,臨終冷冷說7字,流傳至今
    宰相是除去君王之外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不管是宰相還是丞相的地位都很高。一直以來知道的最小的宰相都是甘羅,甘羅是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當上宰相的。但在歷史上還有一個人比他還神奇,只是不是靠聰明才智。這個人五歲就被封王了,八歲成為宰相,只是在十歲的時候忽然被賜死,這位王爺被賜死的時候說了十四個字的遺言,流傳至今。
  • 他5歲封王8歲做丞相,年僅10歲就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卻流傳至今
    他5歲封王8歲做丞相,年僅10歲就被賜死,臨死前一句話卻流傳至今文/大千歷史之說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權力的渴望都是一樣的,在以前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中,帝王之家永遠都是人們仰慕的存在,因為只要是生在帝王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萬眾矚目,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雖然帝王之家衣食無憂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皇帝下詔賜死,臨終說了8字,流傳後世
    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為了顯示甘羅的年少聰明,後人甚至傳說甘羅十二拜相的故事。不過,歷史上卻另外有一人,五歲封王八歲拜相,十歲卻被皇帝下詔賜死,臨終8遺言流傳至今。但是他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只有他的那句話流傳了下來,讓後來許多人產生了共鳴。那麼,這個人是誰,他臨終前又說了一句什麼話呢?
  • 皇帝最愛的孩子,5歲封王8歲做宰相,為何10歲被賜死了?
    在南北朝時期曾經有一個孩子叫做劉子鸞,他是皇上的第8個兒子。由於皇上對他極為的寵愛,所以對他也是特別的照顧,在他5歲那一年就被皇上冊封為了襄陽王。等到8歲的時候更是被冊封為了宰相,而他童年的路可以說走的非常的順暢,結果在他10歲的那一年就又被賜死了。
  • 母親死後被封進「抽屜」,5歲封王8歲拜相,為何9歲就被賜死?
    開國皇帝出身武將,雖生前政風清廉開明,卻因他不重視後代教育,導致身後朝政巨變。皇室宗親間,多次出現骨肉相殘的慘劇。宋文帝時期,政局穩定,吏治清明,開創新盛世。後期卻因文帝屢次北伐徵戰,導致國力銳減,劉宋至此再無平天下的能力。宋文帝被太子所殺,三皇子劉駿藉機利用軍權和六叔劉義宣奪位成功,是為孝武帝,封六叔為南郡王。
  • 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願身不復生王家」的劉子鸞
    帝素疾子鸞有寵,既誅群公,乃遣使賜死,時年十歲。子鸞臨死,謂左右曰:『願身不復生王家。』同生弟妹並死,仍葬京口。」 前言 在中國一直就喜歡那種小時候就很聰明的孩子,老祖宗把這種孩子叫做神童,這樣的孩子在古代確實不少。
  • 古代最牛神童:5歲封王,8歲拜相,為何10歲時卻被下令賜死?
    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26歲時寫下了千古雄文《滕王閣序》。
  • 五歲封王,八歲封宰相,十歲被賜死,臨死前說了7個字流傳至今!
    五歲封王,八歲封宰相,十歲被賜死,臨死前說了7個字流傳至今而有的人會和我們充滿交集。我們所經歷的人中。天秤座更會喜歡對方漂亮、嫵媚。既然很多時候。說明獅子座開始吃醋了。這時你要記住一點。然後問他們怎麼了。無比的老實敦厚。獅子座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卻顯得唯唯諾諾。展現「女神」氣質。3、橢圓唇唐嫣擁有最典型的橢圓唇。橢圓唇意在營造一種清秀乖巧的美感。它雖然沒有M形唇那樣擁有線條美。
  • 五歲封王,八歲做宰相,九歲卻被哥哥處死,死前說的13字千古流傳
    而劉子鸞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不過五歲的幼童,就先被封了王;小小年紀在仕途中猶如火箭般的速度上升。 眾官員也紛紛跟隨皇帝的風向,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而投向了子鸞的府中,一時間神童之名,就此傳開。 可惜古代立嫡立長的觀念根深蒂固,劉子鸞雖然很受父親寵愛,8歲時就被封為中書令,相當於是宰相的官職。
  • 五歲封王,八歲做宰相,九歲被哥哥處死,死前說的13字千古流傳
    雖然劉孝武帝在統治後期性情大變,使原本開創的大好局面又走向衰敗,但他在位期間,推行了諸多改革舉措,對後世的歷史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世贊為真正意義上開創了南朝的政治格局。這樣一位在歷史上有著重大創舉的皇帝,他的私生活卻是更加的豐富。在一些史書上,甚至記載了他還將其表妹納為妃子;但不得不說,殷淑儀在劉宋朝廷的後宮是最為得寵的。
  •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哥哥害死,留下一句話道出皇室真相
    或許是愛屋及烏的關係,劉子鸞深得劉駿的寵愛,特別是他的母親殷淑儀死後,劉駿更是對他呵護有加,5歲時就被封為襄陽王,8歲時就官拜中書令,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劉子鸞還沒成年,甚至還未懂事,就身兼數職,可以體現得出劉駿對他的寵愛。 那麼劉駿為何不把他立為太子呢?其實劉駿何嘗不想這樣幹,但是有著朝中大臣的反對,最終也沒有達成。但是這件事卻給劉子鸞後來悲慘的結局,埋下了隱患。
  • 他十二歲被封為宰相,天縱奇才卻死於非命,死因成千古之謎!
    而在秦國,有許多的賢臣名將,王侯宰相,留名千古的風流人物更是數不勝數,如李斯、蒙恬、公子扶蘇等等。而甘羅,更是讓人為之震撼的人物,甘羅十二歲出使趙國,幫助秦國獲得是十幾座城池,此後位列上卿,被封為宰相。甘羅,秦國名臣甘茂之孫,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客。甘羅在爺爺甘茂死後,就和父親一起投靠了呂不韋。
  • 此人從小得父皇寵愛,5歲便被封王拜相,卻遭到兄長嫉妒被賜死
    我們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王朝,而皇帝無疑在當時最具權威的象徵,因為皇帝富有四海,整個天下也都是他的,他自然可以為所欲為,只不過自古以來皇家親情就很淡薄,父子、兄弟為了皇位之爭時常反目成仇,這些事情歷朝歷代的史書幾乎不絕於記載。
  • 此人五歲封王極其受寵,九歲拜相十歲卻被賜死,七字遺言流傳千年
    縱觀歷史,一句「最是無情帝王家」,便能夠充分詮釋歷代皇族內部的勾心鬥角與爾虞我詐。
  • 五歲封王,十歲被哥哥賜死,臨死前無奈說出七字,後成千古名句
    兄弟鬩於牆,也不是說說而已,在古代皇家之中,有真實發生事例的,就比方說三國時期的曹家兩兄弟中曹丕,曹植,曹丕因為害怕曹植想要自己的位置,命曹植作《七步詩》,想要賜死他。但是曹植此人極為聰明,他做出了七步詩,而且也看出了自己兄弟的用心,最主要的是曹植並無皇位的想法,他對於自己兄弟能夠做出這件事情,感到極其的寒心。同樣也有一個人被自己的哥哥賜死,而且死的時候才年僅十歲,他叫劉子鸞。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名言:宰相肚裡能撐船。上一句卻鮮有人知
    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處世名言,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後世子孫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財富。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種傳統文化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有關為人處世的俗語,其中「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最著名的一句,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一句,那麼他的上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嗎?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中的「宰相」其實說的是王安石。在王安石60歲的時候,娶了一位年輕的小妾。這位小妾的容顏自不用說,自然是貌美如花。
  • 「士為知己者死」,這是管仲說的一句名言,他所說的知己是誰呢?
    「士為知己者死,馬為知己者良。」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說的一句名言。他所說的知己,就是他的好朋友「鮑叔牙」,他們兩個人的友誼,為歷代所傳頌。管仲齊桓公時期,在齊國擔任宰相,他雖然是安徽人,可他的人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山東度過的。他和鮑叔牙是一起長大的髮小,成年後這哥倆曾經一起做過買賣。管仲本錢出的比鮑叔牙少,但是年底分紅時,卻要比鮑叔牙多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