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唐是七星聚義時的第一批好漢,在梁山好漢的許多重大活動中,劉唐都是重要角色。他與晁蓋、吳用等七人結義,為劫取生辰綱的幹將,算是梁山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了。後隨晁蓋上梁山入夥,又是心腹班底。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一位,上應天異星,擔任步軍頭領。劉唐徵方臘時戰死於杭州,追封忠武郎。那麼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否有其原型呢?
《宋會要輯稿》第177冊兵11之16葉記載:「至和二年(1055),七月十一日,以博州氏蔣憲為三班奉職東西路安撫司指使,仍就賜笏,以告獲京東劇賊劉唐等五人,特錄之。」王利器先生認為,雖然劉唐被蔣憲捕獲的時間距宋江起義的時間長達六十餘年,但當時劉唐在京東一帶活動,而且被視為「劇賊」,那麼想必會有許多傳奇故事在民間流傳,而京東又是宋江活動的地帶,所以《水滸傳》的作者就把劉唐捏合為三十六天罡中的一員,寫成了梁山好漢劉唐的故事。這個猜測是比較合理的。
至於劉唐的綽號,人們一直沒有談到。在龔聖與的讚詞中,劉唐的綽號叫「尺八腿」,讚詞說:「將軍下短,貴稱侯王。汝豈非夫,腿尺八長。」讚詞的內容集中在劉唐的外形特徵上,特別強調了劉唐是個腿短的矮子。前兩句是說他下身短小,卻貴稱侯王。後兩句說儘管他只有一尺八寸長的腿,但難道說他不是一位壯夫嗎?所以讚詞主要是說劉唐雖然身材短小,但卻命比侯王,英勇無比。
到了《大宋宣和遺事》中,劉唐的綽號就變成了「赤發鬼」。這「赤發鬼」與「尺八腿」在內容上沒有任何聯繫,不知為什麼劉唐的綽號由「尺八腿」變成了「赤發鬼」。但有一點非常明顯,就是二者是完全諧音的。有可能在梁山故事流傳的過程中,由於諧音的關係,劉唐的綽號由「尺八腿」變成了「赤發鬼」。
至於「赤發鬼」一名的來歷含義,漢代張衡《西京賦》:「朱鬕髠髽,植髮如竿。」意思是說鬢角一片紅色,每根頭髮都像站立的竹竿。
這大概就是劉唐「赤發鬼」綽號的來歷。
後來《水滸傳》中的劉唐形象,就是根據這個赤發鬼的形象設計的。只是將他的綽號解釋為「因這鬢邊有這塔硃砂記,人都喚小人做『赤發鬼』。」
文/寧稼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