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固執和叛逆的孩子,會挑戰我們,讓我們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當然,給孩子貼上標籤,比懷疑我們的想法容易得多。
當孩子讓我們面對自己時,我們總會懲罰孩子去面壁或靜坐思過。
但諷刺的是,許多孩子事實上並沒有那麼任性或者叛逆,只是因為他們的精神力量強大到與我們的個性發生了衝突。
許多時候,問題在於,是我們不願意在正當的挑戰前讓步,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我們的「自我」裡。加上我們的文化在親子關係中把權力賦予了假定為全知的父母一方,孩子只好成了被貼標籤和被懲罰的一方。
米卡是一名個性很強烈的 13 歲女生,她總是因為「太吵鬧」或「太叛逆」而受到管教。
父母越是懲罰她,越想鎮壓她的張揚個性,她的抵抗越是升級。
他們帶她來治療,是因為他們的家庭生活已經到了出現危機的程度。在學校裡,米卡和一群行為不良的青少年交往,過早地經歷了一些超出她的情緒發展範圍的行為。
經過幾個月與這個家庭的相處,我越來越清楚米卡只是一個對現實感到失望、情緒得不到安撫的孩子。
她的父母關於「對」和「錯」的行為都有著嚴格的規定。這套規定在他們的小兒子約翰身上發揮了作用,因此他們以為這套方法是正確的,對誰都適用。
結果是,米卡發現自己不像弟弟那樣守規矩時而總會受到警告。
她的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規矩在子女身上產生如此大的不同,是因為約翰本性膽小,非常聽話,又或者是因為見到父母這樣對待姐姐,約翰不敢不學乖。
當米卡的父母開始明白,女兒只是需要被聆聽和被認同,他們改變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