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國大選已經結束,雖然直到現在,川普仍然不承認他的失敗,但外界的反應已經來了,不單單是美國國內輿論統一口徑,國外不少領導人也紛紛向拜登發來賀電,這其中就包括印度總理莫迪。
近日,莫迪又和拜登通了一次電話,電話後莫迪發推,稱自己和拜登就印美戰略夥伴關係再次進行了交流,他們就新冠大流行、氣候變化以及在印太地區的合作等雙方共同的利益方面交換了意見,並向拜登和哈裡斯這兩位即將走馬上任的白宮之主表示了祝福。
按照外交慣例,可以看出莫迪這通電話,表達的主題似乎是這樣的:印度希望繼續得到美國支持,美國高層則口頭同意了這一點。但是,也僅僅限於此,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交易。
不過即便是這樣,印度媒體卻開始就此口嗨了。新德裡電視臺在介紹完莫迪推文後就開始了他自己的引申,他們的分析文章稱,在莫迪和拜登通電話之前,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就曾說過,拜登對於現在的印度政府來說並不陌生,在歐巴馬執政期間,雙方已經有過接觸。
預計以後雙方將在新冠、氣候變化以及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合作,新德裡電視臺最後還補充了一句,稱拜登或許會持印度尋求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主張。
不得不說,印度人對於入常真是有一種不解的執念,或許在印度眼中,入常是最能代表印度已經崛起的象徵。但他們實在高興太早了,印度想入常也不是這幾年的事情,美國只是決定印度能否入常的其中一票,只有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全部同意,印度才可能入常。然而在過去幾十年,印度已經被五常輪流否決一遍了,這其中也包括美國,印度媒體以前還憤怒稱,五個國家似乎是商量好的,總有一個國家會對印度入常投反對票。
印度對自己的文明有種頗為自戀的情緒,這幾年隨著印度經濟的爆發,他們看起來有點膨脹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們覺得印度已經具備了入常的能力。可是看看印度這幾年,邊境戰爭不斷、國內疫情沒能得到控制、貧困人口數以億計、GDP水分大等等,這裡面哪一些能和五常國家相比呢?就算有一天印度經濟能如預期一樣全面爆發,但五常的席位是五個國家當年爭取的,這代表的是一種國際地位,又怎麼可能輕易拿出來和印度共享了,至少現在來看,印度現在連入場券都沒有。
這幾年,印美之間關係確實不錯,這主要得益於川普政府,現在川普即將下臺,拜登是比川普還要精明的人,美印究竟能不能像印度想像的那樣發展,真的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