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那些青天白日勳章,並不是只看軍功

2021-03-02 老周的深度君事

經公號「重析抗戰史」授權轉載

    天白日勳章,是民國政府的軍職勳章,1929年開始頒發,勳章的頒授對象是保家衛國,抵禦外侮的有功軍職人員。其等級僅次於1935年開始頒發的國光勳章。由於國光勳章的特殊性,青天白日勳章實際上就成為了抗戰期間,軍職人員所能獲得的最高級別獎章。

    而查閱抗戰14年期間青天白日勳章頒發情況,筆者覺得更多時候政治色彩更為濃厚一些。為什麼筆者會有這樣的感受?

    首先來說說抗戰期間哪一次戰役所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最多?

    如果從1937年開始算起,就是滇西緬北反攻。這次反攻戰役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對日軍難得的全面勝利,並且打通了外援通道,這對於長期與日軍鏖戰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好消息。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次戰役頒發了18枚青天白日勳章。上至駐印軍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鄭洞國將軍,下到參加松山戰鬥的榮譽1師第3團第3營第9連連長張其昌少尉。

    在這18枚青天白日勳章中,因松山戰鬥頒發的就佔6枚。獲得者分別為:

    第八軍軍長何邵周(指揮攻克松山,戰果輝煌;

    103師309團代理團長王光煒(臨危受命,迭創奇功,身受重傷,確保成果);

    309團第3營少校營長黃人偉(攻佔兩大據點,敗敵七次,逆襲3次,重傷不退);

    榮譽1師第3團上校團長趙發筆(乘坑道爆破反覆爭奪松山頂而固守之,黃土坡之攻擊再奏偉功);

    榮譽1師第3團第3營第9連排長張其昌少尉(捨身犯難,確保成果,開松山克復之端);

    第82師第246團第3營中校營長謝夢熊(深入敵陣,奪獲山炮,繼以強襲,為國捐軀)。

    滇緬反攻再往下,就是臺兒莊戰役後所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數量次之。如果包括40軍軍長龐炳勳的青天白日勳章(該勳章為嘉獎龐河北滄縣和臨沂兩次戰役),共12枚。特別是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從集團軍司令孫連仲中將到集團軍下轄的2個軍軍長、3個師長、1個獨立旅旅長外加配屬的炮7團團長都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湯恩伯軍團,分別是軍團長湯恩伯中將、85軍軍長王仲廉少將、第2師第11團團長陳林達少校獲得青天白日勳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團長陳林達,其獲獎原因是在3月31日張樓附近戰鬥中擊潰日軍並奪得摩託車2輛、裝甲車1輛和其它戰利品。

    抗戰期間不得不提及的兩枚青天白日勳章,就是在抗戰初期就頒發給了率領「八佰壯士守」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長和楊瑞符營長。這應該是對他們英勇行為的嘉獎和鼓勵。

    而抗戰中少有的幾次日軍承認其失敗戰役,雖然有青天白日勳章頒發,但數量相對於前面兩次戰役相比,就少得多了。

    比如上高會戰,僅頒發2枚青天白日勳章,分別頒給了集團軍司令羅卓英和74軍軍長王耀武。

    再例如第三次長沙會戰,也僅僅頒發2枚青天白日勳章,分別頒給了時任第九戰區司令的薛嶽和守備長沙的第10軍軍長李玉堂。

    常德會戰中,也僅頒發了1枚青天白日勳章,而且是頒發給了第六戰區長官部參謀長郭懺(運籌適宜,勳勞迭著)。

    還有更悲哀的就是湘西會戰。在這個日軍自己都承認完全失敗的敗仗,卻並未頒發一枚青天白日勳章,最高級別獲獎是第18軍軍長胡璉和第73軍軍長韓濬,都只是四等寶鼎勳章。

    而反攻崑崙關戰役,最高級別獲獎者第五軍軍長杜聿明,獲四等寶鼎勳章。

  倒是1943年的鄂西會戰,頒發了5枚青天白日勳章,分別頒發給了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江防軍總司令吳奇偉(決心堅定,指揮沉著,部署適宜),第18軍軍長方天(確實掌握所部,堅守石牌要塞,實為鄂西會戰勝利之關鍵,所部殲來犯之敵甚眾,尤顯平日作訓有方),第18軍副軍長兼18師師長羅廣文(沉著勇敢,所部斃敵極眾,尤見該兼師長平日訓練之效果),第11師師長胡璉(堅守石牌要塞,誓與存亡。要塞前斃敵甚眾,見該師長勇敢果決,指揮有方)。

    說完少的,再來說說抗戰十四年期間獲青天白日勳章最多的一次戰役,那就是1933年的長城抗戰。這次戰役後,國民政府先後頒發了49枚勳章,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一次大撒勳章行為。不說長城抗戰打得多好,算不算得上一次勝利。單就這次大規模的頒發勳章行為,其實是國民政府表達的一種態度。

    同樣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後,國民政府也先後頒發12枚青天白日勳章,從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司令蔡廷楷,再到增援的第五軍軍長張治中,以及各個參戰的師長都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解讀軍事歷史,點評時事風雲,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青天白日勳章極其珍貴,老蔣是第七個獲得的,前六位都是誰?
    對於軍人來說軍銜、軍功勳章就是最重要的,青天白日勳章就是民國時期國軍夢寐以求的勳章。
  • 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勳章到底能不能算「免死金牌」?
    也就是說,青天白日勳章作為最高級別勳章只有八年時間,但是由於青天白日勳章是第一種最高級別勳章,從一開始就廣受關注,所以即便後來國光勳章作為最高榮譽勳章,但風頭依然大大不如青天白日勳章。  第一位胡毓坤,原是東北軍軍長,是和張學良一起第一批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第三號)。在抗戰期間,胡毓坤投靠日本人,出任汪偽政府軍令部部長、參謀總長,成了可恥的漢奸。抗戰勝利降後被國民政府以漢奸罪槍決,成了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  還有一位是黃樵松。他是西北軍將領,抗戰時期在著名的臺兒莊戰役中因為戰功後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 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青天白日勳章」為中華民國的軍職勳章,青天白日代表中華民國,光芒象徵榮獲此勳章者有御辱克敵,使國家光輝四耀之意。
  • 「青天白日勳章」你了解多少,蔣介石的「特壹」勳章賣了多少錢?
    近代時期,國民政府內部有一枚獨特的勳章時常出現在民眾的視野之中,這枚獨特的勳章也是民國時期名氣最大,影響十分廣泛的勳章——青天白日勳章
  • 抗戰勝利的「國光勳章」:全中國只有他和蔣介石獲得!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民政府製作和頒發了一系列的帶有榮譽性質的勳章,比如寶鼎勳章、雲麾勳章、抗戰勝利勳章、青天白日勳章等,其中,最為尊貴和榮耀的是「國光勳章」,抗戰勝利的時候僅僅頒發了兩枚,分別給了蔣介石和傅作義。
  • 蔣介石製作最高勳章 一枚獎給他自己 一枚獎給這位抗日名將
    2013年,一枚背後刻有「特壹」字樣的蔣介石「青天白日勳章」出現在香港一項拍賣會上,一最終以港幣720萬元(約新臺幣2736萬元)成交。蔣介石一生獲得過多種勳章,其中「青天白日勳章」最為著名。1937年,蔣介石考慮到「青天白日勳章」已經發得太多太濫,自己也不是第一個獲得,體現不出自己的特殊地位,於是,就發明了一種比「青天白日勳章」更高級別的勳章——國光勳章。就是下面這種。國光勳章中心為威武鷹揚圖案,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有使國家前程遠大,國運昌隆,光芒四照之功勳。國光勳章主要頒授予捍禦外侮、保衛國家的特殊戰功者,不分等級。
  • 勳章背後的玄機:苛刻、爭議、諷刺,名將只能退求其次
    自設立至1949年10月退往臺灣,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僅有兩人榮獲了國光勳章,即蔣介石和傅作義。由於國光勳章對於普通軍人來說實在是高不可攀,故而將目光盯向了青天白日勳章。青天白日勳章:青天白日勳章為僅次於國光勳章的軍職勳章,佩於左襟中部,與其它勳章並佩時,其位置居於國光勳章之後,一等寶鼎勳章之前。
  • 這是民國時期級別最高的勳章,副總統都難以染指!
    民國時期勳章很多,國光勳章、青天白日勳章、一等寶鼎勳章、一等雲麾勳章等,級別都很高。那麼民國級別最高的勳章是哪個呢?
  • 民國時期的青天白日勳章:蔣介石排在第七號,那前三位分別是誰?
    2013年7月,老蔣的青天白日勳章再次被拍賣,並且被拍賣出了720萬港幣高價,創造了中國制及亞洲勳章的拍賣最新世界紀錄。青天白日勳章屬於民國政府時期的軍職勳章,1930年時共有6人榮獲青天白日勳章,老蔣則是因為北伐戰爭於1931年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勳章,排在第七號,那麼排在第一、二號的人分別是誰?
  • 民國最高勳章只有兩個人得過,除了蔣介石,另一個人你想不到
    剛才介紹了民國時期名氣最大、影響最廣的勳章——青天白日勳章,其實,在民國,還有一枚勳章比青天白日勳章的級別更高,即國光勳章。截止國民黨退出大陸,總共只有兩個人得到過,其中一個自然是蔣介石,但另一個人我們會覺得很意外,這個人既非馮玉祥、李宗仁級別的大佬,也非陳誠、何應欽這樣的蔣介石嫡系,甚至在後期還背叛了蔣介石。
  • 我珍藏著一枚「抗戰勝利的勳章」……
    我珍藏著一枚抗戰勝利的勳章, 它記錄著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輝煌。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面對著祖父的抗戰勝利勳章證書,我創作了上面這首詩歌。 「抗戰勝利的勳章」是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頒發給「抗戰時期著有勳績」人員的勳章,首批授勳者98人,其中中共方面有朱德、彭德懷、葉劍英(時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指揮、副總指揮、參謀長,均授國軍中將軍銜)被授以勳章。據《蔣中正日記》記載曾授予毛澤東此勳章,但在史料上沒有查到。
  • 中華民國勳章獎章大全
    青天白日勳章在等級上僅次於國光勳章,由於國光勳章授予條件極為苛刻,目前只有5人獲得,因此青天白日勳章成為每一名國軍軍人的畢生奮鬥目標,至今共有210人榮獲該勳章。此章於著軍禮服時,佩於左襟中部,大綬由右肩斜至左脅下;著軍常服時,得佩帶勳表,與他種勳章並佩時,其位置居於國光勳章之後,寶鼎勳章之前。  青天白日勳章
  • 象徵國軍最高榮譽的國光勳章,獲得有多難?1949年前僅2人被授予
    1929年,根據《陸海空軍勳章條例》,國民黨有了軍職勳章,當時地位最高的是青天白日勳章,這也是民國時影響最廣的一枚勳章,可是象徵國軍最高榮譽的卻並不是它。1937年11月8日,在修改了上述條例後,增加了一枚國光勳章,這枚勳章象徵了國軍中的最高榮譽,那麼,獲得這枚勳章的都是誰呢?
  • 鐵血抗戰—謝晉元
    1941年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血戰四晝夜,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熱情。而後根據命令退入「孤軍營」,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勳章」。並追晉其為陸軍少將。2014年,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 國民政府第一等勳章,僅兩人獲得,一人為蔣介石,另一人竟是他!
    在影視劇中,大家經常聽到國民政府嘉獎之時提到「青天白日勳章」,國民政府將官都以獲得此勳章為終身榮耀。整個抗戰期間,僅有166人獲得這枚勳章,就連日後廣為流傳的抗日名將張靈甫,都沒能獲得這枚勳章,可見獲得這枚勳章的難度之大。
  • 象徵國軍最高榮譽的國光勳章,共有五人獲得,其中一人曾率部起義
    1937年11月8日,為了表彰捍禦外侮、保衛國家並立下重大戰功的軍人,國民政府特地設立了象徵軍人最高榮譽的國光勳章,其等級在青天白日勳章之上。由於獲得者罕見(條件太多),所以這枚勳章對於軍人來說實在是高不可攀,所以便導致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就是一個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的頂級榮譽。
  • 往事如煙,民國時期那些五花八門的勳章
    勳章一詞是從「騎士團」一詞衍生而來,勳章最初就是騎士團成員的標誌,即騎士團紋章。到近代國家建立之後,勳章才逐漸帶有了獎勵功勳的功能。中國的勳賞體系始建於清末。民國初年,孫中山提議設置獎恤制度以撫慰為國捐軀的忠魂。民國時期的勳章可謂五花八門。在民國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及一些省份軍政機構即採用頒發勳章、獎章的方式,表彰、獎勵那些對民國創建作出過貢獻的各方面人士。
  • 蔣介石授自己首枚「國光勳章」 第二枚給了誰?
    國光勳章的意義跟青天白日勳章差不多,都是授予抵禦外侮、保衛國家的軍人,但可能是蔣介石覺得青天白日勳章發的太多,體現不出來自己的特殊地位,就在一九三七年又頒行了另一種更高級別的勳章,就是國光勳章。國光勳章是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勳章之一,中心為威武鷹揚圖案,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有使國家前程遠大,國運昌隆,光芒四照之功勳。
  • 各國最高級別勳章一覽
    ▲它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只頒發過一次原定德國取得最後勝利時頒發12枚給各部隊它的唯一獲得者是德國空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王牌飛行員漢斯▲看看這耀眼的鑽石和黃金就知道有多珍貴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同,蘇聯最高級別軍功勳章不是金星勳章而是勝利勳章,授予給「順利完成一個或數個方面軍戰役並使戰爭全局發生有利於蘇聯紅軍的根本改變
  • [誠軒16春 · 勳章]載譽:民國時期國民政府高等級勳章
    1933年12月,國民政府公布《頒給勳章條例》,設立了採玉大勳章與採玉勳章兩種國家勳章。按條例規定,凡中華民國人民有重大勳勞於國家或社會者(軍人除外),由國民政府頒給採玉勳章。1941年設立景星勳章,用於取代採玉勳章。採玉勳章的名稱取自蔣介石母親「王採玉」之名。章體為五角大芒星,中心為紅色或藍色美玉,上刻仿古臥蠶紋,外圍飾一周圓形珠圈、紅色或藍色芒圈,主要以玉色及芒圈數量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