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位化轉型不能預期不理想就打「退堂鼓」

2021-01-11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王曉濤

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60小時交付施工設計圖,10天建設完成;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3天內交付施工圖紙,13天建設完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中國建築施工團隊創造了世界矚目的工程「奇蹟」。奇蹟的出現,離不開數位化技術的有力支撐,其中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更是功不可沒。在第十一屆「創新杯」BIM應用大賽中,這兩個項目共同榮獲了「共克時艱」貢獻獎,11月18日,在歐特克AU全球「大師匯」大中華區媒體溝通會上,歐特克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李邵建談及此事時,認為這是「眾望所歸」。

幫助用戶釋放無限創造潛能

本屆歐特克AU全球「大師匯」的主題是「重塑無限可能」。作為長期以來BIM技術最有力的推動者,世界著名設計軟體公司歐特克致力於幫助用戶釋放無限的創造潛能。

——中建八局承建的成都鳳凰山體育中心項目,斬獲了2020年歐特克全球工程建設業卓越BIM大賽施工類大型項目大獎。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際頂級賽事中心,並將作為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23年亞洲杯等重要賽事的比賽場館,是國際化現代運動藝術示範區。

——中集集團在半年時間內就完成了二代箱的研發,相比一代貨櫃性能全面提升,鋼度提升了20%以上,在正常工況下產品變形降低了80%。

——中集集團的裝配式酒店建築項目,把每一個房間都當做一個貨櫃來設計和製造,在工廠內基本完成一個酒店房間的完整生產,然後運送到施工現場,採用「搭積木」的方式完成整個酒店結構的組裝,現場只需要按照預留接口連接水暖電管線和設備。

——全國頂尖的機器人實驗室團隊——華南理工大學的華南虎5G機器人團隊,採用衍生式設計技術和華曙高科增材製造技術優化設計和製造過程,步兵機器人云臺經過增材製造設計優化後,由27個零部件減少為一個,重量僅170克,減少了42%。

為數字孿生提供環境和平臺

李邵建分析認為,行業發展正面臨著一些新趨勢:一是建築行業將會持久數位化;二是供應鏈將會變得更短、更具韌性;三是物理和虛擬的生產環境及對應關係將得以重塑。「面對這些趨勢,歐特克通過充分利用遠程的基於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打破協作的障礙,使用戶能夠充分利用數據的力量更快實現更好的結果。」他這樣闡述了歐特克的作用。

在今年的AU全球「大師匯」上,歐特克重點介紹了Tandem的未來前景。它將來源眾多、格式多樣和階段各異的項目數據匯集在一起,以創建一個數據豐富的數位化中心,跟蹤從設計到運營的資產數據,簡單來說,就是「數字孿生」。

今年10月,歐特克成為數字孿生聯盟(Digital Twin Consortium)的創始成員。李邵建透露,Tandem的首個公測版即將上線,歐特克將BIM視為Tandem的基礎組件之一,單一的運營信息來源將有助於降低項目的總成本,並幫助業主在項目交付之後的長期實踐裡繼續通過BIM實現應用的價值。他強調,隨著更多的信息化技術得到應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內的數據也要整合進來,如果缺乏這些數據,就沒有了真正打造數據孿生的環境。

李邵建說:「數字孿生的世界必須是開放的世界,需要有一種互聯互通的技術或者數據環境讓不同數據源的數據都能夠進來。不同數據是通過不同的數位化工具進來的,在這一過程中,數據的豐富性、有效性和準確性是最重要的,這裡面有很多事情是要大家一起探討的,而歐特克只是提供了一個環境和平臺。」

建築業是各行業數位化的榜樣

對於中國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李邵建認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水平參差不齊,在一些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或是在不同類型的專業領域當中,數位化轉型還沒有完全實現。「很多企業還在應用非常傳統的技術手段完成設計和製造,很多設計和製造還是依賴於產能的優化,而不是利用設計的創新賦能整個製造過程」,他認為,兩化融合在現階段雖有新的定義,但其核心還是數位化轉型,而製造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就是「從二維到三維的整合」。

實踐中,很多企業在邁出項目轉型的第一步後就撤回來了,因為企業投入很大,但卻沒有產生或者看到合理預期的投資回報,甚至可能只看到了更多的投入,所以一些企業就在數位化轉型的第一階段停下來了。李邵建表示,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要從這樣的誤區中走出來。「建築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信息化水平僅領先於農業,但是建築業的永久數位化或者持久數位化,是全球公認的一個趨勢和共識。」他以建築業為例說。

在中國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中,歐特克將扮演什麼角色呢?李邵建回答說:「對於中小規模的企業,歐特克的合作目標有兩點:一是幫助他們基於現在的二維逐漸向三維轉型,二是幫助他們能夠逐漸運用仿真技術或衍生式設計技術,實現設計製造自動化。」他認為,這將有助於中小型企業實現客戶個性化定製,從而贏得企業間的差異化競爭。

最後,李邵建表示,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歐特克所提供的產品技術與整個國家的發展趨勢是高度相關的,比如包括「數字孿生」在內的數位化主題,歐特克的產品和技術發展路徑是與之高度契合的,而「用戶的成功,就意味著歐特克的成功」。

相關焦點

  • 郝志強:疫情迫使企業反思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感謝大家對「2020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報告發布論壇」的指導和支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與埃森哲作為數位化轉型的戰略合作夥伴,多年來持續開展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再次引發產業界對數位化轉型的關注與討論。 今年的報告,重點關注了新冠疫情給企業帶來的數位化加速效應的長期影響。
  • 楊國勳:推進新時期企業數位化轉型
    本次峰會設有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高端對話,同時聚焦4大行業專場,發布5大領域榜單,共有40多位行業專家、技術大咖、資深創業者和投資人一起探討中國數位化產業的現狀和趨勢。 原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海關總署原總工程師楊國勳在活動上發表了題為《推進新時期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數位化轉型意味著數位化+轉型,這個轉型就是指業務改革。
  • 調查:企業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該調查諮詢了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450名IT高管,發現其中絕大多數人在數字轉型項目中仍遭遇到失敗、延遲或預期降低的情況。在受訪者中,81%的人表示,他們在過去12個月裡目睹了數字轉型項目的失敗、遭遇重大延誤或縮減規模。約4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進度落後於計劃,或者有可能在最重要的數位化轉型項目上落後。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理論篇》01—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作者按:讓我們一起開啟《企業數位化轉型》之旅,希望大家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歡迎關注、轉發、留言和評論。數位化轉型是什麼?近年來,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撲面而來,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企業發展面臨全新的商業環境和競爭挑戰。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位化轉換(Digitization)、數位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 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
  • 從網易智企《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白皮書看企業數位化轉型現狀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網易創新企業大會上,網易智企發布了與全球最大戰略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聯合調研的成果《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下文簡稱為《報告》)。該報告以274家來自各行各業的大中小型企業為樣本,從企業數位化轉型動因、數位化轉型應用現狀和轉型成效三個方面為我們展示了中國企業開展數位化轉型的真實圖景。
  • 數位化轉型投入1.3萬億美元,9000億打了水漂,怎麼破?
    如今,遠程會議、線上考勤、數字財務這類企業數位化工具幾乎成為了標配。在這樣的數位化潮流中,我們正處於數字工具的包圍之中,企業必須儘快考慮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 ,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否則既留不住人才,也守不住市場。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在捷普(Jabil)贊助的一項調查中,我們詢問了300名在全球各種規模的製造公司工作的技術和業務利益相關者,提出了一系列關鍵問題: 企業正面臨哪些數位化轉型挑戰? 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在進行數位化轉型,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這些製造企業之間的數位化水平差異很大。
  • 企業深化數位化應用 數位化轉型步入下半場
    根據全球研究機構Forrester的預測,2021年全球20%的企業將設立新的數字部門以加速數位化業務變革。但是對於多數尚未開啟數位化之旅企業來講,數位化轉型仍然被視為一座充滿挑戰和艱險的高峰。除了戰略、組織等方面的原因以外,掌握數位化轉型的方法並制訂切實可行的路徑是其中的關鍵。
  • 《管見》黃建元:企業數位化轉型
    建設「數字中國」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地方政府紛紛推出了數位化戰略、大數據戰略,大型央企、集團企業也相繼推出了數位化轉型戰略,特別是能源企業,面對不斷要求降價降費的經營形勢,把數位化轉型當作發展的重要手段。數位化轉型「是順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全球數字經濟變革浪潮,融入世界經濟發展大勢的基本要求;也是利用最前沿的數位技術重塑管理和產業形態,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寶貴契機」。
  • 方正璞華助力理想汽車實現採購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近日,理想汽車決定引進方正璞華採雲鏈團隊的產品顧問和系統開發人員進入質量管理項目,藉助方正璞華的專家資源實現採購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致力於研發比燃油車更好的智能電動車。理想汽車創立於2015年7月,經過5年時間的快速發展,於2020年7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施耐德電氣尹正:數位化轉型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複雜的外部環境對企業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長金燦榮則建議中國企業抓住兩個循環:首先,立足中國市場,抓住「國內循環」。從企業自身來說,鑑於數位化轉型每個國家情況各不相同,尹正認為,施耐德電氣長時間積累的技術專長,以及一貫堅持的本土化戰略,是其推動數位化轉型的優勢所在。「只有在不斷提升員工的創新能力基礎上,加強和本地合作夥伴、客戶等攜手,並結合當地的應用場景,才能更好推動數位化轉型。」
  • 陳春花:若還不數位化轉型,企業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
    這一趨勢,倒逼著所有的企業不得不轉型。但是,更多企業卻不知該如何邁向數位化轉型之路,這也成為一大研究課題。11月6日,在2020金蝶雲全球大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做了《擁有數位化能力》的主題演講,結合理論與案例,為企業提供了轉型新思路。
  • 西安藍鳥數碼通過:企業微信面對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西安藍鳥數碼通過:企業微信面對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西安藍鳥做為17年企業數位化服務商,在這個領域有豐富行業經驗,所以也對企業如何進行數位化轉型有研究,今天分享一下。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製造業無疑是一個引以為豪的行業。2010年,中國製造業佔世界總量的19.8%,高於美國的19.4%,成為世界第一。
  • 最簡單有效的決策方法論:談談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問題導向
    於數位化轉型領域亦是如此,問題導向可以讓企業在轉型進程中少走彎路,並能夠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若企業能夠在轉型期間多問幾個為什麼,就可以更好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待解決這些問題之後也就能夠實現數位化轉型。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多問幾個問題就能實現數位化轉型嗎?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在這樣一個快速迭代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國有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國務院國資委對數位化轉型高度重視,提出要著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鏈,努力實現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8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強調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 一起上雲,數位化新城就是要帶著企業一起轉型升級
    朱鶴鳴表示,助力企業智能製造是發展的核心。 企業不能搞信息化,那麼就談不上數位化更談不上發展轉型。 而在這個過程,就要探索出一套新的解決方案,也就是用標杆試點、行業複製的模式,通過結合張家港產業特色,梳理普遍的痛點,當達到標杆效益然後進行複製。
  • 華為雲蘇立清:雙輪驅動,立而不破,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破解之道 | CCF...
    8月9日上午,在CCF-GAIR 2020「企業服務專場」論壇上,華為雲副總裁、華為雲首席數位化轉型官蘇立清帶來了《企業數位化轉型之道》主題分享。數位化轉型要為企業帶來價值。任總經常對我們提出要求,數位化轉型一定要多打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要為業務創造價值。
  • 構築數位化底座 軟通動力乘勢新基建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近日,「2020新基建•構建數位化經濟社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軟通動力代表受邀參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數位化轉型助力新基建》,分享軟通動力對新基建發展的新觀點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實踐。 同時,在會上公布的2020「智造中國」商業領袖獲獎榜單上還授予了軟通動力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天文「2020年度智造中國商業領袖」大獎。
  • 奇安信三大計劃促企業數位化轉型
    為更好助力中小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儘快渡過難關,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17個有關部門,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62家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及服務商,29家金融機構,26家高校、科研院所,5個行業協會等145家單位,通過線上方式共同啟動「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2020)」(簡稱「夥伴行動」),攜手出臺近500項幫扶措施,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 國資委頒布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指引
    日前據悉,國務院國資委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等決策部署,促進國有企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頒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有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