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高管親自解密:7-11便利店,為什麼強大到無人能敵?

2021-02-07 零售圈

百貨丨超市丨便利丨生鮮丨護膚丨Mall

休閒丨家電丨醫藥丨服飾丨珠寶丨Shop

快消丨地產丨餐飲丨電商丨快遞丨Store

套裝包括:

《服務的細節0807-ELEVEn的訂貨力》定價58

《服務的細節0847-ELEVEn物流秘籍》定價68

《服務的細節014:製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定價38

總定價:164元,促銷價僅111.52


快捷購買路徑,掃碼一鍵下單


推薦理由:

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7-11可以說是眾人認可的劃時代的成功案例。人們也爭相學習它的成功經驗。

以往關於7-11的書有很多,但他們更多是在零售的哲學和顧客心理學這些個方面來解釋7-11為什麼能成功,最知名的就數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寫的如《零售聖經》。迄今為止還少見從便利店經營的技術層面來闡釋7-11為什麼能如此成功的書。

當我們對7-11進行剖析之後,發現成功的連鎖便利店具有3個共性特徵,第一種是能夠提供具有獨創性商品的商品力;第二種是每一家門店的訂貨能力,以確保每時每刻商品充盈;第三種就是如何把每一家門店訂購的商品準確無誤地配送到目的地的物流能力。

作為像7-11這樣一家在日本本土擁有2萬家店鋪,在全世界門店數達到6萬家的巨大型連鎖店的發展,正是因為不斷的改善這三種能力,才成為世界上連鎖店門店最多的一個便利店企業的。中國土生土長的便利店如何對標7-11進行自我革新?

此次我們遴選出3本和7-11密切相關的書。其中2本是在日本7-11多個崗位上工作15年之久的信田洋二所著,一本是《7-11的訂貨力》,一本是《7-11的物流秘籍》,這2本書把一個便利店需要的3種能力:商品力、訂貨力、物流配送能力中的2個重要能力說的一清二楚。第3本是7-11首席信息官碓井誠所著的《製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這3本書,可以把我們從前臺帶領到後臺,仔細探究7-11強大的後臺運營系統是如何煉成的。同時,我們也能深刻的感知到,7-11運營系統是如何在方方面面把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一步一步落實到位的。

 

關於連鎖店商品力的書,我們也即將出版,暫定名叫《連鎖店商品開發》,敬請關注。


專家推薦:

零售專家說:「這幾年零售業老闆都喜歡去日本考察,大家回來後一致的反饋是日本的零售業很發達,中國的零售業要想成功轉型升級,就要向日本學,但是怎麼搞?老闆們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思路。當我看到東方出版社這套服務的細節叢書後,豁然開朗,這正是學習日本經驗的好工具,哪還需要捨近求遠去日本學。因此,我把這套書推薦給所有零售人。老闆和員工一起學,不愁沒發展。」

 

關於「日本服務的細節叢書」介紹:

東方出版社從2012年開始關注零售業的升級轉型,特地引進了一套「服務的細節」叢書,該叢書全部引進自日本,是東方出版社「雙百工程」出版戰略之一,專門為中國服務業產業升級、轉型提供思想武器。

所謂雙百工程是指,東方出版社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陸續引進出版在製造行業獨領風騷、服務業有口皆碑的日本系列書籍各100種,以服務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我們命名為「日本精益製造」和「服務的細節」兩大系列。

我們的出版願景:「通過東方出版社雙百工程的陸續出版,哪怕我們學到日本經驗的一半,中國產業實力都會大大增強!」

目前為止「服務的細節」書系已經出版到86本,涵蓋了零售業、餐飲業、醫療服務業、服裝業等。

我們相信,如果能學到日本零售業的先進經營和管理經驗,中國零售業將站上更高的新起點,不僅有未來,而且是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未來。

 

各分冊詳解:

 

第1本:《服務的細節0807-ELEVEn的訂貨力》

內容簡介:

要想做好便利店,就要儘可能地提高決定每天如何備貨訂購的準確度,這就要求便利店有強大的訂購能力。一直以來持續堅持這種訂購能力的正是便利店中最大的公司——7-ELEVEn。通過學習它,我們要考慮經商之道的重要性。在7-11工作15年之久的日本便利店經營指導專家信田洋二通過本書首次揭開了7-11強大的訂貨力是如何實現的。

對於大多數便利店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訂貨還要難。即使是收集到了精確的信息並且詳細地進行過調研,還需要預測未來顧客的心理,然後準確反映在訂購上。對於便利店工作人員來說,這些都是極為困難的工作。訂購這件事確實有難度。但是,為了贏得顧客們的信賴卻是必經之路。

訂購是一個複雜且難以捕捉,為了與「顧客的需求」進行「鬥爭」而做的準備工作。說訂購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店鋪的吸引力也是不為過的。如果不能保證適宜的備貨情況和訂購(庫存量),即使店鋪再整潔,收銀臺接待顧客的時候再優秀,也是不能滿足顧客的。正是因為處於銷售額不能直線上升,而且各種業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訂購能力才不可或缺。

可以說,便利店是以「儘可能削減浪費,一貫追求賣場效率」為營業模式的。一直以來持續堅持這種訂購能力的正是便利店中最大的公司——7-ELEVEn7-11將店鋪規模擴展到門店數量6萬家以上,並在此成長背景下,一直致力於為顧客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訂購的效率和效果。通過7-11我們看到了訂購的可怕之處和有趣之處,並且了解到通過訂購這一問題來考慮經商之道的重要性。

關於訂貨力,也並不只限於空間狹小的便利店。對於超市、藥妝店、專賣店、折扣店等各種各樣的業態都很重要,為了應對顧客的需求,不產生難以賣出的商品或者缺貨的情況,控制產品的廢棄使銷量最大化,提高訂購的精準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不強化訂購能力的話,店鋪就不能有所成長。

不管是什麼業態,為求盈利,必須知道如何讓自家店的商品符合顧客需求,所以訂什麼貨、如何訂貨就成為至關重要的一步,日本便利店經營指導專家信田洋二通過本書為此做出了總結。此書《服務的細節080:7-ELEVEn的訂貨力》是便利店人員人手一冊的必讀書。

 

第2本:《服務的細節084:7-ELEVEn物流秘籍》

內容簡介:

「有7-ELEVEn真好」是7-ELEVEn的企業標語。作為支撐我們生活基礎的7-11越來越有存在感。1年365天,1天24小時,及時、準確、適量地提供顧客想要的商品,本書作者信田洋二告訴你,7-11是如何讓「物流」成為其創業以來最先進、最強大的「武器」,以保證所有門店正常運營的。

7-11僅在日本國內就有2萬家門店,在全世界有6萬家,1年365天,1天24小時,任何一家門店都在提供著幾近相同水平的商品和服務,其存在被很多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極少有人知道為了維持這些商品和服務的水平,到底需要怎樣的「物流」。「1年365天,及時、準確、適量地配送滿足近2萬家門店(專指日本國內)所需的商品」,是個多麼龐大的工程?

7-11各門店的背後擁有「計算縝密的開店計劃」、「商品製造」和「有計劃的供貨機制」。正因為如此,才實現了如此龐大的「物流」。實際上,對7-11而言,「物流」是其創業以來最先進、最強大的「武器」。

換言之,對7-11而言,「能配送物流的區域=能開設門店的區域」。零售業最重要的並不是「開店」,而是「每天把相同品質的商品提供給門店(=顧客)。近40年來,7-11一直在堅持這麼做,並在不斷發展壯大。每當7-11提及開設門店時必然的做法是,使用「高密度集中方式」開店,這是一種在一定區域內短時間集中開店的做法。目前,其門店數量在世界上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而且之所以能實現穩定發展,正是因為它的「物流」先進。

7-11一直在努力構建能夠應對門店數量增加和顧客需求變化,並最符合時代的物流體系。物流機制的定位是成為處在銷售第一線的門店的後勤。

為了實現「在門店需要的時候提供需要的商品,而且只配送需要的數量」,需要跨越各種難關,比如商品製造、庫存、車輛調度等。配不齊商品,物流沒法定時出發,路況時刻在變化,物流也要克服。因此,對零售業來說,控制物流者就能控制零售業。正是7-11 的物流體制讓7-11憑藉單一連鎖店就讓銷售額在2013年首次突破3萬億日元大關,成為日本零售業種規模最大的企業。

對於零售業來說,無論門店開在多好的位置,如果每天的商品供應跟不上銷售速度,這家門店一定競爭不過附近的零售店。因此,確保每天的商品供應對於門店經營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以往的書籍都停留在7-11創始人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和營業能力等方面來介紹,沒有專門介紹7-11「物流」方面的書籍。

本書聚焦7-11最重要的基礎——物流,詳細記載了它從初期到現在的機制和思路等。我們能從中間感知到,讓便利的店存續下去並不斷發起挑戰的7-11的另外一面。

「物流」是零售業和服務業以前和今後最重要的改進課題,也是目前讓大多數零售企業在物流的效率和優化方面頭痛的問題。學習這本書,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建立一個效率更高的物流體系。


作者簡介:【日】信田洋二

1964年出生於日本德島縣。1995年進入Seven-ElevenJapan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作為店鋪經營指導員、地區經理對約120家店進行經營指導。之後,曾在信息系統部門、物流部門任職,2009年辭職。2010年,作為顧問成立了Believe-UP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對超市、便利店的經營指導。出版物有《服務的細節080:7-ELEVEn的訂貨力》《服務的細節084:7-ELEVEn物流秘籍》。

 

第3本:《服務的細節014:製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

內容簡介:

7-11,以其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精益求精的細節操作,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和同行的尊重。許多零售人都會生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7-11會做得如此出色,他有什麼獨門秘籍?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許多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對7-11解讀,每一個角度都是一個學習點。本書作者碓井誠在1978年就進入7-Eleven集團工作。在任職的近30年時間裡,他主要從事業務改革和系統革新這兩方面的服務和推進工作,最後職位是擔任7-11的首席信息官(CIO)。正是他創立了7-11信息系統,主導推進「真IT經營」,所謂真IT經營,是指不把IT應用看作技術,而是看作一種經營來理解。

碓井誠「被譽為設計和建成了支撐7-11事業基礎的第一人」。作者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管理經營,但是卻從IT層面解決了經營管理的問題。他對7-11的理解是站在系統流程角度的解讀,也讓我們有機會從前臺到後臺窺斑見豹,看看7-11的強大系統是怎樣煉成的。7-11的目標很明確,不管做什麼都要站在顧客的角度,比如系統的改善、流程的梳理,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這一核心目標,這使本來繁雜無序的工作變得有序而且目標明確——一切為了顧客。對顧客來說,什麼樣的服務是合適的呢?7-11定義為「在從顧客起床到就寢的這段時間內,隨時不間斷地提供顧客想要的商品與服務,貨架上的商品永遠保持新鮮,待客態度友好,店鋪24小時365天不間斷營業」。為了讓顧客品嘗到新鮮的商品,讓商品永遠保持新鮮,7-11做了許多改善,比如由整箱送貨變為可拆零送貨;對配貨車輛進行統籌,每日定時送貨;周末也照常按工作日時間送貨;速食及熟食類的商品,每日要配送兩到三次。與這些改善同步的,是7-11後臺系統的完善與跟進。

在零售日常管理中,系統與業務流程的不匹配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就猶如快馬與慢車,業務流程前進了,但系統卻不能及時跟進,照樣不能提升運營效率。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為了達到商品新鮮到店的目標,需要提高配送效率,但是只單方面提高配送頻率,必然增加客戶的成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7-11一方面改進業務流程,一方面改進系統,讓客戶統籌配送,設計合理路線與商品搭配方案,避免因提高配送效率而讓客戶額外增加配送成本,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強大的系統支持。究竟怎樣做是顧客滿意的,怎樣做才是「一切為了顧客」?書中舉了兩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7-11為研發一種炒飯,高層前後品嘗了10餘次,不斷改進,不斷站在顧客角度考慮口味與需求,並要時刻保持新鮮,往返多次後最終才達到滿意效果。僅從這個商品的開發就可看出7-11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不放過任何改善的機會,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制定銷售計劃日曆,包括對活動、季節、天氣、重大事件、行動的記錄,信息日程化,並進行整理。這樣的記錄對做銷售預案、銷售計劃、銷售總結將起到重要提示作用。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資深店長每天都記錄天氣及當日發生的重大事件,這在當時看來並沒有用處。但每當進行同比、環化分析時,他這樣的記錄就顯現出了效果,所有的數據都具有可追溯性,增長或下降的原因一目了然。店長的記錄與7-11的銷售計劃日曆有異曲同工之妙。

7-11創立於1974年,作者寫這本書是在2009年左右,從創始到2009年,7-11一直堅持把顧客放在重要地位,一切工作和運營都圍繞著顧客開展,顧客是一條堅定的中軸線。


作者簡介:

【日】碓井誠,Future Architect株式會社副總經理。

1978年進入7-ELEVEn公司。從事業務流程構建與一體化的系統構建工作,推進了SCM(供應鏈·管理)、DCM(需求鏈·管理)全領域內的一體化改革。同時還啟動並推進了美國7-ELEVEn的企業重建及ATM事業、電子商務事業等。2000年加入常務董事會,並任系統總部部長一職。

其後,於2004年就任Future System Consulting 公司(現更名為FutureArchitect)的副總經理(現職)。2005年兼任上海用友幅馳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副董事長。2006年就任AiAi株式會社董事會成員。身為實業家,圍繞著通過應用IT技術而實現經營革新與業務改革的主題,為各業界提供了眾多解決方案。同時也致力於各種CIO團體的支援活動。

 

《7-11便利店,為什麼強大到無人能敵?》

7-11高管著書解密,帶你走進7-11的後臺系統

讀這3本書,告訴你:

保障7-11全天候營業的強大後臺運營系統是如何煉成的?

徹底搞清楚讓7-11快速發展的經營密碼!

套裝包括:

《服務的細節080:7-ELEVEn的訂貨力》定價58元

《服務的細節084:7-ELEVEn物流秘籍》定價68元

《服務的細節014:製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定價38元

總定價:164元,促銷價僅111.52元


快捷購買路徑,掃碼一鍵下單



免責聲明:凡註明 「來源:XXX(非零售圈)」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不用作商業用途。如涉版權等問題,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泰山北鬥群丨匯聚行業大咖;   

國產名優群丨國產品牌雲集;

華山論劍群丨經營問題討論; 

跨境進口群丨進口品牌雲集;

黃埔軍校群丨經營學習交流;   

商 學 院 群丨商業連鎖學術;

金牌營採群丨營採經營分析; 

金牌獵聘群丨人才資源交流。



相關焦點

  • 挖腳7-11高管,京東直營便利模式能走通?
    從「百萬便利店計劃」到7fresh,至少目前談不上成功。接下來會怎麼辦?京東對便利店的野心始終沒有放棄,甚至要從翻牌轉向直營。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已「挖腳」7-11高管,欲組建新團隊開展直營便利店計劃。對此,京東回應:將秉承無界零售的理念賦能線下門店,並沒有做大規模自營店的準備。京東雖然對直營便利店的計劃予以否認,但進軍線下實體店的野心不容忽視。
  • 為什麼7-11便利店爆品思維!
    線下經營難是因為空間和時間有限,7-11一個店面只有100平米,容納2900到3000個SKU。任何一個SKU如果不能夠賣得好,就是對7-11坪效的消耗。把極致的單品做到極致的時候,讓每一個商品都是爆品,讓每一個坪效都能夠產生效能,讓客戶在5分鐘之內都能夠產生有效的購買,這些是7-11研究到的淋漓盡致之處。
  • 深度解析「7-11」便利店的物流配送體系
    在第二階段中,配送中心的好處讓7-11便利店認識到,與其讓別人掌控自己的命脈,不如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脈。此時7-11便利店的物流共同配送系統就漸漸浮出水面,共同配送中心代替了特定的批發商,分別在不同的區域統一進貨、統一配送。配送中心有一個計算機網絡配送系統,分別與供應商及7-11店鋪相連。而這個階段的物流配送系統也沿用至今。
  • 這7個問題,可以判7-11便利店加盟模式的「死刑」
    曾幾何時,7-11是全球便利店的模範代表。2011年11月中旬,7-11開始改變在華發展的策略,將原有的繁華商圈店擴展到社區點,同時改變以往直營的模式,用開放加盟的方式進行擴張。如今9年過去,7-11便利店加盟模式還行得通嗎?
  • 7-11便利店不死
    而世界上真正的超級物種是7-11。7-11是便利店重要代表,蘊含著深厚的「線下的經營技術」。當許多流量還在線下的時候,未來長期都存在的時候,如何強化線下的經營技術,讓線下經營所產生的效率不亞於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在搶奪線上流量的同時也搶奪線下流量。阿里開了盒馬鮮生,它為什麼要跑到線下?因為線下佔了80%的流量。
  • 加盟7-11便利店:撿鋼鏰前先避坑
    圖/視覺中國據業內人士透露,7-11還會規定加盟者要有兩名專職的經營者(最好是夫妻)。為什麼最好是夫妻檔?有零售專家解釋,7-11的利潤分配邏輯更符合小夫妻創業,因為掙不了大錢,但又需要緊密的關係才能維持,等於長期持有一個穩固的「合伙人」群體為公司創造價值。這就是7-11加盟店可以持續給總部帶來高價值的秘密。
  • 7-11要來啦!濟南便利店進入3.0時代
    近年來,便利店銷售增速領跑零售行業,迅速崛起。濟南也成為便利店品牌爭奪的重要市場,諸多品牌來濟跑馬圈地。日前,濟南市也出臺政策大力支持連鎖便利店發展。宜快宜慢便利店內還有烘焙、書吧等。首席記者 段婷婷 王健 攝首店來濟 7-11或於明年落地7-11入濟,讓不少人心生期待。
  • 7-Eleven的慢與中國便利店的快
    以至於便利圈有人也曾經傲嬌的表示,「我們崇拜的是日本7-11 ,而不是中國的7-11。」這種認知的理由首先是規模。在幾個主要市場,中國的7-11確實沒有在規模上佔到便宜。無論北京、上海,珠三角市場,還是西南的成都和重慶。根據億歐的統計數字,2018年8月7-11在北京地區共有店鋪251家,此時距7-11進入北京市場已有14年,而7-11在日本本土僅用7年時間店鋪就已突破千家。
  • 梳理羅森、全家、7-11便利店中國門店布局
    在北京市場,先入為主的7-11一直保持著規模優勢。7-11在2004年進入北京,截至2018年8月共有254家門店,預計2019年新開設60家門店。儘管7-11在15年的時間裡開出將近300家門店並不多,但是相比全家和羅森,目前依然有明顯的數量和密度優勢。
  • 7-11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而開張之餘順便破個銷售紀錄,已經成為7-11新店的常規操作。7-11長沙門店開業當天,直到晚上還在排隊。/湖南7-11官方微博不信?前面說了,從西安到長沙,再到鄭州,日系便利店是開一家火一家。但與此同時,質疑聲也不絕於耳。外地網友會疑惑,「不過是一家便利店而已,為什麼這麼誇張?XX人這麼沒見過世面?」本地年輕人也自嘲,自家的小破村兒終於得到了國際大品牌的蓋章認證,得以躋身大城市行列。
  • 7-11、羅森、全家的便利店加盟模式及費用比較(收藏)
    世界便利店三大巨頭:7-11、羅森、全家的加盟模式有著怎麼樣的秘密,小米今天帶大家學習學習。7-11總部對於加盟商的篩選條件最為嚴格。嚴苛的加盟條件儘管可以保證門店服務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希望短期快速回本的加盟商的投資熱情。但是,盟叔要說但是。7-11作為便利店的鼻祖,其管理和服務配得上這個價錢。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從商品動銷結構看,按照新的商品分類,咖啡等服務臺鮮品拉動日配食品基本持平,點心類和軟飲料、冷凍食品、冰淇淋等加工食品有所下降,香菸、雜誌等非食品類總體在下降,曾經作為便利店聚集顧客主力品的香菸和雜誌,幾乎到了不值得關注的程度。強勢上升的服務產品一直受到關注,便利店作為社區公共平臺的功能在強化。
  • 刷屏,7-11之後,羅森便利店也會來福州?
    流王7-11在7-11之前,對於一些福州人,便利店只是比超市小,比小商店大。然而7-11的到來打破了這種成見。當第一家商店開張時,我們面前仍然是排著長隊的照片,感冒流行期過後,排隊情況恢復。圖片來源:福州城市建設福州建設與發展7-11的標題在年輕人的圈子裡廣為流傳。總是有源源不斷的人去打米丸,新鮮食物,便當,或嘗試咖啡,麵條,或關東煮。24小時業務、不同國家的網紅小吃和…7-11有可能成為一種流動明星。
  • 7-11,羅森,十足這樣的便利店是怎麼賺錢的
    便利店是怎麼賺錢的 歐耶姜 九州故事萬花筒 1 在上海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在北京卻難覓其蹤,看下面這個表格,一線城市裡,北京的便利店數量最少,而且北京大馬路多,大型小區多,便利店數量這麼少,自然讓人難以感受街角小巷隨處可見便利店的溫暖
  • 便利店三巨頭7-11、羅森、全家加盟模式比較與解讀!
    作為便利店行業發展最為成熟的三家企業:7-11、羅森、全家的加盟模式有著怎麼樣的秘密,小編今天帶大家學習學習。7-11加盟模式分為兩種,分別是A型加盟條件(特許加盟)和D型加盟條件(委託加盟),異同之處請看下圖:品牌對於企業就像自己的孩子。7-11總部對於加盟商的篩選條件最為嚴格。
  • 7-11便利店被評為日本黑心企業
    原標題:7-11便利店被評為日本黑心企業  本報特稿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知名的便利店連鎖企業7-11日本公司因妨礙加盟商降價處理臨近保質期結束的便當、對員工過度剝削壓榨、對非正式員工的打工者以及外國留學生打工者非常苛刻等原因,獲評日本「黑心企業大獎」。   這是今年召開的第四次黑心企業頒獎會。
  • 便利店迎來風口 7-11羅森全時是怎麼做生意的?
    2004年進軍北京市場的日資便利店7-eleven,截至今年2月份最新的店鋪數量為213家。另外一家日資便利店羅森,則是在2013年進入北京市場,目前的店鋪數量為48家。全家便利店在2014年進入北京,官網顯示店鋪數量為24家。誕生於2011年的中資便利店品牌全時,到目前為止在北京地區擁有300家門店。便利店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 7-ELEVEn便利店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圖蟲創意 「河南人是沒見過便利店嗎?」 前面說了,從西安到長沙,再到鄭州,日系便利店是開一家火一家。但與此同時,質疑聲也不絕於耳。 外地網友會疑惑,「不過是一家便利店而已,為什麼這麼誇張?XX人這麼沒見過世面?」
  • 繼7-11後,羅森便利店也要來福州?
    在7-11還未入駐時,藍色的六意、紅色的萬嘉,早於街頭巷尾野草般瘋長。和超市比起來,相對狹小擁擠的便利店裡,密匝匝塞滿了城市的秘密。長久到你會覺得它合該一直紮根在那,就算平時不光顧,當想買個早餐、礦泉水,總會看到萬嘉。流量王者7-11在7-11之前,對一部分福州人來說,便利店不過是比超市狹小,比小賣鋪盛大的尷尬存在。
  • 探秘丨7-11便利店到底是不是日本的品牌?
    「統一超商」的商標怎麼和「7-11」的一樣?很多人也知道,在中國內地不同地區的7-11店,是由不同背景的幾家公司出資開辦和經營的。所以,小編想更細緻的談談「7-11」 的話題。7-11(日語:セブン-イレブン)便利店(商標中的表記方式為:7-EL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