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願王普賢菩薩|功德殊勝願力無邊,願見者增福

2021-02-19 慧明之光

普賢菩薩

被稱為四大菩薩之一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

並為釋迦牟尼的兩大脅侍

文殊菩薩駕獅子侍釋尊左側

普賢菩薩則乘白象侍在右側

普賢菩薩是大行願的象徵

他曾經在過去無量劫中

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修集了所有菩薩們

救護眾生的無邊行願

分身塵剎無量數

隨緣教化眾生

完成求佛者的志願

並廣發普賢十大行願:


一者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二者稱讚如來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  贊佛甚深功德海

三者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四者懺悔業障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我今一切皆懺悔 

五者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

六者請轉FA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於無上妙FA輪 

七者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 利樂一切諸眾生

八者常隨佛學

我隨一切如來學 修習普賢圓滿行

我願常隨三世學 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者恆順眾生

悉除一切惡道苦 等與一切群生樂 

我常隨順諸眾生 圓滿無上大菩提 

十者普皆回向

所有禮讚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FA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中國佛教古德寒山大士和拾得大士,分別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

他們之間的玄妙談話,記載在《古尊宿語錄》中的問答: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也道出了佛門中所說的要修學忍辱,而最後那句「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是說因果不爽,從來不會錯不會亂。

對方若然現在誹謗、中傷、羞辱、譏笑、輕賤、欺騙你,這種惡業已然種下,惡果必定到來。因此雖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相關焦點

  • 無比殊勝的咒輪大全,見者消業增福!
    【佛頂尊勝陀羅尼咒輪】見者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文殊菩薩八字威德心咒輪】神效殊勝、奇妙真言,災禍消滅,神鬼護持!【一切財神護法總集咒輪】見者增福!求財神並非培養人的貪心,而是在積福的同時讓人學習財神的慈悲、自在、布施的精神。財神怎麼來的?是往昔布施的果報,難捨能舍!有舍才有得!
  • 佛樂 |《普賢菩薩行願品》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於我常生歡喜心願常面見諸如來 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 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 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 盡未來劫常修習我於一切諸有中 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 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塵中有塵數剎 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 我見恆演菩提行普盡十方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恭頌《華嚴經》之《普賢菩薩行願品》,恭迎普賢菩薩聖誕
    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分段版(含唱誦、讀誦),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功德分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 恭逢普賢菩薩聖誕,讚嘆普賢十大願王,念誦《普賢行願品》加持我們的現實人生
    如果說《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精華,則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則是《行願品》的精華。因此,這十大願才被稱為願中之王,普賢菩薩才被稱為「十大願王」。 經典中這樣描述十大願: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 普賢菩薩聖誕日,誦普賢行願品偈誦,唱普賢十大願王,所願皆成
    大願大和尚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開示:《行願品》所介紹的修行法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的早晚功課之中都有,早課裡面的普賢十大願王,晚課《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面所念的《行願品》的偈頌,都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那麼《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高峰,是毗盧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賢菩薩的秘藏。
  • 韋馱菩薩十大願
    韋馱菩薩十大願韋馱菩薩聖誕農曆六月初三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願我於中作攝法上首。請轉*度脫眾生。盡未來際無有休息。四者。願我修行一切諸菩薩無邊廣大願。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五者。願我教化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無有休息。六者。願我生諸佛剎如對目前。盡未來際無有休息。
  • 十萬部《地藏菩薩本願》共修圓滿大回向!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簡單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十大願」都是哪些
    《紅塵說禪》系列第45篇這一篇咱們來聊聊《普賢菩薩行願品》這部佛經,水平有限,不足之處還望師兄們多多指點。我們主要談兩個方面,第一,簡單的介紹普賢菩薩和這部經;第二,簡介這十大願分別是什麼,好了,閒話不多說,咱們開始。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今有無量人天大眾,為聽法故,皆已雲集。唯佛世尊,從初發意乃至於今,所有無量塵沙數劫諸佛剎土,無不知見。願為我等及未來世像法眾生,慈悲演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國土莊嚴、善巧方便差別之相,令諸聞者業障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轉。
  • 普賢菩薩十大願
    《行願品》: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
  •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所謂智德,乃佛陀為了達一切的覺者,以平等智慧照了諸法,對自身生命和整個世界不再有絲毫困惑。所謂恩德,乃因如來乘大願力,對一切眾生,不論親疏,皆充滿無限慈悲。其中,又以慈悲和智慧為一切功德之源。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正是因為圓滿了無限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在於他所擁有的這個名號。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也應以佛陀功德為所緣及觀修對象。所緣,即我們認識的對象。
  • 恭迎普賢菩薩聖誕丨祈願菩薩慈悲加持,眾生行願皆能成就!
    恭逢大行普賢菩薩聖誕日,值此殊勝之日,願我們一起行普賢十大願,誠心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並以此功德普皆回向:虛空有盡,我願無盡,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祥、得以解脫!普賢菩薩,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 財富、智慧所求滿願「六字大明咒」與「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
    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了救度輪迴之無量眾生,變化各種不同形象,以應機調伏無邊眾生解脫煩惱生死苦。殺盜淫妄四基本業因持咒而清淨,所有見、聞、憶、觸蓮冠觀音陀羅尼者可以將直墜地府之業消除,反而得以成為轉輪王有十萬劫之久。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或東方阿初佛淨土。以咒力加持沙土,即使逝者已受生下三道,亦得解脫,如是利益及功德述之不盡。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
  •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
  • 神通不抵業力,業力不抵願力
    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千處祈求千處應;文殊菩薩發十二大願,用智慧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發十大願,願願歸入華嚴願海;地藏菩薩更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弘願。所謂「願」,有「通願」跟「別願」。「通願」即四弘誓願。
  • 【佛經音樂】《普賢菩薩行願品》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回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