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後那段時光裡,最寵愛的女人,她是個智慧型的女人,才氣滿滿。據說徐惠在五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說話了,四歲的時候,已經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的時候已經出口成詩,而且頗有水準。據說當時她老爹徐孝德隨意考考徐惠,讓她仿作一首詩,徐惠當即便寫下了,後來還被收入到《全唐詩》中,足以見得這詩的水平。
她的才氣讓她的名聲傳播開來,最後傳到李世民耳裡。聽到這女子如此美好,才氣橫溢,便想將這一代才女收入宮中,於是當時才十一歲的徐惠便被一封為才人。徐惠本人對入宮這件事表示非常高興,因為宮中的藏書數量是當時最大的地方,於是求知慾極強的她覺得可以博覽群書,增長才識。
李世明看到她如此好學,也十分高興,還對她十分照顧。而徐惠對李世民回饋的卻是許多快樂。有一次徐惠因為學習,而對李世民的招見姍姍來遲,等了許久的李世民很是惱火,徐惠見此,揮筆寫下一首詩,道來自己遲到的原因,李世民讀後也消氣了。
說是才女,不僅是在文學上,還在政事的敏感上。當時李世民統治後期,多次舉兵攻打高麗,使得人民賦稅增加,民間哀怨埋汰,徐惠多次想勸阻,但是等到一個看不下去的時候,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候,給李世民寫了一份奏子,明確指出,延年徵戰,讓國庫負重,民怨哀道,希望他可以罷戰收兵,還百姓安寧。讀了之後,李世民頓悟,並給予獎賞以示感謝。
據說徐惠也算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啟蒙者和引導者。當時是武則天第一個丈夫的李世民看不上武則天,而當時徐惠在進宮的時候,很快便得到李世民的寵愛,於是年少卻不甘的武則天虛心向這個新的紅人徐惠請教,為什麼她的容顏在徐惠之上,卻得不到皇上的寵愛?徐惠當時嘆道:「以才事君者久,以色事君者短。」
徐惠對李世民的扶持和提點,讓兩人的感情超越了年齡,基本上算是一種心靈戀愛。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而就在李世民死去的第二年,徐惠也如願隨李世民而去,死時24歲。她選擇在自己最美麗和最榮耀的時候,名垂青史,死後被追封為賢妃,隨唐太宗李世民而葬。
徐惠和李世民的愛情,可以說既是一種忘年之交的友情,也是相互提點的親情,得如此佳人傾心,李世民也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