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八節 踈放不羈任自由的鄭板橋

2021-01-09 大楚網

鄭燮(公元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自稱板橋居士,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棄官後,常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俗,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行筆瀟灑峻拔,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遊。時寫叢蘭瘦竹峭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其詩、書、畫世稱「三絕」。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代表畫作多為《蘭竹圖》,其書法自立門戶。

鄭板橋的最大優點是性情豁達,能自適其志,保持良好的藝術心態。這是他的真聰明。他在畫跋裡自語:「三間茅屋,十裡春風;窗裡幽蘭,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沒沒墨墨,絕不知樂在何處。惟勞苦貧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閉柴扉,掃竹徑,對芳蘭,啜苦茗,時有微風細雨,潤澤於疏籬仄徑之間;俗客不來,良朋輒至,亦適適然自驚為此日之難得也。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鄭板橋《靳秋田索畫》,載吳澤順編注《鄭板橋集》,嶽麓書社2002年版,第347頁。]像他這樣猶如孔夫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其實,搞藝術就是自得其樂。然而他在少年時代卻不是樂,而是苦。他對艱苦歲月的經歷刻骨銘心,寫成《七歌》以資銘記,現擇其前四:

鄭生三十無一營,學書學劍皆不成。市樓飲酒拉年少,終日擊鼓吹竽笙。今年父歿遺書賣,剩卷殘編看不快。爨下荒涼告絕薪,門前剝啄來催債。……其一

我生三歲我母無,叮嚀難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臥,不知母歿還相呼!……其二

無端涕泗橫闌幹,思我後母心悲酸。十載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復憂饑寒。時缺一升半升米,兒怒飯少相牴觸。伏地啼呼面垢汙,母取衣衫為湔洗。……其三

有叔有叔偏愛侄,護短論長潛覆匿。倦書逃學有事無,藏懷負背趨而逸。布衾單薄如空橐,敗絮零星兼臥惡。縱橫溲溺漫不省,就溼移幹叔夜醒。……其四 [鄭板橋《七歌》,載吳澤順編注《鄭板橋集》,嶽麓書社2002年版,第9—10頁。]

像他這樣知恩圖報,不忘蹉跎歲月,艱苦反而變為成功的動力,並未因少年受挫而變得孤僻冷漠。正相反,在他的作品中十分豁達爽朗。他的藝術也充滿人情、人性,在情感意味中富有性情。這位板橋鄭燮,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工詩書,獨有別裁。

他在強調作畫應有「真氣、真趣、真意」時,還特別強調筆法、墨法,「書法有濃淡,畫竹更要有濃淡;書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鄭板橋語)他在寫竹時,更將款題於竹石間,以竹之「介於否,堅多節」來表達自我孤高的情操。

板橋先生特別講究書法形式結構的情韻形態,不只講究每個字的形態結構變化,還特別注意行矩的整體美感。

他的書法綜合了草隸篆楷四體於一幅之中,再加入蘭竹筆意,寫來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稱「六分半書」。常以黃山谷筆致增強作畫的氣勢,以「亂石鋪街、浪裡插篙」。形容其書法的變化與立論的依據。

先生喜畫蘭竹,隸草相雜,實則源於鍾繇碑。他性情倜儻,好為苟僻之行,又不拘小節,灑洒然狂達自放,摘辭覓新,敢於向封閉僵化的教條挑戰。嗚呼!適物生才不遇,不得重用,用則又違其才。雖曾出宰範邑,自範而濰,不久辭官告退,回歸故裡,揭筆從事書畫於揚州,人稱「揚州八家」。他為官時所作的許多題畫詩跋中也都流露出對民間疾苦的關切,他的詩畫總是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因而他的詩也留下不少為人鮮知的故事。

曾當過十二年七品官,清廉剛正,在任上,他畫過一幅墨竹圖,上面題詩:「衙齋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墨竹圖》)題畫詩在他的詩文書畫中,總是不時地透露著這種與民同憂的憂而憂之心情。

在《予告歸裡畫竹別濰縣士民》中云:「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鄭板橋《鄭板橋集》)

鄭板橋 墨竹圖
立軸 紙本水墨 168.7cm×90.5cm
北京炎黃藝術館藏

欣賞板橋的詩與畫,是一大快事。他的詩不但沒有陳套舊話,且以白話代替古典,語言明快,通俗易懂,這是因為板橋特別重視題畫詩在一畫中的點題立意作用,如《詠竹》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鄭板橋集》)

把竹的貞定,經得起各種磨難考驗,儼然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令人肅然起敬。

另一首也是:「畫竹插天蓋地來,翻風覆雨筆頭栽。我今不肯從人法,寫出龍鬚鳳尾來。」鄭板橋《畫竹》題畫詩既不從俗流,又不為俗物所鬱。

《鄭燮六十自壽》:「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甕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就像他寫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楹聯,直掏心肺,一語道破,從不遮遮掩掩,粉飾自己。他的藝術語言真正做到「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只有聰明絕頂,通今博古,澄懷味象,才能步入此境。

板橋畫勁拔峻峭,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有評論說:「板橋作畫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足姿致。」(清·蔣士銓題鄭板橋《畫蘭》)鄭板橋的題畫詩不但擺脫了傳統八股,並且有題必佳。縱觀板橋的詩畫,真正做到了「畫難狀之像」、「發難詩之意」,詩畫映照,無限拓展了畫面的廣度與深度,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他以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正如他在《蘭竹石圖》中云:「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固不在尋常蹊徑中也。」把勇於創新與善於創新集於一身。

他與朋友之交,也如他的詩畫作品一樣富有感情,很是動情,感人至深。從金農《冬心自寫真題記》中可見:

十年前臥疾江鄉,吾友鄭進士板橋宰濰縣,聞予捐世,服緦麻設位而哭。沈上舍房仲,道赴東萊,乃云:冬心先生雖攖二豎,至今無恙也。板橋始破涕改容,千裡致書慰問。予感其生死不渝,賦詩報謝之。近板橋解組,予復出遊,嘗相見廣陵僧廬,予仿昔人自為寫真寄板橋。板橋擅墨竹,絕似文湖州,乞畫一枝洗我滿面塵土可乎?

彼此掏心相交,誠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甚為感人。

又《投鄭板橋明府》云:鄭虔三絕聞名久,相見邗江意倍歡。遇晚共憐雙鬢短,才難不覺九州寬(君雲天下雖大,人才有數);紅橋酒影風燈亂,山左官聲竹馬寒。底事誤傳坡老死,費君老淚竟虛彈?(有誤傳吾死者,板橋大慟。)(袁枚《小倉房詩集卷十四》)

鄭板橋對待藝術創作的態度是:「刪繁就簡,領異標新。」此言如斬釘截鐵,如雷貫耳。

板橋先生本性不受拘束,放言也灑脫,詩云:「一半葫蘆一半瓢,合弄一處好成桃。從今入定風歸寂,此後敲門月影遙。鳥性悅時空即色,蓮花落處靜偏嬌。是誰勾卻此案?記取當堂鄭板橋。」又詩云「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如何乞食天寧李,不唱蓮花唱竹枝」。跋以「七品官耳」之印押腳。他的心地特別開闊,在書屋手書木刻對聯云:「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有如此胸襟,藝術自不俗氣。

張庚《畫徵續錄卷下》謂鄭燮「工詩詞,善書畫,長於蘭竹,蘭葉尤妙,焦墨揮毫,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有別致,詞亦不屑熟語,為人慨忼嘯傲。曾知山東濰縣事,以病歸,遂不復出」。

板橋老人對貨幣交換的商品意識也很前衛。為了防止達官富豪的剝奪,也為謀生計,板橋以筆榜公諸於人:「字畫索潤,古已有之。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緾,賒欠尤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餘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乾隆正卯拙公和尚屬書謝客。板橋鄭燮。」(葉廷珀《歐波餘話卷六》)

鄭板橋能善待自己的閱歷,不僅會善用,而且善於解脫,因此少生許多煩惱,他是最會適應各不相同的藝術生態環境的人。

縱觀上下五千年,橫攬中西文化各異,對歷史也要進行反思,對傳統也要分出興衰各異,前世後世因果複雜,要敢於面對,善於總結。諸如:元四大家都不在體制以內;徐渭和八大山人是在擠壓中獨樹一幟;以王原祁為畫院總裁的宮庭「四王」,就像自然界化蝶為蟲,化蟲為作繭。這種周而復始的輪迴,其價值和意義如何能相提並論?吳昌碩、鄭板橋、虛谷都因棄官而成大藝術家的。究竟在什麼樣的藝術生態下才能生成精英群體,也於中國畫學體系不無關係。中國畫學體系的資源,是由許許多多畫論家的哲思和畫家的實踐經驗的提供,才能得以綜合與再認知。

上一節:得畫中三昧的冬心先生 下一節:一拳打破古今來的虛谷

線上連載章節由版權方授權騰訊·大楚網發布,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冒險私自開倉放糧,救全縣百姓,原來你是這樣的鄭板橋
    今天要講一個鄭板橋短暫為官、私自開倉放糧的故事。興化城自然文風昌盛,在古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有一座明代建造的四牌樓。它飛簷拱頂,古樸莊重。四牌樓的四面和拱頂內壁,掛滿了大大小小的47塊匾額,以此來紀念歷代興化籍的名人。沒事的時候,老城人都喜歡到這裡走走看看。
  • 鄭板橋任知縣期間,有人告和尚與尼姑私會,他是如何判決的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清代書畫家、文學家。他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同年參加殿試,賜進士出身,為了表達喜悅之情,鄭板橋特意寫了:「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乾隆六年,鄭板橋入京候補官缺,慎郡王允禧熱情款待了他。第二年,鄭板橋上任範縣知縣。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境界?
    鄭板橋爽快答應了,欣然寫了「難得糊塗」四個字,然後取出刻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閒章蓋上。長者眯著眼睛端祥了一下這章的題款,提筆在鄭板橋那幅「難得糊塗」書法上寫了一個跋:「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門也。」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 竹 1、鄭板橋詠竹 竹石
  • 數學分析第八章《不定積分》備考指南
    這是整個第八章比較慘澹的基調!弱弱問君,什麼叫不定積分?結合上述兩個定義不難看出,不定積分實際是求導的逆運算,即求被積分函數的原函數。第八章的核心任務是計算不定積分,首要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計算能力!數學專業的我們需要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要比學工科的人更加能算!否則,你會覺得分析的語言太抽象,理論太晦澀,而計算又算不過學公共數學的工科生!那我們的專業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 ...國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憲法宣傳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10) 2020-12-10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板橋的蘭竹圖,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的詩(清)鄭板橋一節復一節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任他逆風嚴霜
  • 糊塗是一門學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板橋發現這老人不僅道骨仙風,室內還陳列一方精美的硯臺,鏤刻精美,石質靈透,案頭還有書,相互尋問,鄭板橋知道這老人自稱「糊塗老人」。次日,老人便取出筆墨紙硯,請名滿天下的鄭板橋賜一幅墨寶。鄭板橋便根據老人自報的家門,信手寫下「難得糊塗」四個神採飛揚的字,並在落款處蓋了寫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章,顯擺一番。
  • 鄭板橋與《衙齋聽竹》題畫詩
    康熙32年,鄭板橋出生於江南省揚州府興化縣城東門外一家道中落的耕讀之家,雖是書香門第,生活卻十分清貧,鄭板橋僅靠父親教書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早早體驗到了生活的悲苦和艱辛。四歲那年,他的生母積勞成疾不幸去世。
  • 酒仙榜|酒真 · 鄭板橋
    鬼叔 編撰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這幾句話是鄭板橋的自況,是他從內而外向這個世界的宣示,也是他從外而內對自我靈魂的修持。蘭之不謝,我願意我開放,彰顯的是高潔;竹之長青,不分春夏秋冬,恆久的是品格;石之不敗,無懼風霜雨雪,慣看歲月輪迴;人之不變,任它世道順厄,堅持的是初心。坦率地講,我個人覺得鄭板橋還是有所執念的,否則他不會特意書寫「難得糊塗」以表心跡,而觀其一生,他從來也不糊塗,更不假裝糊塗。他沒有陶元亮的灑脫釋然,也沒有蘇子瞻的豁達從容,但是他的執念是那樣的一種純粹,沒有遙不可及,透著人間的煙火氣。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解讀
    二、《條例》核心條款解讀(一)第一章總則解讀該章包含條款八條(第一至第八條)。第一條開宗明義,明確立法目的,即為了推進和保障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發展;第二條明確條例使用範圍,實行屬地管轄、屬人管理;第三條明確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地位及今後探索方向;第四條明確各片區差異化發展,鼓勵各片區合作聯動;第五條做好風險防範,守住安全底線;第六條至第八條明確建立創新的激勵和容錯機制,鼓勵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清鄭板橋《懷濰縣二首》立軸紙本濰坊鄭板橋紀念館內鄭板橋雕塑草長鶯飛三月天,又到了放飛風箏的時節。說起風箏,不能繞過濰坊。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
  • 有人說鄭板橋的亂石鋪街體是醜書,你怎麼看
    那麼鄭板橋的亂石鋪街就是大徒弟運用自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創意,這種創意就向一位很高成就的石匠師傅,其他師傅用石子鋪路,翻來復去,左調右轉,好半天才放好了一塊,而鄭板橋這樣的大師,看好角度,一把一個,很快且自如的就放好了,且怎麼看都有藝術之感,而如三徒弟似的人,則怎麼也看著不工整。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清代「竹枝」詩人董偉業在《揚州竹枝詞》中寫道:夢醒揚州一酒瓢,月明何處玉人簫。
  • 鄭板橋僅用6個字,說透成功的真相
    1746年,鄭板橋赴任山東濰縣知縣。因為連年災害,濰縣民不聊生,甚至嚴重到人吃人的地步。鄭板橋到任之後,不但賑濟災民,而且還以工代賑,修水利、挖河道,從根本上治理了災害的源頭。但是,賑濟災民和興修土木都是「燒錢」的事,這就動了當地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的「奶酪」。
  • 隱形守護者第八章遊戲規則怎麼過 第八章結局一覽
    《隱形守護者》第八章遊戲規則怎麼過?這一章共有7個結局可以達成,在最開始的一個選項中會影響到能否開啟下一章大家如果想刷結局的話,記得及時存檔,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第八章遊戲規則相關介紹吧!~ 《隱形守護者》第八章遊戲規則怎麼過?
  • 福建鄧氏簡志•第一章 第六節•連城縣鄧氏簡志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軍區第八軍分區駐連城縣軍事代表團接管連城。11月7日,軍事代表團發布公告,宣布實行軍事管制,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所轄。1950年3月,第八行政督察區改稱龍巖專區。1970年改稱龍巖地區,連城隸屬仍舊。
  • 喬國強:詩書畫結合的典範——談鄭板橋詩書畫藝術
    鄭板橋為「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所謂怪,即不合正統,不與時趨,與清代復古的藝術主張相悖。鄭板橋主張「自樹脊骨,自出眼孔。」而正是這種「怪」,這種不同與他人的風格開創了藝術的新風尚,形成了「揚州畫派」,並開創了時代新風,有「三絕詩書畫」之譽。
  • 七載春風在濰縣 | 鄭板橋的桃李春風
    從藍城錦繡·桃李春風誕生的2019年上溯273年,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鄭板橋來到了濰縣任知縣。「七載春風在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