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曉林徽因,卻不知她侄女才是真正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奇女子

2021-02-14 我們都愛古詩詞
 


林瓔,在中國,人們提起她只知道是林徽因的侄女。在美國,可能大部分人不認識林徽因,但一定認識林瓔。

歐巴馬親自為她帶上「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的最高榮譽,而林瓔是唯一一位華裔獲此殊榮,還與希拉蕊一同入選婦女同人堂、被評為「50位美國的未來領袖」之一等等名譽不計其數,是享譽世界的華人建築師。

▲ 歐巴馬為林瓔佩戴總統自由獎章。

未見其人之前,想像中她應該是西裝革履一副女強人的形象,可一位美國記者卻評價年過半百的林瓔日常穿著「像一個匆匆趕去上課而又害怕遲到的大學生」。

▲ 林瓔

從小個性倔強,

堅定自己每一個選擇。

林瓔的父親林桓是俄亥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母親是俄亥俄大學的英文教授。夫妻倆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移民到俄亥俄州,居住在一個山林裡,過著遠離塵囂的生活。

▲ 林瓔的父親林桓和母親茱莉亞 · 張。

▲ 林瓔小時候(右)。

60年代至70年代,那是個顛倒黑白的中國,所以夫妻倆刻意將身世背景隱藏起來。直到林瓔21歲以高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耶魯大學後,父親才告訴她有個才華非凡的姑姑林徽因。林瓔成為建築師讓父親感到非常高興,認為林瓔遺傳了姑姑的建築天賦,自豪地說:「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個性倔強、果敢獨斷,才華洋溢而心想事成。」

能否心想事成,成為一個像姑姑那樣優秀的建築師,林瓔還不敢承認,但是倔強這個特點,倒是戳中了林瓔。

▲(左)年輕時的林徽因,(右)年輕時的林瓔。

木心曾說:「倔強是最難改的脾氣。」可正是因為她這股倔,才讓我們看到她那如詩一般的建築作品,成為不可替代的美的建築。倔強地堅守那些你認為對的事情,時間會給你答案。

▲ 林瓔和自己的貓,在紐約的工作室。

始終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

不做任何妥協。

1980年,大三的林瓔需要做一個關於"墓地建築"的作業。突然發現了學校裡粘貼著越戰紀念碑設計方案的徵集海報。那時林瓔想,這個既可以當做作業,又能投稿呢!

她怎麼都沒想到,這次抱著單純試一試的投稿,竟改變了她一生,讓她榮辱加身。

▲ 林瓔的"越戰紀念碑"的作業,當時老師只給了B,最後還是把稿子投出去。

當她來到修築紀念碑的那片草坪時,靈感剎那湧現。她不停地想像著:用刀將地面切開並翻起兩翼,一邊指向林肯紀念碑,一邊指向華盛頓。切口是黑色花崗石,上面刻著亡者的名字,還能反射出觀者的臉和這裡美麗安寧的環境。悼念亡者的同時,人們會本能地反思活在當下的自己。

▲ 越戰紀念碑的設計稿(上),越戰紀念碑落成(下)。

「越戰紀念碑」設計方案徵集活動共收到1421件作品,當評委會主席看到林瓔的作品時,激動地喊了起來:「這是個天才作品!」很快,評委會一致通過選定林瓔的作品。

很多年後,林瓔回想起那段時光,苦不堪言:「當我被選中時,我很清楚自己將要面臨的是一次考驗,一場讓我用了幾年時間才認識到其艱難程度的戰鬥。那是一段充滿了壓力的日子,沒有人教你如何度過那段時光。」

帽子遮住了她的眼睛,但人們還是能感覺到這個身體裡流著中國的血液的姑娘有一股難以駁倒的倔氣,她堅定地辯駁:「這項設計的主體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當你接受了這種痛苦,接受了這種死亡的現實之後,才可能走出它們的陰影,從而超越它們...所以一座紀念碑應該是「真實」的寫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認痛苦已經存在,然後才有機會去癒合那些傷口。

▲ 面對全美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才21歲的女孩並沒有退縮。林瓔堅決捍衛自己的設計理念。

老兵們始終不依不撓,甚至還去威脅林瓔,最後提出在紀念碑前要安放三座士兵的銅像。但是林瓔倔得一點都不肯妥協,這完全是破壞她的作品。最後主辦方妥協只能協調將銅像放在公園入口,遠離紀念碑。

▲ 林瓔做出的越戰紀念碑設計模型。

▲ 林瓔在越戰紀念碑落成開幕的現場。

事實證明,林瓔是正確的。1982年11月13日,「越戰紀念碑」落成向公眾開放。遠遠望去,紀念碑確實像一道黑色的裂痕,仿佛裡面沉睡著那些亡魂。隨著下坡走去,戰士的名字在頭頂越升越高,莊嚴和肅穆的氣息讓人沉重,這密密麻麻58307名美國軍人的名字,讓無數人落淚、啜泣、反思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紀念碑前的玫瑰花。

就連當初那些頑固的老兵,站在花崗石前,望著昔日裡朝夕相處的戰友現在只留存一個冰冷的名字,在炮火中都不曾哭過的他們,此刻卻用粗糙的雙手緊緊遮住流淚的雙眼。

林瓔設計的「越戰紀念碑」,被美國人稱為「永恆的哭牆」。而林瓔,也被美國人稱讚不已,這個身材矮小的中國女生竟然有如此力量,她也讓我再次堅信:倔強地堅守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時間自然會給你回報。

▲抗戰老兵站在紀念碑前。

對那些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

一直倔強地堅守。

越戰紀念碑,讓林瓔名聲大振。大學畢業後繼續在耶魯進修,次年拿到博士學位。1988年在紐約開辦了一家設計工作室,還設計了許多經典作品,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人權運動紀念碑」、耶魯大學紀念錄取女學生的「婦女之桌」、密西根大學的「波浪形地域」,在美國建築界有口皆碑。

▲林瓔作品:公民權利紀念碑(Civil Rights Memorial)。

▲ 為紀念耶魯大學開女權運動之先河設計了「婦女之桌」,數字隨著年份越來越大,代表就讀的女生人數越來越多。

如今已58歲的林瓔,還是從不講究衣著,一名美國記者直言不諱地說她平時穿著就像一個「匆匆趕去上課而又害怕遲到的大學生」。每當有人提醒她時,她總是很倔地搖搖頭:我只想把精力放在作品上。

▲ 林瓔

這些作品帶給她的榮譽不計其數。超過80%的選票成為耶魯大學的董事,還與希拉蕊一同被入選婦女名人堂,甚至還得到了美國政府頒給藝術家的最高榮譽「國家藝術勳章」。在歐巴馬任期期間的最後一次頒發總統自由勳章,獲獎者有比爾蓋茨夫婦、物理學家霍金.還有唯一的女建築家、華裔林瓔。


正是名利雙收之時,林瓔的倔脾氣再次選擇不再接受建築項目,除了公益性項目。在同行裡,她做了一個奇怪的職業選擇,但是林瓔很肯定這就是她想做的。「做建築不是為了賺錢,建築也不應該只屬於有錢人,我不熱衷於接一些很大的引人注目的項目,賺錢從來不是我的目標之一...我的父母和教育背景都告訴我,幹一行愛一行,要用你的能力對社會有所回饋。」

回顧林瓔的前半生,總有一股倔氣和執著。正是這股倔氣,讓她在與舊傳統、舊觀念作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讓她的智慧與才華展露出來。她曾經說過:在你試圖突破思想的藩籬時,必然會引起許多人的反對,而這也許就是代價。

世事坎坷,身邊總會有反對你的聲音

但是當你想要突破藩籬

不如接受代價,倔強前行

堅持你認為對的事情

時間會給你一切答案

▲ 林瓔

相關焦點

  • 林徽因|美貌如花,品性如菊,一個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
    ——林徽因《別丟掉》1.別丟掉,那理性!民國的才女有很多。我最喜歡林徽因。喜歡林徽因的男人有很多,但女人,大多都不能成為她的好朋友。大概只有活到極致的女人,才會有如此的殊榮與孤獨。她是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人,讓多少女人妒忌的林徽因啊!
  • 真實的林徽因是一個怎樣的女子?魯迅眼中她是「不純潔」的交際花
    民國時期,西方的先進思想已經傳入了中國,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很多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名的人才,除了有名的四大才子之外,四大才女也是聲名遠揚,正是因為這樣開放思想的傳入,給了中國女性更多的發展空間,而在四大才女之中,最有名氣的那就是林徽因了,林徽因不僅僅是四大才女之一,也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可以說林徽因是集才華與美貌與一身的女子
  • 民國女神林徽因:讓男人愛到骨子裡的女人,身上都有這3個特點
    100多年前的民國大地上,有一個女人,美貌與才華並重,成為了民國的傳奇。她16歲留學英國,學習建築知識,曾經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然而,比起她的成就,她的情史更為人們關注。她曾讓三個著名的男人,為她一生留戀。
  • 她是民國才女林徽因,也是一身詩意的林徽因
    最近有點迷才女林徽因,迷她的才情,迷她的詩意,迷她的通透......現代媒體有點過度消費林徽因的感情史,導致絕大多數人以八卦之心,津津樂道於她與徐梁金三人的感情,從未真正去了解林徽因這個人。出眾的才,傾城的貌,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作家的文學氣質,這一切在她身上揉合得渾然一體。「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是在她的追悼會上,金嶽霖為她寫下的著名輓聯。她的詩歌優美動人,她的愛情也浪漫得像一首詩,她的人生更是一首文採斐然的詩歌,為人所稱羨、讚頌。
  • 她是林徽因侄女,兩度獲得美國至高勳章,美國總統都親自為她頒獎
    ——林徽因輓聯 提到林瓔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會感到茫然,但如果提到她的姑媽大部分人絕對都認識,她的姑媽就是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的才華不僅僅在文學上,更在建築上,當初西南聯大的校舍就是她跟梁思成共同設計的,後來清華的教師宿舍也是出自林徽因之手,甚至連國徽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有她的參與,哦對,八寶山革命公墓的主體建築也是林徽因設計的。在建築設計之外,保護古建築更是林徽因奮鬥了一生的目標。
  • 她是民國奇女子,女兒身有男兒夢,再讀傳奇林徽因
    世間的女子,紛麗多姿,唯獨有一朵不一樣的奇葩,哀豔如詩!她是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作家,一個建築學者,也一個傳奇。她美貌如花風華絕代,但是她生命中有一半的時間竟然都在與肺病作鬥爭,中年以後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了。
  • 陸小曼和林徽因都是富養的名媛,誰的顏值更勝一籌?老照片見玄機
    陸小曼和林徽因都是典型的名門閨秀,她們均出自於富裕的家庭,接受較好的教育,按照「富養女兒」的標準,培養出來的民國閨秀,一顰一笑盡顯典雅。那麼,兩位名媛誰的顏值更勝一籌呢?
  • 林徽因的文章不是上品,她的才,在於心有大志,賢良淑德
    民國四大才女是,張愛玲、蕭紅、呂碧城、石評梅,每個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非常高,也都有很多好作品傳世。民國時期還有另外四位,分別是:陸小曼、林徽因、周旋、阮玲玉,這四位是以美貌著稱的。這八個人中,有一個人比較特別,便是林徽因。她是四大美女之一,但也被冠以才女之名。林徽因的文學作品並不出色林徽因最為出名的一首詩是《你是人間四月天》。
  • 鬼滅之刃:香奈惠個人志,集溫柔、善良、美貌、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鬼滅之刃#導言:漫畫《鬼滅之刃》中的角色蝴蝶香奈惠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存在,是一位集溫柔、善良、美貌、才華於一身的女子,只在眾人的回憶中出現過幾次,卻受到了廣大漫迷們的喜愛。蝴蝶三姐妹都是美人,而姐姐香奈惠更是其中之最。在番外篇鬼滅學院中,香奈惠在學校的三年中一直被評為三大美人之一,是學院的生物老師,在男女生之間都很有人氣,實際上是被搭訕會感到很害羞的人。
  • 女神林徽因的字跡曝光,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林徽因,一個集才華、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她是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是詩人;她是設計出國徽、東北大學校徽、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人民英雄紀念碑紋飾和浮雕圖案的建築大師
  • 風雨琳琅 才是真實的林徽因
    這些傳記聯手將林徽因變成一個景觀,而非具有獨立思想、多元性格、不斷改變中的人。除了成為寄情對象外,絕無內涵。顯然,這樣的林徽因最適合大眾消費。    在其中一本林徽因傳的封面上,編輯寫道:「林徽因——一個集美貌與智慧、感性與理性於一身的完美女子。被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大才子同時所愛,終選擇了愛她又懂她的梁思成。」
  • 錢鍾書為什麼討厭林徽因?曾頻繁找她麻煩,妻子楊絳攔都攔不住
    說到民國時期,能脫口而出的才子、才女很多,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林徽因了,有句話用來形容林徽因一點都不為過:喜歡她的男子可繞京城一圈。她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優美的文字,高貴的氣質,無不讓人為她駐足,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足夠資本的女人,也不被人待見。
  • 侄女美貌再次驚豔世界,這才是真正的王室...
    侄女美貌再次驚豔世界,這才是真正的王室貴族! 目前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國家保留王室的。而英國王室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直都非常高,尤其是王室王妃們,一直都是英國王室的一個名片。在眾多王妃中,最為驚豔的一個當數有著「英倫玫瑰」之稱的黛安娜王妃。這個曾驚豔世界的優雅美人。不知道多少人把黛安娜王妃視為完美女神。
  • 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即將迎來劃時代女王
    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即將迎來劃時代女王 西班牙是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從十五世紀開始徹底走上歷史舞臺,跟葡萄牙兩分天下。我們只知道英國是「日不落帝國」,其實這個稱謂原本屬於西班牙,至今西班牙語的地位僅次於英語,是全球第二大常用語言。
  • 這3大星座女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但脾氣卻很古怪,讓人捉摸不透
    這個世界上其實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還是非常多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一個沒有脾氣而且溫柔似水的人,就比如今天我跟大家說的這三大星座,他們不僅有顏值而且有氣質,最重要的是人品才華樣樣都好,雖然說這樣的星座女總是特別吸引人的,但是不得不說他們的脾氣卻非常的古怪,根本就讓人捉摸不透。
  • 《天氣預報》主持人楊丹:集才華美貌於一身,今47歲堪稱凍齡女神
    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曾這樣寫道:「世人大多眼皮淺顯,只見皮相,未見骨相。」美人在骨不在皮,比起皮相,內在的修養和氣質更重要。還記得每天在《新聞聯播》後播出的《天氣預報》嗎?如果你看過,那一定會對有著央視「氣象一姐」之稱的楊丹印象深刻。1973年出生的她,已經47歲了。
  • 女人有才華便有底氣,有才情才能讓人生更加精彩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知名人物,她出身名門,自幼飽讀詩書,熱愛藝術,在建築、詩歌、文學等多方面均有建樹。她勇敢、堅強,敢於去為了自己的理想與事業而奮鬥。可以說是一位頗有才華的奇女子。這世上不乏有才華的女子,但並非每一位有才華的女子都能夠活成自己希望的那樣,收穫到幸福的生活與美滿的婚姻愛情。
  • 美人林徽因:世上真有才貌雙全這回事
    文章摘自《當年明月在:林徽因往事》作者:慕容素衣美貌和才華,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都是稀缺品,只要擁有其中任何一樣就足以讓人與眾不同,如果能夠集兩者於一身,這樣的人在人群中想不出挑都難。林徽因就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之一,上天實在是太過偏愛她。她當然不是純靠美貌才享譽至今的,但美麗確實為她增色不少,我們談到她,不應該故意繞開這一點。
  • 民國最美的五位女子,才貌雙絕,非常有魅力
    盛愛頤盛愛頤遺傳了其父親的才能和膽魄,她外表柔美秀麗,但內心堅韌剛烈、桀驁不馴,正是因為其性格才有了中國第一件女權案,雖然這是一次家族內部財產的爭奪,但她能利用法院來維權堪稱是當時的女性第一人,從此女性的財產繼承權問題就有榜樣了
  • 美貌和才華,她都有
    去年11月,12月,今年1月都有朋友過來島上旅遊,原本以為到了3,4月會有更多的朋友過來看櫻花,沒想到1月春節之後一切與以往都不同了。2月中旬,最後離開的上海朋友帶回上海很多口罩,差不多一周左右我住的那個島上檢測出第一個病例。4月7日,日本7個地方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0天後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其實在3月底經濟活動已經急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