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網際網路,不是消費網際網路的「畫皮」

2020-12-23 界面新聞

文|孟永輝

當流量與資本的紅利見頂,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深度布局顯得更加迫切。實踐已經證明,僅僅只是依靠資本的驅動,僅僅只是依靠收割流量無法帶來長久的發展,只有真正能夠回歸行業,回歸實體,才是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正確發展之道。產業網際網路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然而,產業網際網路的追捧者們似乎依然還沉浸在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迷夢裡,儘管在口頭上不斷宣揚著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的諸多區別,而在實際落地的過程當中,他們的身體卻又不聽使喚地邁入了與消費網際網路一樣的河流裡。

正是因為如此,即使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依然看到了平臺巨頭們在其中扮演著的決定角色。與其說產業網際網路是一個全新的物種,不如說它依然是平臺玩家們的新概念。很顯然,這種將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局限在消費網際網路牢籠裡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它非但無法促進產業網際網路的良性發展,甚至對於改造消費網際網路亦無裨益。

尋找真正屬於產業網際網路的正確發展姿勢,而不僅僅只是把產業網際網路看成是消費網際網路的「外衣」和「畫皮」,才是真正能夠確保產業網際網路可以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平臺將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存在

當產業網際網路的風口開啟,我們看到的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巨頭們的率先加入,而在S2B商業模式的引導之下,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全新的平臺模式的崛起。這種全新的平臺模式不再僅僅只是做撮合和中介,而是開始做技術的深度賦能。雖然玩家們的側重點發生了改變,但是,這種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依然是平臺經濟,並沒有太多真正意義上的改變。說到底,以提供技術、服務賦能為主打的產業網際網路發展模式依然是平臺模式,只不過改造的對象從C端轉變成為了B端而已。

很顯然,這種以平臺經濟為底層邏輯的發展方式並不能夠完美詮釋產業網際網路本身。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網際網路應該是一個去平臺化的存在,換句話說,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所認識的經典意義上的平臺將不復存在,而是將會蛻變成為行業的一份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僅僅只是用消費網際網路的邏輯來看待和實踐產業網際網路的做法顯然已經過時,只有真正消弭平臺的影響,讓產業網際網路的玩家(平臺)真正成為行業的一份子,才能真正讓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跳出消費網際網路的怪圈,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盈利不再是單點的,而是全流程的

在消費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看到的諸多的網際網路物種的盈利模式都是單點的,即建立在單次成交和單一對接的基礎至上的,以電商為代表的諸多網際網路物種無一不是如此。於是,玩家們為了盈利不得不絞盡腦汁讓買賣雙方達成交易,我們看到的各式各樣的購物狂歡節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這種單一的盈利模式需要不斷聚攏流量,不斷增加撮合的機率,才能保證盈利的持續,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了諸多的消費網際網路玩家始終把流量的獲取與轉化看成是生命線。阿里如此,京東如此,滴滴、美團更是如此。

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來臨,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拷貝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為主導的全新流量爭奪戰,只不過這場流量爭奪戰的爭奪對象已經從C端轉移到了B端而已。很顯然,這種以流量爭奪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已經偏離的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大方向,等到B端流量被掠奪殆盡,那些以流量為終極目標的玩家便會開始面臨新的困境和挑戰。

事實上,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盈利模式已經從單點的、短暫的模式轉變成為全流程、全鏈路的發展模式。如何在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當中找到盈利點,才是確保產業網際網路玩家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這考驗的是產業網際網路的玩家對於行業的理解是不是夠深,對於行業的紮根是不是夠深,只有真正能夠深入地參與到行業發展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真正理解行業發展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的真實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當產業網際網路的玩家們不再是簡單地依靠單一的收割來盈利,而是真正了解行業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真正可以找到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的盈利點時,它們才算是真正成為了產業網際網路的玩家。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和資本不再是致勝點,留量與技術才是決勝地

消費網際網路的底層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對於流量和資本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性。因為消費網際網路的盈利是建立在對於流量的撮合和中介的基礎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玩家們想要實現盈利就必然需要不斷地獲取流量,而後,對於獲取到了流量進行撮合和中介,從而實現盈利。在撮合和中介的過程當中,資本在其中有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這一點,在電商、出行、金融等諸多網際網路模式涉及到的領域裡都有呈現。這說明,流量與資本是決定消費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力量。

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僅僅只有流量和資本已經不夠了。首先,資本的輸血已經很難在起到實質性的效果,相對於薅羊毛,用戶更加關注的是獲得好的產品和服務。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去簡單地用補貼的方式來實現發展非但無法奏效,反而還會將自身的發展率先帶入到困難的境地裡。其次,流量端的需求業已發生了深刻變化,消費升級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在這個大背景下,如果我們再去簡單地陳舊的供給端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顯然已經過時,真正改造供給側才能獲得新的發展紅利。

在這個時候,留量和技術開始扮演越來越關鍵的作用。相對於流量的單一和不可持續,留量本身更加認同,更加具有歸屬感,因此,以留量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更加符合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全流程、全鏈路的盈利模式。相對於資本的猛火快攻,以技術為驅動的發展模式更加關注的「潤物細無聲」,雖然從聲勢上並不及資本驅動型的發展模式強大,但是,以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模式可以給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帶來更加顛覆性的發展。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生產要素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當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場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的全新經濟發展模式的成熟與完善。同網際網路模式基於傳統的生產要素進行撮合和中介不同,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生產要素正在發生著一場深刻且顛覆性的變化。數位技術、數字要素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就是一個生產要素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時代。

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玩家們來講,如果還僅僅只是為獲得了多大規模的流量而沾沾自喜,並不去思考如何對這些流量進行深入而又徹底的改造,那麼,縱然是他們擁有了海量的流量,這些流量對於他們來講同樣是一文不值的。當我們正視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產要素業已發生根本性改變的現實,並且基於這種深度改變來找到新的發展突破口,才是真正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關鍵所在。

站在新的生產要素的角度來看待產業網際網路,而不僅僅只是把產業網際網路看成是一個單純的改造對象轉變的過程,才是保證產業網際網路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未來真正決定產業網際網路未來的玩家將不再是擁有了海量流量,可以對流量進行撮合的玩家,而是那些可以對海量流量進行深度變革與改變的玩家。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產要素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玩家們的使命與任務才算是真正完成。

結語

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風口開啟,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投身其中。然而,在這種全新的潮流之中,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把產業網際網路與消費網際網路等同起來看待,並未真正認識到它們之間的異同。很顯然,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這種淺顯的理解並不是好事,深刻理解產業網際網路的深刻內涵,並且找到真正適合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道路,才是開啟新發展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產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的再進化 B端成新藍海
    如果需要在資本市場上重新去講述一個新故事的話,這種割裂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之間聯繫的做法是適合的。如果真正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時區,我們首先要做的或許並不是割裂與消費網際網路之間的關係,而是要正視它與產業網際網路之間的關係。產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的再進化。
  • B端:產業網際網路的終極奧義
    投稿來源:輝常觀察當我們開始遠離消費網際網路的"勢力範圍」,原本的狂熱開始變得理性。所謂的網際網路模式並不是萬金油,面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需求,以去中間化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模式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尋找新的,區別於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成為一種必然和趨勢。無論是傳統的消費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傳統的實體企業,幾乎都開始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後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新模式。
  • 股市華興社許利民:產業網際網路是什麼
    從消費網際網路時期向產業網際網路的進化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呈現的。雖然產業網際網路的內在邏輯、驅動技術和商業形式都曾經與消費網際網路時期發作了基本性的改動,但是,我們仍然要客觀、理性地對待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之間的關係,以此來找到合適產業網際網路開展的正確方式。
  • 大火的產業網際網路到底是啥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已接近尾聲,「下半場」的序幕正被拉開,當前這一論斷已成為共識。部分業內人士更進一步指出,網際網路的主戰場正從消費網際網路(ToC)向產業網際網路(ToB)轉移。隨之,不少網際網路企業老總都表示要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挖掘其中的商機。許多傳統企業也表示,要利用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契機,努力提升生產效率,實現企業轉型。
  • 全鏈路:產業網際網路的致勝之道
    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這樣一種固定印象,最終讓很多人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認識並不全面,甚至有人在談及產業網際網路的時候,便把它看成是消費網際網路的改造者。對於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之間關係的片面、孤立的認識,最終讓兩者之間非但無法相互促進,反而還開始互相傷害。我們看到的諸多的產業網際網路玩家對於消費網際網路的無視,就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 一文讀懂「產業網際網路」的內涵
    「S」是一個整合的供應鏈平臺,這個平臺可不僅可輸出全品類、多品牌商品,還能提供多元化的網際網路技術服務,從而帶動供應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b」是一個大平臺對應的數萬甚至億萬級的經銷商,在大平臺的支持下,不斷調整自己的銷售策略。「S」和小「b」之間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也不是傳統的加盟關係,簡而言之是「賦能」。
  • 以B端為綱 產業網際網路的再定義
    所謂的網際網路模式並不是萬金油,面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需求,以去中間化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模式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尋找新的,區別於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成為一種必然和趨勢。無論是傳統的消費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傳統的實體企業,幾乎都開始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後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新模式。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便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 許小年: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空間巨大,但實現路徑與消費網際網路不同
    工業網際網路VS消費網際網路 工業網際網路出不了爆款產品,它是一個企業一套系統,一個行業一個做法。 工業網際網路不是圍繞用戶規模和用戶活躍度,而是要從企業的核心業務入手,去做各個環節上的標準化和數位化。講工業網際網路,首先要講工業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它和現在已經應用非常廣泛的消費網際網路到底有什麼區別?工業網際網路是不是就是物聯網?如果不是的話,它又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其實還沒有非常明確的答案。從世界範圍來看,大家對工業網際網路的定義也不一樣。
  • 產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關係
    未來十年,物聯網將與產業網際網路進行深度結合。目前,消費網際網路已經進入瓶頸期,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會逐漸影響我國的基礎產業。物聯網的價值不僅是連結了物和人,而且可以實現價值的變現,進而形成系統化、數據化、智能化,並帶來全產業鏈的變革。系統化是數據化的基礎,數據化又是智能化的基礎。而物聯網即是系統化、數據化的底層建設,也是系統化、數據化的結果。
  • 告別春天的嫩芽,產業網際網路迎來瓜熟蒂落期
    觀察當下產業網際網路的入局者,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玩家都在將產業網際網路進一步深化。阿里全力加持的數字經濟、騰訊不斷深度參與的產業網際網路,其實都是他們將發展的目光從消費端轉移到產業端的主要體現。當消費端流量的爭奪日漸白熱化,產業端則是一片藍海。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玩家的深度加入,產業網際網路同樣將會成為另外一片發展熱土。
  • 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牽手每日優鮮 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
    青島城運控股集團積極響應市政府打造「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戰略投資部署,12月10日上午,青島城運控股集團與每日優鮮集團在北京舉行全面戰略籤約儀式。據了解,青島城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集「城市交通運營服務、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交通產業資本投資」為一體的綜合型交通運營服務企業,是青島市大型國有交通骨幹企業。
  • 產業網際網路,「中臺」為王
    數位化時代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難得機遇。5G、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虛擬實境……新技術的發展滲透到產業,使得產業網際網路蘊含無限的商業潛力,新技術既加速新物種的誕生,也是對舊事物的進化。
  • 網際網路賣菜,不是資本的競技場
    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於薅羊毛的熱衷不同,現在的人們對於資本的看法更加客觀,這一點在網際網路賣菜的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對於網際網路賣菜的抵抗情緒並不是從與網際網路賣菜直接相關的小商販開始,而是最為直接的消費者開始萌發。
  • 產業網際網路:去中心化、去網際網路化、去傳統化的集合
    儘管發展的指針業已進入到了產業網際網路的時區,並且越來越多的玩家都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此,但是,人們在看待和實踐產業網際網路的時候,更多地用消費網際網路的模式來套用或者複製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於是,一場以消費網際網路之名行產業網際網路之實的發展開始上演。
  • 還有人以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就是農產品電商?
    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其本質是服務平臺,是企業級對企業級,解決的是產業鏈上的問題。經常有人把農產品電商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當作一回事。當然,未來二者有可能會趨同,或者聯結成為一個新形態。但是在當下,二者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2020年中國音樂產業報告:網際網路音樂消費成為主流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打亂了全世界的陣腳,無數人的生活軌跡被改變,全行業受到衝擊,音樂產業自然也不例外。不過,自2015年起,錄製音樂產業的收入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尤其是中國的錄音產業收入90%以上是數字收入。因此,相比於演出市場在疫情之下受到的沉重打擊,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唱片公司等受到的影響,相對要小一點。
  • 業內人士熱議網際網路大變局時代:產業網際網路會誕生更多偉大企業
    網際網路正在經歷一個大變局時代,各行各業都需和科技掛上鉤,以2015年為分割,網際網路開始從消費網際網路進化為產業網際網路。他稱,未來產業網際網路一定會誕生更多的偉大企業,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阿里、騰訊,但下一個劃時代的企業可能就在產業網際網路中產生。實際上,近兩年產業網際網路領域已經成型了一批行業特徵明顯的商業模式。
  • 網際網路大會啟動 衣邦人榮膺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
    原標題:網際網路大會啟動 衣邦人榮膺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千峰獎」2020年11月29日,武漢舉行了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大會。此次大會由億邦動力主辦,超過50家投資機構、150家企業代表出席。衣邦人作為產業網際網路領域中行業特徵顯著的革新者,受邀參加2020億邦產業網際網路大會,並榮膺「千峰獎」。
  • 產業網際網路兩年記:落地的最佳實踐是什麼?
    在消費端崛起的科技巨頭外,像慧聰、金蝶這樣的紮根B端多年的玩家,也在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實現跨越式發展。2020年,各路玩家都對產業網際網路信心十足、躊躇滿志。然而,跟消費網際網路不同,產業網際網路具有「慢」、「重」、「雜」諸多特徵,雖然科技公司提出B端戰略的多,然而在落地上,卻有不少頭重腳輕的現象,很多公司戰略聲量大,在落地時卻不算順利,給人感覺是重拳砸在了棉花上。產業網際網路應該如何落地?
  • 雲集高級副總裁張鐵成:「消費+網際網路」是接下來的春天
    11月26日,在由《中國經營報》與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當中的「2020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上,雲集高級副總裁張鐵成旗幟鮮明地指出,「我所認為的消費網際網路才剛剛開始。」 張鐵成參加的論壇主題是「消費網際網路的又一個春天」。「我非常喜歡這個主題。因為當我們思考新的商業的時候需要打破原有的一些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