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蓋提縣:依託「愛心美德公益超市」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2020-12-16 鏡像刊論

「見過商品打折的超市,卻不曾見過買東西不用付錢的超市。」前來兌換商品的「好家庭」榮獲者阿曼古麗·卡迪爾欣喜的說道。這是麥蓋提縣推行社會扶貧模式的一個縮影,既然它不要錢,那麼超市商品該如何採購,又該如何運營呢?

在麥蓋提縣庫爾瑪鄉愛心超市裡,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米麵油鹽、鍋碗盆壺、牙膏、牙刷、毛巾、茶杯、文具......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與傳統超市不同,這裡的商品不需要用錢來購買,每一件商品上標註有積分數字,來這裡的農民只需用積分兌換,心儀的商品就可以免費拿走。

「通過籌建『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建立『正向激勵、以獎代補』的工作機制,有效遏制了部分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開創團結、穩定、發展新局面。」麥蓋提縣庫爾瑪鄉黨委委員、組織員馬曉偉說。

麥蓋提縣庫爾瑪鄉「愛心美德公益超市」是以「政府牽頭、全民參與、嚴格比例、廣泛激勵」為原則,由麥蓋提縣管委會統籌,庫爾瑪鄉管委會具體實施,進一步整合社會慈善資源,採取「表現換積分、積分換物品」的方式,最大限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實現扶貧與扶智並行、物質脫貧與思想脫貧同步的目的。

「每到周末前來兌換商品的農民就擠滿了超市,這才開門不到半天,超市內的商品都快被兌換完了,你再晚來一會兒,恐怕就沒什麼東西了。」負責該「愛心美德公益超市」運營的木卡達斯·吐爾洪笑著說。前來兌換物品的農民更是爭先恐後,前來兌換自己心儀的物品。本月以來,庫爾瑪鄉「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共兌換商品1500餘件,折價18050餘元,大大鼓勵了村民勤奮向上的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太白:「七大工程」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太白縣大力實施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技能提升、文明創建、誠信建設、依法治理、能力提升扶智扶德扶志「七大工程」,從思想上、精神上、能力上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戰勝困難、擺脫貧困的信心,不斷激發內生動力。2017年,全縣13個貧困村退出,790戶3010人脫貧;2018年脫貧1072戶3106人,貧困村全部退出,實現貧困縣摘帽。一是道德評議工程。
  • 茌平區楊官屯鄉:激發內生動力 助力脫貧攻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邢永亮 通訊員 周雪 茌平報導楊官屯鄉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健全激勵機制,強化宣傳教育,改進獎補助措施,動員貧困群眾參與項目實施,增強貧困群眾底氣、激發貧困群眾志氣、提高貧困群眾勇氣,全面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 全面激發內生動力 提升貧困地區發展能力
    南疆四地州作為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既是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和制勝點,也是全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的脫貧短板。今年,隨著剩餘10個深度貧困縣如期摘帽,南疆四地州基礎條件、社會事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能力等得到歷史性提升,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發生歷史性轉變。
  • 獲嘉縣大新莊鄉:「愛心超市」兌出脫貧新氣象
    在獲嘉縣大新莊鄉大呈村愛心超市中,一個工作人員正在耐心細緻為群眾做著登記,在他身旁有20多名群眾在排隊等候著,10多名群眾正在貨架旁精心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手裡拿著兌換的物品,臉上洋溢著笑容。與他們交流得知,當天是愛心超市兌換日,他們把積分券拿來兌換日常生活物品,通過自己勞動「有償」獲取生活物品。
  • 洋浦志智雙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實現就業脫貧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消息(記者 李紹遠)近年來,洋浦堅持把扶志扶智作為轉變貧困戶「等靠要鬧」思想的重要抓手,通過就業培訓、典型帶動、宣傳引導等途徑,增強貧困群眾自我造血的內生動力,推動貧困群眾就業,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同樣不能「急剎車」
    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幫扶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的同時,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同樣不能「急剎車」,也要持續用力開展,真正從根本上改變廣大群眾的精神面貌,最大限度激發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切實引導全社會形成爭先脫貧、勤勞致富的良好風尚。
  • 神木市慈協為市內4家愛心超市捐贈物品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互助互濟、奉獻愛心」的傳統美德,助力神木市脫貧攻堅工作,積極營造「我為社會做貢獻」的良好社會風尚。12月15—16日,神木市民政局、市慈善協會為萬鎮鎮麻院溝村、馬鎮鎮五星村、中雞鎮納林彩當村、錦界鎮河灣村4個貧困村愛心超市各捐贈價值1萬元愛心物品,用實際行動讓困難群眾感受到慈善的暖陽。
  • 巴塘縣圍繞內生動力 增強群眾愛國愛黨感恩意識
    扶貧、扶智、扶志並重,持續推進「潤育工程」,組建藏漢雙語宣講團,分類開展宣教聚力、文化浸潤、文明引領、法治普及、典型示範五大行動,舉辦農民夜校等各類培訓4100餘場次,受益群眾達3.9萬人次。二是從培訓入手舉辦挖掘機操作、烹飪等技能培訓139期4012人次,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716人。為貧困人口解決生態護林、農村環衛等公益性(類)崗位3056個。
  • 教育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富了腦袋、鼓了口袋
    教育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富了腦袋 鼓了口袋  「有了助學貸款,家裡再不用為我上大學發愁了。」廣西桂平市江口鎮胡村羅雨婷說。隨著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許多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  扶貧先扶智。
  • 唐河縣大河屯鎮:脫貧典型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教室內座無虛席,幾十名貧困群眾正聚精會神地聽報告。講臺上,2020年河南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大河屯鎮馬莊寨盲人殘疾青年李喜柱正生動地講述自己克服困難、學習電動車修理技術、光榮脫貧奔小康的歷程。「雖然我眼瞎了、腿瘸了,但我一直告誡自己:不當懶漢當硬漢,擼起袖子加油幹!」
  • 【領航新徵程】扶貧+扶志+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領航新徵程】扶貧+扶志+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原標題: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不讓一個群眾掉隊  「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脫貧的內生動力就會奔湧而出。」市扶貧辦人力資源處處長胡劍波說,部分貧困群眾之所以貧困,一個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讓他們徹底告別貧困,首先得激發他們的志氣,做好扶志工作。
  • 寶清縣:打造「庭院經濟」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該基地對精準扶貧戶免費提供種苗,支付給貧困群眾土地租賃費和種植管理勞務費,全程提供技術指導,保障中藥材產量和質量。同時,夾信子鎮農技中心跟進回訪。4年後,順安康藥材種植基地負責回收,價格隨行就市,保底價為6.5元/斤。銷售收入扣除秧苗款後,產生的利潤70%歸貧困群眾所有,30%歸村集體所有,用於建立全村困難群眾發展產業扶持基金,重點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難題。
  • 輝縣市東新莊村:文化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映象網新鄉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趙丹)利用群眾文藝團隊培訓班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展示脫貧攻堅成果;藉助全民閱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轄區群眾文化生活;通過文藝團隊、老年協會,開展科技文化扶貧、文藝演出、送戲下鄉……輝縣市城關辦事處東新莊村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扶貧舉措,活躍了群眾文體生活
  • 豐富生活「大舞臺」激發群眾造血「強動力」
    12月1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的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曲徑介紹,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目標,以「志智雙扶」為重點,以持續開展「三千行動」為抓手,主動服務服從大局,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取得了明顯成效。夯實硬體設施,提升豐富生活「大舞臺」。
  • 公益+科技助力健康扶貧「頂梁柱」為1012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
    在此背景下,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符合欠發達地區低收入群眾的需要,對脫貧地區幫扶工作產生了帶動和示範性的影響,是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的有力探索。本報記者從中國扶貧基金會了解到,頂梁柱公益保險項目有著精準高效、全覆蓋、全透明、全跟蹤以及理賠最大化的特點。被保人只需通過支付寶激活保單,再上傳醫療憑據(縣醫保結算單、身份證、銀行卡照片)進行線上審核,即可在3-5個工作日內實現快速理賠。「一個村裡只要有一臺智慧型手機、一個支付寶帳號,就能做到全村理賠、全程覆蓋。」
  • 嘉興經開區 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日前,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以激發基層治理「紅色活力」為目標,全面組織開展以「黨員、幹部員工編組,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為主要內容的在職黨員、幹部員工「一編三定」進村社服務活動。一方面,積極組織街道80餘名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幹部員工到居住地所在村(社區)報到並認領相應崗位,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另一方面,對250餘名到社區報到黨員、機關幹部進行編組,結合志願服務內容,組織黨員幹部深入網格開展各類活動,不斷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結合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塘匯街道在「一編三定」工作落地落實中,全面優化社區微網格長隊伍。
  • 冬至將至,貧困群眾的「暖心被」已送達|扶貧|公益|坊子區|濰坊市|...
    (原標題:冬至將至,貧困群眾的「暖心被」已送達) 12月17日,山東濰坊剛經歷初雪
  • 十堰張灣區:「愛心積分」勾畫鄉村治理美景圖
    變化,源自一張「愛心積分兌換卡」。沙洲村村民到「愛心美德公益超市」積分兌換點兌換日常物品。2020年,該村開辦「愛心美德公益超市」,出臺「愛心積分」管理辦法,村民們只要遵守村規民約,就能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在公益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 舒城:做好宣傳文章 激活內生動力
    近年來,舒城縣高度重視輿論宣傳,圍繞「宣、引、激」三字做文章,更加注重培養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的意識,更加注重提高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體內生動力。
  • 「背山一戰,向綠而行」六步工作法:文明鄉風讓內生動力激蕩
    多措並舉,優良鄉風吹遍元陽大地在黃茅嶺鄉「愛心超市」內,貨架上整齊地碼放著各色生活用品。小至肥皂、衛生紙,大至電磁爐、電飯煲,村民憑藉平日裡獲得的積分,就可兌換回家而不用再花錢購買。愛心超市內的商品群眾在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商品據悉,黃茅嶺鄉「愛心超市」是元陽縣建成的第一家「愛心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