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馮陽陽)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太白縣大力實施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技能提升、文明創建、誠信建設、依法治理、能力提升扶智扶德扶志「七大工程」,從思想上、精神上、能力上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戰勝困難、擺脫貧困的信心,不斷激發內生動力。2017年,全縣13個貧困村退出,790戶3010人脫貧;2018年脫貧1072戶3106人,貧困村全部退出,實現貧困縣摘帽。
一是道德評議工程。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道德教育推進扶貧扶志工作的通知》《關於在全縣開展「鄉賢」評選活動的通知》等文件,以村為單位,成立道德評議會,設立善行義舉榜,通過褒揚善舉、貶斥失德失範,規範新民風道德評議活動程序和評議辦法,引導群眾見賢思齊。目前,全縣共組建道德評議會44個,評選鄉賢205個,召開道德評議會1026次,參與人數37402人次,樹立正面典型400餘例。
二是移風易俗工程。在全縣城鄉一體化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活動,推薦評選太白縣第一屆「文明家庭」,各村修訂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等鄉村自治組織,《寶雞日報》頭版對該縣移風易俗工作予以報導。全縣44個行政村都建立了村規民約,44個村成立了「四會」,規範紅白喜事節約費用698667元,評選十星級文明戶9855戶。
三是文化傳播工程。印發了《全縣脫貧攻堅文藝宣傳實施意見》等文件,按照「五淨一規範」標準,結合實際培優鄉風文明,鞏固提升示範村建設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全縣舉辦文保員、農家書屋管理員、「激情聚太白」、大眾舞蹈等培訓77場次,放映公益電影2441場,組織文化惠民扶貧演出677場,完成送戲下鄉130場,受惠群眾12萬餘人次。
四是技能提升工程。按照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突出蔬菜種植、中蜂養殖、農村電商、農家樂發展,全面開展「菜單式」精準培訓,讓每戶貧困都掌握1-2門實用技術,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依靠自身發展脫貧致富。全縣舉辦各類培訓1500餘場次,惠及貧困群眾5萬餘人次。實施「高校雙百工程」,把地方所需與高校所能所長結合起來,開展培訓1500餘人次,「馬莊香包」加工製作社區工廠已建成投用。
五是文明創建工程。以「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和道德模範學習宣傳活動為抓手,在全縣大力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和道德模範推薦評選活動,全縣56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校園除外)分別和35個貧困村建立了一對一幫扶關係。目前,全縣推廣傳世家訓1000餘條,表彰脫貧典型300餘人,縣級道德模範53人。
六是誠信建設工程。制定了《太白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建立太白縣誠信紅黑名單發布及聯合獎懲制度,紮實推進「信用太白」建設。目前,全縣設立紅黑榜村42個,張榜公布332次,評選誠信村民69場次,參與人數達7143人次,設立誠信獎勵基金5000元。
七是依法治理工程。深入開展「法律八進」宣傳教育,通過道德評議、法制大講堂等載體,開展經常性法制宣傳,引導群眾樹立「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靠法」的法治思維。全縣開展法制宣傳教育187場次5萬餘人次,組織「法律八進」114場次,提供法律諮詢7000餘人次,發放《新憲法讀本》《以案釋法》《法進社區、法進軍營》等宣傳資料21萬餘份;評選出咀頭鎮上白雲村等10個縣級民主法治村,調處參與率100%,調處成功率99%。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資訊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作者/來源:西北信息報社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