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賞析 | 空惆悵,少年豪放

2021-03-05 廈大墨鄉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白馬篇》節選

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有的以情勝,有的以意勝,而有的篇目,卻純是以才情與氣勢取勝。曹植的《白馬篇》,便是這樣的一首詩作。就全詩的情緒與風格來看,《白馬篇》應該屬於曹植早年創作的作品。當時曹植頗受曹操看重,被認為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裴注引《魏武故事》),正是英雄氣蓬勃於胸,意氣最為風發的一段時期。這一點,在《白馬篇》中可以說展現的淋漓盡致。

               作者 祝枝山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在全詩的一開篇,曹植便向我們展示了一副極具動感的畫面——神駿的白馬,套上了黃金裝飾的馬具,正飛一般地奔馳。而「西北馳」三字,又使我們不自覺地為這一畫面設置了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壯麗背景。單單這一句詩,便極儘先聲奪人之妙。接下來,詩人又自設問答,這位奔向西北方的壯士是誰呢?原來,乃是幽州、并州一帶的「遊俠兒」。這位遊俠兒,少年時便以精良的武功,建立了極大的聲譽。

緊接著,曹植便用了四句詩,極力鋪陳其武藝的高超。這種「俯、仰、左、右」的對舉法,營造出一種強大張力,凸顯了「遊俠兒」的難擋之勇;而「破、摧、接、散」數字,亦極為精彩,顯示出了曹植對於用字的刻意錘鍊。

作者 楊力舟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白馬篇》節選

                                               

在全詩的下半部分,曹植則轉而描寫遊俠兒「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的赫赫軍功,以及「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願為國家捐軀赴難的慷慨情懷。最後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作結,可謂氣勢流貫,神氣完足。韓愈在談到作文時,曾有「氣盛言宜」之論。其實,這句話用於評價曹植的早期詩作,亦極為妥帖。

 圖源 全景網

值得注意的,這位「遊俠兒」究竟是誰呢?能夠擁有這樣的駿馬,以及如此昂貴的馬具,自然不是普通人,亦不可能是一般的軍官或兵士。其實,若我們將《白馬篇》與曹植的另一名作《名都篇》對讀,便可發現這位西北馳的遊俠兒,頗有著遊戲京洛的貴遊少年的影子。如鋪陳射藝之善,《名都篇》寫到「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與《白馬篇》「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可謂出自同一機杼。而這兩個人物身上,無疑又都有著曹植本人的深深印跡。

 作者 趙孟頫

3

說到底,曹植所描述的,並非現實中的兵士,而是理想中的英雄;「遊俠兒」所經歷的,也並非現實的殘酷的戰爭,而是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想像中的戰爭。與之相較,曹操戎馬一生,歷經大戰無數,史載其用兵「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故「每戰必克,軍無幸勝」。然而,在這位久經戰陣的「幽燕老將」筆下,戰爭卻有著迥然不同的一幅樣貌。如《蒿裡行》寫到:「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這是民眾的苦難;而《苦寒行》中寫到:「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則是士兵的痛苦。

  作者 宮素然

相形之下,「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的戰爭歷程,無疑顯得太過浪漫、太過虛幻,而「厲馬登高堤」這種極具舞臺感的亮相,也只能視作曹植這種理想化自我形象的一次展現。不過,這一點,卻未必不是曹植早年詩作的妙處所在。而聯想起這位「遊俠兒」「悵然絕望」、「汲汲無歡」的頹唐晚景,不由得引起讀者更為深沉的感慨。

撰文  |  劉子立

排版  |  青   浦

責編  |  萬哲華

相關焦點

  • 《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魏晉] 曹植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 魏晉古詩之《曹植·白馬篇》賞析
    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白馬篇朝代:魏晉作者:曹植原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賞析一  在這首詩中,曹植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超、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遊俠少年形象,藉以抒發自己的報國激情。詩歌的風格雄放,氣氛熱烈,語言精美,稱得上是情調兼勝。
  • 曹植《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曹植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 一首《白馬篇》,盡顯曹植的少年意氣與文採飛揚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首他早期的代表作《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白馬篇》是曹植創造的樂府新題,又被稱為《遊俠篇》。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是寫少年遊俠的詩。詩的大意是:白馬佩戴著金色的籠頭,飛一樣地向西北奔馳。請問這是誰家的年輕人,他是幽并一帶的遊俠少年。他們從小就離開自己的家鄉,在西北的沙漠邊陲揚名。身上一向都帶著良弓,楛木作的箭參差不齊地插滿箭筒。
  • 十首描寫惆悵的古詩詞,悔紅塵惆悵綿綿,念斷腸相思悠悠
    蘇軾惆悵時,「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陸遊惆悵時,「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惆悵是一種縈繞在腦海的相思,惆悵是一簾秋雨、滿城楓葉、孤枕難眠。惆悵好像春天飄灑的柳絮,「雨過微風起,狂飄千萬家」;惆悵又像秋天綿綿的細雨,「我是臥雲人,悔到紅塵深處。」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惆悵的古詩詞,一起欣賞。
  • 白馬篇
    參差(cēn cī):長短不齊的樣子。[5]控弦:開弓。的:箭靶。摧:毀壞。月支:箭靶的名稱。[6]接:接射。飛猱:飛奔的猿猴。猱(náo):猿的一種,行動輕捷,攀緣樹木,上下如飛。散:射碎。馬蹄:箭靶的名稱。[7]狡捷:靈活敏捷。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傳說中形狀如龍的黃色猛獸。[8]虜騎(jì):指匈奴、鮮卑的騎兵。數(shuò)遷移:指經常進兵入侵。數:多次,經常。
  • 毛筆楷書《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作品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       賞析:《白馬篇》是樂府歌辭,又作《遊俠篇》,大概是因為這首詩的內容是寫邊塞遊俠的緣故。詩中塑造了一個武藝精熟的愛國壯士的形象,歌頌了他的為國獻身,誓死如歸的高尚精神,寄託了詩人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 我愛古詩詞——《白馬篇》
    白馬篇 【三國】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 萬類霜天競自由—豪放詩人眼裡的秋天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賞析: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毛澤東詩詞的意境奇特、氣勢恢宏、志高意遠,令讀者精神振奮。
  • 何淑群佳聯賞析丨南山
    佳聯賞析文/南山出句:霧鎖紅塵春夢遠;(百合)對句:霜蒙世事窄襟寒。今天的出聯,亦景亦情,借景抒情,情嘆春夢遠去……晚秋的濃霧,遮住了浮事紅塵,也遠去了我青春多彩的夢想,令我落寞、惆悵而孤寂。整個上聯是悲嘆、婉約、傷懷的。很多人的聯只寫景,無關情,就無法觸碰人心;還有一些人上聯優美、娟秀、或意境超凡,而下聯卻不能與上聯意境很好地互補或共詠。詩聯群有些人對句:反正平仄相反,自我發揮就好!
  • 白馬人的歌舞人生
    載歌載舞的白馬人 張紅霞  生活在甘肅文縣境內的白馬藏族,俗稱白馬人,性情豪放,能歌善舞,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至今仍保留著古樸原始的獨特文化和別具一格的奇異風俗。  其表演原始古樸,粗獷豪放,充滿了神秘的宗教氣氛和濃鬱的娛樂色彩,是集「舞、歌、樂」為一體的民族民間藝術。同時,這也是至今還遺存在白馬人生活中的一種古老的具有原始風貌的群體祭祀舞蹈。
  • 144.少年和白馬
    來的是一匹小馬,馬背上的是一個穿白衣的少年,他們已經走了長長的路,穿過了幾個高高矮矮的山坡,大大小小的樹林,幾座村莊,停在這綠草茵茵的湖邊,因為湖水溫熱,春夏秋冬都暖融融的。在上凍之前,天氣不太冷的時候,少年會騎著小馬駒在湖水裡淺一點的地方跑一圈,濺的滿身滿臉的水,玩到夕陽燒著了天空,又落進湖裡。
  • 王翰 《涼州詞》二首 賞析 (修訂版)
    據「兩唐書」本傳,王瀚少年時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儻不羈,登「進士」第後,仍然每日以飲酒為事。其登第的時間,大概在710~711年間。    最後,我們再綜合一下王翰的性格與喜好:【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儻不羈;每日以飲酒為事;撰樂詞以敘情,於席上自唱自舞,神氣豪邁;家資富饒,性格豪放不羈;櫪多名馬,家有妓樂;
  • 《白馬篇》中的信仰,一個偉大王朝的墓志銘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 賀鑄不亞於辛棄疾的一首豪放佳詞,縱橫俠氣,堪稱其一生寫照
    北宋詞人賀鑄兼具婉約與豪放的雙重詞風,現存詞280餘首,創作數量在北宋時期的詞人中僅次蘇軾之後。他沿襲蘇軾的豪放詞風,並擴大了豪放詞的表現領域,創造出一種豪邁狂放與抑塞悲涼並存的獨特風格。賀鑄的豪放詞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莫過於他的《六州歌頭》,這首詞充分地表現了他鮮明的豪爽之氣、俠客之風、狂士之態等個性特徵。六州歌頭賀鑄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
  • 最豪放的十首詩詞,讀來慷慨激昂、盪氣迴腸!
    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最後一句卻也抒發了作者內心表現出對國家尚不安定的濃鬱的擔心,惆悵。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將進酒原文酒賞析
    李白鬥酒詩百篇,那是世人皆知的,有了酒,才會出口成章,若有彩袖殷勤捧玉鍾,那更是綠酒初嘗人易醉了。武人愛酒。傷春飲酒。雨橫風狂三月暮,把酒問東風,醉臥楊柳岸,問今宵酒醒何處?傷情飲酒。於是酒入愁腸,抽刀斷水,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相聚把酒。豪放時醉酒狂歌五柳前,寂寥時三杯兩盞淡酒,人生快意,飲酒算得一樁吧!將進酒賞析將進酒。文人愛酒。
  • 春望——作品賞析
    春望——作品賞析/董桂傑柏老師的《踏莎行 春望》,是繼《卜算子 尋春》之後,又一篇佳作問世 。此詞與《尋春》在思想上同屬姊妹篇,但在寫法上卻大不相同。又平添了幾許惆悵。讀到這裡,詞人沒用一句直白的句子去寫春色來遲,而是借用黃鶯的尋尋覓覓如泣如訴,從側面表達對春的渴望。這就是詞人的妙筆所在。那麼詞人真的只是要單單表達盼春、望春之情嗎?非也!如果說上闕《春望》的望是看、盼,那麼詞的下闋則是在望、盼的基礎上又添了一筆「怨」。
  • 古樸的白馬藏族歌舞——「池歌晝」
    中國西藏網訊 白馬藏族最具特色的盛大節慶祭祀表演,應數「池歌晝」,又稱「鬼面子」。2007年,文縣白馬儺舞《池哥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月23日至28日,記者在北京聯合大學主辦的「隴南文縣白馬藏族文化村落工藝美術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成果展」上看到了諸多有著「池歌晝」元素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