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第一人才華橫溢,既研究萬物的本原,也思考如何發財致富

2020-12-14 一閱而啟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提起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名字遠不如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熟悉,但實際上在蘇格拉底出生前的一個世紀,泰勒斯已經佔據西方哲學的第一把交椅了。

在古希臘,哲學與科學的界限還不太清晰,古希臘的哲學家很多也是自然科學家。所以泰勒斯不僅被稱為西方哲學第一人,也是第一個研究天文學的人,第一個成功地預言日食並確定冬至和夏至的人。

泰勒斯的著名觀點「萬物的本原是水」

泰勒斯(約公元前624年——前546年),他被譽為西方哲學的第一人,開創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流派——米利都學派。他最突出的成就在於哲學方面的探索。

泰勒斯最著名的一句論斷是:「萬物的本原是水。」這句話現在聽起來似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他經過實踐觀察洪水,仔細閱讀尼羅河每年漲退的記錄,觀察洪水退後的各種現象,發現淤泥裡留下無數微小的胚芽和幼蟲,這些是生命的萌動,進而得出萬物由水而生的結論。

之後的亞里斯多德也有記載,泰勒斯以為水是原質,其他一切都是由水造成的;亞里斯多德分析,泰勒斯之所以認為水是本原,也許是由於他觀察到萬物都要靠水分來滋潤,再加上萬物的種子本性都是潮溼的,所以,水就成了潮溼東西的自然本原。

泰勒斯試圖用水這個自然之物去解釋自然現象,而不是像當時的世俗見解那樣,把「神」作為自然之物的本原和根據,其實已經是思想上了不起的飛躍了

在他的眼裡,日食不是因為宙斯在發怒,就像地震不是因為海神波塞冬在發飆,泰勒斯認為大地是由水託著的,地震是水的波動搖晃導致的。一切自然現象都可以通過自然事物得到解釋。

這個說法今天看來非常幼稚,但是作為生活在2600年前的人,他的意識已經非常的超前了。他完全拋開了世人以為神來操縱世界的觀點。

但是泰勒斯的高徒阿那克西曼德並不同意老師的主張,當然這不妨礙他非常尊敬他的老師。他懷疑世界萬物由水構成的說法,建議代之以沒有形狀、也不能觀察到的物質,這種物質阿那克西曼德稱之為——無限者,他認為這才是萬物之源。

其實人類進步就是這樣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延伸思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步步地接近真相。這些先哲們靠思想啟迪世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所講的「米利都學派的重要性不在於它的成就,而在於它所嘗試的東西」,畢竟泰勒斯是第一個提出「什麼是萬物本原」這個哲學問題的人,是開先河的領路人。

甚至霍金和愛因斯坦都是泰勒斯的現代傳人。愛因斯坦在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然後就把餘生都投入到了萬物理論的研究當中。他的理論雄心是把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統一到同一個數學框架中,就像泰勒斯那樣,希望能夠找到那唯一一個解釋宇宙萬物的理論。

不僅思考萬物起源,也思考如何致富的哲學家

這個有趣的學者泰勒斯不僅思考萬物起源,也思考如何致富,這讓他在今天看來更加接地氣,更懂人間煙火。

當時許多古希臘的哲學家都生活在貧困之中,這點大家能想像得到,因為他們勤於用腦去覺知思想人類的大問題,和精於盤算利益的人是走著兩種不同道路的。哲學家生活貧困是一個慣例,但是泰勒斯卻是一個例外,他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的富裕商人。

當時有人認為哲學家貧困就說明了哲學是無用的,於是他就想辦法用事實駁斥這種觀念。

泰勒斯利用自己研究天文學的優勢,他精通天象,有一年還在冬天的時候就推測出第二年的橄欖會有一場大豐收;於是他就拿出他所有的錢,作為租用丘斯和米利都(都是古希臘城市)的全部橄欖榨油機的押金,由於當時沒有人跟他爭價,他的租價是很低的。

到了收穫的時節,突然間需要許多榨油機,他依靠囤積市場上的橄欖榨油機然後再以高昂的價格銷售橄欖油,由於他壟斷的優勢可以恣意地抬高價錢,於是乎大大地賺了一筆錢;

這樣他就很驕傲地向世人證明了:「只要哲學家們願意,就很容易發財致富的,但是他們的雄心卻是屬於另外的方面」。言下之意是哲學家只是不願意把生命浪費在掙錢上

這在今天看來似乎是一個商人司空見慣的做法,所謂囤積居奇嘛,但是難得的一點恰恰在於他利用智慧觀察預測到未來的趨勢。這樣說,他似乎還有做一個經濟學家的潛質呢。

總之一個聰明的大腦,一個有趣的靈魂,在生活中是完全可以創造很多奇蹟的。泰勒斯的才華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除哲學以外,數學、天文、政治、工程等等,只要是他感興趣的方面都會探索,他影響了後來眾多的希臘思想家,對西方歷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當之無愧排列在西方先哲的首位,是一個開路者的角色。

其實哲學家還是很生動有趣的,他們的故事也非常精彩,陸續將介紹更多智慧故事,歡迎留言交流。

唐詩就是生活,從皇帝到兒童以詩為樂,四大原因解讀這詩意的國度

陶淵明歸去來兮是一場追求自我的勝利,多少人有心嚮往,無力行動

相關焦點

  • 坤鵬論:西方哲學第一人
    一、西方哲學史的歷史階段西方哲學史基本可以劃分為以下歷史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主要的哲學命題。第一階段:古希臘哲學——從探究「萬物的本原」到探究「如何更好地活著」時間:公元前6世紀~公元3世紀前後主要哲學命題:什麼是萬物的本原?世界是怎樣形成的?「我」是誰?
  • 《西方哲學史》(學術版)讀書筆記(5)
    恩培多克勒較多的接受了南義大利哲學傳統的影響,將伊奧尼亞哲學的單一的物質本原論率先改造為微粒子結構的四元素說,率先研究了自然和人的世界變化生滅的動力問題,提出「愛」與「爭」兩動因說和宇宙循環演化論。他率先研究感知認識的物質生理基礎,論述了「同類相知」的「流射說」,他宣揚的奧菲斯教義,已明顯表現出理性一神思想,並被用來闡釋淨化說與歷史循環論。
  • 西方文明最早期的18個哲學流派
    因為它們都出生或經常活動在米利都,因此哲學史上稱之為米利都學派。這一學派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世界本原的問題。泰勒斯認為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無定形」,阿那克西美尼則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氣」。總之,這一學派是以物理學家的目光審視這個世界,標誌著古希臘人開始拒絕將人格神作為世界的支配者,而是在世界的內部尋找世界的本原。
  • 西方哲學鼻祖泰勒斯,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就?
    其一,論述米利都三傑的主要哲學思想。其二,論述他們哲學思想的傳承。西方近代著名思想家伯特蘭·羅素(Bertrend·Russell)曾對哲學的研究對象下過一個定義:哲學是那種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學科。神學、哲學和科學都對宇宙萬物的知識感興趣,也都有一套各自的研究方法和適用範圍。神學訴諸權威,哲學和科學則訴諸理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哲學和科學要比神學更具有科學性。
  • 三分鐘帶你快速了解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
    你思考過世界的本原是什麼這個問題嗎?你了解泰利斯、畢達哥拉斯和巴門尼德嗎?想知道古希臘早期哲學家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嗎?今天珍珍就帶你快速梳理一下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吧!提起希臘,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猜你跟我想的一樣——希臘神話。
  • 哲學:希臘哲學的開端
    「哲學」是一個深奧的詞語,無論是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還是西方從古到今都沒有離開哲學,小編今天帶領大家了解一下希臘哲學的發展。早期希臘哲學流派——米利都(du)學派,米利都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1、泰勒斯——水是萬物的本原泰勒斯作為希臘哲學的開山鼻祖,他被譽為「哲學之父」,他第一次提出了「本原」的思想。他提出「水本原說」:萬物都是從水中產生,而後又復歸於水。
  • 希臘哲學的精神和問題
    按該教派教義,萬物起源於黑夜女神,黑暗的混沌產生出代表愛欲神的生殖力的蛋,從中產生出萬物。為了歸復萬物的親緣力,奧爾弗斯教派通過黑夜中酗酒、癲狂的活動,追求脫離肉身、欲死欲仙的神秘體驗。雖然奧爾弗斯教義只是希臘神話世界觀的一部分,但據今人研究,它到公元前4世紀時已被運用於所有宗教儀式,奧爾弗斯教如此廣泛的影響力,主要來自於它鮮明地反映了神話世界觀原始特徵和非理性的迷狂精神。
  • 中國在西方哲學研究中的十大誤解——從Being的意義談起
    西方哲學的傳統的核心和基礎是形上學。形上學的研究對象Being(希臘文的動詞einai及其動名詞on,拉丁文的esse,英文的動詞不定式to be和動名詞being,德文的Sein,法文的être),是西方哲學的中心範疇。從古到今的西方哲學充滿了Being的意義的辨析和改變。
  • 俯瞰西方哲學;古希臘哲學前夜(導言)
    」來探討既往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學說,將「人類發展史」放置於「宇宙縱向演化」的大尺度框架下來探討既往哲學;這是一種完全脫離了既往哲科橫向觀照世界萬物的思境,即脫離橫向觀念下本體論、認識論、語義論思境;以邏輯變革、簡約和以求存作為基本規定等方式來重新認識和解釋西方哲學
  • 中國哲學之道
    道是中國哲學不懈追求真知和智慧的妙凝,是中國哲學理論思維的理性精神的呈現,是主體體貼、領悟、審察、反思天地萬物客體的覺解,是先聖先賢不斷問道、行道、識道、悟道、得道的升華。道在中國哲學歷史長河中始終流淌著,從不間斷。既貫穿於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中,又浸潤於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之間。
  •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70年回顧與反思
    西方歷史哲學研究在中國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學習蘇聯、對舊的唯心史觀及西歐中心論進行批判而開始的初步研究,到改革開放之後對歷史哲學概念、研究範圍及重要流派和人物進行探討,從而建立起基本的研究體系,再到21世紀以來對後現代西方歷史哲學及其新趨向的研究。
  • 哲學筆記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古希臘時期被稱為人類的軸心時代,這一時期,人類的理性之光充分發揚,產生了希臘早期的四大學派,四大學派對於世界的解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自然哲學,將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
  • 希臘哲學
    2.這個命題帶有相對主義、主觀主義和感覺主義的傾向,但它一反神是萬物尺度的傳統,把人看做主宰萬物的標準,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強調主體能動性的命題,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一切理論都有其對立的說法1.既然人是萬物的尺度,那麼每個人的意見都是正確的,都可以提出任何與之相對立的理論。
  • 西方哲學史第9講——元素論和原子論
    希臘哲學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在恩培多克勒之前已經有了這麼多哲學家關於世界的本原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所以有人說他不過是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將其進行重新綜合了一下而已,這也是有幾分道理的。他贊成巴門尼德的主張,即實在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創生或毀滅。但他無法接受巴門尼德的一元論存在觀,他認為存在著相對的變化。
  • 中國哲學之道-光明日報-光明網
    其在《導言》中說:「哲學的定義,從來沒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暫下一個定義:『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胡適進而對什麼是哲學史,哲學史的目的,哲學史的史料以及「中國哲學在世界哲學史上的位置」等問題,作出了回應,奠定了中國哲學史的範式。
  • 留基波&德謨克利特|古希臘哲學
    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同被歸屬於早期希臘自然哲學中的多元論學派。並且,以他們為終結,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就此翻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著名思想: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或存在和非存在。1 留基波相傳留基波是原子論的創始人,而德謨克利特則是他的信徒及學生。由於著作的佚失,我們只能以德謨克利特的名義展開的敘述來理解留基波的思想。
  • 中國「太一」與西方「以太」的類似關係
    楊用光波的幹涉解釋了牛頓環,並在實驗的啟示下於1817年提出光波為橫波的新觀點(當時對彈性體中的橫波還沒有進行過研究),解決了波動說長期不能解釋光的偏振現象的困難 。    以太首先是個哲學概念,而物理學家總是期望將之變成物理學概念。當一切尋找以太粒子的努力失敗後,人們拋棄了以太說。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哲學類 · 255種
    最初名為「愛智之學」的哲學,有著極古老的源頭。哲學源於驚異,它意味著人類的意識開始以一種獨立的姿態探求萬物的意義。這種智慧追尋,吸引了歷代先賢鍥而不捨地對世界本原、人的認識以及人的存在等提出問題並進行思考,這些思考構成了極輝煌的哲學史。「漢譯名著」目前已收錄的哲學著作,大多為西方哲學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名著,整體上大略能展示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發展歷程。
  • 從拉斐爾名畫《雅典學園》解讀古希臘哲學
    眾人包括哲學、詩歌、音樂、神學等學者。拉斐爾將西方文明不同時期的人集中在同個空間,古希臘、古羅馬和作者所在時代義大利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薈萃一堂,表現自身篤信人類智慧和諧,並讚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結晶。在研究西方哲學發展規律的歷史分期中,到巴門尼德時期,古希臘哲學又發生了一種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並非偶發性的,或者說,它是有跡可循的。 許多人認為,巴門尼德的哲學觀點來源於畢達哥拉斯和克塞諾芬尼,因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到畢達哥拉斯時,在追問世界萬物的初始物質是什麼的時候,已經從最初對有形物質的追問,過渡到了精神、抽象高度的追問----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
  • 科學和哲學之祖,古希臘七賢之一是何人物?
    想到科學和哲學,腦海突然想到《武林外傳》中一副場景。「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是我殺了我「,「我剛才問的是本我,現在問的是自我」,「我和宇宙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嗎?宇宙是否有盡頭,時間是否有長短,過去的時間在那裡消失,未來的時間又在何處停止,我在這一刻提出的問題還是你剛才聽到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