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外援+靠點球+本土球員退步!上港奪冠,中國足球就能上去嗎?

2020-10-27 平地一聲雷

很多很多人看好上港本賽季奪冠,但上港這個賽季的某些數據卻不怎麼好看:比如是最靠外援的中超強隊,也比如至今本土球員只有一人進球,還比如最近5輪僅打進3球,且都是點球。

為什麼說上港是最靠外援的中超強隊?

數據說明了一切:本賽季至今已經踢了16輪,上港全隊於常規比賽時間內一共打進27球,這其中只有3球是本土球員打進,而且這3球都是王燊超一人所進。也就是說,上港本土球員的進球數僅佔全隊總進球數的11%。

反過來說,上港6外援一共打進89%的進球!這外援的進球比率在中超5強(恆大、上港、國安、魯能和蘇寧)中是最高的。同時,本賽季上港本土球員中只有1人有過進球,恐怕在全中超16隊中是最少的。

數據不騙人!上港的踢法是中超最原始的踢法,即進攻交給4大外援解決,6名本土球員在後面扎籬笆。有球迷戲稱上港的踢法是604踢法,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還真有幾分神似。上港這種踢法的結果是——上港隊內的國足球員人數越來越少。

上港隊內的現役國腳人數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讓中國足球悲哀的問題!曾幾何時,上港也曾是國腳大戶。2016年高洪波重新執教國足時,多達5名上港球員(於海、顏駿凌 、武磊、蔡慧康 、王燊超)同時入選一期國足。

上港國腳成為國足最大戶的時候是裡皮執教時期。2018年5月一期國足集訓,多達6名上港球員入選,比恆大4人還多2人。這一期,入選國足的上港球員有:顏駿凌、王燊超、石柯、武磊、於海、陳彬彬。

再加上曾入選國足的賀慣,目前上港這批球員中就多達8人當過國腳。然而最近幾年,上港的現役國腳人數卻越來越少。此前最新李鐵的國足集訓名單中,上港僅剩2人:顏駿凌+王燊超。顏駿凌是絕對主力,王燊超也不過是替補。

也就是說,上港球員的能力在退步,他們在國足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弱。在恆大、國安和魯能等隊貢獻國足人數繼續維持原樣的時候,上港對國足的貢獻越來越小。身為一支中超爭冠熱門球隊,不得不說這就是悲哀。

進攻乏力?上港近5輪僅進3球,且都是點球

上港看似在中前場堆積中超最豪華的外援組合,但攻擊能力卻不如恆大和國安。其進球方式很多時候就是靠點球,對,你沒看錯,就是點球。(上圖)就是最好的證明。

從圖中可以看到,上港最近5場比賽只打進3球,而且這3球都是胡爾克的點球。上港戰勝石家莊永昌,靠的是胡爾克下半場點球。上港戰勝國安,靠的是上半場胡爾克的點球。第14輪上港派出替補陣容輸給重慶當代,一球未進。第15輪跟申花0比0踢平。第16輪靠胡爾克下半場的點球領先申花。

沒有運動戰進球,連上港一向引以為傲的防守反擊也沒有得分,贏球的方式只有靠點球。即便最後能在第二階段中淘汰申花,還是靠點球。這就是這支中超奪冠熱門的最大尷尬!

不禁要問,上港你這種踢法對中國足球有何裨益嗎?靠外援+贏球靠點球+本土球員退步,以這種方式奪冠,「9連冠10連冠中國足球也上不去啊!」

總結:為何上港國腳越來越少?

除了進攻靠堆積外援,本土球員專乾沒太多技術含量的髒活累活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上港隊內的競爭機制失靈,能脫穎而出的新球員少得可憐。

主力或主力替補都是那幾個人,其他球員難有出頭之日,除了27歲楊世元代替體重超標的31歲老將蔡慧康,佩雷拉能換的還是那幾個人,國足新星陳彬彬如今英姿不再。好在上港未雨綢繆,今年引進了買提江和於睿,否則人員的替換更加捉襟見肘。

本土球員徹底淪為外援的輔助工具,把球交給外援進攻,自己只需在後場負責防守即可。這樣的踢法,對於本土球員來說,除了會擺大巴外,幾乎沒有任何益處。相比之下,上港這點跟申花相比,高下立判。

在前幾天的上海德比次回合中,崔康熙僅派出一名外援首發,而上港卻是4大外援精英盡出。但從比賽場面來看,申花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有贏球的可能。


如果以提升中國足球水平為準,你會選擇上港的踢法,還是申花的?想必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申花這種。2018賽季,上港首次奪冠中超後,有媒體表示「上港奪冠,或許將成為中超新時代的開始」。2019年恆大奪冠後,某媒體表示《中國足球,凜冬已至》。

那麼,如果本賽季上港再次奪冠,中國足球就能上去嗎?看好上港本賽季奪冠,但這種以本土球員退步為代價的做法對中國足球有幫助嗎?

相關焦點

  • 聯賽沒用,外援沒用,靠足協「嘴炮「提升中國足球水平?
    某足協領導說:「恆大拿這麼多冠軍有什麼用,中國足球的水平上去了嗎?」,此話猶然在耳,接著足協秘書長劉奕又繼續火上添油:「「恆大買入孔卡等高水平的外援,導致2012年後中國球員進球數急速下降,直接結果就是國家隊水平的急劇下滑。
  • 上港佔優卻難擊敗申花,本土球員浪費多次機會,光靠外援能奪冠?
    上港多名本土球員在本場比賽中的絕佳機會都被浪費,而且好幾次都是絕佳的逆天機會,也難怪上港的主教練佩雷拉在比賽結束以後癱坐在替補席上發呆。毫不誇張的說,這樣子的機會交給外援來處理簡直是十拿九穩的進球,但是上港的本土球員就是不行。
  • 上港奪冠真是靠外援,入選國足人數竟然只有保級隊的一半,你敢信
    李鐵這次選撥國腳,也讓我們知道了上港奪冠真的是靠外援。上港曾經就在足協杯上差點以全華班的陣容翻了車,最終是靠著點球才拿下的中乙球隊南通支雲。在這個賽季中超比賽的最後一輪,上港也是先用的全華班,其結果是先輸一球,雖然後來換上外援 ,但還是沒能挽回大局。在賽後,又有很多的球迷說上港沒有外援,其實就是中超的一支二流球隊。
  • 外援紅花本土綠葉 上港土洋配置藏中國足球喜與憂
    奧斯卡是外援紅花陣中最紅的那一朵。上港隊陣中目前只有1個本土球員有進球——他就是帶刀後衛王燊超,一個人就包攬3個進球。  從外援進球數據不難看出,上港隊如今的戰術架構十分清晰:本土球員負責在中後場做防守掃蕩、解圍破壞的髒活累活,外援三叉戟則擔任摧城拔寨的重要角色。奧斯卡則扮演中場樞紐,調度全隊進攻。
  • 全華班半場被狂虐,上港輸球又輸人,想奪冠還得靠超級外援
    昨晚,中超小組賽收官之戰繼續打響,在事關前四最終排名的一場比賽中,兩支都提前晉級爭冠附加賽的球隊再次相遇,結果重慶當代1-0痛擊上港,也保住了自己第三的排名,淘汰賽首輪將對決江蘇蘇寧。此役,上港主帥佩雷拉在首發中排出了全華班,甚至不少本土主力都坐在替補席,一眾超級外援在替補席並列而坐,場面相當壯觀。
  • 中國足球竟如此「巴西化」:聯賽靠巴西外援,國足靠巴西歸化球員
    ,仍不得不說,還是在於靠外援打天下——蘇寧隊中的特謝拉、米蘭達和埃德爾的作用,顯然居功至偉,更有意思的是,這三大外援,還全部是巴西人!中超靠外援——且主要依靠巴西外援打天下,顯然是近十年來中超的最大特色:近十年的中超10個冠軍中,恆大8個冠軍,上港1個冠軍,蘇寧1個冠軍,無一不是主要依靠巴西外援的幫助所獲得!
  • 中國足球竟如此「巴西化」:聯賽靠巴西外援,國足靠巴西歸化球員
    剛剛奪得隊史上首個中超冠軍的江蘇蘇寧隊,如果說隊中奪冠主要功臣,仍不得不說,還是在於靠外援打天下——蘇寧隊中的特謝拉、米蘭達和埃德爾的作用,顯然居功至偉,更有意思的是,這三大外援
  • 上港戰平青島!中超最貴戰平中超最便宜,球迷怒懟:光靠外援不行
    作為廣州恆大奪冠的最有力競爭者的上海上港卻陷入困境,在本領對戰中超升班馬青島黃海青港的比賽中很難佔到優勢。而且到了比賽第67分鐘的時候,上海上港球員魏震在禁區內的一次犯規被主裁判直接紅牌罰下,並且被判罰點球。青島黃海的隊長王棟主罰命中,幫助球隊暫時領先上海上港。
  • 上港驚險獲勝卻留下隱患:單靠外援難有作為 本土球員也得發光
    最終,挺身而出拯救球隊的是上個賽季的「超級替補」李聖龍。他的一粒精彩頭槌,令上港3比2險勝。  在外援統治中超的當下,需要更多像李聖龍一樣的本土球員站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先是外援馬爾西尼奧在禁區內像雜耍般過掉上港的四名防守球員,輕輕鬆鬆面對門將捅射得手;接著董洪麟在禁區外左腳一記凌空挑射遠角扳平比分。對手在短短3分鐘內的兩粒精彩進球,讓原本2比0領先的上港,一下子被打懵了。
  • 專家:中國足球靠歸化球員無法崛起,讓更多孩子踢得起球才有希望
    足協杯蘇寧奪冠的話,上海上港明年還能踢附加賽,去爭亞冠正賽資格,而廣州恆大也可以直接進亞冠正賽;如果蘇寧沒有拿下足協杯,那上海上港明年連亞冠都沒資格了。上一輪的亞冠比賽中,儘管廣州恆大在1比2落後情況下,打進扳平好球被黑掉,1分變0分;上港也曾在比賽尾段獲得點球,奧斯卡主罰被對方門將神勇撲出,卻在讀秒階段被橫濱水手絕殺,3分變0分。
  • 中超四輪以來哪些球隊更依賴外援?泰達進球靠本土,兩隊全靠外援
    以下符合中國足協規定的算本土球員的,或本身就是中國人的將不會被算為外援廣州恆大:蔣光太、艾克森北京國安:李可、侯永永這個時候本土球員就站出來了,天津泰達目前中超進球四個,全都是本土球員進的。榮昊目前進三球,是隊內的射手王。
  • 上港踢亞冠全靠蘇寧,郝偉激活格德斯,山東魯能足協杯能否奪冠?
    亞冠八分之一淘汰賽,上海上港被日本球隊神戶勝利船淘汰。上港在小組賽高開低走,還發生了胡爾克與主帥的矛盾,後衛傅歡的不防守,就這麼匆匆忙忙的結束了亞冠徵程。
  • 面對鐵桶陣只能靠點球拿分,火力兇猛的四外援上港為何會啞火?
    在對陣青島黃海前,上海上港兩戰全勝,其中面對天津泰達打進3球,面對河北華夏幸福打進4球,兩戰進7球丟1球,應該說上港的火力是非常兇猛的,然而在對陣青島黃海的比賽中,上海上港的進攻卻十分便秘,比賽中他們更是被對手率先進球,直到最後時刻奧斯卡打進點球才勉強追平比分拿到一場平局。
  • 限薪令迫使大牌外援離去,本土球員迎來機遇,中國球員的春天來了
    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條就是以後新籤約外援的稅後年薪不能超過300萬歐元。這項政策的頒布,使得中超大牌外援的薪資將大大的縮水。對於一些年薪幾千萬歐元的天價外援來說,簡直是無法接受的。根據新的政策,他們只能拿到目前薪資的一個零頭。這項新政策對於中超聯賽來說是有利有弊,可能會促使許多大牌球星離開中超,不過,對於我們中國的本土球員來說,是一件非常大的利好。
  • 天價外援對本土球員有幫助嗎?
    最近,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說:「我承認浩克和保利尼奧們的到來提升了中超知名度,但這些天價外援的到來,真的會對本土球員的發展有幫助嗎?」.那麼,事實上的答案應該是怎樣的呢?盧君給出以下三個角度的思考,如果你也熱愛中國足球,如果你也期望中國足球終究有一天會進步,歡迎你一起來探討:.1環境造就人,這個大家認同吧!那麼,請問和高水平的外援在一起訓練、比賽、競崗……本土球員到底會不會漲球呢?答案是可定的,但不是每個都會。
  • 上觀:「六外援」與賈博琰,都是恆大和上港為中國足球發展的探索
    賽後,《上觀新聞》發文評價了本輪中超聯賽的兩場4-1,《上觀》記者認為,上港和恆大的這兩場相同比分的大勝折射出了兩家俱樂部不同的發展理念。因為崔康熙賽後怒言引爆輿論場,外界對恆大目前所謂的歸化策略也多有議論。還有人吐槽道,恆大的首發中只有5人會說中國話。的確,恆大的陣容看上去外援人數略多,但事實上卻也並沒有違反中國足協的相關政策。
  • 上港全華班鬥志昂揚,不懼對手外援,寄望未來本土球員主導球隊
    昨晚中超第一階段的收官之戰,由於上港此前已鎖定賽區第一,所以主教練佩雷拉派遣替補隊員登場。結果以全華班首發的上港隊被重慶力帆全場壓制而最終已0比1落敗,上港輸球的結果在情理之中。從長遠的發展來看,能夠無畏地排出全華班的11人首發陣容,也該為主教練的勇氣所欽佩。
  • 韓媒:中國足球靠歸化外援換不來真正強大,得不到對手尊敬
    支持者認為:有了優秀外援加入,短期內可以迅速提升國足水平,有利於國足衝擊2022年世界盃;長期看,國足隊伍內部形成歸化球員與本土球員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助於促進中國足球的良性發展。韓國足球雜誌《最佳十一人》表示:「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單憑歸化幾名外援很難真正強大。日本在90年代職業足球剛剛興起時也曾鍾情於歸化外籍球員,但是當日本足球真正強大起來之後,他們逐漸放棄了外籍球員歸化。」
  • 炮轟恆大「六外援」的滬媒再發聲,靠規則漏洞勝之不武,要學上港
    第二個觀點:上港派出了最年輕的小將出戰中超,而恆大則是大搞歸化球員,壓縮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文中寫明上港和泰達比賽在最後的十分鐘,4:0的狀態下,派出了上港最年輕的小將賈博琰,這樣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國足小將,而恆大在2019年,花費大資金規劃球員,壓縮了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上海上港培養了顏駿凌、武磊,這些優秀的本土球員,雖然也引進了奧斯卡、胡爾克這樣的大牌球員
  • 靠外援「一夜暴富」已成歷史,培養球隊本土球員乃CBA之大趨勢
    在CBA二十五年的歷史中,外援曾經在外援開始集體爆發的2000年後到今天,一直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一支球隊在休賽期引進一到兩個超級外援,就能迅速讓球隊在短時間內成為當賽季的爭冠大熱門,何樂而不為?遠的不說,十年來CBA歷年總冠軍球隊中,哪支隊伍敢說沒有外援也能奪冠?我們甚至可以把條件放寬一點,誰敢說球隊沒有外援,還能進季後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