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律師偵查訊問在場權的理論與實踐

2020-12-23 中國法院網
 

  作為被追訴人辯護權的必要組成部分,律師訊問在場權,主要指犯罪嫌疑人在受到偵查機關訊問時,有要求律師在場的權利。

  規範層面的偵查訊問在場權

  在規範層面,《德國刑事訴訟法》實際並未明確就律師在場權作出規定,其第136條第1款第2句僅籠統稱:「應當向犯罪嫌疑人指明,其依法有權就指控進行陳述或對案件不予陳述,並有權隨時包括在訊問之前,向其選任的辯護人諮詢。」與之相關,《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有權與辯護人進行書面、口頭交流,自由受限的犯罪嫌疑人亦能」。

  此外,對於犯罪嫌疑人的上述權利,《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14b條第1款還明確規定:「應當毫不遲延地、以其能夠理解的語言書面告知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其權力。書面告知顯然不夠充分的,應當再行以口頭形式告知。」

  因此,長期以來,德國律師在警察訊問犯罪嫌疑人時並無權在場,其只能在檢察官或法官訊問犯罪嫌疑人時才可在場。不過,在司法實務中,有經驗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會聲稱如果律師不在場,其便保持沉默,並拒絕回答問題,以此來換取律師的在場權。

  當然,這種間接的權利實現方式,並非最為有效的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方式方法,德國律師界也曾多次呼籲立法,正式賦予律師在警察訊問時的在場權。

  此後,由於在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2013年10月22日通過的《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關於刑事訴訟和歐洲逮捕令程序中律師幫助權等的指令》(歐盟2013年第48號)中,其第25條明確規定,成員國應當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或其他司法官訊問時要求律師陪同在場的權利,並且律師可以在訊問過程中提出問題、要求澄清和作出陳述。故為落實該指令,德國才於2017年9月6日生效的《關於加強被追訴人於刑事訴訟中的程序權利及修改參審員權利的第二個修正案》中,賦予了辯護律師在警察訊問被追訴人時的在場權。

  在該修正案通過後,《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63a條(訊問犯罪嫌疑人)第4款規定,警察訊問犯罪嫌疑人適用第168c條第1款及第5款的規定,即在訊問被指控人時檢察官及辯護人有權在場,並可在訊問結束後就相關問題予以解釋或向被指控人提問;訊問人員應當預先通知辯護律師和檢察官訊問期日。如果通知可能阻礙調查結果則不予通知,辯護律師及檢察官無權請求因受阻礙而改期。

  此外,修改後的《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1款第2句後還被立法者特別增補一句,也即,「如果犯罪嫌疑人希望在接受訊問前詢問辯護律師,則必須向其提供更易使其與辯護律師取得聯繫之信息。此時,應向其告知有律師緊急服務」。

  實踐層面的偵查訊問在場權

  對於此次修法背景,德國聯邦議會在其立法理由中明確稱,之前《德國刑事訴訟法》在偵查程序中確僅規定了辯護律師在由法官與檢察官進行訊問時的在場權。也即,在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時,辯護律師並無權參與。但在上述偵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必須被告知,依據《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款第1句之規定,其有權在程序的任何階段由辯護人進行輔佐,且在由警方進行的訊問中亦應作此告知。

  辯護律師可以隨時向犯罪嫌疑人提供建議,如建議其不要向警方作出供述,從而確保實現有效辯護。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宣稱,其只願在其辯護律師在場的情形下進行陳述。

  但即使是在這種情形下,犯罪嫌疑人也無權獲得其辯護律師的在場。故若辯護律師在場的要求被拒絕,犯罪嫌疑人便只能選擇拒絕作出那些其在辯護律師在場時不會作出的供述。

  也正因此,此次修法主要即為確立辯護律師在警方訊問時的在場權與參與權。

  除此之外,法官在每次進行訊問前都必須告知犯罪嫌疑人其有權要求辯護律師參與,而根據《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63a條第3款第1句,這一規定同樣適用於在檢察官面前所進行的訊問。

  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決定與其辯護律師交談,那麼就必須中斷訊問,且不得違背其意願繼續進行。而如果犯罪嫌疑人沒有與其辯護律師事先協商,那麼便只有在犯罪嫌疑人經過再次權利告知後明確表示同意,並且訊問者確實已努力幫助其與辯護律師建立聯繫後,訊問才可繼續進行。

  對德國刑事訴訟及刑事審判的整體性影響

  作為被追訴人辯護權的必要組成部分,律師訊問在場權,主要指犯罪嫌疑人在受到偵查機關訊問時,有要求律師在場的權利。對於律師不在場時,偵查機關訊問所取得的供述,原則上不具有合法性,不能被作為定案證據使用。

  作為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代表國家,德國刑事訴訟雖同樣尊奉人權保障等基本訴訟原則,但受傳統的實質真實觀等訴訟理念影響,對被追訴人以律師偵查訊問在場權為代表的辯護權保障實際並不完整和充分。也正因此,其不僅長期受到來自辯方的改革呼請,甚至還一度成為刑事法官群體所極力呼籲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方向之一。

  因為《德國刑事訴訟法》長期以來在該問題上的特意留白,不僅沒有阻礙被追訴人通過其他方式實現這一重要訴權,反而為與之並未整體性相協調的刑事審判或刑事證據裁判審查帶來了大量且複雜的實務難題。

  而也正是基於以上訴訟實踐與價值理念的深入考量,在符合歐盟相應指令要求的基礎上,包括德國刑事法官群體在內的改革者基本均對這一訴訟制度改革予以了支持,並希望德國刑事訴訟程序能真正擺脫英美法系國家之前對其程序正當性主要是人權保障不足的理論質疑。

  而從筆者的實踐觀察來看,德國刑事法官前述這種逐漸偏向於英美對抗式訴訟的理念轉變,一方面當然系受兩大法系不斷融合併以混合式訴訟為代表的訴訟模式影響所致,另一方面其實際還肇因於在當前德國法學人才培養的路徑構成上,越來越多的德國刑事法官普遍具有英美法研習甚至留學的知識背景,並對後者所秉持的訴訟理念或訴訟規則保持了開放式的接納態度,以更好且更為均衡地實現職權主義項下的發現真實要求。

  此外,從德國刑事法官的審判實務來看,在其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基本框架下,受混合式訴訟模式與英美辯護權理論的直接影響,如訴訟雙方平等武裝的實際需要與偵查階段訴權保障的理論要求,立法機關賦予被追訴人以偵查機關訊問時的律師在場權與幫助權,還可有效預防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的出現,從制度根源上徹底還復刑事司法以純潔性與正當性。

  進而言之,在此應然狀態下,裁判者只需將庭審焦點置於包括狹義的事實認定與法律適用在內的爭議解決之上,而無須就其實踐中可能出現的非法證據排除抑或偵查階段基本權侵犯等證據,或偵查行為合法性問題作過多審判資源之耗費。因為在德國證據禁止理論的背景要求下,德國刑事偵查所獲取的證據要想取得證據能力,滿足為《德國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合法性要件,其首先便需符合「證據取得之禁止」的實質性要求。

  也正是在此意義上,德國律師偵查訊問在場權的確立,不僅標誌著被追訴人辯護權保障的完整實現,其實際還與包括德國證據禁止理論等在內的訴訟制度相配套,完全有可能共同改變未來德國刑事審判的部分內容及形式。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法學院)


 

相關焦點

  • 商洛市洛南縣人民檢察院:態度改變理論在偵查訊問中的應用
    態度改變理論為偵查訊問人員偵查破案,審訊犯罪嫌疑人改變原有拒供態度提供了理論依據。要使犯罪嫌疑人在審訊時態度發生改變,可以從偵查辦案人員的自身能力、訊問人員智慧的說服方式和犯罪嫌疑人的個體特徵三方面說服犯罪嫌疑人改變原有拒供態度,形成良好的悔罪表現,最終自願的供述出自己的罪證。
  • 偵查人員如何訊問及對違法偵查的救濟途徑
    作者:廣強律師事務所經濟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毅律師、經濟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春自古以來,世界各國就有「口供為王」的說法,口供是結果,獲取口供的途徑就是訊問。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個別進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九十七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個別進行。
  • 定邊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印發的《關於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促進偵查訊問規範進行,依法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近日,定邊縣人民檢察院收到定邊縣公安局送達楊某某故意殺人一案《重大案件即將偵查終結通知書》後,駐看守所檢察官立即開展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
  • 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在收到宜川縣公安局《重大案件即將偵查終結通知書》後,該院立即展開核查工作。核查採取查看犯罪嫌疑人入所身體檢查記錄、聽取值班律師意見、詢問犯罪嫌疑人並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等方式進行。這你就OUT了吧,這是宜川縣人民檢察院落實最高檢、公安部、國安部聯合制定的《關於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開展的一項檢察業務工作。那什麼是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呢?
  • 認罪認罰從寬視角下偵查訊問改革之路
    認罪認罰從寬視角下   偵查訊問改革之路  □ 朱旭  一、偵查訊問是認罪認罰從寬的關鍵環節   偵查階段的「認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這一過程離不開偵查訊問活動。一方面,嫌疑人到案後主動承認犯罪的只佔少數,大部分認罪供述需要偵查人員通過訊問環節進行督促和引導;另一方面,不管嫌疑人基於何種意願認罪,其結果均需通過偵查訊問對供述予以記錄和呈現,且這種記錄對之後的訴訟環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偵查訊問工作既關係到嫌疑人認罪與否,也是嫌疑人在獲得程序和實體從寬的「憑證」。
  • 觀點速遞|遠程視頻訊問的司法性質及證據效力
    遠程視頻訊問的偵查活動屬性   訊問是一種重要的刑事偵查措施,是指偵查人員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詞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問案件事實的一種偵查活動,具有主體特定性、強制性、時限性、秘密性和直接性。訊問包括同一空間內面對面的直接訊問和遠程視頻訊問。
  • 二審推翻,訊問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的客觀性審查
    訊問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的客觀性審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訊問筆錄是經過偵查人員主觀認識過濾和重新表述後的產物。實踐中,大部分偵查人員能夠做到筆錄「忠實於原話」,但是,也有一部分筆錄,存在斷章取義,未能全面、客觀記錄嫌疑人原話、原意的情況。無論是警察還是犯罪嫌疑人,應當為筆錄客觀真實性負責,儘量避免說的是A,記錄卻為B。 如何避免「所言非所記」?如何發現訊問筆錄與錄音錄像不一致?辯護人如何查閱訊問錄音錄像?
  • 刑事律師為什麼總講刑事拘留黃金37天?
    當事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相對孤立無援,很難保持清醒的頭腦應對公安機關的訊問,加之又不通曉法律,對自己的行為性質、接受訊問時應享有的權利、如何在不違背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供述等問題均存在困惑,專業的刑事律師如果在當事人被刑事拘留後第一時間介入,對犯罪嫌疑人來講無疑是雪中送炭。
  • 滄縣民商法律事務律師諮詢講解律師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
    立案偵查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犯罪。此外,如果在起訴過程中嫌疑人在逃的,應當中止,並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通緝的決定並通知偵查機關執行。關於大家都知道遇到刑事案件後會想到先諮詢刑事律師,然後再考慮要不要請刑事律師。辯護詞中的論點要明確,論證應當充分、全面,提出重點。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用語應當流暢,用詞準確、簡潔,爭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 北京刑事律師常錚:涉黑涉惡案件,什麼時候可以見律師?
    什麼時候可以見律師呢?律師會見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可以由其監護人
  • 電子訊問筆錄亟待規範
    近年來,在查辦貪汙賄賂案件過程中,辦案人員經常通過電腦製作電子訊問筆錄。與手工訊問筆錄相比,電子訊問筆錄具有「快捷、高效、美觀」等優點,提高了辦案效率。但是,實踐中發現電子訊問筆錄存在製作不夠規範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證據的證明力。從目前來看,電子訊問筆錄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統一製作規範。
  • ——訊問錄音錄像為什麼不給辯護律師看
    一、引言據小編了解,近期,廣東際唐律師事務所劉平凡主任、章登洋律師、孫皓雋律師正為黃某某(一審第一被告人)、黃某某2(一審第二被告人)涉黑二審案件進行辯護,申請調取訊問錄音錄像時卻得到「訊問錄音錄像不是證據,不予調取」的答覆。
  • 訊問中模糊語言的運用與「威脅」、「引誘」、「欺騙」的界限
    關鍵詞: 模糊語言,威脅,引誘,欺騙內容提要: 模糊語言是偵查訊問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一種語言策略,藉助於語言的魅力和技巧,利用審訊人員發出信息和犯罪嫌疑人接收信息之間的不對稱性,獲取口供。表達的過程是信息交換的過程,利用信息在交流傳遞中發出和接收信息的不對稱性,使被訊問人產生心理錯覺,這種自我心理壓迫感和錯覺感又足以促使其改變供述態度,積極配合案件的偵破。但是,這種技巧的使用對偵查人員具有較高的要求。作為提供信息的一方,偵查人員不能束縛犯罪嫌疑人回答的自由和回答的獨立性,否則極易與「威脅」、「引誘」、「欺騙」混同。
  • 律師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或者再嚴格一些來說,計算機在學習和「實踐」方面難以學會「不依賴於量變的質變」,很難從一種「質」直接到另一種「質」,或者從一個「概念」直接到另一個「概念」。正因為如此,這裡的「實踐」並非同人類一樣的實踐。人類的實踐過程同時包括經驗和創造,這是智能化研究者夢寐以求卻難以達到的東西。
  • 刑事案件的當事人什麼時候可以聘請律師?
    編輯:左岸遇到刑事糾紛何時可以聘請律師,是很多刑事案件當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特別是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公安機關控制的,其家屬就比較著急,不知道此時可不可以去請律師。我們今天介紹一下刑事案件的當事人什麼時候可以聘請律師?
  • 公訴案件是指派律師還是需要自己請律師?
    ,是由相關機關指派律師還是自己請律師?  二、公訴案件是指派律師還是需要自己請律師?  原則上,刑事案件的律師都可以由當事人自己聘請。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
  • 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律師解讀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被害人李某月父親李先生處獲悉,該案已由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檢察院收到李某月男友洪某辯護律師提交的對洪某精神狀況進行鑑定的申請。那麼,案件退回補充偵查意味著什麼?有律師表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司法鑑定人故意出具虛假的精神障礙鑑定意見, 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家屬被刑事拘留後,為什麼要委託專業的刑事律師?
    第一個原因在於,偵查階段,只能委託律師在當事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此時案件正處於偵查階段,家屬是無法跟當事人聯繫、會見的,《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
  • 吳建雄 馬少猛 | 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制度的基本理論與機制構建
    這一制度的創立,蘊含著配合監察全覆蓋、增強法律監督剛性、助推司法公正、推進腐敗治理現代化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相較監察機關而言,檢察機關具有長期訴訟監督實踐積累而成的經驗和錘鍊出的專業能力,能夠更加準確地判斷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性質、情節,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展開偵查等訴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