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人員如何訊問及對違法偵查的救濟途徑

2020-12-23 何天雲律師刑事辯護

作者:廣強律師事務所經濟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毅律師、經濟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春

自古以來,世界各國就有「口供為王」的說法,口供是結果,獲取口供的途徑就是訊問。民間有句「冤死不告官」的諺語,這是因為古代不管民事、刑事,司法機關的刑訊逼供部分是合法的;而現代以來,媒體報導過看守所中出現的「躲貓貓」「喝涼水」等不正常死亡情況,更加讓部分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擔心,自己或者親人被抓後的訊問是否會過的不好,國家法律對訊問有什麼程序要求和規制。

作為辯護律師十分清楚,刑事法律中對訊問有諸多規定,特別是在排除非法證據規定出臺以後,對於通過非法訊問手段獲得的筆錄從結果上予以否定,也一定程度上倒逼偵查機關進行合法訊問。本文簡要對訊問的程序進行梳理,分為五個方面,也對收到非法訊問以後的救濟途徑進行了簡要的梳理。

★★1.關於訊問人員身份及人數

1.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即要由人民檢察官或者人民警察進行,不能是臨時工;

2.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必須二人以上,不少於二人;

3.一個案件有數個犯罪嫌疑人的,必須分開來一個一個訊問。

這裡有個小區別,刑訴法規定是二名以上偵查人員訊問,公安機關的辦案規定就照搬嚴格要求是兩個偵查人員問,但是檢察院通過自己的解釋,打了一個擦邊球:訊問的發問人必須是檢察官,但是在場的其他人並不一定是檢察官,可以是書記員,主要還是司法改革後,入額檢察官太少,但是這樣規定實際上與刑訴法有衝突,檢察院的刑訴規則自行給自己擴大了權力。

★法條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八十二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由檢察人員負責進行。訊問時,檢察人員或者檢察人員和書記員不得少於二人。

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個別進行。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九十七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偵查人員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

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個別進行。

★★2.關於訊問地點及告知身份

1、未被拘留、逮捕的,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所進行訊問。

2、被送到看守所羈押的(刑事拘留和逮捕),訊問都應當在看守所進行。

其他事項:

1、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複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2、兩次傳喚間隔的時間一般不得少於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3、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並記錄在案。

4、因辨認、鑑定、偵查實驗或者追繳犯罪有關財物的需要,可以提押犯罪嫌疑人出所,並應當由兩名以上警察押解。不得以訊問為目的將犯罪嫌疑人提押出所進行訊問。

5、傳喚犯罪嫌疑人時,其家屬在場的,應噹噹場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口頭告知其家屬,並在訊問筆錄中註明。其家屬不在場的,應當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無法通知的,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6、傳喚期限屆滿,未作出採取其他強制措施決定的,應當立即結束傳喚。

★法條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八條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後,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

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複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第一百八十四條 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百八十六條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百九十六條

★★3.關於訊問內容

訊問時一般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核實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地、公民身份號碼、民族、職業、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及職務、住所、家庭情況、社會經歷、是否屬於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

2、告知在偵查階段的訴訟權利,有權自行辯護或者委託律師辯護,告知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

3、訊問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事實或者無罪的辯解,應當允許其連貫陳述。

告知權利:

1、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

2、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3、訊問時進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應當告知情況並記明筆錄。

4、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獲取供述。

5、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在訊問筆錄上註明犯罪嫌疑人的聾、啞情況,以及翻譯人員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業。

6、訊問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配備翻譯人員。

★法條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條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首先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或者無罪的辯解,然後向他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

第一百二十一條 訊問聾、啞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將這種情況記明筆錄。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八十七條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九條

★★4.關於訊問筆錄和親筆供述

一、訊問筆錄

1、每次訊問都應當製作訊問筆錄。

2、訊問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應當將問話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或者辯解如實地記錄清楚,字跡清楚,詳細具體,並交犯罪嫌疑人核對。

3、犯罪嫌疑人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

4、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

5、犯罪嫌疑人認為訊問筆錄沒有錯誤的,由其在筆錄上逐頁籤名或者蓋章,並捺指印,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我看過(向我宣讀過),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籤名或者蓋章,並捺指印,註明日期。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籤名、蓋章、捺指印的,應當在筆錄上註明。

6、訊問的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7、製作訊問筆錄應當使用能夠長期保持字跡的材料。

二、親筆供述

1、既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也可以偵查人員要求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述。

2、犯罪嫌疑人應當在親筆供述的末頁籤名或者蓋章,並捺指印,註明書寫日期。

3、辦案人員收到後,應當在首頁右上方寫明「於某年某月某日收到」,並籤名。

★法條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籤名或者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準許。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百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條、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二條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 偵查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製作訊問筆錄。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對訊問筆錄中有遺漏或者差錯等情形,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

★★5.關於訊問時同步錄音錄像

可錄可不錄的:

公安機關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像;

必須錄的:

1、對於公安機關辦理的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2、人民檢察院辦理直接受理偵查的案件,應當在每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對訊問過程實行全程錄音、錄像,並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對訊問過程錄音錄像,應當全程不間斷進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選擇性地錄製,不得剪接、刪改。

「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是指應當適用的法定刑或者量刑檔次包含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是指致人重傷、死亡的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以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嚴重毒品犯罪等重大故意犯罪案件。

★法條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九十條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零三條

《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 對訊問過程錄音錄像,應當不間斷進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選擇性地錄製,不得剪接、刪改。

★★6.關於違法偵查的救濟途徑

對於偵查人員的違法訊問的,目前的救濟途徑有兩個,一是向偵查機關對應的檢察院提起偵查活動監督的申請,另一個就是向當地的紀檢監察機關舉報或者控告。

一、偵查活動監督

主要是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十三章第三節第五百六十七條進行,可以由犯罪嫌疑人通過駐看守所檢察官提出申請,也可以通過辯護律師提出申請,包括以下違法行為:

(一)採用刑訊逼供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二)訊問犯罪嫌疑人依法應當錄音或者錄像而沒有錄音或者錄像,或者未在法定羈押場所訊問犯罪嫌疑人的;

(三)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或者以暴力、威脅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四)偽造、隱匿、銷毀、調換、私自塗改證據,或者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

(五)違反刑事訴訟法關於決定、執行、變更、撤銷強制措施的規定,或者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

(六)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

(七)違反刑事訴訟法關於訊問、詢問、勘驗、檢查、搜查、鑑定、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等規定的;

(八)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或者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而不解除的;

(九)貪汙、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

(十)不應當撤案而撤案的;

(十一)偵查人員應當迴避而不迴避的;

(十二)依法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而不告知,影響犯罪嫌疑人行使訴訟權利的;

(十三)對犯罪嫌疑人拘留、逮捕、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後依法應當通知家屬而未通知的;

(十四)阻礙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值班律師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

(十五)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出具說明或者提供證明材料而不出具、不提供的;

(十六)偵查活動中的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

二、向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舉報、控告,

相關偵查人員辦案過程中是依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但是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或者公職人員,仍應當遵守黨紀國法,因此如果在上述辦案過程中偵查人員本身有違紀違法行為的,可以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向當地的紀委、監委進行舉報、控告。

★法條依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五百六十七條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第十六條 紀檢監察機關應當暢通來信、來訪、來電和網絡等舉報渠道,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及時受理檢舉控告,發揮黨員和群眾的監督作用。

第二十條 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問題線索的集中管理、分類處置、定期清理。信訪舉報部門歸口受理同級黨委管理的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以及監察對象涉嫌違紀或者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的信訪舉報,統一接收有關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或者派出機構以及其他單位移交的相關信訪舉報,移送本機關有關部門,深入分析信訪形勢,及時反映損害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三十五條 監察機關對於報案或者舉報,應當接受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對於不屬於本機關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020.1.2)一文中,作者認為:只要被告人始終認罪認罰,法院認為具結書中的量刑建議並無明顯不當的,則其不應受到庭審中辯護人和公訴人抗辯的影響而無效。在本律師和某市公訴科科長的一次案件溝通中,他表示看過上面的文章,他也持贊同文章觀點,但是畢竟認罪認罰了,那辯護意見就少發表一點。

相關焦點

  • 認罪認罰從寬視角下偵查訊問改革之路
    這一過程離不開偵查訊問活動。一方面,嫌疑人到案後主動承認犯罪的只佔少數,大部分認罪供述需要偵查人員通過訊問環節進行督促和引導;另一方面,不管嫌疑人基於何種意願認罪,其結果均需通過偵查訊問對供述予以記錄和呈現,且這種記錄對之後的訴訟環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偵查訊問工作既關係到嫌疑人認罪與否,也是嫌疑人在獲得程序和實體從寬的「憑證」。
  • 德國律師偵查訊問在場權的理論與實踐
    作為被追訴人辯護權的必要組成部分,律師訊問在場權,主要指犯罪嫌疑人在受到偵查機關訊問時,有要求律師在場的權利。  在該修正案通過後,《德國刑事訴訟法》第163a條(訊問犯罪嫌疑人)第4款規定,警察訊問犯罪嫌疑人適用第168c條第1款及第5款的規定,即在訊問被指控人時檢察官及辯護人有權在場,並可在訊問結束後就相關問題予以解釋或向被指控人提問;訊問人員應當預先通知辯護律師和檢察官訊問期日。如果通知可能阻礙調查結果則不予通知,辯護律師及檢察官無權請求因受阻礙而改期。
  • 商洛市洛南縣人民檢察院:態度改變理論在偵查訊問中的應用
    偵查訊問人員重視犯罪嫌疑人態度改變對獲取案件證據的重要性。偵查訊問主要是偵查辦案人員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面對面心理交鋒。我認為偵查訊問人員應針對不同性格的犯罪嫌疑人制定不同的說服教育方式,以使犯罪嫌疑人能夠自願的向偵查人員說明案件的真實情況。而刑事案件偵查訊問的說服教育方式,實質就是以態度改變為基礎,利用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弱點進行心理交鋒。
  • 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我們是宜川縣人民檢察院的檢察人員,現依法對你進行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詢問,你應當如實說明情況…」11月25日,宜川縣人民檢察院對一起交通肇事案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核查詢問,並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這是宜川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首例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案件。
  • 定邊縣人民檢察院開展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印發的《關於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開展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促進偵查訊問規範進行,依法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近日,定邊縣人民檢察院收到定邊縣公安局送達楊某某故意殺人一案《重大案件即將偵查終結通知書》後,駐看守所檢察官立即開展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工作
  • 吳建雄 馬少猛 | 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偵查制度的基本理論與機制構建
    這為檢察機關強化訴訟法律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對司法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的制度優勢指明了方向。在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檢察機關相關職務犯罪偵查制度的價值內涵,如何以這一權能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健全完善檢察機關相關職務犯罪偵查工作機制,是強化以職務犯罪檢察為核心的司法監督的必然選擇。
  • 雲南省公安廳建立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偵查中心
    近日,雲南省公安廳積極聚焦打擊偷渡、電信詐騙、跨境賭博「三大戰役」,不斷創新打擊跨境違法犯罪的方法措施,建立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偵查中心,紮實推進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向縱深發展。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偵查中心充分運用公安大數據,聚合合成作戰中心、反詐中心等工作平臺,聚焦偷渡、電詐、賭博等跨境違法犯罪,實行實體化、實戰化運作,從相關警種及州市抽調業務專家和工作骨幹集中辦公,下設指揮協調組、案件偵查指導組、攔截勸返組等工作組,堅持以戰代訓,實行7×24小時戰時機制。
  • <第396期>記錄檢察院偵查監督部案牘勞形的7天~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看一看,偵監人是如何在快節奏、高強度的辦案壓力下,憑著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練就的火眼金睛!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案件,移送至檢察院業務監督管理部門,業務監督管理部門在登記、錄入案件信息後,會通知偵查監督部門接收案件偵監部的小夥伴,公安局的警察叔叔給咱送來1份禮物,快來大廳領取。小夥伴們,我來了,禮物在哪裡?禮物在哪裡?
  • 75號咖啡|《刑訴規則》的理解與適用(一):補充偵查工作有哪些「新...
    本期將圍繞如何規範開展補充偵查工作,確保公正司法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補充偵查工作的法理基礎,釐清關於補充偵查的指導理念變化,明確補充偵查在不同階段的要求,探索如何規範、有效開展補充偵查工作,及證據合法性監督的途徑和方式。
  • 二審推翻,訊問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的客觀性審查
    訊問筆錄與同步錄音錄像的客觀性審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訊問筆錄是經過偵查人員主觀認識過濾和重新表述後的產物。實踐中,大部分偵查人員能夠做到筆錄「忠實於原話」,但是,也有一部分筆錄,存在斷章取義,未能全面、客觀記錄嫌疑人原話、原意的情況。無論是警察還是犯罪嫌疑人,應當為筆錄客觀真實性負責,儘量避免說的是A,記錄卻為B。 如何避免「所言非所記」?如何發現訊問筆錄與錄音錄像不一致?辯護人如何查閱訊問錄音錄像?
  • 全省檢察機關首屆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業務培訓班圓滿結束
    12月7日至10日,全省檢察機關首屆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偵查業務培訓班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廣東分院成功舉辦。來自全省22個市(分)院分管偵查工作的副檢察長和偵查部門全體人員共120人參加了培訓。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林貽影,最高檢第五檢察廳廳長侯亞輝,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陳武出席培訓班結業典禮並作重要講話。
  • 論誘惑偵查所獲證據的效力認定
    因此,這個「誘導性」就是誘惑偵查最招人非議之處。  第三,欺騙性。在誘惑偵查中表現為偵查機關使用種種詐術,為達到目的而利用對方的某種欲望。包括偵查人員適用假身份,假面目,假情境等等。在有些案件中,為了達到欺騙的目的,偵查人員甚至會參與實施一些單獨看起來是違法或犯罪的行為。這些舉動常常被人認為有損國家威信,而且具有天然的道義上的缺陷。
  • 傑夫庫珀與偵查步槍概念(上):美國本土的偵查步槍
    傑夫·庫珀自此開始研究如何改進步槍,才能讓其適用於越南戰爭中那樣的極端叢林環境。傑夫·庫珀1985年,傑夫·庫珀經過長時間的細緻研究後,在《美國步槍手》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名為《偵察步槍》的文章,在傑夫·庫珀看來,「偵查步槍」就包含了「通用步槍」中所包含的所有因素。
  • 觀點速遞|遠程視頻訊問的司法性質及證據效力
    遠程視頻訊問是指辦案人員通過檢察專網、多媒體設備、計算機終端等設備,以可視化的方式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告知訴訟權利、核實證據、查明案件事實的訴訟活動,也是智慧檢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節約辦案成本、提升辦案效率、完成辦案任務方面優勢明顯,特別是在跨區域辦案、輿情管控期間發揮的作用更為重要。
  • 電子訊問筆錄亟待規範
    近年來,在查辦貪汙賄賂案件過程中,辦案人員經常通過電腦製作電子訊問筆錄。與手工訊問筆錄相比,電子訊問筆錄具有「快捷、高效、美觀」等優點,提高了辦案效率。但是,實踐中發現電子訊問筆錄存在製作不夠規範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證據的證明力。從目前來看,電子訊問筆錄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統一製作規範。
  • 鬱南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王輝傳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
    日前,經鬱南縣委批准,鬱南縣紀委監委對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王輝傳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王輝傳嚴重違反黨的廉潔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徇私枉法犯罪、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最高檢公安部:退回補充偵查提綱應包括七項具體內容
    《意見》還明確了退回補充偵查的有關情形,規定了一般不退回補充偵查的六種情形,並就案件補充偵查期限屆滿、原認定的犯罪事實有重大變化如何處理,建立聯席會議、情況通報會工作機制等問題作出具體規定。 第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過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自行補充偵查更為適宜的,可以依法自行開展偵查工作: (一)影響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存在滅失風險,需要及時收集和固定證據,人民檢察院有條件自行偵查的; (二)經退回補充偵查未達到要求,自行偵查具有可行性的; (三)有證據證明或者有跡象表明偵查人員可能存在利用偵查活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實施報復陷害等違法行為和刑訊逼供
  • 訊問中模糊語言的運用與「威脅」、「引誘」、「欺騙」的界限
    關鍵詞: 模糊語言,威脅,引誘,欺騙內容提要: 模糊語言是偵查訊問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一種語言策略,藉助於語言的魅力和技巧,利用審訊人員發出信息和犯罪嫌疑人接收信息之間的不對稱性,獲取口供。表達的過程是信息交換的過程,利用信息在交流傳遞中發出和接收信息的不對稱性,使被訊問人產生心理錯覺,這種自我心理壓迫感和錯覺感又足以促使其改變供述態度,積極配合案件的偵破。但是,這種技巧的使用對偵查人員具有較高的要求。作為提供信息的一方,偵查人員不能束縛犯罪嫌疑人回答的自由和回答的獨立性,否則極易與「威脅」、「引誘」、「欺騙」混同。
  • 陳在上:誘惑偵查的是非之爭與規則細化
    如此一項令人「愛之深、恨之切」的偵查措施如何成為理性的制度,一直是各國立法者與實踐者夢寐以求的偵查法治化目標。     2013年1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新刑訴法》)第151條增設「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與「控制下交付」等類似於誘惑偵查的具體措施,[1]無疑對特定犯罪案件的偵查措施的法治化實現具有重大規範意義。
  • ——訊問錄音錄像為什麼不給辯護律師看
    從一審到二審,最簡單、最有力的證明偏偏違法不用,是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9條規定,偵查人員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的,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