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來臨前的第十二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
其中,「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的提法發布,我發文指出,中國要展開一場租售同權政策落地的接力大賽。
三天後,蘇州市政府發布《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
2020年的最後一天,山東宣布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實行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居民凡在城鎮居住或就業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均可自主選擇落戶,取消「前置條件和附加限制」。
同一天,北京市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集意見。
圖片來源:北京市政府網站
不管是蘇州的破除「隱形門檻」,還是山東的取消「前置條件和附加限制」,還是北京的設立「公共戶」,道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房產跟戶籍政策脫鉤。
如果說蘇州跟山東落戶還要租房或者業主同意才能落戶,而北京的「公共戶」更加乾脆,根本不需要租房甚至不用業主同意,就能落戶「公共戶」,而公共戶跟普通戶籍沒有任何區別。
來看看北京設立「公共戶」的規定。
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在全局戶籍派出所推動設立「公共戶」,為因房屋產權交易、離婚、離職等原因戶口須遷出,但暫不具備市內遷移條件的北京市戶籍人員解決落戶問題。
目前,北京市集體戶口類型主要有單位集體戶、學生集體戶、人才中心集體戶等。「公共戶」比照集體戶的管理形式設立,以各戶籍派出所為落戶地址,由戶籍派出所直接落實日常管理工作。戶內人員因需要使用《居民戶口簿》首頁的,向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
根據《徵求意見稿》,在「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北京市沒有合法產權住房」的前提下,因房屋產權交易、婚姻變化戶口須遷出;從原單位離職但現單位無集體戶;因房屋所有權或公有住房承租權發生變更,現權利人或者承租人申請將原戶內人員遷出,原戶內人員拒不遷出或無法通知;以及其他特殊原因在本市無法辦理市內遷移的,可申請在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共戶」落戶。此外,新生兒的父母戶口均在北京市「公共戶」內或其中一方戶口在北京市「公共戶」內,另一方為外省市戶籍人員的, 可在「公共戶」內為新生兒申報出生登記。
北京市公安局指出,在戶籍派出所建立「公共戶」是對現有戶口登記形式的有益補充, 將有效解決當前北京戶口登記突出問題,符合群眾對戶籍管理政策的期盼。
同時,「公共戶」將實行「雙向強制遷移」的管理措施。公安戶籍派出所以年度為單位對「公共戶」進行清理,對具備市內戶口遷移條件的戶內人員動員其遷出,對拒不配合的,依據當事人承諾,實行強制遷移。另一方面,對於房屋所有權已發生轉移,房屋權利人強烈要求原戶內人員遷出,對拒不遷出或者無法通知的,可根據房屋權利人申請,直接將其戶口遷至「公共戶」。
「公共戶」的設立,讓戶籍政策跟房產徹底脫鉤,就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