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重磅!北京戶籍大變革,首設「公共戶」,六類人可申請!教育、醫療和子女落戶權利等同常住戶口
在上海近十年實踐戶籍屬地化管理的基礎上,北京首次正式提出設立「公共戶」。
日前,北京市政府發布了《關於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自2020年12月31日起至2021年1月29日期間,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該徵求意見主要為解決集體戶口類、一套住房類、無房但即將生育類戶籍人員的落戶問題,符合條件的六類人群可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請「公共戶」落戶。按照上海實踐的慣例,「公共戶」與本地常住戶口一樣,在教育、子女落戶、房產交易等層面享受同等權利,區別在於「公共戶」沒有戶口簿,市民如需使用需憑身份證開具戶籍證明。
六類人群可申請北京「公共戶」落戶
北京市政府指出,為推進戶政管理理念和機制創新,積極回應百姓的期待要求,解決暫不具備市內遷移條件的本市戶籍人員落戶問題,市公安局據現行戶籍管理法規政策,在前期調研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在戶籍派出所設立「公共戶」的工作意見。
徵求意見稿顯示,六類人群可以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請「公共戶」落戶,分別為:
1. 因房屋產權交易戶口須遷出,但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本市沒有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2. 因婚姻變化戶口須遷出,但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本市沒有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3. 因從原單位離職須從原單位集體戶遷出,現單位無集體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本市沒有合法產權住房,戶口無法遷出的;
4. 因房屋所有權或者公有住房承租權發生變更,現權利人或者承租人申請將原戶內人員遷出,原戶內人員拒不遷出或無法通知,且其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在本市沒有合法產權住房的;
5. 新生兒的父母戶口均在本市「公共戶」內或其中一方戶口在本市「公共戶」內,另一方為外省市戶籍人員的,可在「公共戶」內為新生兒申報出生登記;
6. 其他特殊原因在本市無法辦理市內遷移的。
北京市政府表示,在戶籍派出所建立「公共戶」是對現有戶口登記形式的有益補充,是解決當前我市戶口登記突出問題的有效途徑,符合群眾對戶籍管理政策的期盼。依據相關政策規範,按照隨父隨母自願登記的原則,為新生兒申報出生登記;以合法穩定住所、親屬關係為基礎,辦理家庭戶登記遷移;對無合法落戶地址人員,以工作單位及人才集體戶為登記形式。
據悉,上海市早在2010年就啟動了針對「人戶分離」現象的屬地化管理試點工作,並首次提到了「公共戶」的概念。2011年,上海市公安局發布《關於本市常住戶口「公共戶」設立與日常管理工作的通知》,隨後正式開啟「公共戶」的管理,並於2016年進行了修改和重新發布,極大滿足了戶籍人群的需求。
2020年12月份,蘇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意見指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
解決集體戶籍等多類人群遷戶困擾
「公共戶」並非一個新詞,它作為戶口的一種存在形式,背後涉及教育、房產交易、子女落戶等各類人生大事,「公共戶」的設立或能解決了很多人的困擾。
比如,公開數據顯示,每年約有8000—10000名外地畢業生落戶北京,他們大多通過考上公務員或入職大型國企獲得戶口,但因沒有住房而暫時落戶於集體戶口。那麼,若有朝一日想離職,其戶口去向就成了一件麻煩事。「公共戶」的存在可以較為妥善地解決集體戶籍人口的去向問題。
北京市公安局表示,該徵求意見稿在現有法規政策基礎上突出了三個方面的創新:
一是設立範圍。目前北京市集體戶口類型主要有單位集體戶、學生集體戶、人才中心集體戶等,「公共戶」比照集體戶的管理形式設立,是以各戶籍派出所為落戶地址,由戶籍派出所直接落實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管理對象。「公共戶」入戶人員,為本人和直系親屬名下均無符合落戶條件的合法產權住房,無法辦理市內戶口遷移,又因賣房、離婚、離職等必須從現戶口所在地遷出的本市戶籍人員。
三是強制措施。根據「公共戶」臨時代管戶口的特性,實行「雙向強制遷移」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公安戶籍派出所以年度為單位對「公共戶」進行清理,對具備市內戶口遷移條件的戶內人員動員其遷出,對拒不配合的,依據當事人承諾,實行強制遷移。另一方面,對於房屋所有權已發生轉移,房屋權利人強烈要求原戶內人員遷出,對拒不遷出或者無法通知的,可根據房屋權利人申請,直接將其戶口遷至「公共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公安局稱,「公共戶」戶內人員、配偶或其他直系親屬名下已有合法產權住房或具備遷移條件的,戶內人員應在一個月內遷出公共戶,拒不遷出的,由公安機關強制辦理遷移手續。
多地啟動戶籍改革,開啟「搶人大戰」
戶口是各種教育、醫療資源等入場券,各地政府一直在努力改進戶口相關的各項政策與機制,試圖打破戶口對社會資源的各種約束。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深,「農村到城市」為主的人口遷移將逐漸演變為「城市到城市」的人口遷移,多城市已經啟動戶籍制度改革,開啟「搶人大戰」。
1月1日消息,雄安新區自2021年起試行居住證和積分落戶制度。其中,《河北雄安新區積分落戶辦法(試行)》面向在雄安新區合法穩定就業並居住的非雄安新區戶籍人員,包含政策制定依據、積分落戶條件、積分標準、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人口落戶積分、辦理程序等內容。
2020年12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通知,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暢通入鄉返鄉落戶渠道、提升人口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2020年12月中旬,青島一口氣公開發布涉及高層次人才、戶籍、創業、專業人才等諸多領域的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五大類落戶途徑,即人才落戶、居住落戶、親屬投靠落戶、賦權激勵落戶和穩定就業居住落戶。通過該輪戶籍制度改革,對有學歷、有職稱、有技能的人才,實現落戶有保障;對城區有穩定居住和就業的人員,實現「想來可來」;對親屬投靠等符合條件的人員,實現「應來盡來」;對「雙招雙引」項目及有貢獻企業落戶,實現全程便捷服務。
同月,無錫、福州接連出臺政策,降低「落戶」門檻。《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明確規定全面取消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技術工人等群體的落戶限制。
2020年3月份,廣州市白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州市白雲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發布《關於白雲區完善人才政策的通知》,宣布工作一年+大專學歷,即可在白雲區鍾落潭、人和、江高、太和四個地方直接買房。
據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默曾提出關於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模型,即人口增加將使經濟增長更快,收入更高。人口代表著龐大的生產力和消費力,人口集聚還意味著更強的創新力。從這個層面來講,人口政策更寬鬆的城市,未來將具備更強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