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_吉林廣播網,吉林...

2020-12-14 吉林廣播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

編輯:孔笑妍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0-07-27 14:47 校對:徐冰鑫   審核:金可紅

遊目騁懷,河清雲慶。7月3日,沿著蜿蜒的鄉村公路,記者來到龍井市開山屯鎮懷慶村,一路上山巒起伏,景色秀麗,宛如走進風光旖旎的生態畫卷。

  站在懷慶村口駐足眺望,一條平整寬闊的瀝青路筆直通向村中,道路兩旁的種植示範園裡,苗木茁壯成長。不遠處,一座座白牆黛瓦的民房農舍點綴在綠野之間,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近年來,懷慶村聚焦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狠抓項目落實、產業發展,全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硬仗,昔日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現在不愁吃、不愁穿,看病花錢少,日子越過越好!」說起這幾年的生活變化,村民金順今喜不自禁。68歲的金順今是村裡的五保戶,膝下無兒女,獨自一人生活,患有多種慢性病,與村民很少往來。以前,老人靠種地生活,後來年紀大幹不動了,把地承包出去,租金僅夠維持溫飽。如今,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下,金順今看病有醫保、養老有保險金,還能領取扶貧產業紅利和公益性崗位工資。日子好了,人也變得開朗了,如今的金順今與村民們的往來多了,日子過得越來越充實。

  跟金順今相似,在至親相繼離世後,69歲的曹淑子與孫女相依為命。提起過去,曹淑子眼圈泛紅:「過去,老伴生病,家裡沒錢醫治,孫女上學也成問題,四處借錢。」2015年,駐村工作隊入戶調查,將曹淑子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除兜底保障外,還聘其擔任生態護林員,每年有9000元的工資。通過教育扶貧,孫女上學的問題也解決了,每年可減免各類教育資金1萬餘元,極大地減輕了家庭負擔。「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堅定地跟黨走,牢記黨的恩情!」曹淑子說。

  一針一線繡出新生活

  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源於身邊生活發生的巨大轉變,源於扶貧幹部一茬接著一茬幹的拼搏精神,更源於村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嚮往。

  為進一步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東北電力大學派駐懷慶村第一書記宿振波,遍訪村內老藝人,挖掘朝鮮族傳統鉤針技藝,於2019年成立了懷慶朝鮮族鉤針技藝工作坊,傳承和發展朝鮮族鉤針技藝。在帶動增收方面,駐村幹部以訂單形式,對編織的手工藝品進行統一銷售。去年,懷慶村手工藝品銷售額達1萬餘元。

  在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美淑家的炕頭上,幾名身著民族服飾的朝鮮族婦女一邊嘮家常,一邊拿鉤針編織朝鮮族傳統手工藝品,臉上洋溢著脫貧後的喜悅。李美淑說:「本想今年春節後出去打工,沒想到發生了疫情。正犯愁的時候,宿書記安排我到工作坊編制手工藝品,按件計酬,上個月有1300元收入。」

  產業扶貧,是富民根本之策。在脫貧攻堅戰中,懷慶村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奔小康的根本路徑。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懷慶村打造「包保單位援建、鎮級統籌、村級特色」三級產業發展格局,構建鄉村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積極開發紅色旅遊產業,構建了具有本村特色的產業體系。2019年,懷慶村集體收入達45.19萬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不足3050元增長到1.6萬多元。

  美麗鄉村入畫來

  懷慶村脫貧了,鄉村振興更有信心。院落乾淨整潔,農具擺放規整,懷慶村民金仁燮家門口醒目地掛著「乾淨人家」的牌子。「駐村幹部來了以後,天天在村裡收拾衛生,還幫我們修路、安路燈,環境好了,大夥的脫貧積極性也提高了!」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懷慶村扶貧幹部用「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和黨的「形象指數」。2018年,懷慶村投資295萬元用於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村道路硬化工程、自來水改造工程、邊溝治理項目、綠化工程等;2019年,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夏秋戰役,協調政府專項資金100萬元,出動車輛40臺次、人員200餘人次拆除八項「多餘」建築物,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噸,清理農村公路18公裡,新安裝鐵藝圍欄3000延長米,新繪民俗圍牆200延長米,新安裝太陽能路燈120盞;協調環衛部門爭取密閉式大垃圾箱,做到垃圾有分類、垃圾不落地;開展 「美麗庭院、乾淨人家」 評選活動,評選出35戶 「美麗庭院、乾淨人家」,引導廣大村民破除陋習,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經過一系列的整治,懷慶村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這幾年村裡可是大變樣,老百姓生活環境好了,水泥路通到家門口,晚上出門也不用摸黑了,村裡的人氣也越發旺盛。」金順今說。

  張愛麗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2020-08-11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2020-09-19 07:10:00來源:央廣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貝洪玲: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貝洪玲: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奔小康 2020-07-08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民富村美奔小康
    隴西縣聚力脫貧攻堅,樹立問題導向,靶向施策補短板,因地制宜育產業,使昔日深居大山的貧困戶,搬進了設施完善的新農村,開啟了民富村美奔小康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稻村」走上現代農業新路
    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根據部署,此次主題採訪報導把視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將圍繞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述普通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小康故事,展現廣大群眾為過上好日子的拼搏與奮鬥,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攻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小康故事,小康人生;小康家庭,小康社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 清遠連樟村貧困人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小康承載初心,小康點亮生活。在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羊城晚報派出多路記者,進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聚焦南粵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關注普通群眾身邊的巨大變化。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講述您身邊的小康故事。敬請關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有盟,魯渝攜手奔小康
    從渤海之濱到西南山川,從黃河口到長江畔,魯渝扶貧協作踐行著跨越千裡的誓言,實現了脫貧攻堅摘帽和鄉村振興的接力跑,跑出了奔向小康生活的「加速度」。東營酉陽稻田養蟹試驗示範基地 徐金利 攝一個個特色扶貧產業在大山深處落地生根,亮堂了山裡人的小康生活,也讓山區長出了「搖錢樹」。「山東對我們的幫扶稱得上是雪中送炭。」秀山縣隘口鎮屯堡村茶葉基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熊軍昌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土地」越來越紅火——福建老區蘇區發展...
    從前「幹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遊」,如今「奔小康不掉隊、謀發展爭跨越」。今天的八閩大地上,老區蘇區不再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紅土地」正呈現出越來越紅火的發展態勢。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脫貧奔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  動車飛馳在閩西的土地上,滿眼皆是綠水青山。走出長汀南站,一排排客家傳統民居風格的新建築引人注目。  70多歲的丘觀秀老人正坐在廊亭裡休息,每次提到新房,丘奶奶就笑得合不攏嘴:「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和城裡人一樣的樓房。」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一書記張冬冬:「戰馬加鞭」奔小康
    「當時鎮上的集市都暫時關停了,趕場活動也暫停了,我們在走訪時發現,村裡很多老年人家裡的土雞蛋沒了銷路。」在忙著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張冬冬還開始在村裡收購起雞蛋等農產品,然後通過直播、帶到縣城售賣等方式幫助群眾銷售。就這樣,很多群眾還沒有認識第一書記張冬冬,就先認識了收雞蛋的張冬冬。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託布裡哈提村幸福生活踏歌來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標所在。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村裡交通改善了,環境變好了,大家也都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提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村民阿衣努爾·哈曼感慨萬千。  「沒有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助,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好生活。」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村民百山哈孜·阿依提哈孜成為了博樂市磊鑫沙石開採有限公司的一名鏟車司機。他從原來給別人放羊,每月2000元,到現在開鏟車,每月能拿到7000元,日子越過越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身在其中,老百姓時刻享受著小康生活帶來的滿滿幸福。 成都市委宣傳部供圖  黃秀芳是寬巷子社區腰鼓隊的隊長,這個腰鼓隊有20多人,一周訓練一次。同時,她還是歌舞班的活躍分子,一周三次培訓課基本一次不落,聲樂和舞蹈給他們的生活平添了無窮樂趣,「來了就不想走」,這是黃秀芳和「小夥伴們」對他們的文化組織最直白也最真誠的告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2020-07-2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我們越走越穩當
    有駐村工作隊幫,我們遇到難事心裡不慌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七臺鎮駱駝盤村素有養豬習俗,家家戶戶養豬平均兩三頭。每到年關歲尾,每家每戶將養得膘肥體壯的豬宰殺後,除了留足自家食用的量,其餘全部出售增加家庭收入。該局駐村工作隊員了解情況後,立即分頭行動:聯繫親朋好友、個體商戶、飯店食堂……在確保豬肉質量的前提下,努力幫助貧困戶在最短時間內將豬肉賣出去,並力保其收入不縮水。短短幾天時間,貧困戶曹建平、曹建梅、趙金亮、劉玉明家的2000多斤豬肉銷售一空。當3萬多元現金實實在在裝進貧困戶的兜裡時,他們高興地說,駐村工作隊可真幫了我們大忙,有他們幫忙,我們再遇到難事心裡也不慌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本文轉自【求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黑土地上的好日子本刊記者 楊紹華 鄂 璠 58歲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村民劉淑梅笑得陽光燦爛,看一看她現在的舒心日子長期以來,許多老區交通閉塞,發展比較滯後,但思路一開天地寬,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灣村積極探索、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託青山綠水和紅色文化,因地制宜發展茶葉、旅遊業等支柱產業,蹚出了一條老區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路子。實踐證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老區希望無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一起來聽聽黃清華這位「老班長」的小夢想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一起來聽聽黃清華這位「老班長」的小夢想 2020-08-03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彩雲之南:小康路上的最美笑臉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中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
  • 先富幫後富 攜手奔小康
    他們都曾深陷貧困旋渦,這幾年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終於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不論是居住在深山、高寒地帶,還是在災害頻發的區域,決勝全面小康不容一個人掉隊。帶領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這是黨中央定下的底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等一系列好政策落地實施,讓一家人告別了貧苦的日子,喝上了乾淨水,用上了網際網路,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韓耀高、康志芳夫婦倆相信只要勤奮努力,收入不會差。扶貧先扶智,國家助學政策為韓懷清的三個孫子打開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他們正向著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