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手|主婦|專利|林女士|大魚際肌|微信公眾號|腕管症候群|...

2021-01-08 健康界

面對屏幕可縱橫天下,手握滑鼠能指點江山。

得空再玩幾把吃雞,刷刷抖音,逛逛淘寶,擼個日韓美英各種劇,生活簡直美滋滋。

 

等等!你是美了,可你的手指卻遭了殃。

我們來做個測試,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

 

對不起,放錯了圖,這才是????

 

圖片來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這個動作你能做到嗎?

看似簡單,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家住深圳龍崗的林女士也有這樣的煩惱。

   

宅家3個月一直做家務

最近卻手麻到東西都拿不穩

林女士(化名)結婚多年,有兩個兒子,一家四口幸福美滿。全家宅在家的近3個月時間裡,林女士每天又是買菜做飯、又是洗碗拖地、收拾屋子……包攬所有家務活的她,雙手幾乎沒有停下來過。

 

圖片來源:soogif.com

前不久,正在做家務的林女士突然感覺右手發麻,但她並沒有在意,稍微緩解後又繼續做家務活。

其實林女士一直都有手麻的情況,她也曾經到家附近的醫院看過,吃了藥也不見好,但也沒太放在心上,這一拖就是一年。

但宅家期間,家務活的量比平常多了很多,林女士右手手麻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半夜會被嚴重的麻木感給「麻」醒;

吃飯抓不住手裡的筷子;

還伴有手指疼痛……

這些都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生活。

 

圖片來源:soogif.com

 

到醫院一查

這位家庭主婦得了「滑鼠手」!

4月5日,林女士來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醫生看診後,結合肌電圖檢查結果,診斷林女士為「右側腕管症候群」。

 

啥是「腕管症候群」?大家可能一臉懵,就是我們常說的「滑鼠手」

 

家庭主婦也會得「滑鼠手」?

會!由於林女士長期做家務,過度使用腕部,手腕處的神經和血管長期受到壓迫,使手部的正中神經受損,而產生手指僵、麻木,酸痛無力的現象。

要不是醫生指出來,林女士自己都沒發現,她的右手掌本該「肉嘟嘟」的大魚際肌整塊「癟」了。

 

術前:林女士右手大魚際肌萎縮

手部的正中神經支配著大魚際肌,若正中神經受損,大魚際肌就會出現萎縮、無力等症狀。如果肌肉失去神經的支配超過了18個月,那麼恢復的機率就會變得很小。

這也就意味著林女士必須要儘快做手術!

4月8號,林女士進行了內窺鏡下的微創手術。

 

內窺鏡下為林女士做手術

手術只用了30分鐘,林女士很快就恢復了,3天後便出院了。

 

蒼天饒過誰!

姿勢不對,老中青都會中招!

除了林女士之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近期收到不少因長期過度用手,導致腕管、肘管症候群的患者:

長期過度打遊戲

長期過度刷抖音

長期過度使用鍵盤、滑鼠辦公

 

上班族、電競選手、家庭主婦、技術工人等長期使用手腕的,經常要使用手腕的人都容易中招!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姜浩力說,「得這個病的年輕人不少,中老年也多。」

當手腕長期用力,腕管中的肌腱就會腫脹,與肌腱同在一個管道中的正中神經就會受到擠壓,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手指手腕無力

拇、食、中指和半個無名指的手掌側皮膚感覺僵硬麻木

酸痛

夜間麻木感加重

 

圖片來源:soogif.com

 

怎麼自測是不是得了「滑鼠手」?

2個動作學起來!

✎ Phalen試驗

屈肘、前臂上舉,雙腕同時屈曲90°。當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外側,持續出現疼痛、麻木、灼燒等感覺時,可能就是腕管症候群。

 

圖片來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 Tinel’s試驗

使用叩診錘或手指,在腕韌帶近側緣處輕叩正中神經部位。當拇指、食指、中指及環指橈側一半的掌側有放射性疼痛時,可能就是腕管症候群。

 

圖片來源:「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拯救「滑鼠手」,牢記這7點

01. 手腕運動

腕屈動作——伸出左手,掌心向內,手指向下。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後向內施力。保持呼吸,維持動作30秒。換右手做,重複多次。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

02. 手指運動

一松一緊——手指自然展開,在慢慢的握緊,變成拳頭,動作不要過快,重複多次。

 

圖片來源:「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

03. 1小時休息1次

建議大家連續用鍵盤1小時左右,最好休息10分鐘左右。可以在休息期間活動一下手腕,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

04. 選弧度大的滑鼠

最好選擇弧度較大、接觸面較寬、有助於力量分散在滑鼠上。

05. 墊高手腕

滑鼠使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懸空,移動滑鼠時儘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

06. 鍵盤放正

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避免把鍵盤斜擺在一邊,以與肘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滑鼠,可以預防腕管受到過度牽拉。

07. 坐姿要對

使用電腦時,手的前臂和肘部應儘量貼近身體,並儘可能放鬆,以免使用滑鼠時身向前傾;並且儘量不要讓自己手臂懸空

坐在電腦椅上,做好靠著背墊,雙腳應放在地面上,切記不要蹺二郎腿。

   

「滑鼠手」常見的3個誤區

01. 滑鼠手就是小毛病而已?

對於「滑鼠手」患者來說,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病情可能會演變加重,有的還可能變成交感神經營養不良症候群等,所以不要忽視滑鼠手,以免出現大麻煩。

02. 只有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才容易患「滑鼠手」?

辦公室文員長期使用滑鼠,使腕管處受到壓迫,從而容易患上「滑鼠手」。此外還有教師、記者、收銀員、裝配工等,患上腕管症候群的機率都很高。因此,平時需頻繁使用雙手的人應注意休息,預防滑鼠手。

03. 手腕疼痛,手指麻木就是得了「滑鼠手」?

出現手部麻木、疼痛等不適時,不一定就是患上了「滑鼠手」,還有可能是頸椎以及其他神經的問題。

 

-End-

「有用就擴散

資料來源:「深圳大件事」「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主婦頻繁手麻,手掌這個地方整塊「癟」了!老中青都會中招……
    4月5日,林女士來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醫生看診後,結合肌電圖檢查結果,診斷林女士為「右側腕管症候群」。 由於林女士長期做家務,過度使用腕部,手腕處的神經和血管長期受到壓迫,使手部的正中神經受損,而產生手指僵、麻木,酸痛無力的現象。 要不是醫生指出來,林女士自己都沒發現,她的右手掌本該「肉嘟嘟」的大魚際肌整塊「癟」了。
  • 「滑鼠手」和「腕管症候群」其實是殊途同歸!
    現代社會,隨著「無紙化」 辦公的普及,我們頻繁地操作電腦、鍵盤、滑鼠等,從而導致手部過度勞損,腕部有酸脹的感覺,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滑鼠手」。一、「滑鼠手」的症狀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適。
  • 「滑鼠手」和「低頭族」易患「腕管症候群」 醫生提醒:應注意手部...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李初晗)對於上班族們來說,長時間盯著電腦點滑鼠,就容易出現手腕酸痛的感覺,俗稱「滑鼠手」。可最近,西安的朱女士長時間在家抱孩子,左手逐漸麻木疼痛使不上勁,也被醫生診斷為這種常見於上班族的通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手指麻木、手腕酸痛 你握滑鼠的手還好嗎?
    臨床上,經常遇到很多患者因長時間的使用滑鼠,引起手或腕部麻木、酸脹、疼痛、甚至活動不靈等不適感前來就醫,我們把這種病症形象的稱為「滑鼠手」!其實,臨床診斷中並沒有「滑鼠手」這個概念,我們使用滑鼠時間過久,手腕、掌指或指間關節長時間反覆、高頻率的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活動,容易造成韌帶或腱鞘增生、肥厚、發炎,使神經組織或肌腱受壓,從而引起「腕管症候群」。
  • [職場健康]手指麻,警惕腕管症候群
    打封閉有時可以緩解症狀,但不建議常規應用類固醇激素的注射  如果你出現不明原因的手指麻木、乏力,甚至在睡覺時因手指麻木而驚醒,有可能是得了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腕管症候群的病理基礎是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腕管,是手腕部位由腕骨和周圍韌帶組織組成的一個通道,屈曲手指的屈指肌腱與支配手指感覺的正中神經都從該通道穿過。
  • 3個半手指麻木疼痛,或是類風溼關節炎所引起的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就是出現在手的大拇指這一側三個半手指有麻木,針刺樣的疼痛,還有些感覺減退。我們的腕管為什麼容易得這個病?正中神經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傳遞信息,就會出現剛才講的一些症狀,這就是腕管症候群。類風溼性關節炎,腕關節病理變化主要就是滑膜炎。特別是急性滑膜炎,這個地方的軟組織就會腫脹,壓痛,疼痛,滑膜也會增生,還有肌腱表面包裹的腱鞘也會發炎。
  • 一文掌握「腕管症候群」的診治
    腕管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種由於正中神經通過無彈性的腕管時受到壓迫而發生的單發性神經疾病。CTS 是臨床報導中最常見的神經卡壓症候群,多發生於 30~60 歲人群,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 3 倍。CTS 的診斷方法包括體格檢查、超聲、核磁共振及電生理檢查,但是每種檢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
  • 雙手長時間用電腦、通宵玩遊戲,當心變成「滑鼠手」
    雙手長時間用電腦、通宵玩遊戲,當心變成「滑鼠手」 2020-07-07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天用電腦,怎麼不得「滑鼠手」?教你判斷和預防(附專家示範)
    當我們長時間使用電腦同時,相伴而來的卻是一系列的健康問題,「滑鼠手」便是其中之一。「滑鼠手」的規範名詞應為腕管症候群,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通俗來講腕管就是我們的腕骨和腕橫韌帶形成了一個類似於隧道一樣的通道。在這個通道裡分別有9根肌腱和1根正中神經從中穿過,正中神經位於腕橫韌帶下表淺的位置。
  • 非也,常見是腕管症候群
    是否出現手部麻木就非得考慮是頸椎的問題呢?對於大部分群眾或者是一些非骨科專業的醫生來講,對手指麻木的病因,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想到頸椎病。但對於專業的骨科醫生來講,手指麻木的常見病因並不是頸椎病,而是腕部疾病。
  • 警惕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的病因? 腕管綜合症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使腕管內壓力增加,從而出現神經症狀。而不是神經本身的問題。最有可能的病因是由於先天的腕管比另一些人更小。
  •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經過肌電圖等一系列檢查,發現小楊的「正中神經損害」嚴重,俗稱「滑鼠手」,需要手術。張主任精心計劃,親自操刀,手術順利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和功能鍛鍊,小楊的手終於又重新運動自如,我們的滑鼠高手又找回了挑戰電子競技巔峰的自信!
  • 滑鼠手究竟是什麼病?出現哪些手部異常,很可能是滑鼠手找上門?
    滑鼠手就是長期用滑鼠的手部疾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滑鼠手其實是腕管症候群,是一種神經卡壓性疾病,並不僅限於使用滑鼠才會出現,玩手機,或過度的手部勞動也會引發。嚴重的腕管症候群甚至需要通過手術開刀來進行治療。腕管症候群是手部外科醫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 與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區別
    正中神經在臂叢神經發出後,行經上臂內側、肘部、前臂及腕部,支配手部的內在肌群和外在肌群及手部橈側半的感覺。在其走行過程中,正中神經可被正常的解剖結構或佔位性病變壓迫,而出現手的橈側半麻木及感覺異常。如何辨別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和旋前圓肌症候群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腕管症候群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被卡壓引起的一系列手部相關部位感覺異常和功能障礙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