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斜槓青年的更多潛能

2020-12-22 工人日報

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已司空見慣。一項針對18~35歲青年的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指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見6月28日《光明日報》)

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商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就業觀、擇業觀的變遷等,都成為斜槓青年旺盛生長的土壤,斜槓青年的出現是社會開放、進步、變革的必然。

斜槓青年由少變多,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而言,均大有裨益。於年輕人來說,掌握多項技能、主動淬鍊自己,不僅能夠獲得豐厚的報酬,發掘自己的潛能,還能在更廣闊的領域裡大顯身手,多方位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於社會而言,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時代越來越需要既具有專業知識,又適應多方面工作的複合型人才,斜槓青年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而生,同時又可以反哺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大環境注入年輕人特有的活力與氣質。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847萬,創歷史新高。經濟結構性調整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今年的就業形勢格外嚴峻。在此背景下,強調多元化的平衡,力圖將工作、生活和愛好進行更好地融合的斜槓生存和生活,被不少青年視作逆境突圍、自我發展的重要路徑和選擇。

面對斜槓熱潮,人社部門、高校、企事業單位要積極行動起來,除了制定就業扶持政策,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服務和創業指導外,更要鼓勵青年人大膽嘗試斜槓生活,舒緩就業壓力。當然,也要注意引導年輕人客觀、理性地對待斜槓,不要把這種生活當成唯一的選擇。

而青年人也要根據自己的特長、現狀、理想等對自己作出準確的角色定位,尋求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求職方向。要防止簡單沉醉於斜槓下面的一連串光環,而不知不覺地成為缺少過硬職業技能又好高騖遠的「半吊子」,「樣樣都會、樣樣不精」,白白耗費青春時光。

相關焦點

  • 讓「斜槓青年」激發更多潛能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斜槓青年」一下子多了起來。
  • 閃電評論丨斜槓青年,為「不設限的人生」激發更多潛能
    有媒體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有數據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斜槓青年」一下子多了起來。
  • 扶助加引導,激發「斜槓青年」更多潛能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6月28日《光明日報》)  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商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新興職業的強勢崛起,現代就業觀、擇業觀的改變……都成為「斜槓青年」旺盛生長的「土壤」。
  • 扶助加引導激發「斜槓青年」更多潛能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斜槓青年」一下子多了起來(據《光明日報》)。
  • 論斜槓青年斜槓一詞
    「斜槓青年」是近幾年產生的新生產物,何為「斜槓青年」?斜槓一詞,來源於美國,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而現在指的是現在身兼數職的青年能者,白天西裝革履,晚上熱情奔放,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
  • 青年,你準備好「斜槓」了嗎?
    「斜槓青年」熱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斜槓青年」熱與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社會分工的逐漸細化息息相關。尤其是網際網路產業的快速崛起,催生了一大批新興職業,為年輕人展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才華提供了平臺。與此同時,「技多不壓身」,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自身含金量,增加職業選擇「籌碼」也成為新生一代青年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的現實需求。
  • 世界盃冰島隊示範:斜槓青年的人生靠自己成全
    世界盃冰島隊示範:斜槓青年的人生靠自己成全 俄羅斯世界盃上,冰島守門員哈爾多松撲出梅西點球,震驚了所有球迷。
  • 進擊的「斜槓青年」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更加龐大。「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
  • 斜槓工作能為斜槓青年帶來什麼?
    艾米麗提出的「多向分化潛能者」進一步闡釋斜槓青年的行動意涵,認為他們是具有多種興趣愛好和創意,通過跨界整合能力、快速學習能力與較強的適應能力形成複合的、多元的、不斷成長的個體。有研究者認為「斜槓」工作形態是現代性發展下形成的一種新型職業理念,是現代社會與青年群體特徵有機融合的結果。
  •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加這道斜槓,是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  「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 「斜槓青年」,真的是「斜槓」?
    首先,讓我們重新普及科學,什麼是刀鋒青年?單詞「斜槓青年」來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所寫的書《雙重職業》,這意味著不再滿足例如:阿珍,行業銷售美食家/editing;阿強:Programmer/物流管理/遊泳者。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身份之間用斜槓進行區分,這就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幹好本職工作獲取正常的收入之外,另外拓展出收入渠道的年輕人。譬如,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人脈圈做微商,賣產品換取差價收入,他們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前一段時間,一個收費站的中年婦女下崗言論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
    #斜槓青年許多人倡導斜槓,認為他是一種更安全保持收入的方式,就算失去其中一份工作,我還有其他更多的工作。甚至,在多重身份中能兼具個人興趣,實現更多的人生意義。做想做的事,擁有更自由的生活。每個斜槓身份都要慎重,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要兼顧,懂得合理分配時間、精力以及人際關係,也要打理好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五,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夠擁有斜杠人生,並不是不具備能力,而是缺少勇敢探索的精神。只會說不願意動手,興趣廣泛但涉獵不深。這種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深耕成為斜槓青年的。
  • 寫在五四青年節:《後浪》可畏,《斜槓青年》怎樣主導自己的生活
    ,去經歷更多的精彩。《斜槓青年》一書的作者Susan Kuang認為:斜槓青年是對工業時代「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作模式以及用單一職業來定義個體的一種挑戰;同時,也是對個體想要實現多種潛能的一種尊重。有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斜槓青年規模已突破8000萬人,並且高學歷青年成為「斜槓」領跑人群。
  • 斜槓青年技能多?在線職業教育,助力你擁有多彩「斜槓」人生!
    在這些人的名片或是簡歷上,關於職業信息的介紹常常用斜槓來區分,例如:作家/畫家/演員/攝影師。 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Slash/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為何會出現,並在青年人群中流行開來?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通常來說,會成為斜槓青年分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因為興趣而成為斜槓青年的,一種是為了擴展和正職相輔的技術成為斜槓青年的。下面,就和360常識網具體看下,斜槓青年的相關知識吧。本文目錄: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斜槓青年的職業理想斜槓青年的流行原因「斜槓青年」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
  • 《斜槓青年》讀書筆記
    《斜槓青年》作者Susan Kuang斜槓青年講的是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朝九晚五不是必須,自我投資永無止境。什麼是斜槓青年?共享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開始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身份的多元生活。自由職業者,兼職者或是利用業餘才藝優勢做喜歡的事情的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斜槓青年。
  • 多幾道制勝未來的「斜槓」
    原標題:多幾道制勝未來的「斜槓」【新聞】17歲女孩李依庭,前不久衝上了熱搜,原因有兩點:獲得浙江省「少年文學之星」稱號;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表現優異榮獲「優秀小科學家」稱號。其經歷一出,很多網友驚呼「後浪來了」。
  • 正確看待「斜槓青年」時代意義
    正確看待「斜槓青年」時代意義前些日子和一位從事青少年研究的學者交談,他說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一類很有特點的年輕人,和老一代通常一輩子只從事一個職業不同,他們經常擁有多個職業身份,或者多次跳槽,願意進入更多類型的行業。他們通常用「/」來介紹自己,比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
  • 關於「斜槓青年」的真相……
    你聽過「斜槓青年」嗎?近幾年好像被玩壞了——似乎工作之餘能做飯、會拍照,就是擁有廚師/攝影師等多重身份的斜槓青年。於是人人努力學習新技能,只需入門即可自稱擁有了斜槓身份。如此看來,只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學習新東西,即使沒啥成效,也算擁有了斜槓身份?嗯... 這應該是對斜槓青年有點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