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慧怡:西方文學中的「玫瑰」意象,是詩人們長久的秘密
三、葉芝的「十字架玫瑰」到了19世紀,「玫瑰」在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領導的「凱爾特文藝復興」中又與其他意象有機組合,獲得了全新的生命。我們僅以葉芝本人的《致時間十字架之上的玫瑰》To the Rose upon the Rood of Time為例。
-
《當你老了》,詩人葉芝的愛情故事
《凱爾特的薄暮》《鐘樓》《盤旋的樓梯》《駛向拜佔庭》《烏幸的流浪》《茵納斯弗利島》《神秘的玫瑰》《葦間風》《雕塑的島嶼》《凱絲琳女伯爵》等等,部部佳作,篇篇經典。而這首《當你老了》是葉芝先生於1893年時創作出的,是他獻給茅德·崗妮的一首情真意切、簡明真摯的愛情詩篇。
-
諾貝爾獎獲得者葉芝的名句,在《當你老了》等歌詞中多次引用!
終其一生,葉芝都沒能得到茅德岡,也正是如此,這個女人才永世活在詩裡,成全了這一段單方面的苦戀,也成全了後世無數才子佳人。2.葉芝《凱爾特的薄暮》 :奈何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夢想便不復輕盈。他開始用雙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實而非花朵。3.
-
最後的浪漫主義者「詩巫」葉芝
葉芝出生於都柏林,父親和弟弟是愛爾蘭知名畫家,他完美繼承了母親的俊美長相與父親的藝術天分。葉芝從小即非常喜歡愛爾蘭民俗與傳說,小的時候就對神秘宗教發生強烈興趣,並且終生不減,神秘現象是他主要的寫作動力之一。
-
葉芝,及愛爾之蘭
葉芝的一生,對茉德岡昂愛而不得。葉芝是在年輕時為茉德岡昂寫下這首詩,而後來的漫長歲月似乎都在一一檢驗著他當初的誓言,直到他老去,並且實現了這個諾言。仿佛是終其一生,一直在朝著自己年輕時虛設的時空走去,走向年老,走向愛情,就像走向一種信仰。
-
葉芝-當汝老去,私語細量,苦了葉芝一個人,卻溫暖了整個世界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
-
愛爾蘭詩人葉芝(W.B.yeats)
葉芝的愛情和婚姻1889年,23歲的葉芝遇到了小他18個月的茅德.岡(愛爾蘭著名的民族獨立運動者),自此一見傾心,一生的麻煩開始了。1891年葉芝第一次向岡求婚遭拒絕,在岡看來葉芝「女子氣十足」,而岡則是剛毅果敢,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性格的不同早已註定了兩個人不可能走在一起。
-
《當你老了》:葉芝的求而不得
這首歌改編自葉芝的名詩《When you are old》,很多人認為這是獻給母親的詩,實際上這首詩是以一個男子的口吻寫給愛慕的女子的。威廉·巴特勒·葉芝,生於愛爾蘭,逝於法國蒙頓,是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葉芝是20世紀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人。
-
《當你老了》——你是那個葉芝嗎?
歌詞改編自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同名詩歌,整首歌曲在輕聲的吟唱中緩緩而來,更像一種講述。就像在敘述一個故事一段回憶。當你一遍又一遍的聽的時候,你會發現這首歌很耐聽,很好聽。樸實無華的歌詞和無高潮的平淡旋律,給人強烈的代入感,給你帶來多重的複雜感覺,關於親情,關於孝,關於給予,關於愛。
-
愛爾蘭的想像力——葉芝的神秘詩學與現實世界
想像力是葉芝詩學乃至他的整個精神世界的核心。不過,葉芝對想像世界的維護,是在與現實世界的複雜抗衡基礎上完成的。同時,葉芝詩學的發展既是一個流動的、充滿可能性的歷史過程,又是己然歷史的定型之物,可能與已然之間,不乏深刻的內在邏輯,葉芝的美學思考正是於其上而最終完成。
-
《當你老了》背後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悽美愛情故事
葉芝是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他因對愛爾蘭文藝復興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得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鐘樓》《盤旋的樓梯》《駛向拜佔庭》《葦間風》。
-
詩人葉芝有多愛女神茅德,他為她做過一件震驚世俗的事
而這首詩這是寫給拒絕過他三次的摯愛女神茅德·岡,但茅德始終沒有接受這份真摯的愛,茅德·岡拒絕葉芝的理由是,「他是個女人一樣的男子。」而她一直是一個像男人一樣戰鬥著的女神,茅德甚至還說過:「世人會因為我沒有嫁給他而感謝我的。」
-
愛爾蘭詩人葉芝只會寫愛情?那是你沒讀過他的這些詩,藏了大世界
但是今天,我想拋開那些累贅的情愛幹擾,好好聊一聊詩人葉芝的偉大詩歌,如果你能跟著讀一讀,定能在細碎的生活中找到一方淨土。1867年,當葉芝只有兩歲時,他的家人去了倫敦,於是葉芝成了「留守兒童」,搬到外公外婆家住。在此期間,愛爾蘭的鄉村的迷人風景,民間傳說,淳樸風俗都成了他詩歌裡的一部分。
-
神秘的聖十字架山
由於家人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位置,他們選取了一個地方開始安放象徵性的十字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中,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裡安置了許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愛國者的雕塑、聖母雕像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經念珠,2004年十字架的數量約有100,000個,2015年已超過200,000個。十字架山在197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
威廉葉芝的一眼萬年,有的人,只要看一眼就夠了
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一見如故,不過是因為我喜歡你,所以眼裡都是你相信大家都知道,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的命名源於愛爾蘭詩人威廉·葉芝他的寫了一輩子情詩,其中這一首你肯定聽過這首現代詩是葉芝先生送給他的一生摯愛——茉德·岡的一首情詩,後被改編成歌曲。詩的背後,是一段求而不得的愛情故事。「欣長而高貴,可是胸房和面頰/卻好像蘋果花一樣色澤淡雅」,這是葉芝初見她時的印象。
-
美國前代理司法部長薩麗·葉芝:川普「把我們的國家當成他的家族...
「他不斷地攻擊美國聯邦調查局、新聞自由、監察長、聯邦法官,攻擊他們都有一個目的:解除對他濫用權力的任何制約。簡而言之,他把我們的國家當成是他的家族生意,這一次,他讓我們國家在國內外的道德權威都破產了。」耶茨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晚的演講中說道。「但是我們的國家不屬於他。它屬於我們所有人。」 葉芝還批評了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互動。稱川普向俄羅斯卑躬屈膝,並聲稱他對郵局的懷疑是出於壓制投票的欲望。
-
給孩子講講詩人的浪漫吧:葉芝,這一世深情,絕不負你
1889年1月30日,詩人葉芝第一次遇見女演員莫德· 岡妮。葉芝對岡妮一見鍾情, 最初葉芝以為他愛慕的是一顆閃亮星星, 是他崇拜的太陽,更是他靈感的泉源,最終發現這也是他一生為情所苦的深淵。當時葉芝二十三歲,岡妮二十二歲。
-
愛爾蘭文學代表,葉芝打動全世界的8首詩,讀完讓你心曠神怡!
1999年有一項民意調查,調查內容是「關於你心目中最偉大的愛爾蘭文學」,排名前十的作品中有七部是葉芝的詩作。1939年1月28日,寫出那首耳熟能詳的名句——「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的葉芝逝世,走完他74歲的一生。
-
詩裡夢裡都是你,葉芝一生中求而不得的女人
每當提到偉大詩人的時候,總繞不過葉芝,這個愛爾蘭詩人,是192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而縱觀他的一生,愛情是個伴隨他一生的主題,他的情詩卻都是為了一個人而寫。這個人就是毛特·岡,是一個演員,也是愛爾蘭獨立分子。
-
源自北緯52°的天然純淨|愛爾蘭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
B.yeats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一個具有浪漫主義,獨特有趣的愛爾蘭標誌性品牌。在愛爾蘭·蒂珀雷裡,一個被稱為惡魔之咬的群山地底深處,有著威廉葉芝天然礦泉水全球唯一的水源地,這裡擁有著巨大的安山巖石過濾層,形成與4億前年的泥盆紀時期,水源開採於群山地底150米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