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當汝老去,私語細量,苦了葉芝一個人,卻溫暖了整個世界

2021-01-09 一頁千年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葉芝一生深愛著一位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茉德岡昂。一生中五次求婚都慘著拒絕,茉德岡昂也成了葉芝一生都求不得的夢,他的詩幾乎全是為茉德岡昂所寫。也正因茉德岡昂的拒絕,換來了葉芝一人的痛苦,換來了全世界的溫柔。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你年老,鬢斑,睡意昏沉,

在爐旁打盹時,取下這本書,

慢慢誦讀,夢憶從前你雙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愛你風韻嫵媚的時光,

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愛你漸衰的臉上愁苦的風霜;

彎下身子,在熾紅的壁爐邊,

憂傷地低訴,愛神如何逃走,

在頭頂上的群山巔漫步閒遊,

把他的面孔隱沒在繁星中間。

1889年的某一天,露珠溼潤睡意的英國,倫敦貝德福德公園街。一位24歲的年輕詩人,邂逅了他一生的夢。葉芝後來一遍一遍地回憶初見茉德岡昂時的場景,這樣寫道:「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從那一天,那一刻起,英語史上最美麗的詩歌之一就誕生了——《當你老了》。

葉芝的一生敏感多情,他對茉德岡昂一往而深,為她寫了一輩子情詩,卻依然沒有打動她,直到葉芝去世前想要邀請茉德岡昂出席他的葬禮,也被拒絕了,是遺憾,也算是無可奈何吧。愛情的奴隸雖然聽起來不是光彩,但卻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當你老了》,詩人葉芝的愛情故事
    一番摭拾搜索之下,我得知《當你老了》的作者,是享譽世界的一位文學家——威廉·巴特勒·葉芝。1923年,葉芝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學院頒獎給他的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文字,以高度概括的藝術形式展示出了整個民族的精神內涵「。可以說,這是個相當高層次的評價與讚美。
  • 《當你老了》:葉芝的求而不得
    2015年春晚,莫文蔚歌唱的《當你老了》一曲感動了無數人,背景裡出現的白頭伉儷的照片使很多人想起自己的父母,於是將這首歌送給爸媽,一時風靡。其所寫的這首詩《當你老了》讓無數人為之感動與心碎。然而這首著名的詩背後卻掩藏令人心酸的愛情故事,包含了詩人對愛人求而不得的痛苦與折磨。1889年的一天,一位24歲的年輕詩人,邂逅了他一生的夢:茅德·岡小姐。
  • 《當你老了》——你是那個葉芝嗎?
    當他們老了的樣子我們能夠看到,可誰又能知道當他們老了他們心裡又在想些什麼呢?《當你老了》《當你老了》是由趙照2015年創作發行的一首寫給母親的民謠風格歌曲。歌詞改編自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同名詩歌,整首歌曲在輕聲的吟唱中緩緩而來,更像一種講述。
  • 葉芝,及愛爾之蘭
    葉芝後來一遍一遍地回憶初見茉德岡昂(Maude Gonne)時的場景,這樣寫道:「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從那一天,那一刻起,英語史上最美麗的詩歌之一就誕生了——《當你老了》。
  • 最後的浪漫主義者「詩巫」葉芝
    茅德·岡回憶道「他是一個像女人一樣的男子,我拒絕了他,將他還給了世界」。一生苦戀茅德·岡無果,葉芝終於在1917年選擇結婚。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此後葉芝仍筆耕不輟,發表大量作品,1939年病逝於法國南部。前期我們聊了雪萊,葉芝深受雪萊的影響,在一篇關於雪萊的文章中葉芝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裡的地位比我預想的還要高得多。」
  • 威廉葉芝的一眼萬年,有的人,只要看一眼就夠了
    世界上哪來那麼多一見如故,不過是因為我喜歡你,所以眼裡都是你相信大家都知道,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的命名源於愛爾蘭詩人威廉·葉芝他的寫了一輩子情詩,其中這一首你肯定聽過「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當你老了》這首詩,感動了眾多有情人,卻沒有感動那個他愛了一輩子的女人,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 《當你老了》背後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悽美愛情故事
    《當你老了》是葉芝於1893年創作的一首詩歌。 趙照版《當你老了》 2014年,中國內地獨立音樂人趙照參加「中國好歌曲」節目,演唱的改編歌曲《當你老了》。
  • 諾貝爾獎獲得者葉芝的名句,在《當你老了》等歌詞中多次引用!
    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是《麗達與天鵝》、《凱爾特的薄霧》 。獲獎的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詩篇,以高度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柔弱的詩人縱使再有力量,也不能徵服一個胸懷遠大政治抱負的女人。
  • 寫出《當你老了》的葉芝,並不只是個歌頌愛情的詩人
    《當你老了》是詩人葉芝最為人所熟悉的作品,不只是在學校的課本上,作為歌詞也獲得了廣泛的傳唱。 葉芝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由於他那些始終充滿靈感的詩,通過高度的藝術的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對於葉芝來說,一生的愛情經歷讓人唏噓,愛情與他的詩歌的豐富情感上可以說是緊密聯繫的。 放在詩歌上就是靈動的情感變幻。
  • 愛爾蘭詩人葉芝(W.B.yeats)
    近期偶然間,在高曉松的曉說節目中聽到了葉芝這個人,既然有緣,今天我們就從葉芝說起,我們一起走入愛爾蘭的文學殿堂,走近葉芝,也真心的希望大家多提意見,多討論,多留言,一起豐富葉芝,共同感受葉芝。這是我自己製作的關於葉芝的介紹視頻。
  • 愛爾蘭的想像力——葉芝的神秘詩學與現實世界
    想像力是葉芝詩學乃至他的整個精神世界的核心。不過,葉芝對想像世界的維護,是在與現實世界的複雜抗衡基礎上完成的。同時,葉芝詩學的發展既是一個流動的、充滿可能性的歷史過程,又是己然歷史的定型之物,可能與已然之間,不乏深刻的內在邏輯,葉芝的美學思考正是於其上而最終完成。
  • 愛爾蘭文學代表,葉芝打動全世界的8首詩,讀完讓你心曠神怡!
    1999年有一項民意調查,調查內容是「關於你心目中最偉大的愛爾蘭文學」,排名前十的作品中有七部是葉芝的詩作。1939年1月28日,寫出那首耳熟能詳的名句——「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的葉芝逝世,走完他74歲的一生。
  • 詩裡夢裡都是你,葉芝一生中求而不得的女人
    每當提到偉大詩人的時候,總繞不過葉芝,這個愛爾蘭詩人,是192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而縱觀他的一生,愛情是個伴隨他一生的主題,他的情詩卻都是為了一個人而寫。這個人就是毛特·岡,是一個演員,也是愛爾蘭獨立分子。
  • 詩人葉芝為她寫出《當你老了》,守護她30年,求婚3次還是被拒
    2015年春晚,莫文蔚一首《當你老了》唱得所有人潸然淚下,淡淡憂傷,而歌詞來源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著名詩作,於是「葉芝」這個名字在中國廣為人知。當你老了,白髮蒼蒼,睡意朦朧;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上人愛上詩人葉芝都是因為這首《當你老了》,讓人不禁好奇,這首詩究竟是詩人寫給誰的?
  • 葉芝與他的「十字架玫瑰」
    走近我,當我吟唱那些古老的傳說:庫乎林正與苦澀的海浪搏鬥;德魯伊祭司,灰發的,林生的,靜眸的,拋擲弗古斯的夢想,從未吐露的廢墟;而你自己的悲傷,在那些穿著銀草鞋在海面起舞,在舞中老去的星星口中以崇高而孤獨的旋律詠唱!
  • 葉芝《當你老了》詩賞,多少人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當你老了》是愛爾蘭詩人葉芝在1893創作的著名愛情詩篇,表達了詩人對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的愛慕之情,此愛慕之情持續了半個世紀,葉芝不僅愛她年輕時候的美麗,也愛她臉上衰老的皺紋。創作背景1889年1月,二十三歲的葉芝遇見了美麗的茅德·岡。
  • 品讀葉芝的一首詩,唯美溫馨,讀完久久難以平靜
    陸遊抒寫書憤,「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杜甫孤舟惆悵,「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等我老了,一定不再彷徨,心中卻莫名的有些激蕩;當我老了,不會感到憂傷,因為臉上早已刻滿了滄桑。下面品讀愛爾蘭著名作家葉芝的一首詩,唯美溫馨,讀完久久難以平靜。
  • 換一種方式理解葉芝詩歌,凝結一首詩依賴多少理性思考?
    今晚的夜讀摘選自文德勒《詩人的思考:蒲柏、惠特曼、狄金森、葉芝》一書中關於詩人葉芝的解讀篇章。以葉芝在進行詩歌創作時的思考方式進入詩歌文本,探察意象在其詩歌中的體現,以一種理性的思考打破了人們對詩人葉芝的普遍印象。01如果把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和富有想像力的發現融入現在的作品,一個詩人的創作思考就會變得越來越複雜。
  • 源自北緯52°的天然純淨|愛爾蘭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
    北緯52°的愛爾蘭·蒂珀雷裡,一個具有世界奇蹟發源地之稱的地方。W. B.yeats威廉葉芝·天然深層礦泉水,一個具有浪漫主義,獨特有趣的愛爾蘭標誌性品牌。1994年出版的《好水指南》詳細介紹了世界上最好的瓶裝水,其中對蒂珀雷裡天然礦泉水的描述如下:「從生物學上講,水非常純淨,還帶來淡淡的清爽風味。」
  • 給孩子講講詩人的浪漫吧:葉芝,這一世深情,絕不負你
    1889年1月30日,詩人葉芝第一次遇見女演員莫德· 岡妮。葉芝對岡妮一見鍾情, 最初葉芝以為他愛慕的是一顆閃亮星星, 是他崇拜的太陽,更是他靈感的泉源,最終發現這也是他一生為情所苦的深淵。當時葉芝二十三歲,岡妮二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