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款手機 老年人也能輕鬆使用網際網路醫院看病了!

2021-01-10 騰訊網

白髮蒼蒼、步履蹣跚的父母要看病,兒女忙於工作無法陪伴,醫院人山人海堪比「春運」……而這種場景,已經成為不少兒女心中無法避免的痛。

12月2日,京東舉辦了「讓陪伴隨時隨地」長輩智慧型手機新品發布會,以推出5G長輩智慧型手機的形式,為老年用戶量身定製更全面、更貼心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據了解,通過長輩智慧型手機,老人將可以輕鬆跨越不會上網、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等痛點,實現足不出戶看求醫問藥,享受更便捷、更有溫度的智能健康生活。

42歲的高先生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人到中年,事業上小有成就,家庭穩定,收入不菲,平時裡最讓他擔心的就是雙親的健康問題。

高先生的父母均已年過七旬,父親患有慢阻肺病,需要經常就醫。母親高血壓病史多年,還一直使用胰島素維持血糖,平時開藥、檢查,跑醫院的次數也不少。更讓高先生揪心的是,老兩口的心臟都有問題,醫生曾多次告誡他,老人身邊應該有人專門照護,至少也要做到有事短時間內趕到,否則危險性很高。

然而,作為家中的獨子,這一切對於高先生來說談何容易。幾年前,高先生花高價為父母在北京購買了一套住房,「距離我家和單位大約就是15分鐘的車程,為的就是方便照顧他們,儘量做到隨叫隨到。」

距離的問題解決了,可是高先生發現,如何能夠讓父母在出現情況的第一時間通知自己又成了一個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他告訴記者,「老年人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本來就已經很費勁兒了,如果是緊急情況下,老人一著急,一緊張,就更麻煩了。」高先生說,他曾經問過自己的母親,老人的確沒有信心能在事發的第一時間把電話打到他的手機上。

高先生表示,如果有一款終端設備能夠幫助老人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通知家人,同時具備日常線上問診功能,那將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記者在12月2日舉行的京東長輩智慧型手機發布會上了解到,「高先生們」的願望正在成為現實。新推出的5G長輩智慧型手機,不僅搭載了家庭相冊、遠程提醒吃藥、一鍵救助等多種健康功能,還可以關聯綁定子女與父母的智慧型手機,實現子女與長輩實時互動,幫助老人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呼叫緊急聯繫人,時刻保障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老人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極其便捷地使用京東網際網路醫院的極速問診業務,足不出戶快速獲取專業診療意見。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加速了醫療健康服務模式的變革,也為解決就醫難題提供了全新可能。目前,京東健康平臺已有超過6.8萬名醫生入駐,其中62%來自三甲醫院。同時,京東健康自2019年以來持續連接全國頂級醫療專家,以專病專科為抓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專科中心,目前已經開設心臟中心、耳鼻喉中心、中醫院、呼吸中心等在內的十六大專科中心,併入駐近百位權威專家和頂級名醫,如韓德民院士、胡大一教授、高思華教授、林江濤教授等,為老年人群的網際網路在線問診提供了充分保障。

我國在21世紀初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線下就醫不便、兒女不在身邊、日常健康管理缺失等都是許多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其中,由於「數字鴻溝」的存在導致部分老人難以享受到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屢遭不便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讓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京東集團副總裁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在發布會上表示,京東時光機項目旨在打造老年人智能服務生態。隨著產品的不斷迭代升級,京東健康與京東時光機項目深度融合,致力於為老年群體提供觸手可及的醫療健康服務。未來,京東健康願與京東時光機項目一道幫助中國億萬家庭享有健康生活。

(責任編輯:張倩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省城老年人醫院看病不用「左等右等」了
    哪裡取藥……」12月14日,山西省中醫院一樓導診護士閆彩虹身邊圍滿了頭髮花白、拄著拐杖的老人們,他們顫顫巍巍地從口袋裡拿出自己的手機,迷茫地看著屏幕上的文字,期待著導診護士能給他們答疑解惑。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看病就醫提供了便利,卻也讓一些老年人遭遇了「被高科技拋棄」的尷尬。為破解這一難題,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我想看病,哪裡能預約?」「網上預約掛號」難倒老年人
    APP買菜、公眾號預約看展、手機支付買東西……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都可以用一部手機來完成。這在年輕人看來非常便捷,但不少老年人對此卻無法適應。近日,讀者程老伯就來信呼籲,希望有關部門為老年患者就醫打開方便之門。原來,新冠疫情以來,絕大部分醫院都採取了「全預約制」,儘管院方提供了多種預約渠道和方式,但程老伯依然掛不到號。
  • 一線觀察:智能時代,烏魯木齊老年人看病方便嗎?別讓技術困難將老人...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近日,記者在烏魯木齊醫院進行蹲點採訪,了解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看病就醫的相關情況。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取消現場掛號 老年人看病難
    中國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四川訊: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簡稱四川華西口腔醫院)全面取消現場掛號,改為微信提前預約。這一決定難倒不少前往看病的老人,也引發社會輿論譴責。
  • 醫院看病流程五步走,第一步:手機預約掛號先下載APP
    伴隨科技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中老年人不僅受困於不會使用手機訂購火車票回家難。又因為新冠疫情的到來,受困於不會使用手機預約掛號看病買藥難。因為醫院的特殊性,每一個工作日,幾乎都人滿為患。疫情時期為了控制聚集人數,北京的很多醫院都開始實行實名制網絡預約掛號。2020年一場突如起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很多很多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這一年,幫幫的媽媽身邊有幾位朋友生病了,需要來北京的三甲醫院再看看,卻不知道疫情時期看病怎麼看怎麼掛號,紛紛來電詢問。
  • 婆婆不會手機預約 醫院看病掛號排隊半小時:電話預約為何被取消?
    其實就在就醫前一天,為了避免硬生生地排隊掛號,王婆婆很有「先見之明」地通過114查到了醫院電話,試著提前掛號,無奈打了一晚上都沒人接聽。記者見到,此時門診大廳10餘個窗口均排起長龍,其中老年患者佔相當比例。醫院特別為老年人、兒童、無智慧型手機及手機無法完成支付等患者開設了兩個愛心掛號窗口,排隊人群絲毫不遜於普通窗口。
  • 支付難、看病難……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時代」鴻溝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於江 張莫 龐昕熠)出行打車、網絡購物、醫院掛號、在線訂票……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普遍享受著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華西口腔取消現場掛號:預約就診時代,老年人該怎麼看病?
    李大爺為了看病,他一大早轉了好幾趟車才來到醫院,卻被告知無法現場掛號。這就難倒了不會用手機預約掛號的李大爺,他和老伴兒兩個人「像無頭蒼蠅一樣在醫院東轉西轉」,問了許多人。依然無法解決問題。「不能現場掛號,大老遠來,結果白跑一趟。」李大爺失望地離開了醫院。
  • 手機預約,在家看病!天津首批15家基層醫院開通「網際網路+護理服務...
    符合三類門特病、七個「門大」科室就診條件的參保人,只需一部手機即可享受在線複診、醫保支付、送藥到家服務;需要傷口護理、靜脈採血等專業護理的老人,也可以由子女用手機預約附近的醫護人員上門,免去奔波往返。每次胃管需要更換之前,夫妻倆都要騎自行車去醫院,加上掛號、開單、繳費等要耗費半天的時間。「現在不用來回跑了,手機上預約好,醫院的醫護人員準時到家來,又專業又方便,我們省心多了。」陳先生說。      作為全國「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省市之一,天津市為方便百姓就醫,積極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將護理服務從機構內延伸至社區、家庭。
  • 沒預約就不能看病?老人就診之難:不會網上掛號,去醫院咋就是白跑...
    網絡預約看病成為常態,信息化為大多數患者就診帶來便利,那對於不大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群體呢?他們看病方便嗎?不會手機預約老人白跑一趟「我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懂怎麼預約啊。」近日,下午2時許,仙霞路上的上海市同仁醫院一樓門診窗口前,69歲的劉興捂著略腫的臉有些沮喪。窗口工作人員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叫了下一位患者。
  • 老年人被網際網路遺忘了?有這無謂的同情心,倒不如多付出一點耐心
    我們能因為老年人不會用網約車,就回退到在街邊衝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計程車招手的時代麼?如果老年人對發達的網際網路世界一時還不習慣,學就是了啊。畢竟網際網路普及、智慧型手機問世,也不過就是近十幾年的事。網際網路應用越來越方便快捷,老年人的學習成本也越來越低。老年人又不是學習網絡的安裝和維護,他就是學學如何用手機上網而已。動動手指的事,就算一次兩次學不會,用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怎麼也能記住了。
  • 【深度】網際網路時代的老齡化:中國老年人的社交困局和突圍
    那天,她拖著被疾病折磨的身體,等不到計程車,只好請求身邊的人幫忙叫網約車,不懂掃碼支付,只能請求醫院工作人員收現金,她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目前,中國仍有1.57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沒有「觸網」。「數字革命」的步伐急速向前,「慢速度」的老年人與社會科技的距離被逐漸拉大。在網際網路+時代,擺在數以億計的老年人面前的,不僅是他們的社交困局,也是一道有待打破的「數字鴻溝」。
  • 【一部手機,輕鬆就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
    【一部手機,輕鬆就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 2020-08-18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新老年人手機大全【圖文】
    目前手機廠商針對各種類型的消費者群體,開發出了一系列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例如為了滿足老年人使用手機的需求,手機廠商就開發出了老年機。現在的老年機已經不再是比較笨拙的按鍵式手機了,而是跟我們平時使用沒什麼區別的智慧型手機,這些智慧型手機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特意設置大屏幕的功能區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老年人手機。
  • 手機輸入法持續優化,老年人也能輕鬆使用,百度帶來全新手寫模式
    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普及讓很多人都已經習慣於任何事情都用手機辦理,不僅外出買東西、乘坐公共運輸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支付,同時一些與工作、政務相關的事情也可以在智慧型手機端完成,而社交工具更是讓人們幾乎已經不再使用簡訊、電話功能,通過社交工具進行語音交流或視頻通話不僅更加方便,而且不需要額外支付通訊費用。
  • 記者體驗|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出行仍有很多不便
    然而在老人身上,使用智慧型手機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會用視頻聊天,會用微信支付,這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要求他們熟練下載軟體,使用共享單車似乎有些為難。為了解決父母使用共享單車的問題,市民任小姐每個周末都會陪著父母騎共享單車出門。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廣西公立醫院首批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亟需啟動網際網路問診的大背景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向自治區衛健委提交了設置網際網路醫院的請示,並同時上線「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2.0版(以下簡稱「網際網路醫院」)。   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已經平穩運行,在線診療、處方開具、在線取藥等功能已形成閉環。網際網路醫院採用患者免費諮詢、醫院補貼專家的形式開展,讓患者足不出戶便能免費問診。
  • 智能時代下,老年人該怎麼辦?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件節省時間、節省精力的事情,但是對於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老年人來說,生活則變得很不方便,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那麼,在這個智能時代,老年人該怎麼辦呢? 其中,大部分人為老年人,包括不識字的老年人,包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有知識有文化的老年人。智慧型手機目前已很普及,但是有多少老年人能熟練的使用智慧型手機和手機中的應用呢? 這種情況在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持續控制下,被放大,只要出門,不管去哪都需要提供健康碼,超市、坐公交、銀行、市場等等所有場所幾乎都需要提供健康碼。
  • 聽說現在去市中心醫院看病不用帶醫保卡了?
    「我聽說現在去寶雞市中心醫院看病不用帶醫保卡了?有這回事嗎?」「對呀,你不知道嗎?現在都用醫保電子憑證了,我昨兒去醫院就用手機刷碼付費的。」日前,醫保電子憑證在我院上線,市民無論是門診就診還是住院治療,無論是掛號、買藥、做檢查還是醫保信息查詢、異地就醫備案、入院手續辦理等,不用再攜帶社保實體卡了,一部手機就能實現醫保業務快速辦理。
  • 用智慧軟體結帳 掃碼掛號 視頻聊天……這是智能生活?不,老年人...
    今年68歲的賈梅和老公並不是重慶人,他們在這座陌生城市的主要任務就是帶孫子。「可這次樂樂生病,他的爸媽都出差了,身邊一個年輕人都沒有,掛號都掛不上。」  賈梅告訴記者,到了醫院後,除了發熱門診可以現場掛號外,其他門診的號都在網上掛。「就一個耳鼻喉科,要在微信上掛號,這確實難為死我們老兩口了。」  實在沒辦法,老兩口只能打電話給兒子和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