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首都靠近美國,火燒白宮之後,他們為何不遷都?

2021-01-07 歷史茶館

加拿大和美國是關係非常親密的兩個國家,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軍事領域,兩國都互為最信任的合作夥伴。從美加之間漫長的國境線,就能看出它們之間的信任程度。美國和加拿大之間擁有漫長的邊境線,總長度達到了8891千米,其中美國本土與加拿大的邊境長6414千米。這條邊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不設防。所謂不設防,是指美加邊境不設置任何物理阻攔物,軍事防備等級也很低,因此這條邊境也號稱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境。

美加邊境基本以北緯49度為分界線,在美加邊境北部,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比如加拿大東部的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西部的溫哥華,距離邊境都不遠。其中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倫多,甚至緊鄰邊境,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距離邊境也很近。

從世界範圍來看,首都的安全,往往關係著全國的安定,人類歷史上很多滅國級的戰爭,都是都是把佔領敵國首都,當作結束戰爭的標誌。比如二戰中,德軍佔領巴黎,則宣告了法國抵抗力量的覆滅。還有1812年的美加戰爭,也是以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攻入華盛頓而告終。當時英加軍隊,甚至一把火燒了美國總統官邸,導致美國不得不使用白色塗料重新粉飾牆壁。所以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把首都設置在遠離邊境的內陸地區,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當國家遭到入侵的時候,國土的縱深,可以有效延緩敵軍的推進時間。就比如二戰時期的蘇聯,假如莫斯科是一座邊境城市,那肯定擋不住德國閃電戰的進攻。所以說,讓首都遠離邊境,更有利於首都的安全。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卻靠近美加邊境,從美加兩國現在的關係來看,肯定是無需顧慮安全問題,畢竟兩國邊境已經不設防,可以說是完全信任對方。但在歷史上,美加關係卻沒有這般融洽。

在美國獨立之初,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當時兩國基本就是不折不扣的「你死我活關係」。兩國曾在各自的土地上,多次大打出手。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兩次侵入加拿大,試圖摧毀英軍後方基地。1812年戰爭,美軍再次入侵加拿大,試圖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結果導致自己首都被佔,白宮被燒。從那時起,防禦美國入侵一直是加拿大的既定國策,甚至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還曾制訂入侵加拿大的「紅色戰爭計劃」,準備兵分三路全面入侵加拿大並最終將其吞併。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加拿大的首都靠近美國,無疑是非常危險的。那麼加拿大為何不遷都?難道他們不怕美國報火燒白宮之仇?

具體有三點原因。第一,沒有合適的遷都地點。加拿大雖然國土遼闊,但大部分地區都是苦寒之地,只有南部靠近美國的地帶比較宜居,因此美加邊境附近,是加拿大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全國城市,基本都分布在邊境附近。所以加拿大沒有遷都內陸的可能,如果無法遷都內陸,那麼遷都將毫無意義,把首都從渥太華,遷到溫哥華,依然是靠近美國。

第二,有強大的外援。雖然加拿大自身的實力不如美國,但好在加拿大有一個強大的外援。這個外援就是英國。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曾經控制的土地遍及全世界,從17世紀開始,到一戰之前,實力都在美國之上,而加拿大作為英國最忠實的「小弟」,這就間接地保證了加拿大的國家安全。

第三,維護邊境穩定。加拿大東南部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一直都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而且魁北克省曾是法國殖民地,一直存在分離傾向。把首都設置在邊境附近,既可以保障國家的統一,也可以防止美國勢力對這一人口密集區的滲透,畢竟歷史上的美國,長期懷有吞併加拿大的野心,這就叫作「天子守國門」。所以基於這些原因,即使在美加關係緊張時期,加拿大也沒有遷都,而到了二戰後,隨著英國的衰落,美加關係開始緩和,如今兩國關係已經非常密切,遷都也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相關焦點

  • 曾攻入華盛頓火燒白宮!現在和美國為鄰,8800公裡邊界不設防
    加拿大這個國家也豪橫過!它曾經和英國軍隊攻入華盛頓,還火燒了白宮。那時候,白宮還不是白宮,是棕紅色的。美國收復華盛頓後,難以修復總統府牆壁上的火燒痕跡,才把總統府徹底漆成白色,並改名「白宮」。曾經受過如此大辱,如今美國還能把加拿大當兄弟,甚至在長達8891公裡的邊界上,不駐紮邊防軍,兩國公民可以自由往來,這難道是出於真愛?
  • 美國國恥——白宮陷落
    白宮是美國的政治權力中心,現在,全世界都用「白宮」代指美國政府。其實,白宮最開始並不叫白宮,而是叫「總統大廈」,為什麼後來這一建築被稱為白宮呢?那是因為白宮曾被英國人焚毀過,後來為了掩蓋火燒過的痕跡,刷了一層白色的油漆,所以後來這一總統官邸才被稱為白宮。
  • 為什麼越南首都靠近中國,卻一直不遷都?真實原因你可能不信
    你知道,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地方是首都,首都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所在地,發揮著政治的中心作用,國家的領導人不僅住在這裡,而且掌握著國家的命脈以獲得權力,自古以來,攻打戰略地的一方首先攻佔首都後才能成功,因此,首都位置重要,一般選擇國家中心地區,這種設計不僅方便邊境地區的管理,而且還可能存在各種危險
  • 布萊登斯堡之戰:美國最恥辱的一戰,首都被佔,白宮被燒
    1814年是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一年,美軍在布萊登斯堡之戰潰敗,首都華盛頓不僅被英軍佔領,白宮還被燒毀,成為美國史上的巨大恥辱,那麼英軍是如何擊敗美軍,佔領華盛頓、火燒白宮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戰爭起因
  • 美國為何不把首都放在紐約等大城市,而是小城華盛頓?
    美國為何不把首都放在紐約,卻放在華盛頓這座小城?實際上,圍繞著首都應該放在哪裡,美國在建國初期,各方勢力都吵翻了天。美國成立於1776年7月4日,以籤署《獨立宣言》為標誌。議員們大鋪蓋小包裹,氣喘籲籲地「遷都」。新首都在哪呢?普林斯頓,位於費城東北幾十公裡。不過,普林斯頓這座「廟」較小,容不下這些「大佛」。議會於1783年6月30日遷至普林林頓,11月4日就離開了普林斯頓,去了現在馬裡蘭州的首府安納波利斯,位於美國現首都華盛頓以東的海灣。
  • 弱小無知冒犯人,結果被火燒白宮,這場戰爭打得美國老實了上百年
    "白宮"的歷史幾乎和美國的歷史一樣長,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1791年選擇了這塊土地建造總統辦公室,但是總統府前後修建了八年。直到第二任總統亞當斯上任,他和妻子才住進了這棟房子。那時這棟房子還不是白色,而是棕紅色,名字也不叫"白宮"。
  • 莫斯科本來不適合做首都,為何俄羅斯還一直不肯遷都呢?
    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首都都是如此,從早期的長安,到洛陽,到北京,都基本位於中國領土的中央,到達四周距離差不多,這樣能夠更加有效的帶動和管理。不僅是我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首都,基本上都位於中央的位置,很多國家,以前首都太偏,還特意遷都中央,最典型韓國、緬甸、巴西等都是如此。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卻不是這樣,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置太偏西,不適合作為首都,但是為何俄羅斯卻一直不肯遷都呢?
  • 印尼為何突然遷都?
    ▲資料圖:印尼首都雅加達的朋加諾體育中心。(圖源:新華社)據路透社29日報導,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長龐邦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印尼總統佐科已決定遷都,「這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印尼現首都雅加達是位於爪哇島北岸的一個沿海城市。根據印尼方面的說法,新首都將在爪哇島以外。雖然具體位置仍有待確定,不過據此前公開報導,帕朗卡拉亞是新首都的選項之一。龐邦補充稱,將首都從雅加達遷出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既然這麼「麻煩」,為何要遷都呢?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7年4月15日報導,雅加達人口飽和帶來了種種問題。
  • 美國白宮為什麼是白色?英國人給他們上了一課,是傲慢付出的代價
    說到了旅遊,那麼這裡想起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景點,那就是美國的白宮,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場所,佔地面積5100平方米。從1790開始建設,距今已有230年的歷史,這裡也是美國一個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 加拿大的首都
    對國家中心的確定,加拿大與美國一樣,都是在爭取的兩邊討論不出所以然、最後來個折中的結果,不像中國從前的王朝,或鼎立或佔山即成鳳城帝鄉
  • 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是美國鄰居,為何美國從不為難加拿大?
    在美洲大陸上,美國是首要的霸主,可是比起經常和美國發生衝突的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的關係則是更加的和諧,雖然加拿大地廣人稀,駐軍也特別稀少並且和美國的邊防線接壤,但是美國和加拿大卻沒起過什麼大衝突。不論美國在外面如何和別人懟天懟地,美國和加拿大卻始終不渝越雷池,關係無比和諧。
  • 首都丟了!「超強帝國」也有它的最痛國恥
    蛋糕是白宮造型,兩側各插著美國和英國國旗,四周燭光閃爍。照片下面配著一行文字:「慶祝火燒白宮二百年,不過這次只是小煙火」。這張照片在網上迅速傳播,美國人的反應是無比的憤怒,紛紛表示抗議。為平息事態,英國大使館只好道歉說,他們只是想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慶祝現在美英兩國的和平。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眾議院長洛佩西跑了,主持認證的美國副總統彭斯跑了!一時間,「示威民眾佔領國會山」「川普支持者攻佔國會」「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一次被攻破」等新聞引爆全球,迅速搶佔全球各國新聞頭條。拋開眼下美國亂政不談,美國國會被攻克真如很多人所說,是「歷史上第一次」嗎?為何BBC記者說,「(美國國會)上一次被這樣佔領還是在1814年?」
  • 白宮的5個奇怪事實:白宮為何是橢圓形的形狀?白宮鬧鬼的真相?
    自美國國父、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以來,白宮或人民之宮一直是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儘管華盛頓是唯一一位從未在白宮居住過的美國三軍總司令。這個事實和其他一些信息是由白宮歷史協會提供的,白宮歷史協會是一個由前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於1961年創立的私人非營利性教育組織,其使命是「增進對美國總統官邸的理解和欣賞」。白宮的5個奇怪事實:白宮為何是橢圓形的形狀?白宮鬧鬼的真相?老羅斯福:將總統官邸與其他邸區別開來很重要,白宮名稱由此得來。
  • 美國自命不凡,為何沒有順便「解放」加拿大?
    其實說白了,美國本有機會成為世界領土面積第一的國家,那就是兼併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對美國來說不過是順便的事情。但為什麼美國最終沒有這麼做呢?實際上,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歷史上,美國也曾兩次入侵過加拿大,但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1774年,美國第一次侵入加拿大。
  • 國會和白宮被付之一炬,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鮮為人知的一幕
    具有兩百年多年歷史的美國,其本土經歷過三場規模浩大的戰爭。美國的國會和白宮被付之一炬,並不是好萊塢電影中的某個段落,也不是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這是二百年前1814年美國經歷過的真實事件。那麼為何大家對此印象甚少,這段歷史又鮮為人知呢?主要這段歷史被某種原因,刻意的降低了關注度有關係,可即便是刻意的低調,不可否認的,歷史上肯定有這場戰爭的意義。
  • 總統逃之夭夭,白宮被付之一炬,華盛頓淪陷的26小時裡發生了什麼
    不過白宮被燒,這絕對是美國無法迴避的黑歷史。說起來,還得要怪美國人自己咎由自取。 1783年,經過艱難的獨立戰爭,美國終於得以和英國在凡爾賽宮籤訂《巴黎條約》,正式獲得了英國的承認。但是獲得獨立的美國並沒有停下躁動的心,他們緊接著就盯上了位於北邊的加拿大。當時加拿大同樣是英國的殖民地,地廣人稀,防禦鬆懈。
  • 緬甸為什麼遷都?新首都內比都是怎樣一座城市?
    內比都是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前首都仰光與古都曼德勒之間,內比都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成為首都之前,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彬馬那,彬馬那現在是內比都下轄的一個行政區。內比都作為首都的歷史僅15年,2005年,當時執政的軍政府決定將首都前往彬馬那,並將新都命名為內比都,在緬甸古語中,內比都是京都的意思。至於緬甸為什麼要遷都,官方給出的原因是,仰光是殖民者給緬甸設定的首都,並不是緬甸人民的意願,另外,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有利於政府的施政。
  • 緬甸為什麼遷都???
    緬甸現在的首都仰光靠近孟加拉灣,美軍只要出一個艦隊就可以使這個國家的首都受到滅頂之災。相比之下,在深山老林的Pyinmana遠離海岸,在戰略上會安全得多。      但這種想法也很膚淺,因為把一個國家的首都遷到地洞裡面也許更安全些,遷到連國人都找不到地方,美國人也就找不到了。
  • 「糾結」半世紀 印尼為何遷都這裡?
    新首都興建工程將於2020年底正式啟動,2024年開始分階段遷都,預計將陸續流入100多萬人口。印尼政府只是給了新首都的大致範圍 即圖中紅圈位置(圖源來自百度地圖)新首都為何最終選址在這裡?首先,新首都所在區域的土地大部分(約18萬公頃)屬於國有,開發過程中可以避免徵地拆遷問題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