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2020-12-16 三魚說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在《雍正劍俠圖》這部書中出現了數百位俠劍客,其中劍客級別以上武林高手多達二三百位,三魚根據自己的解讀大致列出了排在前十位的老劍客,他們分別是老劍聖張松溪、老劍魔赫連洞彩、活觀音善心師太、九世比丘師林、鴻雁教主封清揚、清真掌教九龍祖師、折骨遁仙方良父、逍遙仙司空圖南、七伐禪師程景、雲臺祖師曾旬。

上面這十位高手是各大門宗的初代宗師,「輩分越高武功等級也就越高」這是劍俠圖裡武功設定的基本框架,當這群橫跨元明清三朝的高手在後套劍俠圖裡出現時,不禁讓人感嘆後套劍俠圖的奇思妙想。

獨臂神尼朱紅袖是崇禎帝的女兒,他拜墨目老尼虛音為師,論師承她便是老劍魔赫連洞彩的徒孫,因為赫連洞彩是三虛的師父。虛音俗名叫西門燕,她還有一個身份是武當神劍門宗的祖師,而虛空號稱武當劍客是袁大化的師父,他也就是書膽童林的師祖,虛相號稱三環手俗名叫做牟三川。

三虛都是三寶門人,虛空破例收張明志趙明真這兩位三清弟子為徒曾令虛相大為不滿,由此可見在縱使虛相這樣級別的高人也存有門戶之見。在這裡書迷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虛音是武當神劍門宗的師祖,虛空又是赫赫有名的武當劍客,這兩位掛著「武當」名號的高人為何會是三寶門人呢?畢竟我們所熟知的武當是非常馳名的道家門宗。

其實,虛音是武當神女劍法的創始人,他創立武當神劍派雖有「武當」之名卻非是武當派的門戶,她只是在武當山上清修後新創立的一個新門派,呂四娘就是她的徒孫,她開創的神劍派與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並無關聯。

虛空號稱武當劍客,這個稱呼類似於黃山劍客、華山劍客,他只是用修行之地來作為自己名號,其實他也並非是武當派之人,他與虛音、虛相一樣都是實打實的三寶佛門之人,論師承他們都是龍門傳人

在張少佐的評書《豪氣沖天》中,書膽馬清風的師父是武當三劍客之一的靈光佛道月禪師,道月禪師是三寶門人,他卻是武當宗師張三丰的弟子,這似乎就有點讓人感到費解。

在單田芳的評書《鐵傘怪俠》中,書膽嶽霆到武當山拜了張三丰為師,張三丰在這部書中既是武當開派宗師也是武聖人,可這部書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張三丰應該是元末明初的人物,難道宋朝時期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嗎?

據明末清初黃宗羲的《王徵南墓志銘》記載,武當派為宋代丹士張三丰所創,徽宗還曾徵召他入京講道家妙術。故此,《鐵傘怪俠》這部書把張三丰編入宋朝的故事裡也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其實,在唐朝時期武當山就開始大量建造道觀和寺廟了,很多隱士就在武當修行,譬如五代宋初的陳摶老祖就曾在武當山上清修。到了元末時期,武當山上的道觀和寺廟被亂兵焚毀大半,明代成祖朱棣登基後,他推崇武當道家便徵調二三十萬人用了十三年的時間重新修建了武當山上的道家建築群。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早期在武當山上修行的不僅是道家隱士,也有佛門高人,佛道兩門雖有教義之別,但是萬法自然之理卻是相通的,在武當山上道家真人和佛門比丘之間應該也有一定的交流。《豪氣沖天》這部書張三丰收了道月禪師為徒,這也許是他未正式開宗立派之前所為。

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張三丰分別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裡出現,《神鵰俠侶》結尾時正值南宋時期,少年張三丰在神鵰大俠楊過的指點下還曾打敗尹克西,那麼張三丰有沒有可能出現在北宋呢?

歷史上記載張三丰生平是張三丰從公元1247年至1464年,北宋是從北宋公元960至1127年,南宋是1127至1276年,不難看出歷史上的張三丰所在的年代出現在南宋末年到元初是比較合理的。

三魚認為古代叫張三丰的人可能不止一個,熟悉易經八卦的人應該知道「乾三連、坤六斷,離中虛、坎中滿」這個口訣,「三」在卦象中屬於乾卦,而「豐」則像是被割開的「六斷」屬於坤卦,乾坤代表陰陽,所以喜歡道家陰陽的人以「三豐」為名就不足為奇了

在《雍正劍俠圖》裡,八十一門總門掌把自己真名隱去以歐陽修為名,其原因就是他很仰慕歷史上的歐陽修。在金庸武俠小說裡,張三丰的原名叫張君寶,他也是深研陰陽太極武功大成,又看到三峰挺秀從而把名字改為張三丰。在古代的修道頗多,他們有人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張三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相關焦點

  • 武當武術概述及武當文化發展
    武當拳的創始人是張三丰,人稱「邋遢張」,其形象與佛門的濟公和尚相似,他為了懲治強人,防身自衛,醉心於拳術的研究,後來開創了武當內家拳。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 說法。武當武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流派。武當武術的發源地是湖北省均縣武當山。武當山乃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相傳真武大帝在此修煉得道,故有「非真武不足以當之」之說,武當之名亦由此來。傳說明朝道士張三丰曾在此修道。
  • 神鵰俠楊過與武當張三丰有什麼關係?
    在不同武俠小說中,張三丰又被描寫成了擁有不同武術的武學奇才,技擊之術,冠絕天下。當其最高境界武當九陽功和太極拳劍功夫練成後,武功之深,已到了隨心所欲的極高境界,張三丰也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男主角張無忌的太師父。早年曾經逢「西狂」神鵰俠楊過指點三招武功,其中三招為「推心置腹」、「四通八達」、「鹿死誰手」。
  •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15) 先知武當
    這是明成祖在《御製大嶽太和山道宮之碑》中對武當山的描述。 武當山舊名太和山,在天位於「翼、翰、角、亢」星宿,在地位於均州(今湖北)之南,為道家洞天福地之一,於八卦的兌位發源,「盤亙萬裡,迴旋若地軸天關之像。地勢雄偉」,非玄武(指真武大帝)不足以當,因名之武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只有真武大帝才有威德坐鎮此山,穩定天關地軸。
  • 郭襄與張三丰:你的峨眉,我的武當
    金庸射鵰三部曲中,很多人對《神鵰俠侶》的結尾和《倚天屠龍記》的開頭關於郭襄和張君寶的情節並沒太放在心上。其實在這兩個故事裡,還有一個隱藏很深的愛情,張三丰用了一百年才放下。在張三丰百歲壽辰那天,峨眉的師太,郭女俠的徒弟送了一套繡滿福字的道袍作為壽禮。
  • 張三丰的釋懷丨那夜,我站在武當遙望襄陽,在朦朧中,一夢百年
    張三丰舊地重遊,憶起八十餘年前,師父覺遠大師挑了一對大鐵桶,帶著自己和郭襄逃下少林,此時回首前塵,豈止隔世?但見五峰如舊,碑林如昔,可覺遠、郭襄諸人,卻早已不在人間了。這是當年被我一帶而過的文字,甚至沒有留下任何印象。可能是那時的我,還沒有懂得人世間情為何物,對元好問的《摸魚兒》也僅僅是顧自垂憐,只想著浪漫和佔有,把愛情當做一種人前的炫耀,己身寂寞的填滿。
  • 空智、空聞、空性三大神僧,在武當挑戰張三丰,為何老張不應戰?
    對於張三丰的武功描寫,金庸用了很多溢美之詞。例如張無忌眼中的「修為深不可測,驚為天人」,旁白中的「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等等。此等誇讚,金庸可沒有用在獨孤求敗和東方不敗身上。張三丰,也成了金庸武俠中唯一的「活著的傳說」。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
  • 《倚天屠龍記》中,對於宋青書和張無忌,武當七俠更喜愛誰一點?
    武當派是金庸先生筆下最具代表性的道家武功流派,與佛門武功流派少林派齊名,因此武林中向來有北少林、南武當的說法。在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一代宗師張三丰在湖北武當山開創了武當派,自創了武當一派武功。他生平收有七位弟子,合稱「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 武當七俠公認第一,俞蓮舟的武功有多強,他是六大派第二高手?
    俞蓮舟,《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七俠之一。俞蓮舟是武當七俠裡面武功最高的一位,也是出手最狠辣的一位。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已經處於「半歸隱」狀態,武當的大小事務都交給大徒弟宋遠橋打理,自己一直在後山閉關,修煉武學。
  • 即便不犯錯,宋青書也無望武當掌門:因張三丰不允許重蹈丐幫覆轍
    張三丰九十歲以後大多時間都處於閉關的狀態,潛心研發武學,而對於武當派的管理基本上是交給大弟子宋遠橋,而安心做一個太上皇。宋遠橋相對也是比較寬厚的,他為人處世算是武當七俠中較為老練的。而且,他的武功也算是得到師父的真傳,他和俞蓮舟武功堪稱七俠中最頂尖,相比其餘六大門派,宋遠橋和俞蓮舟的武功在完全不輸於各派掌門人。
  • 崑崙俠童林敗給這位女子為何心服口服?劍俠圖裡這家人一門三劍客
    當童林遇到比他武功高一些的劍客時贏得都比較僥倖,譬如他憑藉拋鉞亮劍戰敗了雲霞道士杜清風,當童林碰上武功遠高於他的石頭僧時,童林又幸運地嘔血巧勝劍斬之,不得不讓人感嘆童林這位書膽的主角光環有點強大。在整部劍俠圖中,論武功比童林高的人非常多,可童林在與人單打獨鬥時卻鮮有敗績。
  • 張三丰為何終生不娶?終於找到伏筆:把武當七俠名字連起來就知道
    要說起金庸武俠,大家最痴迷於他們的各種武力排行,所有登場人物中,張三丰的武功輕鬆排進前十,甚至有望衝擊前三名。後期的張三丰武功已然化境,不僅如此,他的思想境界更是登峰造極,頗有一種大俠風範,用一己之力將武當派發揚光大,成為了武林中為人稱道的門派。
  • 同為道家大派,為何全真教風頭能蓋過少林而武當卻不行?
    眾所周知,儒、釋、道一直是金老「俠文化」的主題思路,比如《天龍八部》中三位主角這三家不同的思想,段譽翩翩公子學富五車代表了儒家,喬峰心系蒼生、菩薩心腸,一身武藝出手少林代表釋家,虛竹心地善良、待人誠懇成為逍遙派掌門代表道家。而我們今天話題的主角便是兩大道家門派——全真教和武當派。
  • 金庸筆下武當十大頂級高手,張召重第九,宋遠橋第七,張三丰第二
    眾所周知,金庸的武當派是一個實力無比強大的門派,在武當派的歷史上,湧現出了無數的高手,在眾多的高手中,有十人不得不提,因為這十人,每一個人拿出來都稱得上是頂級高手
  • 「武當太極」你的拳譜呢?好尷尬
    武術流派不管大小,只要略有一定歷史,多數都會或多或少有自己門派的拳譜,記錄自己門派的拳理、拳法以及門派歷史、師承、傳承等信息,武當太極拳這個品牌自從20世紀出現後,就逐漸抓取了很多捕風捉影的神話故事,後來經過武俠小說黃金時代的成功包裝,在一些人心裡建立起來了一個虛構傳承——「武當太極」,而且極具包容心的他們又逐漸把形意拳、八卦掌等武術流派也納入到門派中,並採用金庸小說裡的一句話「南尊武當北崇少林」把自己與少林並列以提升自己,完了不忘採用各種傳說把少林派踩一腳,
  • 張三丰為啥一生不娶老婆?金庸:把武當7俠的名字,連起來讀一遍
    在這些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是武功最高的人,還要數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他主要出現在《倚天屠龍記》這本書中,張三丰出手次數屈指可數,但卻足以令整個武林驚豔。根據史書的記載,張三丰出生於公元1247年,卒於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放在現在也是一位長壽老人。
  • 神奇-- 武當八寶紫金錠迷案
    其四是告誡此方只須在武當道門秘傳、不得傳與匪人的戒律。  張三丰因記夢中老者所言,此藥方日後必有大用,此後便專心致志率領數名高足在武當山採集藥草,精心炮製。果然,到了永樂大修武當,這武當八寶紫金錠便真派上了大用場,受到皇上無以復加的重視和封賞。  其實,張三丰在武當施藥,一是為了驗其藥效,二是為了壯武當道門名聲,除此毫不想與皇上打什麼交道。
  • 中國武術歷史上少林派和武當派之別
    少林派和武當派之別 少林派因以少林寺傳習拳技為基礎而得名。少林拳源自嵩山少林寺僧眾傳習的拳術,後來逐步發展得與少林拳系特點相近的拳技歸為少林派。少林派拳技有少林拳、羅漢拳、少林五拳等。俗稱內家拳為武當派,以黃宗羲撰《王徵南墓志銘》為據,「有所謂內家拳者,……蓋起於宋之張三丰。
  • 雍正劍俠圖:童林身為龍門六代傳人,他為何沒學這兩門頂級武功
    一隨著劍俠圖上的高手陸續登場,童林的武功很快就顯得相形見絀了,後來童林的親師伯莊道勤傳授給他一套陽招八仙劍法,這才讓童林從俠客開始逐步往劍客上靠攏。機緣巧合之下童林和奇劍坤元子於秀娘學會了陰招八仙劍,後來他又和婁瑞學會了七十二路地行劍,這時童林的武功量級其實已經接近於劍客的水平了。
  • 武當七俠公認武功第一,俞蓮舟武功到底多強?僅次於張三丰張無忌
    俞蓮舟是武當七俠中武功最高的。這是很多讀者對他最深的印象,書中也有多處印證。俞蓮舟的武功分四個階段:張翠山下山前、十年後張翠山冰火島歸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屠獅大會。這四個階段,俞蓮舟幾乎每次出場,武功都有進步。俞蓮舟曾經逐個評價武當七俠,對自己的評價是:自己天資不好,悟性不高,只知道把師父傳下的武功練得更刻苦一些。
  • 張無忌不及時趕到,趙敏會不會就此團滅了武當派呢?
    張無忌如果不及時趕到,武當派會不會就此被趙敏團滅了?團滅是不可能的,因為趙敏集結的六大門派還沒有那個實力。即使張無忌沒有及時趕到,以張三丰的實力也足夠應付。1、我們不要被張三丰的外表欺騙了,雖然他為人正氣凜然,寬和從容,頗有仙風道骨之姿,看上去是一個很慈祥的老人,但實際他對敵人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的人。比如剛相和宋青書,只要他起了殺意,可以輕鬆把一個頂尖的高手拍死。從這裡可以看出,張三丰如果沒有受重傷,趙敏是不敢圍攻武當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