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15) 先知武當

2021-02-14 武當趙堡太極拳推廣中心

九、先知武當

「武當舊名太和,謂非玄武,不足以當之,故名曰武當。蟠踞八百餘裡,高列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之奇峭,二十四澗之幽邃。峰之最高,曰天柱。境之最勝,曰紫霄,南巖上出遊氛,下臨絕壑,跨洞天之清虛,凌福地之深窅。」這是明成祖在《御製大嶽太和山道宮之碑》中對武當山的描述。

 

武當山舊名太和山,在天位於「翼、翰、角、亢」星宿,在地位於均州(今湖北)之南,為道家洞天福地之一,於八卦的兌位發源,「盤亙萬裡,迴旋若地軸天關之像。地勢雄偉」,非玄武(指真武大帝)不足以當,因名之武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只有真武大帝才有威德坐鎮此山,穩定天關地軸。

 

武當山有七十二高峰,三十六奇峭巖壁,二十四幽遠深邃的澗水。最高峰為天柱峰,風境最佳屬紫霄峰,南巖上飛雲蕩霧,下臨絕壑。有「亙古無雙境之天下第一仙山」美譽。

 

自真武神在太和山修道成真,太和山成為道家修煉勝地。周朝函谷關令尹喜,觀紫氣東來,得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之後,歸隱武當山天門石壁下修道,稱隱仙巖。漢將軍戴孟,漢武帝遣他入武當採藥,戴孟「棄官學道」,後白日飛升。八仙之一呂洞賓,常遊武當,住紫氣峰修煉。唐貞觀年間大旱,唐太宗遣均州太守姚簡上山祈雨,五龍顯靈降甘霖,太宗降旨敕建五龍祠,姚簡後舉家隱居武當修道。宋朝道士陳摶,隱居武當山九石崖。明朝任自垣撰寫的《敕建大嶽太和山志》中述說:「自黃老設教,神仙至人棲之者眾。」「養生之人,多隱其名字,藏其時日,恨山不深,林不密,惟恐閒名落人耳中。是山證道升真者,何可勝記,去古頗遠,劫火屢更,多失其名」由於歷史久遠,各種災難劫火,很多在武當山上修道的人都沒有留下姓名,只有巍巍武當山知道有多少證道昇真之人。 

 

武當山太和宮金殿內的真武神像披髮跣足,安然坐在御椅上。(網絡圖片)

泰定甲子(公元1324年)春,張三丰第一次到武當山,他「十月功完,聖胎顯像」,在身體內修煉出「元嬰」,結庵於玉虛宮前古木林中,九轉金丹,成其大道。留有《隱居吟武當南巖中作》:

 

「三豐隱者誰能尋,九室雲巖深更深。漠漠松煙無墨畫,淙淙澗水沒弦琴。玄猿伴我消塵慮,白鶴依人穩道心。笑彼黃冠趨富貴,並無一個是知音。」

 

道成之後,張三丰隱顯遨遊,在寶雞金臺觀逝而復生,預知元朝將要終結,明朝大運即將到來,於明朝洪武初年再次蒞臨武當山。《大嶽太和山志》記載,張三丰拜玄帝於天柱峰,並遍遊諸峰。他對山中老者說:「吾山異日與今日大有不同矣。」命弟子丘玄清住五龍,盧秋雲住南巖,劉古泉、楊善澄住紫霄,「去荊榛,拾瓦礫」,為日後大興創立基礎。張三丰自己又在展旗峰北陲擇福地結廬,供奉玄帝香火,名曰「遇真宮」,永樂十年改建為玉虛宮;在黃土城擇福地結草庵,名曰「會仙館」(永樂間改建為遇真宮)。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張三丰拂袖長往,不知去向。 

 

武當山紫霄宮。(Gisling, Wikimedia Commons)

張三丰在武當有棲雲廬,峨眉有留月廬,楚蜀往來頻繁,出則青鸞萬裡,入則白雲一窩,大道天地行。

 

「楚蜀頻來自往還,結廬高臥兩名山。靜中偶動仍非靜,閒裡能安乃是閒。只候紫書來闕下,細研丹訣度人間。武當夜對峨眉月,遙憶吾徒己閉關。」(《餘閱山水多年所嘗留意者蜀之大峨楚之武當因各構一廬為往來栖真之所出則青鸞萬裡入則白雲一窩佳夕澄清在武當棲雲廬望大峨留月廬作此》)

 

張三丰在武當山時,也被稱為邋遢道人。寒暑惟一衲一蓑,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過目不忘。遊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裡。善嬉諧,旁若無人。鄉人驚奇這位古稀道人,猛獸不噬,鷙鳥不搏。此時的張三丰已是百二十歲,登山輕捷如飛,隆冬臥雪中,鼾齁如雷。

 

恰如張三丰預言,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大修武當山,注資百萬,日役軍民工匠三十萬人,歷時十四年,建成九宮八觀等三十三座建築群,武當山被封為「太嶽」、「治世玄嶽」,被尊為「皇室家廟」,成為大明道教第一名山,武當山也成為真武大帝最大的一處道場。

 

永樂十年明成祖命張三丰弟子孫碧雲到武當山四處勘查測量,定其規制,為營建工程作規劃設計。之後又讓孫碧雲做大聖南巖宮住持。 

 

武當山南巖宮。(Gisling, Wikimedia Commons)

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云:「朕敬慕真仙張三丰老師,道德崇高,靈化玄妙,超乎萬有,冠絕古今,願見之心,愈久愈切。遣使祗奉香書,求之四方,積年有歲,迨今未至。朕聞武當遇真,實真仙老師。然於真仙老師鶴馭所遊之處,不可以不加敬。今欲創建道場,以伸景仰欽慕之誠。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爾宜深體朕懷,致宜盡力,以成協相之功。欽哉!故敕。永樂十年三月初六日。」

 

張三丰弟子丘玄清(又名邱元靖)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官府以其賢才行能薦於朝廷,除授監察御史。明太祖朱元璋給他宮嬡二人,他力辭不受。次年破格提拔為太常寺卿,誥封二代,宗祖蒙庥。十八年(1385年)敕授「嘉議大夫太常寺卿」。每遇大祀天地,朱元璋宿於齋宮,問以晴雨之事,玄清奏對,立有應驗。

 

《張三丰全集》收錄張三丰寫給邱元靖詩句:「苦心苦行守棲雲,大道他年寄與君。莫舍吾廬輕易出,致教人賦《北山》文。」(《將之巴蜀示門人邱元靖》)

 

明代任自垣《敕建大嶽太和山志》稱:我祖張真仙道著太微,功參玄造。洪武間張三丰在武當山授徒多人,永樂以後欽選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人皆以張三丰為祖師。

相關焦點

  •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其實,虛音是武當神女劍法的創始人,他創立武當神劍派雖有「武當」之名卻非是武當派的門戶,她只是在武當山上清修後新創立的一個新門派,呂四娘就是她的徒孫,她開創的神劍派與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並無關聯。
  • 郭襄與張三丰:你的峨眉,我的武當
    郭襄一生未嫁,卻也是整整耽誤了張三丰上百年,關於郭襄和張三丰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兩人相遇於少林寺,當時郭襄已是江湖上有名的俠女,而張三丰則是一個沒啥名氣,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子,兩人相遇後,郭襄對張三丰十分照顧,這種照顧對於郭襄來說就是姐姐對弟弟的感情,但對於剛剛接觸女生的張三丰,卻是致命的存在,因為郭襄一直在尋找楊過,而要強的張三丰對郭襄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少林寺覺遠身死以後
  • 金庸筆下武當十大頂級高手,張召重第九,宋遠橋第七,張三丰第二
    宋遠橋,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他是張三丰的大弟子,江湖中人都稱宋遠橋為宋大俠,其人武功也是一絕。第六:俞蓮舟俞蓮舟,張三丰的二弟子,江湖中人都稱俞蓮舟為俞二俠,俞蓮舟後來做了武當派的掌門人,他的武功在武當七俠之中,也是最高的,連宋遠橋也比不上他。第五:衝虛道長衝虛道長,笑傲江湖裡面的人物,衝虛道長武功奇高無比,他曾用太極劍法與風清揚的傳人令狐衝的獨孤九劍相對陣,當時雙方是打的不可開交,可謂是劍光閃爍,劍氣眾橫,最後誰也沒能勝得了誰。
  • 神鵰俠楊過與武當張三丰有什麼關係?
    在不同武俠小說中,張三丰又被描寫成了擁有不同武術的武學奇才,技擊之術,冠絕天下。當其最高境界武當九陽功和太極拳劍功夫練成後,武功之深,已到了隨心所欲的極高境界,張三丰也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男主角張無忌的太師父。早年曾經逢「西狂」神鵰俠楊過指點三招武功,其中三招為「推心置腹」、「四通八達」、「鹿死誰手」。
  • 張三丰為何終生不娶?終於找到伏筆:把武當七俠名字連起來就知道
    要說起金庸武俠,大家最痴迷於他們的各種武力排行,所有登場人物中,張三丰的武功輕鬆排進前十,甚至有望衝擊前三名。後期的張三丰武功已然化境,不僅如此,他的思想境界更是登峰造極,頗有一種大俠風範,用一己之力將武當派發揚光大,成為了武林中為人稱道的門派。
  • 張三丰的釋懷丨那夜,我站在武當遙望襄陽,在朦朧中,一夢百年
    懷著對郭靖楊過郭襄一眾人物的難忘,我翻開了《倚天屠龍記》,欲尋根問底探個究竟,期待在字裡行間細細追尋那些風華絕代的人兒們,為他們腦補個圓滿。奈何,金庸先生沒有給我們這個機會,倚天中,射鵰人物已隨著江湖遠走,只留下模糊的背影,讓我們暗自神傷。唯一可以安慰的,就是張三丰還在。神鵰時代少林寺中堅韌的張君寶,已然老矣,江湖中泰山北鬥的虛名,也抵不了他鬚眉如雪。
  • 張三丰為啥一生不娶老婆?金庸:把武當7俠的名字,連起來讀一遍
    在這些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是武功最高的人,還要數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他主要出現在《倚天屠龍記》這本書中,張三丰出手次數屈指可數,但卻足以令整個武林驚豔。根據史書的記載,張三丰出生於公元1247年,卒於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放在現在也是一位長壽老人。
  • 即便不犯錯,宋青書也無望武當掌門:因張三丰不允許重蹈丐幫覆轍
    一如果宋青書不出徵光明頂遇到周芷若,不犯下大錯,武當第三代掌門人理論上可能就是他,但實際上張三丰很可能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至於他後來高開低走,讓人失望,實際上也免卻了張三丰諸多麻煩。如此一看,武當七俠裡面能夠承擔武當各種事務的基本上就是宋遠橋,俞蓮舟和張松溪。但是俞蓮舟對這些事務卻並不是上心,也就是真正可能能夠對宋青書未來有影響的可能就是張松溪了。然而,武當七俠兄弟感情還算是不錯的,沒有人會平白無故不聽掌門的,所以說這種影響也可能不會發生,除非宋遠橋父子出現大的問題,張三丰才會另行委任。
  • 史上最弱張三丰?新版《倚天》:不是張三丰太弱,是男主光環太強
    在更新的第25集裡,一開場武當派掌門人張三丰,就被冒充少林寺大師的高手乘其不備打成重傷了。這個假和尚用盡全力,一掌把張三丰打的吐血,張三丰一個「摸頭殺」將其斃命。然後坐在椅子上的張三丰,說自己的傷雖無大礙,但是也不可忽視,少說也得閉關靜養三個月方可恢復。此時彈幕一片吐槽:這是世上最弱的張三丰了吧?不但弱而且蠢,隨便一個和尚都能將其打的吐血。太弱了,怎麼當的武當派掌門人?
  •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19) 品談神仙詩
    二、品談神仙詩張三丰大道成真,遨遊於天地宇宙,會眾神於九霄雲外,訪群真於洞天福地,
  • 武當七俠公認武功第一,俞蓮舟武功到底多強?僅次於張三丰張無忌
    俞蓮舟是武當七俠中武功最高的。這是很多讀者對他最深的印象,書中也有多處印證。俞蓮舟的武功分四個階段:張翠山下山前、十年後張翠山冰火島歸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屠獅大會。這四個階段,俞蓮舟幾乎每次出場,武功都有進步。俞蓮舟曾經逐個評價武當七俠,對自己的評價是:自己天資不好,悟性不高,只知道把師父傳下的武功練得更刻苦一些。
  • 武當武術概述及武當文化發展
    武當拳的創始人是張三丰,人稱「邋遢張」,其形象與佛門的濟公和尚相似,他為了懲治強人,防身自衛,醉心於拳術的研究,後來開創了武當內家拳。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 說法。武當武術是中國武術的重要流派。武當武術的發源地是湖北省均縣武當山。武當山乃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相傳真武大帝在此修煉得道,故有「非真武不足以當之」之說,武當之名亦由此來。傳說明朝道士張三丰曾在此修道。
  • 為什麼楊露禪敬武當張三丰為太極拳宗師?
    為啥楊家世代尊張三丰祖師?在河北永年和楊門一直有這個說法:楊露禪初學於陳長興,得真傳道家陳蔭昌,為何楊家太極與陳家太極截然不同?雖楊家稱陳長興為師!為何露禪公堅持尊武當張三丰祖師?!實楊露禪雖然三下陳家溝,學於陳長興僅得皮毛,而後又尋明師終得道長陳蔭昌指點才得到武當道家太極真傳!楊家自古忠孝之門,露禪公仍不廢前師也。
  • 武當張三丰和少林掃地僧,修煉方法相同
    倚天屠龍記之中武當張三丰閉關,動輒七天,十四天,四十九天,閉關期間,不吃不喝,全憑吸收天地之間的靈氣進行修煉。閉關成功之後,大徹大悟,參透出平常參透不出的武功,可見張三丰在閉關期間,精神狀態是非常好的,要不然怎麼會成功。
  • 武當張三丰與少林掃地僧,各懷蓋世絕學,到底誰的武功更強?
    張三丰獨創武當,內功與招式非同凡品,即便在鼎盛的倚天時期,也依舊是隨心所欲,其武功深不可測。掃地僧在藏經閣四十餘載,修為之深,令人自嘆不如,且身份神秘。仙風道骨神採飛揚的掃地僧,武功已入化境,既然如此,雙方各自身懷絕學,到底誰的武功更強?
  • 張三丰作為武當的創始人,他知不知道黃杉女的存在呢?
    神鵰俠侶的事跡在江湖上幾乎人盡皆知的,張三丰和楊過的年歲差距並不大,並且還和楊過小龍女見過一面,他肯定是知道古墓派的。黃衫女前期一直沒有出場,張三丰肯定是不知道她,但兩次出場鬧出的動靜都不小,也算是名聲傳遍江湖了,張三丰後來肯定也聽說了自然也是知道黃衫女的存在的。
  • 空智、空聞、空性三大神僧,在武當挑戰張三丰,為何老張不應戰?
    當時張三丰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跟師父覺遠一起追趕瀟湘子和尹克西,因為他倆偷走了《九陽真經》。神鵰大俠楊過,還在華山之巔傳授了張三丰四招精妙掌法。 金庸構思這個情節,很明顯就是在為張三丰成為主角做鋪墊,還引出了跟《九陰真經》平起平坐的《九陽真經》。等到真正開始創作《倚天屠龍記》時,主角又從張三丰變成了武當七俠裡面的老五張翠山,張三丰已經成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 武當山上拍桌子,少林三神僧挑戰張三丰,真打起來勝算幾何
    一在《倚天》中能被稱為「一代宗師」的只有張三丰一人,而且他還是一個高壽的老神仙,在武林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地位。挺張三丰的網友都說他是武功天下第一,也有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那麼張三丰究竟是不是寶刀不老呢?下面一起看看。
  • 武僧參演電影張三丰,武當絕技能KO泰森嗎
    儘管挑戰泰森還沒有消息,一龍卻沒有閒著,日前他參加了電影《張三丰》的開機儀式,並在微博裡曬出《張三丰》的開機儀式圖片,圖片中他與主演和劇組人員合影等。吳樾導演新作(張三丰)楊小波導演(錦心似玉)(這般女子),郭玉龍導演(方世玉)(冒險王)拍攝圓滿,收視長虹大賣,個別參與敬請期待!
  • 馬保國被ko後,承認太極是養生,那張三丰的武力有多強?
    然而,歷史上的張三丰也是這樣子的嗎?張三丰也是一位風雲人物。在《天龍八部》中他是武當派的代表,其武力絕非常人能及。這是小說演義裡面的角色,那麼真正歷史上的張三丰又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01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歷史上的張三丰也是武當派的傑出代表,而且還是武當派的祖師爺。由此可見,張三丰是一位有著獨門絕學的練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