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做幼兒園老師的時候,面對班上絕大一部分學生,發現了他們一個共有的問題那就是他們會很難安靜下來。
在課堂上,孩子們只要一遇到高興的事情,就開始一起鬧騰起鬨;中午午睡的時候,也很少有孩子會做到乖乖的入睡,反而不是這動動,就是那動動,或者跟小朋友一起小聲聊天;吃飯的時候,孩子們也是吃兩口就開始做其它的事情。
這就讓我覺得管小孩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後來當我了解到了一些兒童心理學的知識之後,才發現這是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的"毛病"。
其實,孩子屁股上長了"刺",不能安安分分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是跟以下因素有關。
不感興趣
孩子們做任何事情的動力源泉,都是跟興趣有關的。
我的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讓他保持一整天這個動作都沒有問題的。
他平常會喜歡一些腦力活動,就比如說拼樂高,搭積木,或者是拼拼圖之類的,要是讓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能安安靜靜地待一天,甚至是廢寢忘食。
但是當我讓孩子做一些其它活動的時候,比如說寫作業,看課外閱讀,這個時候他就會找各種理由去推脫,剛坐下來沒寫幾分鐘的字,不是去上廁所,就是想喝水,變得特別三心二意。
沒耐心
沒有耐心,也是孩子坐不住,好動的一個原因。
有些任務和活動正是考驗孩子的耐心度的,就比如說小朋友們常常做的遊戲,用筷子夾住桌球再送給另外一個小朋友的手上,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在考驗孩子的細心度與耐心度,如果你的孩子在此表現得很不耐煩,失敗了幾次之後就變得十分暴躁,那麼就證明他是一個沒有耐心的孩子。
這樣就會讓他們變得特別調皮好動。
多動症
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孩子一定程度上患有了多動症。
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性的疾病,通常都會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等症狀。
有些孩子好動的原因也是根據患有多動症有關的。
如果患有了多動症不及時治療的話,那麼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當面對孩子好動,不能安下心來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結合以上這幾種原因來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耐心,專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