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育兒專家:首先要滿足這5點!

2020-12-23 騰訊網

朋友家孩子今年剛滿4歲,跟同齡孩子相比他顯得異常活躍,在家的時候,只要稍微一放鬆,不是把杯子打碎了,就是把飯菜往垃圾桶裡倒,稍不留神還會偷偷溜出家門。

看著別人家孩子都乖巧伶俐,自己家孩子卻像上了發條般多動,朋友隱隱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還沒去醫院,內心就開始憂慮起來。

於是我寬慰朋友不必太過著急,可以先用以下方法,先自己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廣度縮小、注意時間短暫,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等,並常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那麼多動症的孩子有哪些較為具體的特徵?

一、注意力障礙:

一般多動症患兒注意力集中困難或者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例如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多動症患兒上課,寫作業,參加活動,做事情都不能專心一致,並且容易出錯,經常會因為外界的事情而注意力分散。常常是一件事情沒做完,就轉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因而多動症患兒的成績很差。

二、過度活動:

多動症患兒往往好動,好玩,調皮搗蛋,安靜不下來。在安靜的地方,常常也是動來動去的。例如,多動症患兒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擾亂課堂秩序。與同學相處,往往一言不合,就發生矛盾糾紛。並且經常不顧危險,踩高爬低,導致事故的發生。

三、學習困難:

由於好玩,好動,注意力集中難,因而經常導致多動症患兒無法在課堂上安靜的呆到45分鐘,下課之後更是無法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部分孩子在讀寫。理解,計算等出現思維性的偏差。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四、行為偏差:

多動症患兒往往情緒起伏較大,易衝動,任性,做事情經常不計較後果,行事莽撞。因而多動症患兒經常被視為不愛學習的孩子,常常受到疏遠,許多同齡的孩子不願與之親近,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往後成長人格和心理上的變化。常常出現自卑,內向,膽怯的心理。

五、情緒不穩定:

對於普通孩子,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後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雖然偶爾也會哭鬧,但是在父母的嚴肅教育下,一般都能夠止住,對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會有太大執念。

但是多動症的孩子不同。他們往往在要求無法及時得到滿足之後,除了哭鬧不停,還會在地上邊哭鬧邊打滾,或者不停用力跳,以此來大力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而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也常常容易妥協。

如果孩子以上的情況都滿足,那麼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真正存在多動症,並謹遵醫囑進行相應的幹預治療。

相關焦點

  • 孩子過於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惹的禍?5大方法幫你判斷
    於是我寬慰姐姐不必太過著急,可以先用以下方法,先自己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多動症多動症大部分是由神經系統的缺陷引起的,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疾病。多動症的因素有許多,父母遺傳、環境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多動症的情況。此類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無法專注、情緒不穩定、極度好動、難以靜坐、學習成績不佳等。
  • 孩子好動是不是多動症?這4點區別很直接,別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好動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是可以分辨出來的,想要分辨是不是多動症,要注意這4種狀況。孩子情緒波動大4、神經發育異常做事比較蠢,比如繫鞋帶,別人輕輕鬆鬆就系好了,有多動症的孩子就很難,因為他的動作不協調,手指不靈活,這方面發育不良,左右難分。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既然是大家關心的,糕媽就要好好講講了。
  • 怎麼區分好動與多動症?
    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們,疫情期間宅在家是一種很難熬的日子,每天太無聊了,只好在家上躥下跳地討人嫌,但這並不一定就是多動症。 那麼,家長們怎麼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據有關數據報導:3%~10%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70%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多動症不是感冒發燒,不是醫生量個體溫,做個檢查就可以看出孩子有沒有,而是需要家長通過孩子的日常行為來推斷猜測。因此,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坐不住,喜歡到處亂跑的孩子時,都忍不住懷疑自己家的孩子患有多動症。但是,有這樣的表現就一定是多動症嗎?家長一定要把活潑好動跟多動症區別開來!
  • 寶寶好動是多動症嗎 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其實,好動是不少寶寶的天性,新手寶爸寶媽們難免會有誤會,直接將好動與多動症或者注意力差劃等號。它們還真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一、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一個誤區!家長們要知道,所謂的「多動症」其實是「兒童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動障礙」的簡稱,經常會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以注意力缺陷為主的,多動缺陷為主的以及二者混合型的。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劃個重點:不同年齡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不同的。如2-3歲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的時間約為5分鐘,4歲約10分鐘,5-6歲約15分鐘,7-10歲約20分鐘。因此,如果孩子年齡還小,我們不能夠要求他/她有很長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哦。美國兒科學會建議4歲以上再進行多動症的診斷。那麼,調皮好動和多動症有哪些區別呢?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我從媽媽那裡了解到,這孩子在幼兒園,完全坐不住,別的孩子坐在小凳子上聽老師講故事,他就在教室裡到處串來串去,還時不時發出聲音吸引其他人去關注他;對老師的批評特別敏感,老師稍微嚴厲地說他,他就發脾氣,哭鬧。在家裡的情況也一樣,對他媽媽已經無計可施,便帶來了醫院。另一個孩子叫天天,6歲了,小學一年級,看上去很乖巧,說話聲音比較輕,怯生生的感覺。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你可能錯了!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性疾病,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往往學習不好,紀律差,還經常惹麻煩,老師管不了,家長也難管。但怎麼分辨孩子是好動活潑還是多動症?廈門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梁樹藝為讀者做出了具體的分析。
  • 孩子多動=多動症?兩者區別很大,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嗎?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時可能會默默的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我們誤會孩子了,好動、多動不等於多動症,他們注意力沒法一直集中只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講講多動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多動症和普通好動的孩子有哪些區別?多動症又有哪些表現?什麼是多動症?
  •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走出多動症誤區,看這裡
    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症,但其實孩子只是好動,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有多動症,那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也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多動症,對多動症有誤區,最後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那麼多動症都有哪些誤區呢?
  •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小孩子一直清嗓子是不是多動症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哪裡好 時間:2020-12-22 10:50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多動症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一個多發於小孩的疾病,我們看到小孩子那麼好動,常常會想: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啊?怎麼會那麼好動呢?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孩子好動不一定是多動症,媽媽們別弄錯了
    多多是個好動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影響其他小朋友,告訴後很快就犯。幼兒園老師N次投訴後,告訴家長最好領孩子去看看。「你的孩子有輕度多動症,建議服用藥物治療,服用一個月後來複查」,醫生嚴肅又面無表情地說道。
  • 好動是多動症?多動症兒童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面對多動症,我們該怎麼辦? 多動症,輕則影響孩子學業,重則形成性格缺陷,品行不端,甚至違法犯罪。 如果您的孩子有多動症,建議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及時給孩子康復幹預。 不要因為糾結錯過黃金幹預期。 治療要取得良好的療效,要雙管齊下。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講解:孩子太活潑,到底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發現有些孩子非常好動,甚至停不下來,他們上竄下跳,或翻箱倒櫃,甚至做很危險的事情,也不怕,讓家長很頭疼,很無奈。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對於比較活躍的孩子會問:「你有多動症啊?」對於孩子多動症,我們不能盲目下結論。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怎麼回事?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專家代傑指出,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甚至隨意下座位、做作業拖拉、不聽指令難管理,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需警惕兒童多動症,家長不要打罵,應及時至正規兒童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
  • 一直以為兒子只是好動,沒想到是多動症
    我一直都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比感冒發燒持續時間長點,操作困難點,不就是孩子生個病而已嘛!不過我並沒有告訴土豆他生病了,也跟家人朋友說不要告訴自己的孩子和在土豆面前提。這類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廣度縮小、注意時間短暫,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等。發病率為5%,男性多於女性,70%會持續到青春期。
  • 孩子特別好動怎麼辦?
    有的孩子雖然好動,但是可以靜下心來做作業的,這就說明了孩子並不是多動症,只不過是家長不太了解,給孩子貼上了好動、 注意力不集中的標籤。經過深度的交流,發現孩子好動,主要是因為家庭教養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