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於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惹的禍?5大方法幫你判斷

2021-01-13 媽咪有梨渦

姐姐家的孩子今年4歲,特別調皮。在家的時候,只要稍微一沒看住,不是把牛奶倒在床墊上,就是把用水把陽臺淹了,惹得鄰居上門投訴。

過年那會兒和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一起坐在聊天,唯有姐姐得時刻看著孩子,怕一個不小心就又作出什麼么蛾子。於是有親戚便建議姐姐可以帶孩子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孩子有多動症。

姐姐聽了內心一驚,還沒去醫院,內心就開始憂慮起來。

於是我寬慰姐姐不必太過著急,可以先用以下方法,先自己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多動症

多動症大部分是由神經系統的缺陷引起的,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疾病。多動症的因素有許多,父母遺傳、環境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多動症的情況。此類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無法專注、情緒不穩定、極度好動、難以靜坐、學習成績不佳等。

那麼多動症的孩子有哪些較為具體的特徵?

1. 注意力難以集中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會較為渙散,即便是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也常常會在觀看不到10分鐘後,又開始不停地動起來。他們常常會被外界環境所影響,專注的時候一旦外界有任何響動,馬上就會被吸引過去。

2. 情緒不穩定

那些多動症的孩子,情緒一般比較不穩定,經常會出現無緣無故哭鬧和尖叫的狀況。而好動的孩子雖然偶爾也會哭鬧,但是他們情緒的表達一般都是有原因的。除此之外,多動症的孩子一般情緒波動起來也較難安撫。除非家長會盡力哄逗,否則他們一旦哭鬧起來,經常會要半個小時以上。

3. 做事有頭無尾

在多動症的趨驅使下,他們一般會出現做事有頭無尾的情況。這些孩子可能打開一瓶自己喜歡的牛奶,但是喝沒一兩口就轉身幹其他事情去了;也可能本來拿著一部手機要給你,但是給到一半就直接放下或自己玩了起來。

4. 做事毫無緣由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一般除了會動作得相對頻繁以外,他們的動作一般也來得沒有目的性,經常讓人捉摸不透。而好動的孩子雖然會經常上躥下跳,但他們可能是出於好奇,也可能是因為覺得有趣。除此之外,多動症的孩子還喜歡無緣無故叫喊。偶爾飯吃到一半就會大叫一聲,動畫片看著看著便開始高喊。

5. 提出的要求必須儘快滿足

對於普通孩子,在他們提出要求之後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雖然偶爾也會哭鬧,但是在父母的嚴肅教育下,一般都能夠止住,對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會有太大執念。

但是多動症的孩子不同。他們往往在要求無法及時得到滿足之後,除了哭鬧不停,還會在地上變邊哭鬧邊打滾,或者不停用力跳,以此來大力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而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也常常容易妥協。

如果孩子以上的情況都滿足,那麼家長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真正存在多動症,並謹遵醫囑進行相應的幹預治療。如若不是,有些父母或許會好奇,為何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總是異常好動調皮呢?

孩子好動的原因

1. 氣質差異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內有4種液體,而不同液體的所佔比例的多少,將會導致不同的性格與氣質。這四種性格氣質分別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而多血質的人往往會更為活潑好動,思維敏捷,善於與人交往。因此那些較為好動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可能屬於多血質氣質。

2. 父母教養方式不同

有些父母對自家孩子管教會較為嚴格,孩子只要一調皮搗蛋,立馬會得到嚴厲的訓斥以及懲罰。孩子在這種教養方式之下,自然做事也會相對收斂一些。而有些父母會相對喜歡放逐孩子的天性,只要不是危及生命或者會傷害到他人的事情,一般會放任孩子自己去探索。因此這類管教方式下的孩子,也會相對調皮好動,隨心所欲。

既然如此,父母該如何管教這些多動的孩子,是該控制他們的行為還是釋放他們的天性?

其實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不影響孩子的人格成長與人際交往,父母不必多加約束。因為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不夠完善,對許多感到新奇的事物都要去摸一摸,這是導致他們好動的原因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如果多加約束,反而會阻礙孩子認知的發展。父母可以在一旁多加引導,對孩子所觸碰的物體進行解釋,讓孩子對事物能夠有一個更加完善的了解。

除此之外,父母要謹防給孩子貼上消極標籤。

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標籤效應",意思就是說,當一個人被貼上一個標籤之後,這個人便會讓自己往那個標籤的方向發展。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調皮"、"好動"等此類詞語,孩子在接收到這些信息之後,便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從而往這一方向越走越遠。

愛迪生曾說過,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

從這個方向看,好動的孩子反而更加具有優勢。但是父母首先要區分好多動與好動,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相應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孩子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育兒專家:首先要滿足這5點!
    看著別人家孩子都乖巧伶俐,自己家孩子卻像上了發條般多動,朋友隱隱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還沒去醫院,內心就開始憂慮起來。 於是我寬慰朋友不必太過著急,可以先用以下方法,先自己判斷一下孩子是否有多動症的可能。
  • 孩子好動是不是多動症?這4點區別很直接,別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好動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是可以分辨出來的,想要分辨是不是多動症,要注意這4種狀況。孩子動作過多3、情緒波動大喜歡亂招惹別人,經常打斷別人說話,常與小夥伴們打鬥,不會耐心等待排隊,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亢奮,遇到不開心的事會鬧,還會對你反抗和攻擊。
  • 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你可能錯了!
    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性疾病,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往往學習不好,紀律差,還經常惹麻煩,老師管不了,家長也難管。但怎麼分辨孩子是好動活潑還是多動症?廈門市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梁樹藝為讀者做出了具體的分析。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怎麼回事?兒科專家: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很多家長以為,男孩子調皮是正常的,對他的「過於調皮」不以為意,這往往會貽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多動症? 二、過度活動: 多動症患兒往往好動,好玩,調皮搗蛋,安靜不下來。在安靜的地方,常常也是動來動去的。例如,多動症患兒經常在課堂上做小動作,擾亂課堂秩序。與同學相處,往往一言不合,就發生矛盾糾紛。並且經常不顧危險,踩高爬低,導致事故的發生。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既然是大家關心的,糕媽就要好好講講了。
  • 怎麼區分好動與多動症?
    對於活潑好動的孩子們,疫情期間宅在家是一種很難熬的日子,每天太無聊了,只好在家上躥下跳地討人嫌,但這並不一定就是多動症。 那麼,家長們怎麼區分孩子是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 熊孩子淘氣難管是不是多動症,從五個方面來判斷
    有位媽媽說,家裡六歲的寶寶上學前班試聽課,直接讓老師崩潰,只坐三四分鐘就跑了,嘴裡從來不閒著,總是自言自語,這是多動症嗎?啥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對於不聽話,調皮,有主見的孩子都別貼上多動症的標籤,那就會打擊一大片了,有些愛動的孩子其實是特別聰明,特別有想法的孩子的。前幾天剛剛接了一個6歲男孩的個案,父母帶過來的原因是老師說他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停地做小動作;一下課就特別活躍,跟同學各種打鬧,難以安靜。媽媽就懷疑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 孩子好動不一定是多動症,媽媽們別弄錯了
    多多是個好動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影響其他小朋友,告訴後很快就犯。幼兒園老師N次投訴後,告訴家長最好領孩子去看看。「你的孩子有輕度多動症,建議服用藥物治療,服用一個月後來複查」,醫生嚴肅又面無表情地說道。
  •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小孩子一直清嗓子是不是多動症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哪裡好 時間:2020-12-22 10:50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多動症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一個多發於小孩的疾病,我們看到小孩子那麼好動,常常會想: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啊?怎麼會那麼好動呢?
  • 孩子好動≠多動症,這些表現才是多動症的表現,家長看好別忽視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多動症不是感冒發燒,不是醫生量個體溫,做個檢查就可以看出孩子有沒有,而是需要家長通過孩子的日常行為來推斷猜測。因此,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坐不住,喜歡到處亂跑的孩子時,都忍不住懷疑自己家的孩子患有多動症。但是,有這樣的表現就一定是多動症嗎?家長一定要把活潑好動跟多動症區別開來!
  • 孩子多動=多動症?兩者區別很大,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嗎?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時可能會默默的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我們誤會孩子了,好動、多動不等於多動症,他們注意力沒法一直集中只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講講多動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多動症和普通好動的孩子有哪些區別?多動症又有哪些表現?什麼是多動症?
  • 孩子一動就停不下來,怎樣分辨孩子是否患上多動症?
    多動症是發生在孩子身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雖然不會威脅孩子的健康,但是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等心理方面。有時候多動症也會讓孩子失去童年的快樂。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三個方面幫你判斷孩子是否患上多動症。1. 活動頻繁,這是兒童多動症的重要表現症狀之一。孩子天生好動是很正常,但是,過多的活動可能就是多動症的病症。如果孩子表現出了明顯的活動頻繁、沒辦法保持安靜、話癆、愛吵鬧、愛插嘴、惹事生非。而且喜歡玩危險的遊戲,容易丟失東西,說明可能會有多動症的跡象。
  • 家長注意:孩子調皮好動?不要給孩子亂貼多動症標籤
    據有關數據報導:3%~10%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70%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那麼有5個可能就是典型的多動。相比以前,為什麼我國的多動症孩子越來越多了呢?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您的孩子是否像裝了個小馬達一樣停不下來?是否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多動症有3大特點:多動、衝動、與發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3-6倍。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好動就是多動症嗎?走出多動症誤區,看這裡
    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孩子有多動症,但其實孩子只是好動,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但是如果孩子有多動症,那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也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多動症,對多動症有誤區,最後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那麼多動症都有哪些誤區呢?
  • 孩子小動作多是多動症?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其實,多動症的病因並不是單一的,現在是個網絡時代,數據化的時代,與孩子過分依賴電子產品,接受過多垃圾信息息息相關。有些家長過於焦慮,孩子有異常表現就以為是多動症,到處尋醫問藥,其實注意力不集中、調皮好動並不等同於多動症!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
  • 成長心理學|本期關鍵詞:多動症 是活潑還是多動症?別給孩子貼標籤
    引言 「孩子上課老走神,是不是多動症?」「孩子做作業時,不停地把玩鉛筆或手指,是不是多動症?」......每年總會有許多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在開學後的一段時間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得了多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