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人,用他的童年治癒他的一生;不幸的人,用他的一生治癒他的童年。我是後者。"
這是歌手鄭智化曾在社交平臺發表的一則動態,字裡行間充滿著對童年傷痛的回憶。
無疑,他的出生就是不幸的,但他卻從未因為這不幸選擇怠慢此生。
雖然童年讓他難過一生,但是他也很幸運在38歲遇到真愛,那個女人如同一道光讓他重獲新生,關於童年,關於他的一切,到底有著怎樣的經歷?
「我」的童年是「我」一生的陰影
鄭智化是家中最小,出生在70年代的臺灣。
取名"智化"也是因為他的童年太過不幸,父母希望他以後能用智慧化解苦難,堅強成長。
他出生的第2年,還不會走路只會爬行,嘴裡咿咿呀呀的小智化不幸患上小兒麻痺症。
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沒有自我意識,一切都要靠父母和周圍的關懷。
所以,即便是患上小兒麻痺症,他還能每天樂樂呵呵的,就好像後來鄭智化唱的那句歌詞"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我想這句歌詞也許就是鄭智化在與童年的自己對話。
成年後的人往往有了社會經歷有了自我意識卻總是會被這個世界束縛,甚至被這個世界傷害,逐漸長大的鄭智化也是如此。
從2歲沒有意識到7歲逐漸會思考,鄭智化從天真無邪的笑到整日的鬱鬱寡歡。
不能走路讓他心痛,他渴望行走渴望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路上你追我打。
每日最大的樂趣就是父母買來的臨字帖讓他有些許的事做。
之後他的一手好字也是從這時開始培養出來的。
父母看著兒子,小小年紀就如此憂鬱,他們不是沒有想辦法讓他能夠行走,之後每一次的治療都是以失敗告終。
曾經還尋求過中醫針灸治療,讓他喝中藥,太苦就一口氣猛灌他喝,他哭也沒辦法因為這都是為了他好。
父母一直沒有放棄對於兒子的救治,中醫針灸、喝中藥、各種手術治療他們都嘗試過,智化的腿卻絲毫沒有動靜。
直到7歲那年,醫院給小智化安排一場手術,這次手術父母本以為還像往年一樣是失敗的,沒想到在會成功。
也就是這一年,鄭智化終於可以開始能夠支配雙腿,但學會走路的他還是只能倚靠拐杖過一生。
從小不能走路,到整日靠拐杖度日,小孩子的話是純真的但有時也是傷人的。
因為殘疾,他小時候沒少受到同學的嘲諷,就連在路上行走都會被人另眼相看。
他很自卑,但也很倔強,為了尊嚴他甚至在面的同學冷嘲熱諷直接掄起拐杖和他們幹架。
雖然脾氣暴,自尊心強,愛和同學打架鬥毆,但鄭智化在學習上卻從不落後,也許是小時候那段不能行走的時間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吸收外界的一切知識,才讓他之後踏進校門變得如此輕鬆自如。
辭離廣告公司,進軍歌壇,31歲唱《水手》成名
學習成績優異,他很順利的就考上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專業。
他對於學什麼其實沒有什麼想法,叛逆的他只是單純的想要和父母對著幹,因為家人想讓他從醫。
但他從小就混跡醫院讓他,這讓他從小就厭惡醫院的一切,所以才轉臉報了土木工程專業。
而也是因為他的叛逆才讓有機會認識初戀,知道心動。
那個女孩讓他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初戀的身份,單純的是因為當時殘疾的他在追求這個姑娘的時候,被女孩的家人狠狠的潑了冷水,說他一個殘疾人還痴心妄想,還想談戀愛,他這麼一個人沒資格得到他們家健全漂亮的女兒。
那次經歷比他小時候被同學唾罵還要扎心,因為被女孩父母指責殘疾不配擁有愛情的鄭智化,曾經一度因為自己的雙腿想要跳樓甚至還動過吃藥自殺的想法。
他是自我安慰型人格,他後來漸漸平復下來明白,死很容易,但他不能背負一身罵名,遭人嫌棄離世,他要活得光芒萬丈受人敬仰的離開。
就這樣,鄭智化開啟了鬥志昂揚的人生。
大學畢業,找過對口工作在建築公司做事,但日復一日重複的機械工作讓他覺得枯燥乏味,幹了8個月他就辭職。
他想要做有挑戰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於是他開始踏入廣告行業。
他的腦袋裡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而這些都是做廣告人做必須的,有著奇思妙想的鄭智化開始在廣告行業嶄露頭角。
人們也開始對這個殘障人士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身殘志不殘,不要總用異樣的眼光對一個人的身體做任何評判。
在廣告行業待了6年,鄭智化為洗髮精編寫的一首《開心女孩》得到觀眾的喜愛。
有著冒險精神的他,又再一次動蕩了,他想要唱歌,寫歌。
但是殘疾人的身份再一次讓他引起大眾的質疑,在廣告靠才華獲得的名聲,如今他又要涉足歌壇?以他這副模樣真的有必要這麼冒險嗎?
是的,以他這副模樣沒必要冒險,但好巧不巧他就是這副模樣讓他喜歡冒險。
對於唱歌一竅不通的他,從頭學起這並不難,只要肯學沒有做不成的事,況且他從小的經歷就讓他有著很強的意志力。
他能在廣告界佔有一席之地也並不是巧合或者天分,他背後默默努力的付出學習其他人並不知道。
很多厲害的人,你都不知道他光鮮亮麗的背後有多努力,熬過多少個夜晚。
努力勢必就有反響,26歲憑藉專輯《老么的故事》以殘疾歌手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
之後雖然沒有爆火,但鄭智化卻依舊不放棄,他要的不是呼喊聲,而是當他創作出來一首歌之後,他感覺他的內心得到了釋放和治癒。
專心做事的人,缺的不是人氣,缺的是機遇。
而正是鄭智化專心搞音樂的態度讓他在1992年央視晚會徹底走紅。
一首《水手》,裡面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讓多少曾經飽受社會壓榨的人重獲新生。
都說歌聲可以療愈人心,但是沒有好的旋律應景的歌詞它真的能療愈人嗎?
鄭智化的《水手》無論是詞還是曲還是人都讓人聽完鬥志昂揚。
鄭智化在31歲,靠著《水手》走紅,作為公眾人物大家也逐漸了解這個殘疾歌手的往事,再聽《水手》心境又是別一番的滋味。
2歲殘疾,7歲可以拄拐,少年因為殘疾被喜歡女孩的家長唾罵坐過辦公室,幹過廣告,如今又當歌手,他的勵志人生真的可以用"歌壇戰士"或者也可以說是""來形容。
沒有因為殘疾而窮困潦倒,而是奮勇抗擊,不向命運低頭。
之後的他更是創造了《星星點燈》《墮落天使》《英雄之歌》等歌曲,這些音樂到如今聽來依舊讓人熱血澎湃。
事業順風順水的鄭智化,卻選擇在38歲時退出歌壇。
他又要冒險?
38歲終獲摯愛,隱退歌壇
38歲的他,不再冒險世間百態他都經歷的差不多了。
只是他收穫了真愛,他受傷的心終於有人可以來講它縫補。
張鈺雅一個在鄭智化還沒進軍歌壇就與他相識的女人。
年少的慘痛經歷讓鄭智化不敢有想,這麼一個人美心善的姑娘自己還能奢求。
好看的女孩誰都愛,但他自知自己不夠格,卻沒成想這個女人竟還不在意自己殘疾的身體,與自己並肩作戰,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做各種事情。
她也從沒有用愛或者婚姻捆綁他,她們相識多年,張鈺雅知道這個男人的經歷有多麼慘痛,她不想給他壓力就像這樣守候如果他能夠感受她的愛她很感動如果感受不到,這樣默默的相伴做朋友也未嘗不可。
事業帶來的巨大成就雖然讓鄭智化很享受,但是因為童年的經歷他破碎的心靈卻無法依靠事業來補救,張鈺雅的默默相伴讓他放下戒備,選擇嘗試。
漸漸的他知道這個女人是真的愛他,她沒有嫌棄自己的殘障,能夠有人毫不顧忌自己的身體一直相伴多年,鄭智化此生能於一個足以。
所以,為了愛,為了張鈺雅,事業和愛情他選擇用愛情來告退事業。
結語
前半生他只想證明自己即使殘疾也能做出一番事業,後半生他想感謝生命讓他遇見愛。
他不再冒險而是回歸家庭與張鈺雅幸福度過餘生。
上天眷顧,中年的他竟然和妻子還有了一個女兒。
一家三口幸福的場面他從來沒有奢求過。
有了家庭的鄭智化,從"戰士"變成"痴情郎"。
他會為妻子寫歌,那首《我這樣的男人》就是感謝妻子的愛。
他會為妻子設計手機殼,殼身刻著"鈺見悠雅"。
他從小練的一手好字,所以痴愛書法類的東西,他為自己製作的印章盒親手刻字署名"鈺喜"。
都說細節見真愛,這一切的一切,鄭智化都在向妻子表達愛意。
鄭智化有著"黑暗"一般的童年,但是這個"歌壇戰士"卻在中年終被一個女人撫慰。
希望苦盡甘來的鄭智化一切安好,一家3口能夠幸福長久。
註: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36小時內聯必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