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勝利」——讓生命在閱讀中詩意成長

2020-12-16 新湖南

走進永興縣勝利小學,一股濃鬱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如沐春風:校門口手捧書籍醉心閱讀孩子的漢白玉雕像,與對面綜合樓外牆上「書潤童年,禮行天下」八個朱紅大字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文化長廊裡張貼的 「中國國粹之京劇、武術、陶瓷、茶葉、琴棋書畫」,「四大名著」、「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唐詩宋詞」……樓梯、走廊、教室牆壁上展示的師生優秀書畫作品、讀書名言……無一不散發出獨具匠心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

此前,永興縣勝利小學卻有著「城中村小」的稱號,曾三次改變辦學地址,兩次寄居在其他學校。2014年9月,永興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才決策將其辦成一所獨立的完全小學。當時,不管是硬體設施、師資配備、生源素養都與城區其他小學難以媲美。在家長的心目中,勝利小學是城區其它學校學困生的接盤俠:搗亂的、成績差的孩子就被送來勝利就讀,社會認可度很糟糕。為了使學校脫穎而出,實現「學生快樂,老師幸福,社會認可」的教育願景,學校苦苦思索:「舉什麼旗幟?走什麼道路?辦什麼學校?育什麼人才?」……

該校以「閱讀.夢飛翔」項目為契機,以「閱讀成就夢想,習慣改變命運」為宗旨,大力推行閱讀教育理念,致力打造書香特色校園。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努力,現在的勝利小學已非吳下阿蒙。

一、營造氛圍,讓校園有書香。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自從引進「閱讀.夢飛翔」項目,該校主要通過加強校園環境、班級環境兩方面的建設來營造閱讀氛圍。學校的文化牆、樓道、走廊、班級「悅讀角」、書吧等多個空間都被精心美化布置,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使其成為「閱讀隱性教材」,對孩子們產生潛移默化的文化薰陶。

俗話說得好:要清除地上的雜草,最好的辦法是種上莊稼,像根一樣紮下去,像太陽一樣升起來。該校除了美化硬體,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抓好了,閱讀教育的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現在,學校孩子們的桌椅擺得整整齊齊,書具收拾得有模有樣。很多來校參觀的領導或同行說:「你們這裡是不是作秀?」老師們認為:「天天作秀,你就優秀,當優秀成為常態,你的優點就變成了亮點。」很多領導同行經常不打電話來突襲,事實證明:該校的孩子是經得起推敲的。

二、加強培訓,讓閱讀有引領 。

閱讀教學如何操作才得心、得法、得力?教師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該校以「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次派出老師參加了由「閱讀·夢飛翔」基金組織的長沙、雙峰、南縣、寧鄉等專題培訓,縣教育局也開闢綠色通道,為閱讀護航,多次邀請香港、臺灣專家給老師做閱讀教育方面的培訓,最關鍵的是學校內部建立了培訓機構,每個學期開學初都會做新進老師閱讀培訓。

該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編寫了《圖書室的設計與運營》、《閱讀課程指導》兩本書,對圖書室的布置與運營、早午讀及閱讀課的設計等做了詳盡的闡述說明。教師培訓內容就以這兩本書為本,先讓老師們了解每一個環節的目標和細則,然後召開閱讀專題會議說明,讓老師們對閱讀操作流程如老朋友般熟稔。

作為閱讀統籌人兼教學副校長,黃豔芬率先垂範,每個學期都會親自進行不同的示範課。她覺得,在師生面前,你就是教育,你是什麼,你的師生就是什麼,你怎麼樣,你的師生就怎麼樣。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她經常跟老師說:做一個種福之人,讓學生遇見我而遇見貴人和幸福!因職業所限,我們不求改變世界,也改變不了教育體制,但在我們力所能及之處改變自己和周圍,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讓教育成為美麗幸福的遇見。

各層各類的培訓為該校的閱讀教育開展提供了源頭活水。新教師成長得很快。

三、設立課程,讓閱讀有時間。

為了保障閱讀時間,學校安排了早讀和午讀,每天的早讀、午讀由各班正副班主任輪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還在校本課程中設立了閱讀課,每周一節,閱讀課又分閱讀指導課、閱讀欣賞課、閱讀交流課、好書推薦課等多種形式。每周開設的閱讀課,讓單純的知識傳授型課堂變成了在知識傳授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雙贏」式課堂。在推進閱讀工作中,他們發現它與語文課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孩子的閱讀興趣漸濃,他們心中確實有一絲欣慰,老師們也是累並快樂著。

四、納入考核,讓閱讀有監督

該校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同時,做到規之以行,行之有效。閱讀教學的推行只是一般的號召下,是推行不了的,從教師這個層面來說,要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也要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個執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陳典昌校長年紀稍大一點,但思想前衛,對於閱讀推廣,他全方位的支持,加大資金投入以保證閱讀的運作。而分管閱讀的黃豔芬副校長也是以個人的人格魅力,用閱讀文化影響和引領教職工的行為,這樣比單純的制度建設更人性化。

學校專門制定了一系列閱讀方面的考核細則,並成立了一個閱讀考核小組,他們的職責一是負責對全體教師閱讀教學的指導與培訓,二是每天負責對教師閱讀教學執行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周公布一次計分結果,期末對做得好的班級及教師個人會進行獎勵。結合「閱讀·夢飛翔」基金的理念,該校為每個學生都印製了閱讀記錄冊,不同學段有不同的閱讀報告模版,閱讀指導老師指導孩子們用語言和畫筆寫下讀書的感受,傾訴閱讀的心情。學校要求教師一月一批,旨在督促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記錄習慣,提高孩子們的品悟、概括能力。他們堅持把閱讀教育作為學校常規之一,並與老師的評優評先、學期績效考評捆綁在一起。老師們像一群辛勤的螞蟻,來來回回穿梭在滿是荊棘的路上,積極為學校的騰飛添置著一件件合體的衣裳。現在,勝利小學的《閱讀教育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縣內兄弟學校借鑑的經驗之一。

五、好書推薦,讓閱讀有方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孩子由「閱讀」到「悅讀」,書籍的選擇很重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按不同的評價內容推進閱讀教學,每年學校會推薦一些好書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這樣分學段探索閱讀,有利於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孩子們有方向的閱讀。

六、親子閱讀,以閱讀促親情。

親子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為了落實這種閱讀方式,教師給每一位家長寫了一封信,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這些家長不僅自願投入到親子閱讀中來,而且自己因此也愛上了閱讀,還以更加熱情的姿態投入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校有家長義工隊參與每天中午對圖書室的開放管理,整理書籍。現在學校圖書館午間開放時秩序井然,這些家長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只是用一顆愛心,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支持學校閱讀教育。

七、開展活動,讓閱讀更愉悅。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該校每年都會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手抄報」比賽,「好書推薦」比賽,「好書推薦卡的製作」,書籤製作,繪本創作,經典誦讀舞蹈操——《書海翱翔夢飛揚》、《弟子規》,講故事比賽,課本劇表演活動,這樣通過「讀,誦,講,演,唱」系列活動把單調枯燥的閱讀活動融入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為語文教學創造了一個流動的課堂,為同學們張揚個性,表演才藝搭建了一個展現的平臺。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也使單一的教學向多元化發展,彰顯了學校辦學特色。

八、勝利花開,收穫累累碩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幾年的閱讀教學實踐,全校師生的閱讀意識漸漸喚醒,學校文化特色逐漸彰顯,教師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在近幾年的教學質量檢測中,該校由原來的二十五六名上升到第七名、五名、三名,勝利小學逐漸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讚譽,在百姓當中有了好口碑。

在2014至2020在「閱讀﹒夢飛翔」基金的評估中,該校以總分全縣第一的成績連續五年被定為「優異」等級,被評為基金的「閱讀優秀學校」。

2016年,該校又入圍了「閱讀改變中國」的書香校園評選。該評選是由中國教育新聞網、親近母語研究院、新教育基金會聯合面向全國的中小學發起的評選,很有影響力。

2016年3月18日,來自郴州市11個縣市區的小語教研員在市教科院專家黃小元的帶領下來校觀摩閱讀教育。

2016年4月7日下午,郴州市閱讀教育現場會在該校召開,總結推廣近年來學校開展閱讀教育的經驗和做法。

2016年8月16日,「我的書屋,我的夢」三湘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在永興開展,邀請了該校的學生參加,在與作家鄧湘子的面對面交流和現場作文中,該校學生的表現得到了縣宣傳部領導和作家鄧湘子的一致好評。

2019年學校的閱讀模式受到了電影頻道的推廣,學校接受採訪的孩子大膽、自信、出口成章,受到記者們的一致好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教師與書交上了朋友,課堂開始變得富有詩情畫意、春意盎然;當孩子和書交上了朋友,淘氣包也變成了小紳士,溫文爾雅。如今的勝利人,真正感受到了閱讀的無窮魅力,這一切皆因 「閱讀.夢飛翔」!學校老師深深祈願:用心來珍愛閱讀,用心來守護閱讀,用老師們對孩子的呵護和教化來陪伴閱讀,用老師們對教育的真情和智慧來成就閱讀!讓書香浸潤孩子們的童年,讓孩子們在閱讀的滋養下詩意地生活!

(作者:黃豔芬)

[責編:王德和]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讓每個生命詩意成長自由舒展
    10餘年來,四川省南充市高坪第七小學大力實施以「遵循生命成長規律,滿足個體發展需求,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一生奠基」為核心內涵的「達真教育」,通過塑真德、求真教、做真師、育真人、創真境五個實踐途徑,讓學校各項工作活力四射,魅力十足,學校的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不斷彰顯……
  • 從《掬水月在手》中汲取詩意的滋養!雨花區全民閱讀公益活動來了
    從《掬水月在手》中汲取詩意的滋養!本次活動還邀請了燕子與向日葵以及U4這兩支長沙本土人文樂隊,將古典詩詞融入現代音樂風格,再度唱響《在水一方》《明月幾時有》《將進酒》《青玉案·元夕》等經典詩詞,為傳統賦予流行力量,讓現場觀眾深入體會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閱讀的目的在於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談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和途徑
    閱讀的目的在於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談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和途徑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需要具備兩方面的要求:人文素養和技能素養,兩者缺一不可。一個人需具備愛心、同情心、自尊之心等等,懂得必要的尊重,感恩,如果缺失了這些,將會成為「人文殘疾」。
  • 在閱讀與寫作中成長
    書的生命是靠讀者賦予的,在讀書中找尋幸福和文字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兩種人,一種是讀書的人,一種是寫作的人。讀書的人為什麼是幸福的呢?讀書的人可以欣賞全世界最美麗的文字、最美麗的精神風景,眼睛可以到我們的腳無法走到的任何地方,心靈可以得到最充盈的滿足。寫作的人更幸福,他不僅僅像讀書人一樣可以欣賞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創造美。
  • 全民悅讀三原閱讀會為日本友好訪問團演出《中華八雅 詩意三原》
    在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召開之際,全悅三原閱讀會向日本友好城市三豊市友好訪問團展演了音舞詩畫舞臺劇《中華八雅 詩意三原》,這已是第二次作為三原縣唯一保留節目向訪問團表演。《中華八雅 詩意三原》以演誦方式,融合中華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元素,立體式展現三原縣人文風採!
  • 翌平《魔笛》:承載夢想者自我成長的「生命承受之重」
    作品中,主人公沈鐵犁的夢想與他的精神導師——長笛演奏家梁天蘊老師的夢想相互生成,表明這部小說不僅超越了兒童文學的邊界,而是賡續了二十世紀中國成長文學中的詩意啟蒙傳統。首先,《魔笛》以魯迅作品中的詩意啟蒙的「真義」為源頭、為思想。「五四」時期,魯迅的《故鄉》《社戲》等作品中的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相交替的詩性敘述世界確立了二十世紀中國成長小說史的詩意啟蒙的源頭,其「真義」是為了批判封建禮教規訓下的「奴」之子,進而呼喚未來「人」國中的「人」之子。
  • 閱讀涵養人生 青島包頭路小學舉辦教師讀書沙龍活動
    半島網12月3日訊 讀書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的精神成長,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經典專著的引領。11月25日,青島包頭路小學「閱讀涵養人生」教師讀書沙龍活動如期舉行。通過與書本為伴、與經典為友,陶冶教師的思想情操,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鍛造研究型教師隊伍,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 生命的詩意與時代的呼吸——關於紀實影像的故事
    點擊上方「宋鴻兵觀天下」,選擇「設為星標」觀經濟 觀時事 觀歷史 觀世界微課堂摘錄生命的詩意與時代的呼吸——關於紀實影像的故事■ 文 | 鴻學院院辦編者按:本文根據鴻學院公開課《生命的詩意與時代的呼吸—關於紀實影像的故事》中宋鴻兵老師與範立欣導演的錄音整理,有刪節。
  • 在草長鶯飛的春日裡,閱讀世界
    原標題:在春天,閱讀世界春雷驚蟄,大地復甦;枯樹重披綠裝,繁花次第綻放……儘管因疫情而生的焦慮和恐慌仍在世界蔓延,但北半球的春天還是如約而至。隨著核心疫區武漢解除「封城令」,國人被迫禁足的日子終於告一段落。
  • 【人文素養】唐詩中的秋天,秋高氣爽,詩意盎然
    [文學品味] 唐詩中的秋天,秋高氣爽,詩意盎然
  • 秘色瓷都 詩意慈谿 | 細品「詩」中意,傾聽「樂」中韻
    秘色瓷都 詩意慈谿 | 細品「詩」中意,傾聽「樂」中韻 2020-12-17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如花》第二集——大美無痕
    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親人都是萬分不舍,會拼盡全力拉住親人的手,希望能將他留下。選擇捐獻器官,讓親人以另一種形式活著,這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但是,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器官捐獻。而選擇這樣大愛的人,他們都是前行道路上的舉燈者。
  • 逍遙遊,莊子哲學中的人文意蘊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bjzxzjyjy) 文丨雪峰如果說儒家哲學是中華人文精神傳統中的「寫實」,那麼莊子哲學一定是人文精神中的「浪漫寫意」。莊子的文字深邃空靈,天馬行空,汪洋恣肆,富於噴薄的想像力和思想張力,其背後的哲學意蘊通透純澈,況味十足。
  • 「詩意的閱讀」《曹娥碑墨跡》
    曹娥當時年方十四,她在江邊大聲哭喊著尋找父親,一直尋至第十七天仍不見父屍,便投入江中。五天後,曹娥抱父屍浮出水面。《曹娥碑》碑文的撰寫,是在曹娥去世八年以後的事。東漢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縣長度尚對曹娥「悲憐其義,為之改葬,命其弟子邯鄲子禮(即邯鄲淳)為之作碑。」度尚原請魏朗撰文,因魏朗已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學者,一向以治學嚴謹著稱。為曹娥撰寫碑文,其時非魏朗莫屬。
  • 【閱讀生命】張軍平:理解生命中的智能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
    編者按: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世界,災難面前,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員,我們體驗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了生命的可貴,我們既體驗了生命的渺小,又感受了生命的偉大。生命是一本無字的大書,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復旦大學推出特別策劃,邀請文社理工醫的老師與讀者一同「閱讀生命」。如何在特殊的生命體驗中閱讀?如何閱讀中升華生命體驗?
  • 2020春季我們不應錯過的中高段閱讀書單(附閱讀思維單)
    本書以客觀、生動的筆調講述了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在逆境中成長、執著於科學研究、自強不息的一生。居裡夫人的精神激勵著青少年朋友們——諾貝爾獎其實離你並不遙遠!在忙碌操勞的漫長歲月裡,她每天都擠出幾個小時堅持閱讀與寫作,成果纍纍。她的女孩成長小說系列在英語國家暢銷近一個世紀而不衰,被譯成數十種文字,被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又搬上舞臺,改編成音樂喜劇。
  • 從當代生活現場尋找詩意
    為新中國70年慶生,用自己最深情、最感人、最詩意的文字,為中國人和可愛祖國禮讚,為人民的奮鬥鼓與呼,是2019年文學創作中最鮮明的旋律,當代作家將自己的熱情化為禮讚和謳歌,書寫出難忘的文學篇章。一大批優秀作品,從當代生活最具體、最鮮活的發展中尋找詩意和主題,書寫火辣的生活現場,書寫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人們付出的辛勞、智慧與熱情。
  •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發表了題為《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的主題講話,從以勤奮學習築牢人生之基,以獨立思考點亮成長之路,以自我修養拓展青春維度等三方面提出期望。  「在學習中成長,在歷練中體悟,是每一位大學生應有的態度和經歷。」
  • 蘇軾二賦:讓詩意棲居在關東大地上
    鬱鬱蔥蔥的森林圍住一潭幽深的靜水,讓這裡詩意昂然。更濃的詩意卻藏在森林邊上吉林省博物院的大樓裡。錢芳做吉林省博物院藏品保管部保管員已經13個年頭了。十幾年來,她和她的同事們成為世界上最靠近北宋大文豪蘇軾最長書法作品的人。那幅作品是蘇軾親筆手書的自己的兩篇賦,為目前所見蘇軾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的。
  • 上遊夜雨丨一次對愛和生命的重新閱讀——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
    一次對愛和生命的重新閱讀——讀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有感賴永勤2020年3月2日凌晨2點,室外亂雨敲窗,我讀完了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必須承認,像我這樣的年齡來讀一本28萬多字的長篇小說,是需要足夠的精力甚至體力做支撐的,但打開《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第一頁就讓我欲罷不能,我又嘗到了年輕時閱讀長篇小說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