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讀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020-12-22 秋草獨尋

原文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注釋

命:這裡指不可避免的、非人為的作用。常:常規,恆久不易或變化的規律。與:參與,幹預。卓:特立,高超;這裡實指「道」。愈:勝,超過。⑥死之:這裡講作「為之而死」,即為國君而獻身。真:這裡指的是「道」。一說即上段之「真人」。姑備參考。涸(hé):水幹。呴(xū):張口出氣。溼:(rǔ)同「濡」,一本亦作「濡」,沾溼的意思。沫:唾沫,即口水。化:這裡是熔解、混同的意思。大塊:大地;這裡可以理解為大自然。佚(yì):通作「逸」,閒逸的意思

譯文

死和生均非人為之力所能安排,猶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永恆的變化,完全出於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參與和幹預的,這都是事物自身變化的實情。人們總是把天看作生命之父,而且終身愛戴它,何況那特立高超的「道」呢!人們還總認為國君是一定超越自己的,而且終身願為國君效死,又何況應該宗為大師的「道」呢?泉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溼氣,以唾沫相互潤溼,不如過去江湖裡的生活相互不認識。與其讚譽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於「道」。大地把我的形體託載,並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閒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解讀

人們總是喜歡用「相濡以沫」來形容在困難的處境下的相互幫助。但魚兒在岸上的相濡以沫,倒不如在水裡大家誰都不認識誰的自由自在。

相關焦點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到底說了什麼?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無論是在影視還是小說中,我們常能看見主人公說著這句話,而後揮劍斬情絲,與愛人斷絕關係。其實這句話出自古代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莊子,原句是: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說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語出《莊子·大宗師》和《莊子·天運》。這句話被後世誤解的很多,多是因為沒有通讀全文,望文生義了。就像很多情侶分手之際都喜歡寫一句「相忘於江湖」,其實和莊子的原意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以《大宗師》一文來解釋這句話。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下句是什麼?很多國學大師都不願提
    這個名句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提到這11個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兩個詞:灑脫、酷酷的。是的,很多武俠小說的常用這個金句。一位大俠和一位俠女,明明相愛,卻因種種原因不得不相忘於江湖,成了陌路,這種橋段確實挺有意思。所以很多人便以為這個句子應該是出自現代小說家之手,但事實上這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出自《莊子》。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哪裡?讀上一句覺得真的忘不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當下很流行的一句話,但是真的能做到又有幾人?至少文壇的大佬們,是沒做到的。當51歲的李清照在《武陵春·春晚》中寫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時,千古第一才女的柔腸怕是真的愁斷了。丈夫早逝,國讎家恨,物是人非是李清照的放不下。
  • 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意思是說:「泉水幹了,兩條魚一同被擱淺在陸地上,互相呼氣、互相吐沫來潤溼對方,顯得患難與共而仁慈守義,倒不如湖水漲滿時,各自遊回江河湖海,從此相忘,來的悠閒自在;與其稱譽堯而譴責桀,不如把兩者都忘掉而把他們的作為都歸於事物的本來規律。」
  • 9天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3星座不再糾纏,釋然放手
    相濡以沫說的是莊子,看見有車轍裡的兩條魚互相吐唾沫來讓對方生存下去,他說了一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比起艱難的互相扶持,不如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地遨遊,感情也是這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9天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3星座不再糾纏,釋然放手。
  • 《莊子》:李國慶和俞渝,相濡以沫的愛情,相忘於江湖的現實
    在道家名著《莊子·內篇·大宗師》中,有這樣一段話: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它的意思是:泉水乾涸,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溼潤求得生存,卻不如我們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 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
  • 莊子相濡以沫是反對孔子仁愛?讀了後面7個字,才發現內涵很深刻
    而莊子的「相濡以沫」後面還有7個字,即「不如相忘於江湖」,讀懂這7個字,再結合孔子仁愛思想,我們不難看出,莊子不僅考慮到了孔子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同時,他也考慮到,每個人身份背景經歷等等不一樣,同一件事、同一種舉動,對於兩個立場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更傾向於「於你是蜜糖,於我是砒霜」的結果。
  • 道家智慧:從「相忘於江湖」,看莊子如何處世?
    眾所周知,老子與莊子是道家思想的兩座高峰。進一步的說,老子主張「無為」而天下治,治大國如烹小鮮,而莊子的思想格調則更願意「相妄於江湖」,詮釋的是一種「逍遙」似的解脫。莊子夢蝶圖如果說老子的思想,探討的是治國之道,那麼,莊子則更講究個人的解脫,即莊子的思想,更關注的是個人如何處世?
  • 昔日雷霆三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國人常常喜歡用相濡以沫形容貧賤不移的愛情,可見對「相濡以沫」這個詞有多麼的喜歡。這個詞出自《莊子·大宗師》,它後面一句「不如相忘於江湖」卻很少人提及。莊子的本意是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的人,(不如放下執念),去更廣闊的空間發展。這像極了昔日的雷霆三少,現在各奔東西,卻用不同的方式證明了自己。
  • 範冰冰: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泉水乾涸後,兩條魚未及時離開,終受困於陸地的小窪,兩條魚朝夕相處,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忍受著對方的吹氣,忍受著一轉身便擦到各自身體的痛楚。
  • 《莊子》相忘於江湖——老子與孔子論仁義(三)
    《莊子天運第十四》: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異位矣;蚊虻囋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徳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辨。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王小波與李銀河: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愛情
    很多人喜歡浪漫的愛情,絢爛煙花下的真情表白;豔紅玫瑰花束中的深情凝望;婚姻殿堂裡戴在無名指的戒指還有那永遠相愛的誓言…而這些,王小波都不覺得浪漫,他將他的愛情融入骨血,用生命書寫著對他妻子的愛意,他說,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江湖的愛情。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只有放下執念,才能活得灑脫
    他是法國索漠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為人卻極其吝嗇,在他眼裡,女兒妻子還不如他的一枚金幣。他本可以和家人過上舒適富足的日子,卻仍住在陰暗、破爛的老房子中,還要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他本可以讓女兒嫁給心上人,過上幸福的日子,他卻要讓女兒過上悲慘的生活;他本可以讓一家人活得更加健康、長壽,他卻捨不得花錢。
  • 有一種愛,餘生,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於江湖
    還是一別兩寬,從此相忘於江湖呢?01兩兩相見,本不該相愛,奈何,情投意合,心不自己,陷入紅塵,無法自拔。這世上,有那麼一種愛,情深似海,日思夜想,也註定成不了夫妻,因為跨不過道德觀念,越不過現實無奈。錯的時間遇上錯的人,無論情多深,愛多濃,終會消散於茫茫紅塵,如果今生沒有圓滿,不如轉身,揮揮手,擦乾淚,然後,相忘於紅塵,此生不復相見。02愛情,是美好的,但是不完美的。當初相遇時的砰然心動,相愛時的濃情蜜意,都會變成離去時的撕心裂肺。
  • 德雲女孩送給德雲角兒的話: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於江湖!
    德雲女孩送給德雲角兒的話: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於江湖!德雲角兒看過來:德雲女孩送給你們的話!1.你只管說好你的相聲,做好你的事情,我們也只管努力,有生之年來園子裡聽聽你們的曲兒,看看戲,或許你並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你只需要記得,德雲女孩,陪著德雲社一起努力!
  • 你知道「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什麼嗎?真實含義與字面意思反差太大
    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道家學派的莊子,不過呢,並不是要介紹他這個人,而是要介紹他說過的一句話,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相濡以沫」這句話呢?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談到這句話,那可來頭不小,事實上,」相濡以沫「還有下一句,那就是」不如相忘於江湖「。
  • 相濡以沫的生活和相忘於江湖的愛情
    無論是孟姜女千裡尋夫,哭倒長城的悽美愛情;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裡相送以身相許的故事;都展現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摯情感。不光是古代,就是現代生活中的周總理和鄧穎超夫妻,錢鍾書和楊絳先生的婚姻也無不詮釋親密無間的真諦。
  • 江湖路遠,不如相濡以沫於江華!
    久別重逢,相擁而泣之後小喬,凝望著少年當年,你負氣離家,不告而別,說要去尋找你自己的江湖這些年,你可曾尋到了自己的江湖,可曾知道了什麼是江湖呵呵,江湖,什麼是江湖,你且上馬,我指給你看少年悠然道少年帶著小喬,行至一個半山腰的小山村沿著小道,拾階而上雖是深秋,不曾有鳥語花香,卻也獨有一番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