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UC資訊平臺 作者:財經知識觀
6000元的退休工資,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你退休前的職業為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類的工作人員;二是你雖然非上述工作人員,但是你平時繳納的養老金超高(如企業的高管人員),否則基本不可能超過6000元的退休金。
以我同事為例:2018年我們辦公室一個女職員退休,我所在單位為銀行,她是我們的科長,平時退休前工資一個月稅前差不多1.8萬元(當然早期90年代和20世紀初沒那麼高),五險一金一直都是按照頂格繳納的,在加上我們銀行有給我們員工繳納企業年金(退休後可以一次性領取,也可以逐月領取,作為養老金的一種補充形式)。但你可知她一個月退休金(含年金)多少?還不到3600元/月,頂格繳納+補充年金,結果只有6000元的60%左右而已,你試想一下,普通人退休工資怎麼可能有6000元?
至於為什麼說事業單位和公務員6000元很普遍呢?在調到管理部門之前,我在我們行的網點做過一年的櫃員(地點為百強縣市的前40名的縣級市),時間要回溯到2012年,當時因為當地的退休金是通過我們行代發的,每個月那些退休老師(學校屬於事業單位)來領退休金時,真的嚇到我們了,普遍五六千,高的七八千甚至有過萬的,退休工資比我們上班的工資還高,這還是2012年的情況。
我國平均的退休工資水平
2019年的數據人社部尚未公布,根據人社部2019年6月公布的《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享受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人數是11798萬人,基金支出44645億元,折合人均基本養老金待遇3.78萬元一年,月均養老金3153元。也就是按照2018年度的平均數據而言,金額才6000元的一半左右,即使按照每年5%的養老金遞增水平,2020年全國平均的養老金也就:3153*(1+5%)^2=3476元,距離6000元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再來看看我國普通職工目前的薪酬水平,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私營單位的平均月工資僅為:49575/12=4131.25元,還不到6000元的70%,所以你知道6000元的退休金水平是什麼概念了吧?
總結
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平時的工資看似不高,為何仍然那麼多人爭破頭都要進去呢?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其相關的福利待遇是很多普通企業職工所無法比較的,以公積金為例,我大學一舍友目前就是公務員,雖然他明面上的工資收入比我低,但是他的公積金卻整整比我高了2000多元,如果算上五險一金,其實他的收入已經高於我了,這還不算他的其他隱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