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哄抬價格?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頂格處罰

2020-12-18 天眼新聞

3月11日,都市新聞記者從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各級黨組織,面對市場監管工作面廣,不僅要保價保質,還要配合保障供應。

據悉,疫情防控期間,全省市場監管主要面臨以下問題。量大,全省市場主體超過306萬戶,有零售資質的達140餘萬戶,疫情期間需要關閉的經營場所12萬餘家;事急,很多檢驗檢測當天交付當天就要出結果;複雜,違法手段花樣翻新,新業態頻繁出現,而微商等一些業態,監管缺乏法律授權等新情況新問題,貴州省市場監管局以實際行動,在疫情中展現了黨建「硬核」力量。該局建立省、市、縣、分局三級四層縱向聯動機制,明確巡查責任到點到崗到人,出動執法人員15萬人(次)對藥店、商超等重點經營場所進行不間斷巡查。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加強價格監測,及時發現價格異常波動和違法違規行為。對執法辦案進行日調度,做到重大案件全程跟進、疑難案件實時指導、一般案件跟蹤調度。強化行刑銜接,對涉嫌價格違法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犯罪的,迅速移送公安機關,形成聯合打擊、多層次打擊的工作格局。僅用8小時就幫助千葉公司解決標準、檢測、備案等問題,成功轉產醫用「護目鏡」,實現我省零的突破。全國第5個開闢防控用品註冊評審審批綠色通道,對轉產擴產企業,實施容缺審批、合併註冊,給予臨時生產批覆,發放應急用防護服等臨時生產許可函6件,批准口罩擴能生產1件。發揮檢驗檢測技術優勢,為防疫做好技術支持。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作為全省唯一的口罩、防護服檢測機構,全員上崗24小時上班,完成口罩、防護服等檢測290多批次。抽調40餘名辦案骨幹,組成10個督查組,固定對市(州)進行常態化督查,對查辦案件少、線索處置慢、不落實防控期間從重從快處罰要求等問題現場督導整改。截至3月4日,共查處相關違法案件1580起,處罰金額超10萬元的價格違法大案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率先對微商哄抬價格行為進行了頂格處罰。進一步強化案件曝光,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連續公布8批32起典型案例;向全省4400萬手機用戶發送違法典型案例,警示不法經營者。都市新聞記者 陳龍

編輯 王浩

校對 章虹

編審 羅瑋 石雲華

相關焦點

  • 頂格處罰!揚州一醫藥公司被罰1387200元
    頂格處罰揚州一醫藥公司被罰1387200元進價17元一包的口罩,賣到了32元一包。揚州一家連鎖藥店高價銷售口罩,涉嫌哄抬物價。1月31日,揚州市市場監管局對該藥店作出合計罰沒 138.72 萬元的頂格處罰。1 月27日,江蘇省揚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局接到揚州市 12345、12315 平臺陸續轉來的多名消費者舉報,反映揚州紅太陽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高價賣口罩行為。當天,執法稽查局負責人第一時間帶隊趕赴現場檢查,1月28日晚正式立案調查。
  • 揚州擬對一哄抬物價醫藥公司處以138餘萬元頂格處罰
    原題 揚州擬對一哄抬物價醫藥公司處以138餘萬元頂格處罰  新華社南京2月1日電 記者1日從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1月31日,該局對揚州紅太陽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開具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 哄抬大白菜價格 罰款5000元
    石市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案例  本報訊(記者 劉文靜 首席記者 李惺)疫情防控期間,石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工作力度,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維護了市場秩序。1月10日,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二批違法案例。
  • 敢哄抬物價,就罰到肉痛!市場監管總局接連曝光7批案例
    官渡區市場監管局在後續調查中發現,該公司在售的共11個品種的口罩價格,進銷價差率仍然高達58%—233%。官渡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且經告誡未能立即改正,已向當事人下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將依法從重作出1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 北京300萬頂格處罰一起鬨抬口罩價格案
    本文轉自【法制日報】;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斌 據6月18日中午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場監管部門服務首都防控工作大局,以保供穩價為目標,重拳出擊,加大對防疫用品及生活必需品價格監管力度
  • 哄抬口罩價格,16家藥店、超市被重罰:多家被罰300萬元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一隻難求」,部分商家趁機哄抬價格,甚至銷售假劣口罩。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重拳出擊,一些違法商家受到了罰款最高達300萬元的嚴厲處罰。囤積居奇、哄抬防疫用品價格,罰款300萬元!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據此,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對該藥店處以頂格罰款300萬元。12元口罩賣128元,罰款300萬元!
  • 哄抬口罩、蔬菜價格商家收百萬罰單 全國嚴查進行時
    而在千餘案例中,也包括了兩個頂格處罰案例:   1月23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北京市濟民康泰大藥房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大幅抬高N95型口罩銷售價格的行為進行檢查。   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1月26日,天津市津南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天津市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進行檢查。
  • 湖北對醫用口罩亂漲價說「不」 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將從重處罰
    對此現象,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表示,近期,受突發疫情、春節客運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商品特別是口罩等醫用商品價格出現波動,給群眾生活和疫情防控造成影響。為保證口罩等醫用商品市場價格穩定,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等規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正在對口罩等醫用商品進行重點監管,現發布警示:要求經營者要嚴格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定價原則,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並嚴格依法明碼標價,維護口罩等醫用商品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 海口重拳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 兩地產項目或將面臨頂格處罰
    人民網海口1月9日電(記者 毛雷)針對近期媒體曝光海口兩處商品房項目涉嫌價外加價、無證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1月9日,海口市住建局召集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召開緊急會議,共同研究查處兩項目違法違規銷售行為。據悉,被曝光的商品房項目違法違規行為經查實後,將依法依規予以頂格處罰。
  • 這些哄抬口罩價格典型案件被曝光
    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的行為違反《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1月26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向當事人下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二、1月26日,天津市津南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天津市旭潤惠民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柳盛道分公司進行檢查。
  • 滁州嚴厲打擊哄抬頭盔價格等違法行為
    5月22日,滁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價格提醒告誡函,要求全市頭盔生產、經營者及相關單位,嚴格遵守相關價格法律,不得操縱市場價格,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
  • 新疆市場監管局公布14起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當事人行為涉嫌哄抬價格,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管局已對此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案例3:1月23日,和田市新疆某商貿有限公司(西域之星東正大藥房)銷售普通一次性口罩由2元/個漲價至4元/個,且上述臨時漲價行為也均未明碼標價。對該藥房未標價銷售和隨意漲價的行為,和田地區市場監管局下發了提醒告誡書,責令該藥房按原來價格銷售,同時依法立案嚴厲查處。
  • 頂格處罰!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5日訊 近日,濟寧市市場監管局接群眾反映,對一起通過微信朋友圈售賣假口罩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處罰。該公司通過微信朋友圈在網上進行銷售,銷售價格為0.5元/個,總銷售額5000元,獲利1200元。經生產企業核實,該批產品為假冒偽劣產品。
  • 口罩商3倍工資讓回廠加班?治理商家哄抬口罩價格,北京12315出手了!
    但與此同時,多家電商平臺出現脫銷,還有不少商家故意推高口罩價格,藉機牟取暴利……1月22日上午,記者發現多名網友反映部分商家哄抬口罩物價,口罩供應出現明顯短缺。其中,#口罩商3倍工資讓回廠加班#這一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前四,截至記者發稿,該話題閱讀量達1.2億。
  • 虛構口罩原價、哄抬板藍根價格 寧德又有5商家被查處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在開展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等醫療藥品用品市場監督檢查中,查處的第二批5起涉嫌違反《價格法》案,涉及虛構口罩原價、哄抬板藍根價格等違法行為。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大價格執法力度,全力遏制防護用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勢頭,切實回應群眾訴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市場監管總重拳打擊價格違法行為
    經查,當事人1月28日以85元/臺的價格購進「測無憂」紅外線檢測儀,1月30日以800元/臺銷售;1月21日以45元/臺的價格購進「小安」紅外線額溫計,1月23日以590元/臺價格銷售。運城市鹽湖區市場監管局認定當事人構成哄抬價格價格違法行為,2月12日依法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作出罰款50萬元的行政處罰。
  • 青島京城百草廳大藥房疫情期間不明碼標價,頂格處罰5000元!
    半島記者 王媛15日,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了對青島京城醫藥有限公司京城大德生二十九分店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藥店銷售的4種商品不明碼標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規定,市場監管部門於2月1日予以立案。
  • 哄抬口罩價格罰20萬 寧夏中衛發布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網銀川3月15日電(梁宏鑫)近日,寧夏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通報了2019年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案例涉及不同領域且具有代表性,相關部門嚴厲懲罰個別單位和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淨化市場環境,希望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
  • 揚州這家醫藥連鎖涉嫌哄抬物價!
    另據了解,今天,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揚州紅太陽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涉嫌哄抬物價的處罰決定。 經查,從2020年1月25日起,當事人通過其各門店(得祥園店、聯誼路店、順達路店、硯池店、公道鎮店、曲江店等)銷售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型號20片/包的一次性口罩,進貨單價17元/包,實際銷售價格32元/包,加價15元/包,加價率189%;銷售江蘇映山紅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醫用隔離面罩,進貨單價9元/只,實際銷售價格
  • 石家莊立案調查8起價格違法案件,其中3起已依法作出處罰告知
    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宋國宏表示,疫情發生之後,市場監管局和有關部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各項工作,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截至7日下午,石家莊市共立案調查價格違法案件8起,都在依法依規的進行處理。其中新華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三起涉嫌價格違法案件已經依法做出了行政處罰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