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子郵件煩死?這 10 劑良方可治!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2021-02-14 APPSO

在目前的職場上,電子郵件還是溝通討論任務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無論如何你不太可能完全不處理郵件,即使你的公司內部已經使用像是 Slack 這樣的最新項目溝通系統,但免不了其他外部的工作依然會用郵件來處理。

既然郵件就像是一個任務接收、排程、處理的渠道,一旦管理不好,那麼工作的節奏與速度自然就會被打亂,這時候除了使用像是 Gmail 這樣的高效率郵件系統來加速工作外,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習慣是在任何系統上處理郵件都應該具備的,可以說是回復工作郵件的基本功。

在我不算長的十多年職場工作經驗中,也累積了一些自己處理工作郵件的心法,不能說我的方法可以適合所有人,但畢竟是自己真實體驗過的心得,應該多少有些幫助。

今天這篇文章就將其分享如下,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補充與修正。

只有透過討論,我們的工作方法才能持續精進!

1. 周期原則:在真正需要的時間才去檢查郵件

從多年前開始,我就不再使用「新郵件提醒」的工具(所以電腦玩物上也不再介紹類似工具),因為一直讓隨時進來的新郵件發出提醒,就只是讓自己被迫追著郵件跑而已。

或許我們應該嘗試看看,給自己「訂一個檢查郵件的周期」,這個周期根據每個人的工作型態可能不同,例如你正在與客戶為一個項目截止日在彼此確認最後細節,那這個周期或許是一個小時。如果你的工作就是處理郵件上的回信,那麼這個周期或許是半小時。

但是如果是日常一般工作,以我自己來說,這個周期可能是每天的中午檢查郵件一次,下班前檢查郵件一次,這麼大的周期跨度。

為什麼呢?因為郵件只是接收了任務,我們總是「需要時間處理」吧?那麼如果我們只是在接收任務而不處理,又怎麼把任務完成呢?所以應該留下時間讓自己可以去處理任務,即使一個小時不看郵件,先把一個小時前的郵件好好處理完成,我相信寄信給你的人也可以接受的。

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就先從「不要自己幹擾自己開始」。

2. 清空原則:定期清空收件匣

清空收件匣更是我執行了七八年的郵件處理原則,還記得開始使用清空收件匣方法後,我再也不害怕打開信箱,因為信箱裡不會有雜亂的郵件,只有我真正需要完成的任務。

這就是我認為清空收件匣最大的好處,把那些完成的、不重要的、不想處理的郵件全部封存或刪除,讓收件匣裡只有「即將要處理」的信件,這樣打開信箱時才能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也讓自己更有時間去處理這些任務。

3. 當下處理原則:不要看了但是又不處理郵件

當我周期性打開信箱準備處理郵件時,我還會把握住「一旦看了就要立刻處理」的原則,要不然明明開信看了,卻又因為猶豫而不處理,這樣到時候不是一直放在信箱中,一直要再次打開信件一直花時間在猶豫嗎?

所以看信時把握「當下處理原則」,讓郵件立即進入下一步行動,才能更有效率地推進自己的工作,節省更多時間。

但是所謂的「立刻處理」,也不是立刻就要回信的意思,所謂的處理有幾種方法:

回信:當下幾分鐘內可以處理完成的任務,立刻處理完成然後刪除這個工作。

轉發:需要交待給別人做、需要提醒別人的任務立刻從自己轉移出去。

延後:無法當下進行的任務,立刻排進待辦清單,指定給它一個處理時間,讓他先從收件匣消失(例如 Google Inbox 就有更好的延後處理系統)。

刪除:不需處理的,不想處理的,或許連看都不用看,直接刪除(善用 Gmail 的自動過濾)。

整合:重要的內容,立刻轉入自己的統一工作資料庫備份儲存,或是納入其他真正的工作排程系統中。

4. 單一任務討論串原則:用任務或項目的概念區別回信

有時候我們要寫一封郵件給之前的客戶或工作夥伴時,喜歡找到舊郵件後再次回信,但是明明可能已經是不同的任務或項目了,這樣一來,反而可能讓不同需求的郵件攪在一起,我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這個錯誤。

所以我會提醒自己,一個郵件討論串就是一個任務的原則,如果有新的任務要交代,而不是討論舊任務,那就一定要開新郵件來處理。

千萬不要想說圖個方便,就直接用舊信回信。

5. 修改回信原則:回信時還是需要修改舊內容

而且就算是直接回信時,最好也能根據任務階段去修改標題,並且把之前的舊信內容在回信附加內容中適度刪除,要不然像是 Gmail 反覆回信後一長串的附帶舊信內容,反而讓郵件看起來很混亂。

6. 副本指名原則:如何善用 BCC 與 CC?

CC 是郵件副本,當我要發送一個任務給 A,但需要 B 和 C 也知道目前任務進度時,可以用 CC 副本的方式把 B 與 C 加入,傳統的 CC 方法是讓一個小團隊一起追蹤同一項任務進度的好方法。

但是,我們可以在這裡加上一些小技巧讓CC 副本更好用。

例如團隊有五個人要同時 CC 知道進度,但是這一封回信的任務其實只針對其中的 A 與 B,那麼我會利用原則 5 的方法修改回信標題或信件開頭,直接指明是請 A 與 B 答覆,這樣其他人看到 CC 就更容易判斷是否要認真查看。

另外更重要的是,讓要把郵件發給多數人,但不希望其他人看到彼此的郵件信箱,那麼一定要使用 BCC 密件副本的方法。

7. 標題指名原則:嘗試寫下有效的標題

寄信或回信時,寫下好的郵件標題,就跟發表一篇文章需要一個好的文章標題一樣重要。

因為你想想看,每個人信箱裡每天可能都有大量郵件,你要如何讓對方清楚看到你寄的這封郵件對他很重要?

在工作郵件中,我習慣使用這樣的標題:「給某某:重點摘要 + 項目主題類型」,例如:

給 Esor:邀請電腦玩物演講:如何架構雲端辦公室?

這樣幫助收到郵件的人可以從標題很清楚的判斷這封郵件到底對他有什麼重要。

尤其一個公司裡可能每天有大量一般性的通知郵件,只有這樣寫標題時,你的工作郵件才會在他人信箱凸顯出來。

8. 重複條列原則:清楚在開頭或結尾再一次條列具體行動與問題

雖然我們還是會在郵件裡噓寒問暖、解釋前因後果,有時候難免長篇大論一番,但是我一定會把握一個原則:把需要對方採取的行動、想要對方回答的問題,在郵件裡清楚條列出來。

可能把這些行動與問題條列在郵件的開頭或結尾(有時候要看對方地位與熟悉度而定),但一定不可以只有長篇大論,這樣別人真的很難抓到重點,要對方自己整理重點也沒有禮貌。

所以我一定會在開頭或結尾,把真正需要對方採取的行動與回答的問題,一條一條列出來,這樣對方才能準確答覆。

在交代工作時尤其要這樣做,對方才不會看漏了。

9. 不聊天原則:不要把郵件當聊天,也不要把即時通當郵件

郵件與即時通是現代工作場域很重要的兩種工具,而我們應該好好區分其用途,例如簡單即時的問題或問候,可以用即時通。但任務型的交代,應該要用郵件。

如果要交代任務時,與其在即時通裡分散交代處理,還是應該好好打開郵件,把任務一條一條列出來解釋清楚,這樣對方才能清楚收到。

10. 隔離原則:建立一個獨立的任務系統

因為郵件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幹擾系統,我的意思是他就跟即時通一樣,隨時會在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時間」裡跑出新的內容,所以如果待在郵件系統裡工作,就很有可能一直被新郵件幹擾。

而隔離原則就是應該「趕快離開郵件系統」,在第一個原則周期性處理時,要趕快以第三個原則當下快速排程出去,然後自己就可以離開郵件,開始「真正處理工作」。

至於適合丟入郵件的其他獨立任務系統,就像是 Todoist 或 Evernote 這樣服務都可以勝任。

以上就是我處理郵件的 10 大原則,幫助我每天花最少的時間在郵件上,不要被瑣事追著跑,能有更多時間處理重要工作,而且這 10 個習慣環環相扣,就像我最後舉例的這樣,一次學起來,就能有一套高效率的郵件工作流程了。

聲明:「領客專欄」所有文章均由原作者授權 AppSolution 發布/轉載,任何個人/組織未經授權不得使用。本文轉載自「電腦玩物」,原文連結:http://www.playpcesor.com/2015/11/10-email-tips.html

之前 Esor 老師也討論過這方面的問題:你在 Email 上浪費的時間已經夠多了!

另外,這是 A 君正在用(也是目前最喜歡)的 Email app:[評測] 手機 Email 叕被改造了,這次挺靠譜 - Spark #iOS

相關焦點

  • [革命郵件 App 02] Boxer,大量節省郵件處理時間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上個禮拜,在電腦玩物中開啟了「革命郵件 App」的系列文章,第一篇就獲得了許多讀者留言討論,大家很喜愛 CloudMagic 整合多個雲端服務的強大
  • 你也可以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前一陣子在電腦玩物「拼命玩遊戲就能學寫程式!
  • [革命郵件 App 03] Google Inbox 教會我五個高效率習慣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iOS App,在 2014 年 10 月登場,2015 年 5 月全面開放中文版使用。我自己使用至今已經一年多,更常常在電腦玩物推薦大家使用,這過程中很多朋友會問我:「為什麼在已經很好用的 Gmail 之外,還需要另外一個 Google Inbox 管理郵件?」或許就在我自己長期使用一年多之後,可以再來寫一篇真正重度且長期使用者的心得總結。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自動分類很多年以前,我就在電腦玩物中提倡「清空收件匣」的做法,把處理完或是處理不完的郵件,或是那些不需處理的郵件都移出收件匣,讓收件匣保留今天一定要處理的郵件,並且最好在下班前清空他們,也就是完成他們。這帶來的好處就是郵件裡重要的任務被明確的凸顯出來,讓自己知道應該專注在哪些工作上。而如何移出那些不重要,或是根本不需要的郵件呢?
  • 簡單四招讓你慢下來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簡單才能專注,不專注不能成事,尤其身處這外在世界愈來愈不簡單的科技世界。
  • Google 日曆革命性更新:自動為你的夢想找時間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Google 日曆,在自己 10 歲生日的這一天,又推出了一個對時間管理需求者、習慣養成者、目標執行者來說非常重要的「革命性更新」。
  • 這款卡牌遊戲值得一玩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維基百科是這樣介紹交換卡牌遊戲的:「1993 年由美國數學家理察·加菲爾德(Richard Garfield)所設計,威世智公司販售的《魔法風雲會》被視為是這股潮流的先驅。主要以桌上角色扮演遊戲玩家為對象所販售的該遊戲,強調比起桌上角色扮演遊戲或模擬遊戲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只要用心在準備與研究上就能夠變強的特色,很快地就成為暢銷遊戲。
  • 這 10 款 App,讓你成為高效的「晨型人」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去年在電腦玩物和大家討論「晨型人如何計劃每一天,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晨間計劃」後,有很多朋友寫信來跟我討論如何養成晨活習慣,
  • OneNote 深度教學:這 17 個功能你必須知道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雖然大家都知道電腦玩物熟悉並且自己善用 Evernote,但就像我常說的:一法通、萬法通,要跳躍到 OneNote 做實例分享也還是做得到的。而且我故意去接下這個挑戰,因為我認為目前市面上雖然筆記「工具」很多,但足以負擔知識筆記管理、項目資料管理流程等重責大任的雲端服務,看來看去,就只有 Evernote 與 OneNote 這兩個是好選擇。
  • 定時清空這 5 樣東西,工作、生活節奏不再亂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今天這篇文章,就要跟大家分享我平常會在哪五件事情上「定時做好歸零」的動作。什麼是歸零?其實就是「有效的清空」,不是隨便放棄丟棄的清空,而是清理雜物,讓出更多自己能邁向目標的空間。所以首先我每天一定會做的歸零動作就是:「清空收件箱」。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例如我要寫一本電腦玩物的數字工作方法新書,有了一個預訂出版日期後,我就在日程表先寫上出版日、送印刷廠日等明確的截止日期(下圖是假的範例,不要當真了),這是第一步。這時候,我會把這個需要一段時間執行的進度,用多日活動的方式加入日程表中,這在 Google 日曆上就會顯示成一個類似「甘特圖」的進度條。這裡是實踐進攻型日程表的另外一個關鍵。或許我們也會把截止日寫在日程表上,問題是到了截止日那一天或前幾天,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完所有工作,這都是因為我們只是「被動」地寫下完成的日期,卻沒有思考「如何完成所需要的時間分量」。
  •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很多朋友過去幾年一直收看著我在電腦玩物上應用數字工具改變個人效率、改善個人生活的心得,於是當大家知道我在 2014 下半年結婚後,
  • 共享數字溫情:我和 TA 一起用的 App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這有很多好處,因為有時候我的額外行程很多,但事先都規劃在行事曆上,我的老婆也就能提早知道我可能哪一陣子比較忙,或是哪一天不能陪她,也避免臨時忘記說的誤會。更進一步的,因為都提早規劃在日曆上,如果看到未來哪一陣子太忙,老婆也會主動提醒我是不是把自己弄得太累?還是說剩下太少時間留給家人?這樣我們就能調整。
  • 別錯過這個 BBC 網站 | 領客專欄...
    別錯過這個 BBC 網站 |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英語教學網站: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chinese,來自於英國歷史悠久的廣播公司 BBC,據稱他們從 1943 年開始就提供全球英語學習的單元。
  • 3 款好用的 Android 即時翻譯工具 領客專欄·電腦玩物
    兩年多前,我在電腦玩物上分享過自己很喜歡的一個 App:Biscuit,它實現了在手機上真正的「即時翻譯」,不用在 App 與翻譯軟體之間切換
  •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終於有機會一嘗「精神時光屋」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這個文明系列的入門者,為大家娓娓道來這一個多禮拜的遊戲體驗。或許我不是老手,反而能體會這款遊戲最開始的樂趣。三國志、信長的野望、模擬城市等等,哪一個不是會不知不覺耗掉我們的時間?只為了那開疆擴土、都會發展的滿足感?只是這裡面有相對簡單如三國志、信長的野望,也有相對複雜如模擬城市、文明帝國。
  • 學會這 20 個小技巧,用 iPhone 打字快到飛起 | 領客專欄 · 電腦...
    當有三個以上輸入法時,這是必備的技巧。技巧 2:點一下地球,中英文來回切換的方法那什麼時候可以利用「點一下地球」切換輸入法的功能呢?在 iOS 原生輸入法中,如果要避免切換到其他輸入法,只要中英文輸入法之間切換。
  • 15 款我私房推薦的特價遊戲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所以不管是設計者、評論者或一般玩家,都仿佛是在進行一場儀式,一場重溫電腦遊戲某段重要年代故事的儀式,當年的主流如今已成往事,這或可稱之為是一款對 RPG 基本教義致敬的「Cult Game」。This War of Mine ¥68 → ¥17我最近才剛玩完幾輪 This War of Mine ,並且在電腦玩物鄭重地推薦他,而沒想到現在電腦版特價後,比我當初買手機 app 還要便宜許多。
  • 15 款我私房推薦的特價遊戲 | 領客專欄...
    15 款我私房推薦的特價遊戲 | 領客專欄 · 電腦玩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Steam 遊戲特惠,今年 Steam 不耍每日超低價的花招,將近 8000 款的特價遊戲到 7 月 5 日凌晨一點為止都會維持統一的折扣,讓大家可以好好挑選。
  • 領客專欄·色影攝手
    這世界是個球!在以前的幾篇手機拍文章裡偶爾提到過將手機圖片大幅度變形來玩的 app,比如這張「一葦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