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日本防衛省日前公布了一份計劃,將同步開展兩種高超聲速飛彈研發,新型飛彈計劃2030年左右開始部署。
日本加快發展高超聲速武器有何目的?以日本的技術實力,新型飛彈又能否如期部署?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邵永靈為您深入解析。
據報導,日本計劃實施高超聲速巡航飛彈和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彈並行發展的策略。軍事觀察員邵永靈介紹,與俄羅斯已經服役的高超聲速武器相比,日本的高超聲速飛彈在技術上差別不大,但飛行距離和速度受限。
邵永靈:
高超聲速武器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高超聲速巡航飛彈,與超音速巡航飛彈相比速度更快,能達到6個馬赫,目前一般的攔截系統基本上攔不住。第二種就是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主要是通過火箭,類似於彈道飛彈發射一樣將它打到一定的高度,然後進行無動力滑翔。日本發展的高超聲速武器則是兩種都有。與俄羅斯目前已經裝備的先鋒、匕首、鋯石高超聲速飛彈相比,從核心的技術角度來講是一樣的,但是從目前的發展規劃來講又很不一樣。
我們看俄羅斯的先鋒飛彈,飛行距離很遠,是一種戰略飛彈。但是日本的助推滑翔彈,目前說射程要達到大概四五百公裡的樣子,可能是日本做了一個處理,畢竟它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另外日本也沒有說它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彈到底能達到多快的速度,俄羅斯先鋒飛彈的速度可以達到20個馬赫,如果日本不像俄羅斯一樣打擊那麼遠的話,速度可能也會低一些。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分析,日本研發高超聲速武器仍然需要依靠美國盟友的技術支持,未來能否實現突破還面臨不確定因素。
邵永靈:
俄羅斯高超聲速武器發展很快,除了因為其軍工儲備很雄厚之外,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反導系統的部署,對俄羅斯構成了很大壓力,刺激它去加強自己進攻能力的發展,特別是這種能夠突破飛彈防禦系統的進攻能力。
而日本本身突破反導的需求壓力可能沒有那麼大,美國也是如此。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它在先進的武器裝備方面比較依靠美國,至少它需要美國提供一些技術。目前美國都沒有發展到這樣一個量產實戰部署的階段,那麼日本肯定會比美國速度更慢一些,而且可能會遇到一些比美國更為複雜的技術難題。
但是通過日本在和美國長期軍工研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儲備,我覺得有朝一日實現突破是完全可能的。現在存在最大的變數,一個就是它的需求問題,是否十分需要,另外也有一個資金的問題,因為畢竟還有其他方面的需求,是否要把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放在一個核心的位置上。
日本聲稱發展高超聲速武器的目的是進行離島防禦,對此,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其真實目的是想藉此提高進攻能力,此舉會引發周邊國家反彈。
邵永靈:
其實「離島防禦」可能僅僅是日本的一個說辭。離島防禦手段很多,比如它有各種各樣的戰機,現在有更先進的第五代戰機F-35,它還有美國的保護傘。
高超聲速武器的意義就在於可以在大氣層內或者在臨近空間實現高超聲速飛行,就是把速度和距離能夠有機結合起來,四五百公裡這樣很近的距離你有什麼必要用到高超聲速?所以我覺得「離島防禦」無法解釋它的研發,唯一可行的答案就是,日本是想藉助這樣的武器發展東風來提高自己的進攻能力。未來日本的高超聲速武器是否只局限於四五百公裡,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它完全有可能將其提高到兩千公裡、三千公裡,真正具備了進攻能力。當然,從周邊國家的反應上看,從憲法上那麼做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難題,這可能也是日本需要考慮的。它能否堅守住不去觸碰一些禁區,不去引發周邊國家的反彈,對於這點我認為是值得懷疑的。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