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行科教興國戰略,提倡科技創新,科研人員創造更好的家電產品、工業機械讓人們生活得更好,同時也在不斷升級軍備體系,推動國防安全建設。現如今,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話語權增強、不再畏懼傳統軍事強國的大炮威脅,這來自於國防底氣,也提醒著我們應該感謝國之重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
東風-17,是令世界對中國改變看法的軍備之一,外國軍事研究員曾高度評價這款武器,指出「中國用實質性的高超聲速飛彈技術,超越了美俄」。2017年年底,中國火箭軍對一款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HGV)進行了兩次試射,憑藉高速度和高機動性的特性,突破了飛彈防禦,被外媒稱之為「是對現有防禦體系前所未有的威脅」。東風-17在國際上打響了名號,7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戰略打擊方隊中人們看見了東風-17的霸氣真容,官方描述稱這是一款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全新武器。眾所周知,域外大國勢力在我國周邊部署了飛彈防禦體系,說是防禦實則卻是針對部署。正所謂「世界武功唯快不破」,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而東風-17正是用來消滅敵人重要反導防空系統的重要工具!
現目前全球僅中美俄三國具備研發此類飛彈技術的實力,但真正在武器方面證明並予以實用的高超聲速飛彈只有中俄。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並不是起步最快的,更不是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甚至在戰略武器研製的過程中還免不了遭到影響和限制,但最終卻實現逆風翻盤。說到這兒,我們就不得不感謝給予我們這一關鍵重器的朱學軍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為什麼我們會比美俄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研究團隊的努力,他們並不是單純的在工作,而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國防底氣在戰鬥,朱學軍團隊夜以繼日的研究,已經記不得熬過多少夜,錯過多少休閒時光,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換來了火箭軍的「快刀」、中國國防的底氣!
為了獎勵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國防人才,有關部門曾獎勵朱學軍和他的團隊300萬元人民幣。這些研究人員們混在人群裡很普通,我們甚至可能認不出他們,沒有浮誇的光環和讚美,但我們都明白,他們是祖國的英雄,有一些負責放射性研究的科研人士,還隨時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為此,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對科研人員的關懷,一個國家只有真正重視科學家,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