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0億!廣東出臺「十二條」措施穩外資 支持外企出口轉內銷

2020-12-15 央視新聞

促進利用外資提質增量,廣東出臺十二條措施穩外資。日前,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進一步做好穩外資工作若干措施》(下稱《措施》)。

《措施》從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營造支持外資企業穩定發展良好環境4個方面提出了12條措施,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廣東省商務廳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廣東實際使用外資仍達821.9億元,總體好於預期,並且呈現明顯回穩態勢。

△廣州南沙港碼頭

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政策

為進一步擴大開放,《措施》提出,落實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政策。比如,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領域,放寬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支持中外合資乘用車企業的外方按規定轉讓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取消設立外資人才中介機構、職業介紹機構對外方投資者出資比例和從業年限的限制。

在加快金融服務業開放進程方面,《措施》支持外資企業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允許外資企業從「投注差」外債管理模式調整為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模式舉借外債。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

《措施》還提出,加大投資促進力度,創新投資促進方式。其中,將省領導聯繫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適用範疇擴大到在粵有重大投資項目或意向的跨國公司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聯合推介和招商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市場化、專業化招商機構,採取更靈活的方式,對招商團隊及其成員予以激勵。

強化重大項目支持保障

為強化重大外資項目支持保障,廣東將落實好省財政對重大外資項目的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年實際外資金額(不含外方股東貸款)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等按不低於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

《措施》還提出,建立完善省、市兩級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將符合條件的、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在談、籤約、在建外資項目按程序納入省重大外資項目專班協調,由省政府協調統籌用地、能耗、汙染物排放等事項,實施「一企業一專員」「一項目一方案」精細化管理。

廣東還將支持外資總部型企業發展。《措施》提出,完善在廣東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具有總部功能的機構的認定標準,對省級財政年度貢獻首次超過1億元的外資總部型企業,省財政按其當年對省級財政貢獻量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強化平臺引資作用。

此外,在廣東自貿區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繼續推動新一批省級管理權限下放。支持廣東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率先在省內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複製推廣。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降低外商投資企業合規成本

在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方面,廣東省將全面貫徹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加快推進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保護地方立法,構建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縱向聯絡和橫向協調機制。與此同時,保障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標準化工作和政府採購。比如,統籌安排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外資企業參與標準制定。支持外資企業符合條件的中國籍員工申請加入政府採購評審專家。

在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廣東將加大對涉外領域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深化重點展會智慧財產權保護,平等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措施》還提出,規範外資領域審批監管。科學合理設定市場監管、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執法檢查頻次,推行「綜合查一次」等檢查制度,降低外商投資企業合規成本。

支持外資企業出口轉內銷

廣東還將營造支持外資企業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措施》提出,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比如,加快制定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進一步提高外籍人才來粵工作便利度,支持在深圳等地試點放寬對急需緊缺的創新創業和專業技能人才的停居留限制。提高通關時效、降低合規成本。

△廣州航拍

為支持外資企業應對疫情穩定發展,《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申請無抵押、優惠利率貸款。通過設備獎勵等方式,支持外資製造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外資企業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強內銷渠道建設、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強化內銷融資信貸扶持。保障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家和省助企紓困相關政策。

(總臺央視記者 黃東旭)

(編輯 胡月)

相關焦點

  • 安徽出臺8條舉措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據安徽省商務廳消息,日前,安徽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出臺,將有利於安徽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有利於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商務部:將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 助穩外貿外資基本盤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 (記者車柯蒙)今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
  • 簡化內銷認證和辦稅程序,加大信貸支持,國務院「組合拳」幫扶外貿...
    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通俗地說就是出口轉內銷。在全球外需疲軟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來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是中國市場的獨特優勢,也是進一步激發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手段。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供需循環 出口轉內銷迎破局之策
    但由於國內外貿易市場環境存在不同,外貿企業在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具體困難。  近日,針對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的痛點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外貿基本穩定。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已多次提及出口轉內銷相關政策。
  • 崑山力穩外貿外資基本盤
    今年以來,崑山按照中央「六穩」「六保」工作要求,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堅持以「強化企業服務優存量、加大招商引資強增量、加快創新驅動促轉型」為抓手,大力實施「五爭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著力穩外資穩外貿,取得明顯成效。1-5月,全市新設外資項目121個,新增註冊外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338.3%;實際使用外資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3.2%。
  • 加快推進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新聞發布會
    三是發揮綜保區聯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優勢,運用「不見面審批+快速備案+快速放行」等監管模式,幫助區內企業在最短時間內投產防疫物資出口,馳援海外抗擊疫情。四是引導我省企業進軍產業鏈高端環節,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推進全球維修業務,線上輔導業務流程、帳冊開設,推廣企業試點經驗。總署6條措施出臺後,崑山綜保區共計新增全球維修業務進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
  • 崑山力穩外貿外資基本盤
    ▲崑山綜保區內「優」外「轉」進出口再發力龍頭企業世碩電子積極主動應對外貿挑戰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產線轉型升級,將原來的19條產線優化擴充至34條,推動進出口快速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無獨有偶,外貿企業巨仲電子憑藉先進技術,通過「出口轉內銷」,爭取到知名國產手機和筆記本散熱模塊訂單,1-5月實現內銷金額9912萬元。
  • 廣東發放「加易貸」貸款641億元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大洋網訊 昨日,廣東省商務廳黨組成員羅練錦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節目介紹,為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消費,廣東推動省層面設立10億元加工貿易企業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目前已累計發放「加易貸」貸款641億元。同時,安排4.9億元加工貿易技改補貼,安排7.9億元外貿發展資金支持開拓新興市場、擴大進口。
  • 增設出口轉內銷展區
    南方日報訊 (記者/昌道勵)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12月17日至20日將在東莞舉辦。12月10日,加博會秘書處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本屆加博會將有1193家企業攜最新產品參展,增設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醫療防護設備及用品展、港資企業專區等,全力幫助參展企業保訂單,助力港資企業拓內銷。本屆加博會展覽面積由上屆的5萬平方米擴大到7萬平方米,1193家企業將攜最新產品參展,展位2611個;其中,特裝展位1172個,佔總展位的44.8%。
  • 第十二屆加博會開幕,1200餘家企業拓內銷保訂單
    時代周報記者 劉文杰12月17日,第十二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下稱「加博會」)在東莞開幕。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本屆加博會展覽面積達7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接近1200餘家,皆創下近年之最。本屆加博會首次增設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醫療防護設備及用品展、港資企業專區,助力企業拓展內銷市場、推進梯度轉移。作為全國唯一以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加博會迄今已舉辦11屆,共吸引9000多家(次)企業參展,累計超過100萬人次入場觀展採購,累計意向成交額1100億美元。
  • 「出口轉內銷」難在哪兒?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短期內,外貿企業轉內銷面臨渠道不暢、產品不適、資金壓力等難題。若要真正打開國內市場,還需要從長計議。難點①:出口產品涉及智慧財產權 未經授權無法內銷2020年3月,對有著41年歷史的上海冠華不鏽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是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 出口轉內銷成大勢 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出口產品轉內銷在給外貿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外貿企業加速助力雙循環、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河南:外貿外資企業基本全面復工復產 增速居全國第5位
    何五昌 攝今年前5個月1859.5億元全省進出口總值1859.5億元同比增長6.1%高出全國1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5位68.6億美元全省實際吸收外資68.6億美元下降1.3%降幅比前4個月收窄2.6個百分點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促進消費快速回升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用足用好進口博覽會平臺,努力實現採購交易和招商引資雙突破加快建設出口轉內銷產品銷售中心,支持外貿企業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出臺《中國(陝西)8月全省出口同比增長15.4%,首次實現年內兩位數增長,且超過當月進口增速。「穩外貿穩外資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六穩』工作部署的重要環節,是穩住外貿主體、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的具體抓手。」趙璟說,雖然疫情帶來影響,但陝西外貿實現了正增長,鞏固了向好態勢,這個成績來之不易。
  • 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原標題: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
  • 出口轉內銷 「世界工廠」出海易回歸難?
    外貿企業受困早已引起政府的關注,為幫助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4月7日國常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包括內銷緩稅利息暫免徵收至年底、內銷選擇性徵稅試點範圍擴大至所有綜合保稅區等。5月7日,商務部又提出進一步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進一步優化政府公共服務,幫助外貿企業破解內銷難題,開拓內銷渠道,提升內銷能力,為國內市場提供多樣化選擇。
  • 東莞穩外貿初見成效 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基本穩定
    其中,5月單月出口金額646.8億元,環比增長17.7%。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基本穩定。數據好轉的背後,是東莞政府和企業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所做的努力。疫情發生以來,東莞推出了《東莞市關於促進外貿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穩外貿20條」)以及《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打出穩外貿組合拳。政策紅利的釋放,使得東莞穩外貿初見成效。
  • 嘉興南湖區出臺應對疫情「惠企20條」
    原標題:南湖區出臺應對疫情「惠企20條」 對業主減免廠房租金最高補助100萬元,對酒店宴會訂單取消每桌補助200元,新引進高端人才每人最高補助50萬元……日前,嘉興南湖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共謀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進一步支持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確保企業健康發展。
  • 河南舉行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從利用外資看,1-5月,全省實際吸收外資68.6億美元,下降1.3%,降幅比前4個月收窄2.6個百分點。製造業吸收外資保持增長,服務業吸收外資降幅收窄。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保障。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印發《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外經貿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出臺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穩定外貿、促進外資、經貿活動、資金支持、服務保障等方面13條具體措施。